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此不久,在武汉召开的首届世界湖北同乡联谊会期间,笔者访问了与会的加拿大湖北同乡会副会长张力生先生,与他进行了交谈,询问了他这次回汉,对武汉的印象和感想?他高兴地回签了我的问题。在欢快的气氛中,他和我交谈起来。他说,我1997年回过武汉一次。几年过去,这次回来,再看武汉,  相似文献   

2.
去年4月中旬,我访问新加坡,刚步出机场大门,就见我的朋友谭家健先生和新加坡朋友、诗人适民先生及夫人等候在那里了。他们一见我,就高兴地迎上来,和我紧紧握手,欢迎我访问新加坡。适民先生把我们引向他的车。这是一辆“沃尔沃”。当适民先生驾着车,驶离机场时,车内突然响起庄严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国  相似文献   

3.
从前有一天,一位先生来到某工地.看见三个泥瓦匠正在卖力地干活。从表面上看.他们之间没有任何区别。先生来到第一个泥瓦匠面前.问道:您在这里做什么?第一个泥瓦匠惊讶地看了看他,说:我在这里赚取生活费。先生又来到第二个泥瓦匠前,问了他同样的问题。这个泥瓦匠眼睛发亮,露出骄傲的神情,说:我是全国最好的泥瓦匠。接着先生来到第三个泥瓦匠面前,也提了同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去年台湾记者司马中原先生在《皇冠》杂志上连续发表了《生命的诗篇》和《我为什么要活下去》两篇访问仰大祺先生的文章,详尽地介绍了卧床十九年的仰大祺先生思乡怀亲的真情实感。文章发表后,在台湾同胞和海外同胞中引起强烈反响,仰大祺先生的悲惨遭遇博得了人们深切的同情。仰大祺的妹妹仰有兰收到了美国、加拿大、新加坡、菲律宾等地许多侨胞和港澳同胞的来信。这些书信,除了根据这两篇文章介绍仰大祺先生的情况以外,还表示愿意帮助他们兄妹沟通书信联系,有的信中还寄来印有仰大祺先生照片的文章。仰大祺先生大陆亲人的情况怎么样呢?他妹妹知道了哥哥的遭遇,又是怎样的心情呢?我到仰大祺的故乡湖北安陆县访问了他的妹妹仰有兰。  相似文献   

5.
1977年,时任教育部高教司司长的刘道玉,在恢复高考中起了关键性作用。如今30年过去了,他对高考怎么看,对教育改革怎么看?本刊记者带着一系列问题访问了刘道玉先生。  相似文献   

6.
安妮 《今日广西》2010,(21):24-25
门口响起了钥匙在锁孔里转动的声音,先生回来了。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地一进门就喊:妞妞,妞妞,我回来了!他坐在沙发里发呆,我喊了他几声,他没有反应,我走过去一看,他神情黯然地委顿在沙发的一角,衣服上血迹斑斑。我大吃一惊,  相似文献   

7.
汪道涵先生将回访台湾李家泉两岸两会已商定汪道涵先生将于今年秋季访问台湾。去年10月,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先生来祖国大陆访问时,曾向我“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先生当面提出邀请,希望他能在今年访问台湾。有来有往,这是中国人的传统礼节,汪老先生欣然允诺,...  相似文献   

8.
半个世纪以来一直站在小提琴演奏艺术高峰的梅纽因先生于一九七九年十一月底至十二月初来到北京访问。他对邀请他来华的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吕骥热情地说:“多少年来我盼望着今天,总算和中国的同行们见了面,终于来到了你们这个有着古老文化又很年轻的国家。”  相似文献   

9.
奋武印象     
何景铨 《政协天地》2008,(11):54-54
1981年夏天的一个星期日,我和6岁的女儿在一位朋友的带领下,来到福州凤凰池陈奋武先生的寓所。奋武先生热情地把我们领到书房,落座后即问来意,并请吾女写几个字看看。他边看边风趣地说:"字比我写得还好。"奋武先生的健谈、风趣、幽默、恢谐,很快把我们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当年的他瘦高的个子,  相似文献   

10.
在北京农业展览馆北面的建筑工地上,人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位身材高大、精力充沛的老人在巡回。他就是正在这里施工兴建的长城饭店的副董事长杨孟东先生。不久前我访问了他。  相似文献   

11.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离开我们已有三十五个年头了。去年岁暮,我访问了行知先生在北京从事科技工作的次子晓光。陶晓光已经六十三岁,面容酷似行知先生。他向我谈起了他父亲的往事。“父亲有宏大的抱负。一九一七年,他在由美回国的轮船上就向朋友们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当时回国的留学生纷纷谈论着他们返回祖国後的计划和理想。父亲曾明确表示:要使全中国的人都能受到教育!”陶晓  相似文献   

12.
哀江南     
去年九月四日将近午夜,我意外地接到江南先生从北京饭店七○三八号房间打来的电话。他的性格开朗,说话快似连珠,虽然是一年前只见过两次面的新朋友,但我一接电话,就听出来是江南的声音。他说他来北京已经有几天了,忙着一些事情,竟没显得上看朋友。而几天后将去上海,再回江苏靖江老家去看弟弟和处理一些家务。他在北京也还有一些事情要办,时间安排很紧,但希望跟我见一面。他说已经约定第二天要去看北京新开的几家宾馆,问我能否与他同行?他向我报了四家宾馆的名字,我说只有香山  相似文献   

13.
"新人类"一词不仅在日本几乎家喻户晓,在中国及其它国家也广泛流传.人们的初步印象是:"新人类"是日本现代社会中新出现的一批青年群体,这批青年与老一代的日本人有许多差异,他们的行为正日益严重地影响着日本社会.在去日本考察访问之前,我就听到看到了不少有关"新人类"的材料,而且大多是持贬意和担忧的态度.然而在到日本之后,听了日方安排的爱知教育大学稻田雅洋教授的讲课,他对日本的"新人类"提出了新的见解和评价,这种见解与原来在中国所接触到的材料完全不一样,由此,引起了我对"新人类"这一已经不新的话题的新兴趣,于是,我借这次随中国青年考察访问团赴日的机会,在日本对"新人类"作了一些实地调查.一个月的时间,通过座谈、闲聊、听介绍、看材料,对当前日本"新人类"的了解有了一个大致的轮廓.对于"新人类"的  相似文献   

14.
王云涛 《友声》2005,(5):31-33
今年5月17日,是日本著名音乐家、中国人民的好朋友团伊玖磨先生忌辰四周年。四年前,应对外友协邀请,团先生率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代表团访问苏州时,突发心脏病逝世。团先生生前曾多次应对外友协邀请访华。我曾两次陪同他率领的文化访华团,聆听过他的谈话。1990年我随对外友协代表团访日,在团先生家做客时,应邀与团先生一起过生日(我和团先生同一天生日)。对外友协出版《朋友遍天下》一书时,其中介绍团先生的文章是由我执笔的。在团先生忌辰四周年之际,写此小文以示纪念。“意在高山,志在流水”,对外友协曾经请董寿平老先生挥毫为团先生写了这款…  相似文献   

15.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采访了77岁的老红军、原省公安厅副厅长(正厅级待遇)黄庆荣同志。门开了,一位满头银发、精神矍铄的老者把我迎进了客厅。嗬!我是按预约准时到的,他也一分不差地迎候在家里,一看就知道,这就是我要访问的在党的公安战线上贡献了毕生精力的革命老前辈。  相似文献   

16.
仰光缅甸联邦政府总理奈温将军阁下,亲爱的总理先生:缅甸联邦驻华大使馆于1960年3月16日转来了阁下的来电。阁下热诚地邀请我乘4月访问印度之便去贵国首都仰光作几天的访问,对此我表示衷心的感谢,并且十分高兴地接受阁下的邀请。我预期在4月19日到达印度。如果对缅甸政府方便的话,我准备在到印度之前,即从4月16日起,在仰光进行三天的访问。我完全同意阁下的意见,这样的访问必将进一步加深中缅两国之间由于最近签订了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和关于边界问  相似文献   

17.
幽默四则     
幽默四则白发黑发一个刚刚步入不惑之年的人总是为头上出现白发而不安有一天他的女秘书来到他的办公室让他签署文件女秘书站在一旁等着他突然意识到女秘书一定在看他头上的白发﹃你在看我头上的白发吗﹄他略带不满地说﹃不先生﹄女秘书回答道...  相似文献   

18.
浅井利勇先生留下他亲手创立的事业、一生的业绩和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走了,享年90岁。而在我们心里,仿佛浅井先生是在访问中国之后,回到日本他的医院去了,好像老院长还在忙他的事情,披着一头白发,面带慈祥的微笑,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活动着,总是和他的病人、医生、  相似文献   

19.
去年十一月,韩叙会长率领我会第一个代表团访问了以色列。接待我们的主人——以色列中国友好协会主席考夫曼先生和他的同事们让我们领略了特拉维夫的繁华活跃、耶路撒冷的古朴静穆、海法港的多姿辉煌。主人还着意领我们看了城市之外的山水。因为时间  相似文献   

20.
孙中山先生是20世纪中华民族的第一位伟人,他从事革命的年代,正是中国最黑暗、最腐朽的时期。辛亥革命前夕,在国内革命如火如茶,蓬勃发展的同时,孙中山先生在美国四处奔走,为国内革命呐喊,在华侨中募捐。他受挚友宋嘉树的委托,到美国梅肯市威斯里安女子学院看望宋庆龄、宋美龄姐妹俩,很想为他们买两套连衣裙作为见面礼物,但最终还是没有买。孙中山先生说:“我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富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