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岗作为2011年第26届大运会的主场,被拥推到了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的聚焦前台。"用后现代理念建设代表深圳21世纪发展水准的新龙岗",是深圳市委  相似文献   

2.
在深圳举办的大运会取得圆满成功。陶醉于激情盛会的人们沉静下来之后,忽然发觉我们所在的城市瞬时陌生了,这里又一次以"深圳速度"实现了城市全方位的巨变,而在所有的这些巨变当中,城市气质的变化对深圳未来的影响必将是最深刻久远的。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论述了大运会带给深圳的变化及启示。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度是志愿者之校建设需要考虑的重要指标.作者通过调研,分析影响当前深圳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度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借鉴大运会志愿服务工作经验提升深圳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深圳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将深圳建设成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先锋城市的战略目标.在省第十次党代会上,省委明确了深圳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国际化城市的战略定位.国际化城市有诸多发展模式,比较而言,深圳与洛杉矶有不少相似之处:都是太平洋沿岸重要的港口城市,都是各自国家的制造业中心,都有移民城市的特质,其崛起都得益于特殊的历史机遇,但都不是传统的中心城市.洛杉矶从一个远离美国经济中心的小镇在上世纪80年代发展成为太平洋经济圈中重要的全球性城市,较之其它城市,其成功经验更值得深圳借鉴.  相似文献   

5.
杨立勋:《从“对外开放窗口”到“国际化城市”——加入WTO后深圳的未来走向》——该文指出,深圳要建设国际化城市,这是一个非常正确、非常及时、非常符合深圳实际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深圳新的发展标杆。中国加入WTO前,深圳经济特区一直扮演着对外开放窗口的角色。22年来,中国通过特区这个窗口,引进了资金、技术、管理、信息,推进了中国市场化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确立。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全方位改革开放局面的形成,深圳必须从“对外开放窗口”向“国际化城市”转变,这不仅是深圳对外开放量的扩张,更是深圳对外开放质的扬升,是深圳迎接WTO和全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挑战的战略抉择,是深圳发展的必然选择。作者认为要从以下六方面落实措施:成立国际化城市建设指导机构;开展国际城市调查研究工作;加快建立与国际贯例接轨的经济社会管理体制;进一步扩大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物流中心建设步伐;实施科教兴市、文化立市战略。  相似文献   

6.
2011年深圳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以下简称大运会)取得圆满成功,作为深圳大运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宝安赛区圆满完成了大运会各项工作任务,为大运会的成功举办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本届大运会,宝安赛区设5个比赛场馆和训练场馆,分别承办足球、水球、高尔夫球、竞技体操、艺术体操等5个大项赛事以及排球训练。宝安赛区在本届大运会中热门赛...  相似文献   

7.
城市的现代化、国际化建设是一个经典而又生动、丰富而又复杂的课题.广东省委省政府要求深圳以世界先进城市为标杆,以建设国际化城市为己任,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跻身世界先进城市行列.深圳多次提出要加快推进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本文从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内涵与类型、深圳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的战略优势、世界范围内寻找标杆城市等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8.
第26届世界大运会将于2011年在深圳举行,对大运会志愿者进行有效的激励,将有利于实现志愿者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完成大运会志愿服务任务。简要分析了大运会志愿者激励的必要性,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期“推进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专栏,特约请了深圳的专家,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建设国际化城市的内涵和实施重点。 谭刚:《深圳迈向国际化城市的发展战略》——作者认为,深圳要建设成为国际化城市,除了必须达到国际化城市的基本条件外,还必须要站在全球城市体系的高度,确立具有自己特色的功能定位。一方面可以定位为中国华南地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国际化城市,成为全球城市体系中主要辐射和影响中国华南地区的以经济为重点的区域型专业类国际化城市。另一方面,通过深港合作,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双方完全可以共同构筑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国际双子城,在全球国际城市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和影响,努力追赶亚太区内唯一的世界级城市——东京。  相似文献   

10.
深圳是中国的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在创业的十五年里,深圳以伟大的开拓精神和实干精神,以中国史无前例、举世罕见的速度,把一个小小的渔村建设成了一个拥有三百多万人口的现代化城市。但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深圳不应该只是经济的,而应该有自己的独特风貌、精神内核,有自己的文化特征;不应让人们认为深圳不过是个可赚钱的地方,而应该有自己的凝聚力,她应该把自己建设成一个文化都市,一个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都高度发展的城市。深圳人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在为自己的城市文化建设定位。一、思考的前提──定位的必要…  相似文献   

11.
高校体育产业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4月深圳获得了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主办权。大运会的举办将给深圳带来更高的国际知名度,提高深圳城市形象和地位,促进深港两地乃至珠三角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自1979年建市、1980年成立经济特区以来,深圳经济社会发展与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成为展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最为亮丽的重要窗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2月视察深圳时所说,深圳是我国最早实施改革开放的城市,也是影响最大、建设最好的经济特区;深圳的发展是中国改革的一个代表作,是一个中国奇迹,也是一个世界奇迹。从经济发展角度看,深圳经济总量从建市之初的约2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2.24万亿元,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深圳的建设和发展,明确要求深圳"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深圳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转化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既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上打造硬核实力,又在文化繁荣、文明进步上塑造城市软实力。  相似文献   

14.
在深圳社科研究中存在着诸如最基本的资料数字不统一、不一致,历史感缺乏,提法不严谨、定义不科学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但影响着研究结论的可信度和学术严谨性,也使深圳失去一个完整的城市发展脉络,失去古为今用的思想源泉,不能更好地解读深圳.解决这些问题,梳理出完整的深圳城市发展脉络,不仅是深圳社科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职责,也正是深圳学派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  相似文献   

15.
举办大型的国际体育赛事,需要修建大量的体育场馆和配套设施,而赛事结束后场馆设施的闲置或利用不足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赛事主办城市在做筹备工作时,往往十分重视赛后场馆的利用,以有效规避或缓解"低谷效应".深圳承办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同样面临着如何保证大运中心体育场馆设施的赛后充分利用以及如何以大运会为契机推动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问题.笔者认为,解决这两大问题可以从打造大运中心体育商务圈入手.  相似文献   

16.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提出,未来深圳要努力建设成为世界先进城市(如香港、新加坡)。从统筹解决深圳人口问题的角度出发,需要用世界眼光  相似文献   

17.
站在深圳国贸大厦的顶端,让目光掠过那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掠过穿梭不息的人流、车流,每一个人的心里都会感到惊异:是什么力量让昔日的这个边陲小镇,15年间变成了一座气势恢弘的现代大都市?深圳是中国的奇迹.到1994年,深圳市已形成了一千亿元的年工业生产能力和三百多亿元固定资产的第三产业体系,建起了四通八达的海陆空交通运输网和电信系统,初步成为区域性、外向型的金融中心、港运中心和商贸中心.据了解,当今世界上尚无一个城市,能够在15年中,创造出如此辉煌的成就.深圳的实践,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成功实践.深圳正以它15年的历史,证明了一个真理——社会主义一定能够救中国.  相似文献   

18.
深圳学习型城市建设成效显著,201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深圳"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称号。本文通过对深圳建设学习型城市的背景、主要做法、成效和面临挑战的归纳与分析,着重阐述了搭建平台、拓展内容、强化特色等五条措施,深入推进深圳学习型城市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口岸形象包括口岸的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两个基本方面,或者说应包括口岸的硬件和软件两部分。塑造深圳口岸新形象,就是要把深圳口岸建设成为廉洁高效、安全畅通、依法把关、优质服务、效益显著、环境优美的一流口岸。深圳是与香港毗邻的口岸城市,陆海空口岸在深圳的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口岸是城市的一面镜子,塑造一流的口岸形象,对于深圳建设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和区域经济中心城市,以及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着重分析深圳陆路口岸形象所面临的紧迫问题,研究解决深圳口岸形象存在问题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0.
法治,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重要的软实力.深圳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走过三十年的光辉历程,正在迈向科学发展的金色时代.过去三十年,法治为深圳挺立潮头、创造人类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奇迹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未来三十年,法治必将为深圳再领风骚、当好科学发展"排头兵"创造良好的环境.牢固树立法律权威,全面建设法治城市,增强深圳的城市发展软实力,是总结过去、展望未来而得出的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