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贵州人民出版社2014-6苗族史诗又称苗族古歌,是苗族文化的"元典",有苗族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之称。《苗族史诗通解》是苗族史诗研究的最新成果,由今旦、吴一文父子共同完成,系吴一文主持的200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苗族古歌通解》的最终成果,全书共70万字。该书被学术界称为苗族口头传统研究的扛鼎之作。其特点和创新如下:  相似文献   

2.
胡杨 《理论与当代》2014,(11):52-53
正苗族古歌是苗族古代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史诗。其内容包罗万象,从宇宙的诞生、人类和物种的起源、开天辟地、初民时期的滔天洪水,到苗族的大迁徙、苗族的古代社会制度和日常生产生活等,无所不包,成为苗族古代神话的总汇。苗族的古歌古词是一个民族的心灵记忆,是苗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和"经典",具有史学、民族学、哲学、人类学等多方面价值。由于苗族历史上没有自己独立的文字,《苗族古歌》的创作与传承只  相似文献   

3.
2月21日,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出版成果在京发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专门发来贺信,在贺信中,他要求认真总结翻译整理《亚鲁王》的成功经验,切实加强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研究,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本刊特别约请到《亚鲁王》执行主编——余未人女士为大家讲述《亚鲁王》发现、搜集、整理、出版背后的故事,希望能给繁荣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以启示。  相似文献   

4.
《当代贵州》2012,(6):11
2月21日下午,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协办的“中国英雄史诗的重大发现——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出版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相似文献   

5.
正《亚鲁王书系》将平面、单线条的《亚鲁王》史诗认知,提升为立体的、多维度的"亚鲁文化"活体释读,勾勒出色彩斑斓的苗族"亚鲁文化"图景,并建构起一个"亚鲁文化"的研究模型。2014年1月,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在京揭晓。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亚鲁王书系》荣获此次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这一荣誉,是对贵州文化部门、社科部门、出版单位以及民间学术力量共同构建的史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整理保护新范式的充分肯定。在2013年12月,《亚鲁王书系》  相似文献   

6.
各地传真     
古蔺县:央视《乡上》尽显古蔺苗族文化风情 3月中旬,中央电视台《乡土》栏目古蔺苗族文化风情专题在古蔺县大寨苗族乡踩山坪拍摄完成。栏目组在大寨苗族乡就古蔺苗族婚俗文化、苗家刺绣等特色文化进行拍摄。  相似文献   

7.
正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在时光更迭中,仍然以口口相传的方式吟唱。以此为基础的传承和研究,不仅成为打造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的重要元素,更成为繁荣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重要探索。2018年12月17日晚,贵阳大剧院音乐厅座无虚席,首部苗族英雄史诗合唱剧《亚鲁王》在此举行首场演出。这是根据同名苗族英雄史诗改编而成的、贵  相似文献   

8.
罗连祥 《世纪桥》2014,(10):46-47
台江苗族节日文化是当地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精神文化形态,是台江苗族人民生活样态的表达方式。台江苗族节日文化作为当地苗族社会的一种特殊社会意识形式,它必将随着苗族人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台江苗族社会的发展进步,台江苗族节日文化发生了剧烈变化,这种变迁既彰显了苗族节日文化特有的经济功能,同时也体现了苗族文化发展变化的基本趋势。因此,考察台江苗族节日文化的变迁,对我们全面了解苗族文化在当代社会的发展变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1965年出生于贵州省大方县的肖远平,是我国著名的民族文化研究专家和彝族文化学者,30余年来,学术成果颇丰,《彝族"支嘎阿鲁"史诗研究》《苗族史诗亚鲁王形象与母题研究》《屯堡文化综合数据库建设》《中华文化传播示范区建设研究》等课题,在学术界颇具影响力。"作为学者,既要考虑学术的专业性和长远性,也要让研究与区域性、现实性结合起来,真正做到研以致用,努力让贵州区域文化走向世界。"肖远平说。对于学术研究,肖远平的感悟是,在书斋里要耐得住寂寞,在调查中要下得了基层,在科研中要找得准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对贵州苗族刺绣的文化内涵进行新的诠释,认为贵州苗族刺绣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它是苗族女性"用针做笔、用线当墨、用布做纸"这种特殊方式书写的苗族史书;反映了族群文化认同下的苗族女性文化;承载着苗族女性对真善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11.
<正>"六五"普法以来,台江县根据自身县域的苗族文化特点,创新普法方式,将苗歌普法教育纳入普法规划,编演苗歌苗舞开展"法律进乡村"法制宣传教育,用苗族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使普法更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三个苗村"先试点台江县老屯乡榕山村的张洪珍老人作为省级"苗族古歌"代表性传承人,被县里邀请创作了一首《法律教育如春风》的苗歌,歌中描绘了近年来家乡的喜人变化,还将国家的法律法规、新政策巧妙地融入其中。  相似文献   

12.
贵州黔东南苗族传统生态文化,是苗族先民在适应和改造本民族独特自然生存环境的历史过程中所总结、提炼出的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人与人和谐相处为基本原则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本文从低碳经济的背景入手,分析指出低碳不仅是一种社会存在的状态和一种经济发展模式,而且更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然后从苗族对森林、水资源的保护,对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农作物种植方面的经验,低碳生活方式宗教文化五个方面阐述了黔东南苗族生态文化内涵,最后提出苗族生态文化对低碳经济的启示:传承苗族文化、保护自然环境,加强低碳经济体制机制建设,倡导低碳消费等观点。  相似文献   

13.
台江苗族占全县总人口的97%以上,有“天下苗族第一县”之美誉。生活在这里的16万苗族同胞至今保留着古老的文化样式,苗族传统文化中的特质要素齐全,堪称为活态的不可多得的苗族文化博物馆。  相似文献   

14.
任玉梅 《当代贵州》2013,(24):60-61
文企联姻推动《仰欧桑》走出去:8月1日,由中央民族乐团、贵州省黔东南州歌舞团、贵州仰欧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制作的大型民族管弦乐苗族歌舞剧《仰欧桑》在国家大剧院上演,开启全球巡演序幕并获观众广泛好评。此次演出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常海:从7月《仰欧桑》开始售票以来,不到1个月演出门票全部售罄,这在国家大剧院并不多见,充分显示出黔东南苗族文化的独特价值和魅力。  相似文献   

15.
《当代贵州》2012,(7):64-65
《亚鲁王》是继藏族史诗、蒙族史诗和汉族史诗搜集整理完成之后,又一部横空出世的民族长篇英雄史诗。所传唱的是西部方言区苗人的迁徙与创世的历史,清晰地呈现出苗族这一古老民族由来与变迁的全过程,活生生见证了中华民族在上古时代相互融合的曲折进程。本书开篇宏大,具有创世意味。史诗历史信息密集,大量有待破解的文化信号更显示出它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黔东南苗族地区,世代流传着一种被苗家人称为"贾"的口传经典。2008年,自古以来靠苗族贾师师徒口口相传的"贾理"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11月,首部对"贾"系统搜集整理译注、煌煌80余万字的《苗族贾理》出版。很难想象,这部苗族文化专著的作者,竟是一名患上不治之症、瘫痪卧床近30年的老人。老人名叫王凤刚。  相似文献   

17.
前年初夏,当我听到苗族长篇英雄史诗《亚鲁王》的发现时,我的脑袋里响着一个疑问:这可能吗?20世纪初,中国文学和文化界有识之士发动的一轮又一轮民间口头文学的调查中,不断有收获涌现,古老的中华大地文学蕴藏之深厚真是无法估量。然而自《格萨尔王传》、《伊玛堪》、《江格尔》和《黑暗传》等搜集整理完成之后,很难想象还有一个民族的长篇英雄史诗会横空出世。《亚鲁王》史诗的内容,为广泛流传于苗族生活地区的始祖亚鲁王的创业史。字数至少一万行,至今活态地保存在贵州麻山地区,并伴随着原始的"祭祀"仪式。  相似文献   

18.
余未人 《当代贵州》2008,(16):52-52
苗族银饰手工锻制技艺承载了苗族历史文化的生命记忆。  相似文献   

19.
2007年,锦鸡舞走出丹寨,一举夺得首届"多彩贵州舞蹈大赛"原生态类最高奖项"金黔奖"。丹寨的苗族人自称"嘎闹"。"闹"在苗语中就是"鸟"的意思,"嘎闹"寓意"鸟的传人"。由于苗族人口多、支系多,丹寨,不仅是"鸟的传人"聚集地,也成了最为重要的一个苗族文化传承地。苗族蜡染、古法造纸、苗族锦鸡舞、贾、苗族苗年、苗族服饰、苗族芒筒芦笙祭祀乐舞7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汇集于此。  相似文献   

20.
正2012年2月,苗族史诗《亚鲁王》第一部由中华书局出版。在序言中,著名作家冯骥才这样写道:能在第一线进行搜集和调查工作的只有一位年轻的苗族大学毕业生……直至今天,能够通晓西部苗语、又能以拼音式苗文笔录并译成汉文的人,只有这位出色的苗族青年。他是紫云自治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副局长、亚鲁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杨正江。《亚鲁王》传诵的是苗人首领亚鲁带领西部苗人创世与迁徙征战的历史,由当地的东郎(苗语音译名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