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前不久联合国在一份报告中称,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极为迅速。目前全球超过50万人口的城市中,有四分之一都在中国。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人口司司长兹洛特尼克说:“中国在过去30年中的城市化速度极快,超过了其他国家。”  相似文献   

2.
一、全球人口发展趋势对全球人口发展的历史来说,刚刚过去的20世纪具有极其特殊的意义。因为在这100年间,世界人口总数翻了两番,这是一个惊人的和前所未有的人口增长速度。全球人口达到10亿是在1830年前后。100年后的1930年世界人口增长到了20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公共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疾病的减少、婴儿死亡率的下降、生活水平的提高等因素,一方面是死亡率的下降,另一方面是高出生率,致使全球人口在20世纪后50年里爆炸性增长,尤其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迅速。1950年世界人口达到25亿…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城市化发展道路的历史回顾及其特点 我国城市化的起点为50年代初,这比西方发达国家晚了一百多年,比世界人口城市化起步晚了约50年,比多数发展中国家也晚了约30年。我国城镇化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 1.1949—1957年,城市人口迅速增长时期。 2.1958—1965年,城市人口的大起大落时期,与这一时期的城市化相对应,国民经济也是大起大落。 3.1966—1978年,停滞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科学院8月14日在北京发布《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5》。蓝皮书指出,我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关口,城镇常住人口首超农村常住人口。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达到6.91亿,城镇化率达到了51.27%。人口城镇化率超过50%,这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历史性变化,表明中国已经结束了以乡村型社会为主体的时代.开始进入到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的城市时代。(新华网北京8月14日电)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0,(12):36-37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9年卷指出,中国已进入城镇化加速时期,预计到2020年,将有5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2050年则有75%的人口居住在城市。  相似文献   

6.
青岛城市化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 20年来,青岛呈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快节奏发展,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容量增加,城市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1990年 12月,青岛市所辖的五县全部改为县级市,形成中国第一个城市群,在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青岛市加快了发展步伐。 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的谈话推动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青岛的城市规模有了新的扩张,城市容量有了进一步拓展,城市化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1994年,青岛市成为拥有 7区 5市的特大城市,城市总面积为 10654平方公里。至 1999年底,青岛市全市人口达到 7029707人,…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口发展的第四个高峰期是在新中国建立后的50年。在这一时期里,中国人口的发展呈现着许多复杂的特点,而且这些特点都与中国历史时期人口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是人口的数量大。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1998年底中国人口已达到12.48亿。欧洲和北美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人口才10亿多一点,中国一个国家要比这两个洲的总人口还多2亿  相似文献   

8.
国际视线     
《当代贵州》2011,(15):8-8
趋势 联合国预测本世纪末全球人口将突破100亿 5月3日,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在纽约总部发布了《世界人口展望一2010年修订版》,该报告说,如果生育率保持在目前的预期水平,全球人口将于2050达到93亿,2100年达到101亿。  相似文献   

9.
如果说过去50年是超大城市的时代,那么21世纪就是中等城市蓬勃兴起的时期。在2000年到2015年间,人口在50万以下的小城市的数量将增加23%,人口在100万到500万之间的中等城市的数量将增加27%。这种发展趋势是全球房地产繁荣、国际移民增加、廉价交通、新技术发展,以及婴儿潮一代进入退休期多个因素作用的结果。联合国最新发布的预测报告说,世界10个重要的经济体中都有快速发展的城市出现,在人口超过75万的城市中,发展最快的除了莫斯科和伦敦以外,其他都是原来的一些中小城市,例如法国的图卢兹、德国的慕尼黑,也有一些原来根本不出名的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十个关键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问题与城市化问题也是密切结合的。我国人口总数预计到2030年达到16亿,到21世纪中期,中国人口数量将不再是世界第一。城镇人口比例目前占总人口的28%,到2010年左右将达到50%以上。城市数量在1994年是570个,到2010年将达到1000个。我国发展的过程将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并进的过程。城市化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是十分严重的。 可持续农业  相似文献   

11.
《当代党员》2008,(8):70-73
打造国际森林花园城 优美宜居环境 规划大气魄 荣昌县委、县政府为美宜居环境,城市设计按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紧紧围绕荣昌县委、县政府加快推进富民兴县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按照着力加大县城建设力度,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的要求,本着“北拓、东扩、西进、南延”的城市发展思路,到2010年,荣昌主城面积可达到36平方公里,人口20万人;到2020年,主城面积可达到50平方公里,人口50万人,把荣昌建设成为繁荣、生态、现代的区域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成千上万的农民从偏远地区涌向城镇,在城市里找工挣钱,这无疑将改变中国的社会面貌,而且会使劳动力价格保持在较低水平,同时也将给中国政府带来一系列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正>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市化进程,注定要在本世纪的中国发生。中国的城市,也给21世纪城市发展战略家们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著名国际咨询公司麦肯锡提出了"十亿的城市人口,十几个2000多万人口的大都市,再加  相似文献   

14.
《探索》2014,(3)
纵观历史,世界范围内城市人口、城市数目以及城市所在地域总体上呈现不断增加趋势。然而,不同国家就城市化进程和城乡统筹而言,仍然存在较大的不同。在世界城市化的发展趋势中,发达国家总体上讲具有较高的城市化水平。即使在这些发达国家中,城市化及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也因不同的阶段以及历史条件而呈现不同的状态。本文从国外发达国家城市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理论阐述、具体实践以及经验总结出发,试图从城乡关系、城乡格局以及城乡协调等方面发现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城市化以及城乡统筹发展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以及建设美丽中国的宏观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因此,从全球的角度对城市化以及城乡统筹进行国际比较分析,对城市规划和政策制定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胡鞍钢认为,即将跨入21世纪,中国主要有以下十大矛盾: ——人口问题。2020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最高峰,在10亿以上。2030年,中国人口在16亿左右。2040年,如果预期寿命提高的话,中国老龄人口会达到4亿。而且这些人现在都生出来了。 ——就业问题。与上述人口问题密切相关,就业问题已经到了一个临界上限。 ——环境问题。1980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约占全球的9%,1992年提高到14%。其他环境污染问题更是严重。  相似文献   

16.
<正>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并非偶然,因为人类社会正处在城市化进程加速、新科技革命酝酿与发展的历史转折点。在过去的200年里,人类的城市化进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1800年,全球城市人口只占人口总量的2%,而目  相似文献   

17.
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市化进程,注定要在本世纪的中国发生。中国的城市,也给21世纪城市发展战略家们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著名国际咨询公司麦肯锡提出了“十亿的城市人口,十几个2000多万人口的大都市,再加十几个6000万人口的都市群”的超级城市构想。意大利的城市学家马切提大概走得最远。他提出,把10亿人装在一个超级城市里也有理论上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一、"特大城市"的统计分类标准和数量统计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4》按城市市辖区人口规模将城市统计分组为"巨型城市"(1000万人口及以上)、"超大城市"(500-1000万人口)、"特大城市"(200-500万人口)、"大城市"(100-200万人口)、"中等城市"(50-100万人口)、"小城市"(50万人口以下)六类。  相似文献   

19.
世界城市化进程及其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般认为,世界城市化起步于18世纪中叶开始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的发展阶段,推动着人类社会逐步实现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由农村社会向城市化社会转变。到20世纪末,世界城市化水平已达到47.2%。21世纪将是城市的世纪,世界上居住在城市的人口将达到一半以上,城市化进程及城市现代化水平将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20.
以宜阳新区建设为重点,打好城市扩张战役,这是宜春市"三大战役"中的重点战役工程。即,要在未来5年时间内,使宜春中心城区人口达到50万,城区面积扩展到60平方公里。城市扩展、人流汇聚、将带来经济文化繁荣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宜春城市管理提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