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刑事政策概念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刑事政策是一个使用得相当广泛的词语,在刑事政策的研究中,对刑事政策的概念是什么这一问题存在颇多分歧。在语言分析和简单的理论综合均不能解决刑事政策概念的情况下,应当在刑事政策学学科界定基础上,引入价值观念,既尊重刑事政策运动历史过程,又进行逻辑归纳,从而将刑事政策定义为:国家和社会组织基于一定的价值目标而采取的以防止犯罪为直接目的的各种措施和策略的总称。  相似文献   

2.
该书封底介绍文字:“本书试图建立刑事政策学的理论框架,书中观点大多是一家之言而且是国内学者在该领域中的首创。作者重新界定刑事政策概念,由此推导出刑事政策的功能、目的,人道性、法律性、科学性等价值定位及由刑事政策学的研究对象所决定的刑事政策学的独立学科属性。有关犯罪的基本理念犯罪观、犯罪概念、犯罪原因是本书的基石,宏观刑事政策与微观刑事政策是在此基础上展开。”  相似文献   

3.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展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具有开放的空间,但需要立法者、司法者和执行者在刑法基本原则的制约之下展开其具体内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应当首先作为刑事立法政策指导刑事立法,而刑事立法政策、刑事司法政策和刑事执行政策应当放在整体的刑事社会政策中考察,在有关犯罪人人权保障和被害人被害补偿的刑事社会政策中进一步展开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4.
刑事政策的概念可以界定为:国家社会以人道主义为宗旨对已然犯罪人战略的、宏观的和战术的、微观的被动处置措施。刑事政策在客观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对刑事司法裁判权进行了弱化与分离,这是现代社会民主与法治框架内的国家权力的正常分流。  相似文献   

5.
虽然刑事政策概念在逻辑上包括刑罚,但是这个概念的基本理论蕴涵和价值趋向却是在排斥并超越刑罚.所以说,与惩罚相对立的"预防"是刑事政策的核心.惩罚是不得已的下策,预防是积极主动的上策.现代刑事惩罚政策早已经发生了变化,单纯的惩罚已经不再是现代刑罚的主要内容.职务犯罪预防应当以刑事政策为根据,我国检察机关职务犯罪预防机构的设立是一种标志,开辟了我国刑事政策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6.
刑事政策学是源起于欧洲大陆国家的一门与刑法、刑事诉讼法、犯罪学、政治学、社会学等涉及刑事司法的社会科学相关联的学科。对其研究对象的理解和适用直接和一国一时的政治制度紧密相连。本文以对刑事政策学的研究对象的梳理与回顾,来探寻刑事政策作为刑事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在现实的刑事司法活动中的具体作用,从而使我国的刑事政策更好地以我国的公共政策为依托,并和公共政策保持相对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刑事政策主体的界定与人们刑事政策的基本观念密切相关,刑事政策主体问题本身就是刑事政策概念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刑事政策主体指的应当是制定主体而不包括执行主体,市民社会不是刑事政策的主体,地方国家机关也不是刑事政策的主体。  相似文献   

8.
未成年人刑事检察政策是未成年人刑事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并服从于未成年人刑事政策的总体价值目标.强化对未成年人刑事检察政策的研究,既有助于进一步推进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也有助于构建有别于成人司法的未成年人司法制度.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检察政策经历了依附期、显现期、成型期三个阶段,其少捕、慎诉、少监禁、双向保护的核心内容蕴含着丰富的少年司法理念.在检察机关针对未成年人案件所形成的“捕诉监防一体化”权力运行模式下,应当注意福利性和惩戒性相结合,强化有关配套设施建设,发挥检察机关的主导作用,促进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健康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9.
刑事政策的概念分析是刑事政策研究的逻辑起点,但刑事政策的概念定义五花八门,各有千秋。从中外刑事政策研究者视野中的一般概念分析出发,可对刑事政策概念进行简要归类。同时对刑事政策与刑事政策学和公共政策的概念的区别和联系的剖析,可为确立刑事政策概念提供基础性研究。  相似文献   

10.
刑事政策评估是衡量刑事政策成效的重要手段 ,研究刑事政策评估方法及其特点 ,可以促进刑事政策评估的科学性。在刑事政策评估方法中 ,尤其要重视研究和应用比较分析法、历史分析法、价值分析法、成本效益分析法。  相似文献   

11.
欧洲刑事政策研究的脉络呈现为四个阶段:报应主义阶段、实证主义阶段、目的主义阶段和人道主义阶段。这些内容反映出了动态发展过程中的刑事政策特征,给了我们如下启示:不同语境下"刑事政策"这一术语表达了不同的含义;当今刑事政策学已脱离刑法学与犯罪学而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并具有相当明显的学科属性及特点。因此应统一全球语境下的刑事政策及刑事政策学。  相似文献   

12.
刑事诉讼构造与刑事诉讼模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概念,但我国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引用、借鉴这两种理论的过程中,没有加以区分,使我国的研究较为混乱。刑事诉讼构造是从微观研究某一刑事诉讼模式内在要素的组合,从系统到要素来研究刑事诉讼的内在功能。刑事诉讼的主体构造关系是刑事诉讼模式的构成要素,刑事诉讼构造是刑事诉讼模式的下位概念。  相似文献   

13.
刑事政策抑或刑事政治的同一性决定了政治系统与刑事政策科学的关联程度。基于此,政治系统理论视野展开的刑事政策科学问题,既有助于探寻刑事政策学科的有机结构、制约机制,避免刑事政策的恶为利用,更好地完成其指导执政党、国家的刑事司法任务。  相似文献   

14.
犯罪心理学是以犯罪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性学科,它不仅受到心理学和犯罪学基本观点的影响,而且还受到有关犯罪的规范--刑法学的影响.不同的刑法观和犯罪观使犯罪心理学的研究目的、对象、学科性质、方法论及原因理论因学者、学科而异,导致理论与实践出现一定的脱节.通过对刑法观、犯罪观对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影响进行梳理,使我们厘清了学科之间概念冲突、理念差距、措施疏漏和结果矛盾的根源,对此不少学者提出了"刑事一体化"的构想,整合刑法的本体学科与经验学科,最终形成科学、合理、系统的刑事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 ,学界对我国刑法学发展轨迹的研究甚少 ,这不能不说是刑法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一大缺陷。我国刑法学可分为论理刑法学 (主要是刑法哲学 )和注释刑法学 (刑律学 ) ,相应地我国刑法学的发展可划分为论理刑法学发展期和注释刑法学发展期。其中注释刑法学的发展期可进一步划分为两个时期 :一是唐以后 (至于清 )的继续发展期 ,二是 1 979年新中国第一部刑法典颁布后至今的恢复发展期。这样基本梳理了我国刑法学的发展轨迹与过程。  相似文献   

16.
我国入世后的涉外犯罪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我国入世后的涉外犯罪问题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对涉外犯罪进行界定,在刑法学意义上应着眼于犯罪主体和犯罪地两个方面。涉外犯罪主要集中在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毒品犯罪、走私犯罪、黑社会犯罪(含黑社会性质犯罪)、洗钱犯罪。涉外犯罪将对我国刑事司法实践、刑法理论、刑事政策、刑事立法等方面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作为一种基本的、应然的和系统的刑事政策,应由纸面上的法转变为行动中的法。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具有密切关系:刑罚结构的改变和刑罚的轻缓化是我国刑罚制度的发展方向;刑事司法实践中适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应注意刑事和解、社区矫正和修复性司法等等措施或制度的运用,并建立各部门间的协调机制。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运行中应注意相关具体的适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8.
刑事政策和刑法教义学究竟有怎样的关系,日益引起学者的关注。刑法教义学是国家对刑事政策目的的反应,现代民主法治国家应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刑事政策和刑法教义学,德国刑法教义学以Roxin为代表的功能论因提出将刑事政策纳入刑法教义学体系中而备受推崇,与之相对应的Welzel目的行为论并非忽略了刑事政策,其论证过程所基于的本体论更具限制国家刑罚权的功能,故应在本体论基础上发现能更好地保障人权的理性的刑事政策和刑法教义学。  相似文献   

19.
犯罪心理学是研究犯罪人的心理现象、规律的学科 ,犯罪心理学与刑法学、刑事侦查学等刑事法学相比较 ,在学科任务、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等方面有不同之处 ,但又存密切关联 ,主要表现为理论体系上的关联、研究对象上的关联和研究内容上的关联。研究犯罪心理学与其他刑事法学之间的关联 ,对犯罪心理学与其他刑事法学的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刑法上的原因自由行为,又称为原因上的自由行为或原因中的自由行为,是刑法学界中一个著名的罪刑问题,其核心在于原因自由行为与“行为与责任同在原则”之问存在着矛盾。当今,在各国刑事立法实践中大多承认原因自由行为的可罚性的背景下,刑法学者们对原因自由行为的可罚性根据进行着探讨。本文以“实行行为与刑事责任同在原则”例外说为理论出发点阐述原因自由行为及其可罚性根据,希望能对我国的刑法理论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