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最近,我们在湖北省荆州市纺织系统调查时了解到,按市政府的要求,今年,湖北众兴集团 (荆州 )所属的 6户大中型棉纺织企业国有资产将全部实行民营化改造。湖北众兴集团沙市三棉股份有限公司在改制过程中,全心全意依靠职工,把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变为领导和职工的共同愿望,调动了全体职工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形成了积极向上、齐心协力把企业办好的可喜局面。   一、三棉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和框架   沙市三棉是湖北众兴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企业, 1992年改为沙市三棉股份有限公司。现有职工 2100人,固定资产 7396万元,…  相似文献   

2.
潍坊巨龙棉纺织厂组建于1996年元月,是由原来潍坊织布一厂和潍坊第三棉纺织厂合并后,成建制进入潍坊巨龙化纤集团。前几年,由于纺织市场形势严峻和企业经营管理上的严重失误,原三棉曾一度成为我市的亏损大户,生产经营全面瘫痪,累计亏损达7380万元,资不抵债...  相似文献   

3.
企业减员须慎行何应洋“减员增效”,作为党中央确定的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切中了目前某些企业人浮于事、缺乏活力、效益低下的弊端,的确是一剂让这些企业摆脱困境、再铸辉煌的好药方。事实上,不少企业通过“减员”,确实达到了“增效”的目的,使企业逐步走上...  相似文献   

4.
《福建工运》2000,(6):27-28
1.外商投资企业大都是“两头在外”的外向型企业。资金、技术和原材料来自海外,生产的产品销往国际市场,生产管理实行以销定产。这就决定了生产旺季加班加点多,生产淡季订单少又大量减员。  相似文献   

5.
减员增效作为国企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很多国有企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也有些企业出现了盲目减员而不见增效的现象。笔者认为,要真正实现减员增效,需做好以下几点:一、制定措施,规范下岗。企业应认真研究工作岗位,确需下岗的,应坚持公开、公正的原则,提前向...  相似文献   

6.
为企业走向市场奠定基础去年本刊曾介绍了湖北省沙市市第三棉纺厂《第一要素工作法》,引起了一定的反响。今年我们又高兴地看到,湖北省委宣传部、省委大中型企业工作委员会、省经委和省总工会适时地推出了武汉市电阻一厂《班组投入产出工作法》的新经验。这是继《第一要...  相似文献   

7.
基层动态     
南炼厂工会教育职工正确认识企业重组减员南充炼油厂工会在企业重组改制期间,代表职工进入企业重组改制领导小组,并具体参与编制方案工作和减员工程的实施。厂工会要求企业主管部门保证减员的“增效原则、公平公正原则、稳定原则”的贯彻执行。同时,厂工会教育职工充分认识减员的实质和必要性。厂工会专(兼)职干部经常与职工群众交流思想,在言谈中引导职工转变择业观念,增强承受能力,树立“从头来”的信心。通过教育,职工认识到减员增效作为企业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势在必行;一旦被减,要尽快找准自己的位置,发挥特长,干出一番新…  相似文献   

8.
《试论企业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一文刊于《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作者吴迪认为,员工职业生涯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国外大企业把员工职业生涯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中国企业也应该结合自己的管理实际,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员工职业生涯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肖恒东 《工友》2014,(7):32-32
正谈到湖北三才堂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易继猛,职工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员工的贴心人"。视员工为企业财富"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无论企业遇到任何困难,员工工资都不能降低。"这是易继猛常说的一句话。2010年,在棉花价格大幅波动期间,易继猛所从事的棉花加工业受到很大冲击,当年棉花加工亏损200多万元。不少人都建议他减员降薪,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而易继猛在对企业市场前景作出理性的分析后说,  相似文献   

10.
基层动态     
巴林左旗粮食系统分流不下岗、减员增效益近年来 ,实行了减员定编的巴林左旗粮食系统经济效益呈现明显增长的好势头。巴林左旗粮食系统原有职工444人 ,改革中定编为186人 ,需减员258人。粮食系统的职工在计划经济时期的优越感尽人皆知 ,许多面临下岗分流的职工情绪一落千丈。对此 ,粮食主管局党政工同唱一台戏 ,深入基层 ,逐个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妥善安置下岗分流人员 ,以致无一人下岗失业 ,而且在分流后 ,出现了企业、个人收入大幅度提高的可喜局面。(赤峰市巴林左旗总工会)武钢建立与企业改制相适应的民主管理制度去年以来,武…  相似文献   

11.
杨向东 《重庆工运》2005,(10):14-16
我们的尴尬和无奈 在去年下半年沃尔玛等外资企业不愿建工会组织的一场激烈争论中,一名外企员工在网上讲了一个故事。一家合资公司出现了两个工会主席,一个是上级任命的,一个是员工自发选出来的。在企业的劳动争议中.全体员工签名向公司递交了新主席名单.外方老板接受了新主席.愿意与员工新选出来的主席谈判,同意员工的合法要求。员工得到了合法的补偿。  相似文献   

12.
何伟 《工友》2010,(8):38-39
随着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员工面对逐渐增加的工作压力,容易出现挫折感、丧失信心等不良心理状态。而员工心理困扰会导致效率和服务质量下降,进而影响组织绩效,损害企业形象。如何为员工减压疏导,调整心态,成为众多企业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关心员工的心理健康,采取有效手段解决员工心理问题,这不仅关系到和谐企业的建设,也是摆在企业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心理资本视角下企业员工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争压力考验员工的心理承受力,拥有心理健康的员工无疑是企业重要的竞争力.心理资本的出现为员工心理健康教育和管理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心理健康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和提升员工心理资本,对象是全体员工,教育方式是教育咨询一体化,要以机制和积极的企业文化来保障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  相似文献   

14.
构建企业员工共有精神家园是和谐企业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将企业文化融入构建企业员工共有精神家园的全过程。要从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管理文化的建设入手,丰富企业员工共有精神家园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陶沙 《工友》2009,(12):4-7
企业为一位员工提供了住房,并约定,如果员工在企业工作满10年且支付了约定的费用后,其产权归员工所有,这应该说是一项积极的激励措施。然而,员工离职后,为了得到房屋产权,官司从一审打到二审、再审,然后又回到一审走“重审”程序。这还没完,该员工不得不就同一件事以新的案由向法院另行起诉,如果按程序一步步走下去,这官司不知何年是尽头……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基于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企业的调查,从员工自制力、企业管理力、工会协商力、政府指 导力和非政府组织监督力等五个维度构建了劳动关系协调力对雇员和谐感受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中国制造 企业劳动关系协调力与雇员和谐感受之间的路径系数。研究表明,员工自制力、企业管理力、政府指导力和非 政府组织监督力对雇员和谐感受具有显著性的正向作用,它们的路径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非政府组织监督力、 政府指导力、员工自制力、企业管理力。工会协商力对雇员和谐感受虽然具有正向作用,但不显著。构建企业 和谐劳动关系,需要健全“五力联动”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其中,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发挥更大的指导作用, 企业工会的使命和职责需要进一步明确和增强,非政府组织的监督和维权行为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  相似文献   

17.
岁末年初.多数企业在工资集体协商中纷纷给职工加薪,有的员工整体薪资水平提升30%以上。应当说.这是一个不错的消息,也是应对当下“用工荒”的一个有效措施。某企业今年增资幅度较高.却仍然留不住人.让人纳闷。问及正在跳槽的员工方知缘由。原来,员工们对这家企业的工资待遇是满意的.但对这家企业只是像机器一样的工作不满意。没有企业文化.缺少关爱尊重。缺乏精神生活.工作并不快乐。因此.他们自然要作出另一种选择。薪酬管理上有个著名的雷尼尔效应.说的就是当工资达到或超过基本生活需要后.愉快的环境也是留人的因素之一。红豆集团是一家拥有2万余名员工的大企业.去年连续3次加薪.员工月薪超3000元.全年收入达4万元。除了靠加薪留人,红豆集团更靠感情投资:靠福利留人,补贴、假期不少;靠文化留人.娱乐生活丰富多彩:靠职位留人.人人都有上升的空间:靠情感留人.员工有难主动帮:靠诚信留人.让员工有话语权。红豆集团正是让员工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从而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企业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今年不仅基本留住了全部老员工.而且在各地出现“民工荒”的形势下.仍然顺利地增招了2000余名外来员工。  相似文献   

18.
实行劳动合同制不要亏待固定工孙福明根据《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和各地政府部门的要求,目前,劳动合同制度已在企业中全面推行,并且取得了不少宝贵的经验,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亟须有关方面予以重视和解决。一是有些企业把实行劳动合同制当作减员的机会,不愿与原固定工...  相似文献   

19.
《工友》2010,(6):33-33
关爱员工、人性管理,被誉为当下企业的"制胜法宝",也是中建三局钢结构博瑞项目部和总承包公司一贯坚持和倡导的企业文化。近日,公司领导组织40名发型师特地来到施工现场为员工理发。此时此刻,平时略显聒噪的电推声分外悦耳,一波波电流暖进了员工们的心田。  相似文献   

20.
我公司是山东省新泰市一家民营纺织企业,现有固定资产5000万元,员工656人。从2000年开始,公司尝试着实行了厂务公开制度,化解了企业中的一些难以解决的矛盾,加强了经营管理,调动了全体员工的积极性,经济效益有了很大提高。民营企业实行厂务公开,必须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抓住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进行公开,以利于企业做活、做大、做强。我们着重在五个方面实行了公开。一是公开国家的有关法规政策,打消员工的雇工观念。公司的员工大都来自农村,多数认为在民营企业打一天工,挣一天钱,干得再好也难长久,趁着年轻,抓紧挣两个钱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