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共管理模式嬗变的反思——基于公民性的变迁与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古希腊的"原始公民性"开始,从公民意识与公民精神两个维度考察,公民性经历了以臣民意识为特征的公民性缺失、捍卫公民权利的消极公民、具有责任和参与意识和公共精神的积极公民的变迁过程,这一过程与公共管理由"统治型"、"管理型"向"服务型"的嬗变相互交织,是公共管理嬗变的社会基础和内在动力。现代"服务型"公共管理的发展伴随着公民意识和公民精神的共和主义复归与重塑,并有赖于从社区开始的多中心治理机制、沟通与协商机制、合作与共治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服务型政府是为公民提供高效服务的政府.公民本位和社会本位构成了服务型政府基本理念,实践这一理念必须以公共利益为核心价值取向.以多中心体制供给公共产品,以广泛的公众参与运作公共权力,以公平正义为核心弘扬公共精神,以社会本位为基础助推公共领域,构成了服务型政府的主要行为方式.民主秩序、法定程序、公民意志的有机结合,通过政策网络治理模式的有效运作,形成了建构服务型政府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3.
公民公共精神与民主政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光芸 《理论探索》2008,(1):115-117
在一个追求高度民主的国家,较强的公民公共精神对该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公民公共精神还较弱,如公民的主体意识缺乏、公共意识淡薄、公共责任缺失,这种状况对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极为不利.因此,应大力培育公民公共精神,如发展公共领域、培育公民社会、提高公民素质,以此来培植和增强公民的参与、合作、团结、责任等意识,从而不断累积民主发展所需的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4.
论公共精神的培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公共精神是公民道德和公共行政伦理的基础,培养起广大公民的公共精神,才可以建设良好的公民道德和公共行政伦理.公共精神的生长空间是公共生活和公民社会,它的人格化则是公民气质,故而必须落实到对公民个体的引导上.  相似文献   

5.
公共精神与政府执行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春福 《理论探讨》2007,2(1):107-110
政府的执行力是保证政令畅通的首要条件,直接影响政府的公信力,甚至影响政府的合法性。提高政府的执行力仅仅从执行工具上作文章是不能奏效的。执行者的价值取向是影响执行力的关键性因素。公共精神缺失从根本上弱化了政府的执行力,要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必须大力弘扬公共精神,使政府的行为真正以公平正义为宗旨,以公共利益为取向,以公共责任为依托,以公民参与为支撑。公民社会的发育、公共领域的发展和完善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政府公共精神缺失问题,提高政府的执行力。  相似文献   

6.
龚晓珺 《学理论》2012,(12):18-20
基于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理论视角,从公民社会的培育和高校政治学教学改革的正相关性出发,探讨高校政治学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和公民社会培育的现实契合,基于民主、平等参与、自由讨论等公民社会理念基础上的教学改革,及育人目标——公共精神和公共理性的高扬等,意在表达一种颇具现实关怀的教学和政治之间的合法性互动关系,以及体现在教学中的民主政治旨趣。  相似文献   

7.
培育青少年的公共精神,既是培养合格公民、构建现代社会的需要,同时也是实现当代青少年自身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青少年的公共精神现状堪忧,基于这一现实,必须加强其公共精神的培育。本文在阐述加强当代青少年公共精神培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青少年公共精神缺失现状,并就培育青少年公共精神的途径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精神理念的公共服务在实体的层面上是公民本位主义的演变。而源于传统文化积习、公民身份的缺失、公共理性的匮乏、公共领域被遮蔽,公共服务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发育与生成,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一个正在成熟的中国公民社会的形成,已成为客观趋势,公共服务也正在拓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社会转型是一个深刻的制度变迁过程,也是多种过渡状态并存和各种社会矛盾与冲突频发的时期,是故,我国社会转型期社会公共问题的治理也将更显艰难。基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考量,在当代中国社会空间结构中,应如何有效治理日趋繁杂的社会公共问题,促进社会的动态稳定与和谐,就成为我们必须审慎思考并着力解决的一个重大时代命题。20世纪90年代勃兴于西方社会,秉承多元社会主体对社会公共问题合作共治价值理念的协商民主理论,为我国转型期日趋繁杂的社会公共问题的有效治理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理论范式。因此,积极促进政府、市场、公民社会与公民个体等多元社会主体之间展开自由、平等、理性的对话与协商,大力培育公民精神和推动公民社会的健康发展,应是有效治理我国转型社会公共问题的可行之道。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除了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之外,还需要有一定的思想道德基础。公民的公共精神正是其最为重要的思想道德基础。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大障碍就是公民精神的乏弱,具体表现为公民主体意识缺乏、公共意识淡薄、公共责任缺失等,这就要求发展公共领域、提高公民素质,鼓励和推动公民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实践,以此来培植和促进公民的参与、合作、团结、责任等公共精神。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3,(29)
公共精神是现代社会有效治理的重要因素。受传统社会文化及治理模式的影响,我国社会缺乏公共精神自然生长的条件,这也直接阻碍了现代公民社会的形成,从而导致了社会治理困难重重。培育我国社会的公共精神措施有:发展公共领域;健全法律体系;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发展社团组织;发挥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化背景下研究公民教育的特征与价值追求,是实现公民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通过探讨全球化背景下公民教育的特征及价值追求,对当代我国公民教育体系进行了构建,提出了我国公民教育的基本价值追求,即民主法制精神、公共精神与理性精神这三方面。民主法制精神是我国公民教育核心价值追求;公共精神属于我国公民教育目标,该目标的实现需树立公众的公民意识,为公民教育的发展培育良好的土壤;理性精神体现在公民主体精神方面,属于公民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3.
公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文俭 《行政论坛》2010,17(3):80-83
对公共文化事务的参与,既是现代民主精神的体现,更是公民文化权利的重要表现,有利于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利。真正满足公民公共文化需求,消除政府供给机制弊端,促进公民有序地参与公共文化事务等。目前,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仍存在着很多制约因素和问题,影响其发展。主要表现在:公民个人参与意识和能力有待加强;社区文化发展不充分,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社区文化服务体系;非政府组织发展不足,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企业社会责任感不强,公共文化责任意识淡薄等。为此,应通过提高公民个人参与意识和能力;加强社区文化建设,规范运作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第三部门,充分发挥其作用;增强企业等营利性组织的社会责任,鼓励其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等对策,促进和改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公民参与。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3,(35)
公共精神是指在公民在具有独立人格的前提下,在参与公共生活时应具备的基本道德素养,是对公共事务和社会整体利益的主动关注、积极参与,致力于社会改良和进步的一种价值和行动。目前我国当代大学生存在缺乏独立人格、公共参与意识淡薄、社会公德行为失范、公共理性不足等现状。大学生公共精神建构的基本路径:构建全方位系统化的道德教育体系;提高教师队伍的道德系质;重视引导与实践教育。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时代政府与公民关系应是以公众需求为导向的被授权与授权的关系、以公民意识觉醒为基础的治理与自治的关系、以政民良性沟通为特征的合作性伙伴关系以及以网络监督常态化为特征的被监督与监督的关系.但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政府忽视公众需求,过度干预社会;公民意识薄弱,公共利益代表缺位;政民缺乏良好的沟通,政府公信力缺失等.因此,需要从社会、公民与政府三个层面改善政府与公民关系:公民要培育自身的公共精神、理性参与政治生活;社会要大力培育建立社会激励机制、加强对新媒体的监管;政府要大力推进公民社会的发展、完善网上信息公开制度、健全社会安全阀制度.  相似文献   

16.
突发公共事件的频发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不可避免的现象给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重大。公民伦理精神的倡导和彰显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治理有着特殊的意义:首先,它有利于政府与社会二元主体的协调互补,实现突发公共事件治理中社会自我管理和政府适时干预的最优组合。其次,它有利于积聚和储存社会资本,减少或降低因突发公共事件而付出的高昂的社会成本。当前公民伦理精神的当务之急应当抓两个方面:建立社会信任;强化荣辱观念。  相似文献   

17.
周晓丽  张璐 《理论探讨》2015,(1):154-158
社会公众作为社会治理中的关键因素,在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公众自身能力和素质的差异,其在社会治理中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但是能够参与社会治理的公众必须具备较高的参与意识、公共精神,参与能力、资源和技术以及能够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义务。为了提升公众的参与价值和主导价值,必须为公众参与搭建制度平台,加强公民意识和公民精神的教育,提升公民参与能力与技术。  相似文献   

18.
乡村治理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治理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归因于人的现代化。公民精神源自人们对公民身份的心理认同和价值塑造,是公民公共价值理念和行为自觉的凝练与升华,也是衡量当代公民素养的重要标识。在农民群体中积极培塑公民精神,对于改善乡村治理现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公民精神成长需要在尊重和提升农民主体性作用的基础上,不断培植和强化公民精神的内在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19.
王丽 《理论探讨》2012,(5):149-152
公民社会是民主政治的基础,是公权力的合法性来源,体现了国家和社会的基本关系。公民社会是公众参与性社会,是公权力有限的社会,是政府与公民合作治理的社会,是具有包容性的多元社会。公民社会视角下的乡村自治组织的建设发展,目的在于构建公众参与性的乡村社会,保障广大农民的民主权利,培养农民的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使农民真正成为村庄治理的主体,使村民自治在村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过程中真正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论转型社会期民众公德伦理与公民意识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型社会期部分民众道德水准下降是我们时代的一个普遍现象。在中国这样一个缺乏现代公共生活传统的国家,市民在公共意识形成和公共生活能力的发挥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公民公德伦理意识欠缺,究其原因,首先在于“公民社会”发育不足;加强以“公民意识”为核心内容的公民素质的培养,是新的历史时期道德建设的关键,是民众新的德性素养历史性生成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