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武汉,欢迎你     
《小康》2015,(13)
<正>武汉,中国中部地区中心城市,湖北省省会。九省通衢,"天元"之位,中国经济地理"心脏",中国内陆地区最大铁水公空枢纽,是对这座城市特殊地理位置的生动描述。这是一座特别的城市,依水而建,因水而兴。长江东去,汉水西来,两江交汇,穿城而过,市区被天然分隔为汉口、武昌、汉阳三个部分,俗称"武汉三镇",可以说是"一座"城市,也可以说是"三座"城市,这在世界上实属罕见。走进这座城市,你将领略到厚重的历史底蕴和文明传承。3500年前,城市文明之光已出现在汉口北郊的盘龙古城。黄鹤名楼、知音琴台、归元佛刹等名胜古迹,遍布三镇。  相似文献   

2.
武汉,欢迎你     
《小康》2015,(2):3
武汉,中国中部地区中心城市,湖北省省会。九省通衢,"天元"之位,中国经济地理"心脏",中国内陆地区最大铁水公空枢纽,是对这座城市特殊地理位置的生动描述。这是一座特别的城市,依水而建,因水而兴。长江东去,汉水西来,两江交汇,穿城而过,市区被天然分隔为汉口、武昌、汉阳三个部分,俗称"武汉三镇",可以说是"一座"城市,也可以说是"三座"城市,这在世界上实属罕见。走进这座城市,你将领略到厚重的历史底蕴和文明传承。3500年前,城市文明之光已出现在汉口北郊的盘龙古  相似文献   

3.
武汉,欢迎你     
《小康》2015,(3):3
<正>武汉,中国中部地区中心城市,湖北省省会。九省通衢,"天元"之位,中国经济地理"心脏",中国内陆地区最大铁水公空枢纽,是对这座城市特殊地理位置的生动描述。这是一座特别的城市,依水而建,因水而兴。长江东去,汉水西来,两江交汇,穿城而过,市区被天然分隔为汉口、武昌、汉阳三个部分,俗称"武汉三镇",可以说是"一座"城市,也可以说是"三座"城市,这在世界上实属罕见。走进这座城市,你将领略到厚重的历史底蕴和文明传承。3500年前,城市文明之光  相似文献   

4.
武汉,欢迎你     
《小康》2015,(9)
<正>武汉,中国中部地区中心城市,湖北省省会,九省通衢,"天元"之位,中国经济地理"心脏",中国内陆地区最大铁水公空枢纽,是对这座城市特殊地理位置的生动描述。这是一座特别的城市,依水而建,因水而兴。长江东去,汉水西来,两江交汇,穿城而过,市区被天然分隔为汉口、武昌、汉阳三个部分,俗称"武汉三镇",可以说是"一座"城市,也可以说是"三座"城市,这在世界上实属罕见。走进这座城市,你将领略到厚重的历史底蕴和文明传承。3500年前,城市文明之光已出现在汉口北郊的盘  相似文献   

5.
武汉,欢迎你     
《小康》2015,(21)
<正>武汉,中国中部地区中心城市,湖北省省会。九省通衢,"天元"之位,中国经济地理"心脏",中国内陆地区最大铁水公空枢纽,是对这座城市特殊地理位置的生动描述。这是一座特别的城市,依水而建,因水而兴。长江东去,汉水西来,两江交汇,穿城而过,市区被天然分隔为汉口、武昌、汉阳三个部分,俗称"武汉三镇",可以说是"一座"城市,也可以说是"三座"城市,这在世界上实属罕见。走进这座城市,你将领略到厚重的历史底蕴和文明传承。3500年前,城市文明之光  相似文献   

6.
武汉,欢迎你     
《小康》2015,(17)
<正>武汉,中国中部地区中心城市,湖北省省会,九省通衢。"天元"之位,中国经济地理"心脏"。中国内陆地区最大铁水公空枢纽,是对这座城市特殊地理位置的生动描述。这是一座特别的城市,依水而建,因水而兴,长江东去,汉水西来,两江交汇,穿城而过,市区被天然分隔为汉口、武昌、汉阳三个部分,俗称"武汉三镇",可以说是"一座"城市,也可以说是"三座"城市,这在世界上实属罕见。走进这座城市,你将领略到厚重的历史底蕴和文明传承。3500年前,城市文明之光  相似文献   

7.
武汉,欢迎你     
《小康》2016,(3)
正武汉,中国中部地区中心城市,湖北省省会。九省通衢,"天元"之位,中国经济地理"心脏",中国内陆地区最大铁水公空枢纽,是对这座城市特殊地理位置的生动描述。这是一座特别的城市,依水而建,因水而兴。长江东去,汉水西来,两江交汇,穿城而过,市区被天然分隔为汉口、武昌、汉阳三个部分,俗称"武汉三镇",可以说是"一座"城市,也可以说是"三座"城市,这在世界上实属罕见。走进这座城市,你将领略到厚重的历史底蕴和文明传承。3500年前,城市文明之光  相似文献   

8.
武汉,欢迎你     
《小康》2016,(12)
正武汉,中国中部地区中心城市,湖北省省会。九省通衢,"天元"之位,中国经济地理"心脏",中国内陆地区最大铁水公空枢纽,是对这座城市特殊地理位置的生动描述。这是一座特别的城市,依水而建,因水而兴。长江东去,汉水西来,两江交汇,穿城而过,市区被天然分隔为汉口、武昌、汉阳三个部分,俗称"武汉三镇",可以说是"一座"城市,也可以说是"三座"城市,这在世界上实属罕见。走进这座城市,你将领略到厚重的历史底蕴和文明传承。3500年前,城市文明之光  相似文献   

9.
武汉,欢迎你     
《小康》2015,(4):7
武汉,中国中部地区中心城市,湖北省省会。九省通衢,"天元"之位,中国经济地理"心脏",中国内陆地区最大铁水公空枢纽,是对这座城市特殊地理位置的生动描述。这是一座特别的城市,依水而建,因水而兴。长江东去,汉水西来,两江交汇,穿城而过市区被天然分隔为汉口、武昌、汉阳三个部分,俗称"武汉三镇",可以说是"一座"城市,也可以说是"三座"城市,这在世界上实属罕见。  相似文献   

10.
武汉,欢迎你     
《小康》2015,(23)
<正>武汉,中国中部地区中心城市,湖北省省会,九省通衢,"天元"之位,中国经济地理"心脏",中国内陆地区最大铁水公空枢纽,是对这座城市特殊地理位置的生动描述。这是一座特别的城市,依水而建,因水而兴。长江东去,汉水西来,两江交汇,穿城而过,市区被天然分隔为汉口、武昌、汉阳三个部分,俗称:"武汉三镇",可以说是"一座"城市,也可以说是"三座"城市,这在世界上实属罕见。  相似文献   

11.
武汉,欢迎你     
《小康》2015,(19)
<正>武汉,中国中部地区中心城市,湖北省省会。九省通衢,"天元"之位,中国经济地理"心脏"。中国内陆地区最大铁水公空枢纽,是对这座城市特殊地理位置的生动描述。这是一座特别的城市,依水而建,因水而兴。长江东去,汉水西来,两江交汇,穿越而过,市区被天然分隔为汉口、武昌、汉阳三个部分,俗称"武汉三镇",可以说是"一座"城市,也可以说是"三座"城市,这在世界上实属罕见。  相似文献   

12.
武汉,欢迎你     
《小康》2015,(11)
<正>武汉,中国中部地区中心城市,湖北省省会。九省通衢,"天元"之位,中国经济地理"心脏",中国内陆地区最大铁水公空枢纽,是对这座城市特殊地理位置的生动描述。这是一座特别的城市,依水而建,因水而兴,长江东去,汉水西来,两江交汇,穿城而过,市区被天然分隔为汉口、武昌、汉阳三个部分,俗称"武汉三镇",可以说是"一座"城  相似文献   

13.
武汉,欢迎你     
《小康》2016,(5)
正武汉,中国中部地区中心城市,湖北省省会。九省通衢,"天元"之位,中国经济地理"心脏",中国内陆地区最大铁水公空枢纽,是对这座城市特殊地理位置的生动描述。这是一座特别的城市,依水而建,因水而兴。长江东去,汉水西来,两江交汇,穿城而过,市区被天然分隔为汉口、武昌、汉阳三个部分,俗称"武汉三镇",可以说是"一座"城  相似文献   

14.
武汉,欢迎你     
《小康》2016,(14)
正武汉,中国中部地区中心城市,湖北省省会。九省通衢,"天元"之位,中国经济地理"心脏",中国内陆地区最大铁水公空枢纽,是对这座城市特殊地理位置的生动描述。这是一座特别的城市,依水而建,因水而兴。长江东去,汉水西来,两江交汇,穿城而过,市区被天然分隔为汉口、武昌、汉阳三个部分,俗称"武汉三镇",可以说是"一座"城  相似文献   

15.
浙江很多城市都有一个别名来描述其经济特色,譬如义乌的"中国小商品城",绍兴的"中国轻纺城",永康的"五金之都"等等.但是,当面对嵊州这个城市时,你会感到很难用简短的一个词去概括她,你可以说是"领带之乡",也可以说是"厨具之都",还可以说是"电声零件之都"……  相似文献   

16.
姜山 《创造》2015,(8):58-59
<正>植根于丰厚的南诏文化沃土,精湛的传统技艺在这片土地发展延续,成为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符号。大理,一座有着"文献名邦"美誉的城市,一个同时独揽了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魅力城市等多项美誉的大美之地。不同的物资和文化在这里交换和碰撞,造就了滇西的文明中心,造就了不可复制的"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  相似文献   

17.
范锐平 《政策》2013,(4):16-19
襄阳外揽山水之秀、内得人文之胜,是一座汲取山水之精华、蕴涵文化之灵韵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是一座正在振兴崛起、将拥有巨大辐射带动力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将这座城市引向何方,考验着我们的发展追求和责任担当,也考验着我们的思想认知和治理能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  相似文献   

18.
<正>武汉,中国中部的中心城市,国家战略支点,著名历史文化名城。长江、汉水在武汉激情相汇,形成一个巨大的"人"字,隔成武昌、汉口、汉阳三镇,以其区位优势和雄厚的实力,成为华中地区经济、科技、教育及文化中心。武汉市是有名的"湖中城",具有得天独厚的水资源,全市约有166个湖泊,江河纵横,湖港交织;因为江多,湖多,所以桥多,548座桥梁及隧道、航运、铁路、高铁、机场以及辐射全国的高速公路成为我国海陆空综合交通枢纽;武汉文化底蕴深厚,楚文化根深叶茂,拥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相似文献   

19.
<正> "凤翥龙蟠耸碧峰,剡溪缭绕旧虞封。低徊野渡秦时日,出没斜阳舜庙钟"。这是古人称赞历史悠久、风光秀美的上虞而作。在历史的巨轮迈步跨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一股以"争做文明上虞人、共建文明上虞城"为主题的省示范文明城市创建热潮正在娥江两岸普遍兴起,上虞这座有着2200余年置县历史的古城因此而拥有了更为强劲的活力之源,这颗浙东唐诗之路上的璀灿明珠也因此拥有了一个更为文明的城市之魂。  相似文献   

20.
<正>一场滂沱大雨,检验了一座城市的地下世界。大城市光鲜表面下隐藏的危险与忧患,是对于城市良心的一次次重大考验,也是对于一座城市文明与发达的硬性衡量。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城市变得不堪一击:那个曾经可以躲避众多自然灾害侵袭的"安全地带",如今危机重重。济南、武汉、北京、广州……一座座现代化城市在大雨中相继沦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