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蕙 《瞭望》2005,(35)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对石油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持续大幅增长的高油价对于我国经济的伤害将甚于从前,如何采取综合措施应对高油价成为亟待研究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2.
近几个月以来国际油价一路飙升,屡创新高,一些西方媒体和研究机构又开始拿中国说事,认为中国是国际高油价的重要推手,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开始筹建战略石油储备直接导致了高油价。  相似文献   

3.
导致目前原油市场油价过高,欧佩克试图长期维持高油价的政策难辞其咎。  相似文献   

4.
煤制油成为高油价下各国能源战略的现实选择连日来,一则消息引起国内外强烈关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神华集团、伊泰集团煤制油项目已进入后期装配调试,首条生产线预计在9月前后进入试产阶段。在持续的高油价之下,这一消息犹如投进水波中的石子,引发了海内外有关煤制油经济性和环保问题的再度热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主张     
《瞭望》2008,(28)
7月的日本洞爷湖,宁静宜人,然而从八国峰会会场上传出来的声音,却捎带着些许有关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经济变局等方面的不确定信号。本次峰会,是在全球经济近几年来最困难的时期召开的。面对高油价(Fuel)、高粮价(Food)和动荡的金融市场(Finance)这一3F 危机,八国集团领导人除了对高油价和高粮价表示强烈  相似文献   

6.
超高油价不可持续,低油价时代也难再现。高油价对世界经济影响减弱,全球经济发展势头不会逆转。  相似文献   

7.
面对高油价,上马粮食能源化项目形成冲动在“粮食能源化”仍存巨大争议、国家有关部门出于粮食安全考虑未再新批此类项目的背景下,《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近来在粮食主产区调研发现,一些未经主管部门审批的粮食能源化项目正在这些地区以隐蔽的方式出现。巨大的投资冲动源于两点:一是高油价背景下良好的“燃料乙醇”市场预期;二是投资商与粮产区地方政府的“双轮驱动”。  相似文献   

8.
由于全球原油供应不足,不断攀升的国际油价突破每桶100美元大关几乎不可避免,高油价正给全球经济,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持续的高油价,暴露了我国在能源节约、替代以及勘探、储备等多方面的弊端。解决这些问题,有许多工作要做,包括打破石油垄断体制。  相似文献   

10.
60美元-70美元的高油价,考验着我们这样一个正在急速工业化的发展中大国。亚洲开发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显示,如果油价上涨10美元,并持续一年以上时间,将使中国当年GDP减少0.8个百分点;如果上涨20美元且持续一年,对GDP的影响将是1.5个百分点。而事实上,正如中国经济冷热之辩一样,油价对中国发展的影响也从来是见仁见智:有人基于目前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的现实,认为油价高企对中国经济影响甚巨;有人则认为国际油市的短期期货波动,不会形成长期高油价现实;有人甚至从另一角度,认为高油价恰巧能激发国内节能潜力,推动替代技术进步。基于此,本刊组织了本期专题报道,以期通过对宏观经济、行业经济、油价形成机制及国内应对策略的探讨,给读者搭建一个了解油价与中国经济关系的平台。  相似文献   

11.
持续的高油价,使成品油价格倒挂的中国面临涨跌两方面的困境;在积极参与国际原油市场规则改革的情况下,中国须对油价与 CPI 的关系进行更细致的精准测算  相似文献   

12.
国际市场油价高企,石油消费国对此忧心忡忡尚属情有可原,沙特作为全球最主要的产油国之一,在油价上涨中获得巨额财富,何以会积极举办国际能源会议(探讨高油价)?  相似文献   

13.
《党政论坛》2008,(2):50-51
由于全球原油供应不足,不断攀升的国际油价突破每桶100美元大关几乎不可避免,高油价正给全球经济,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王嵎生 《党政论坛》2008,(16):53-53
国际市场油价高企,石油消费国对此忧心忡忡尚属情有可原,沙特作为全球最主要的产油国之一,在油价上涨中获得巨额财富,何以会积极举办国际能源会议(探讨高油价)?  相似文献   

15.
刘建生 《党政论坛》2008,(22):28-28
全球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全球格局近20年发生了多个重大的变化。首先是石油格局的变化,以及全球高油价、高粮价、高资源价、高通货膨胀的高价时代的再次到来。  相似文献   

16.
裴广江 《党政论坛》2012,(12):25-25
持续的高油价和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令非洲近年来的石油和天然气勘探日趋活跃。随着肯尼亚、乌干达、加纳、莫桑比克和坦桑尼亚等国新发现石油和天然气,非洲正在形成新的能源格局。  相似文献   

17.
人们在寻找粮价疯涨的原因时,生物燃料成为众矢之的。曾几何时,生物燃料成为风光一时的替代能源明星。尤其是高油价时代的来临,使世界主要石油消费国对其寄予厚望,希望借此摆脱对石油的依赖,并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相似文献   

18.
在即将过去的2006年,世界经济在克服了美国经济降温、国际市场高油价以及全球通货膨胀压力等种种不利因素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2007年世界经济虽然仍有望保持较高增长速度,但美国经济降温等因素给世界经济前景增添了变数。  相似文献   

19.
2008年一开局,全球经济就笼罩在高油价和美国次贷危机持续发酵的阴影下,国际机构纷纷下调美国、欧洲和日本的经济增长预测值,而中国经济在这一片唱衰声中,似乎又有"一枝独秀"的势头。我们可不要被这种表面乐观冲昏了头脑。  相似文献   

20.
今年以来,国际石油价格持续攀升,不断暴涨,成为有可能影响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作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和进口国,中国经济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国际高油价的不利影响。无论是在近期还是在长期,中国都必须尽快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努力保障石油供应和价格的稳定,以确保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