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德育生活化模式是一种全新的德育模式,是新时期大学德育改革和发展的价值取向.交互主体性理论是大学德育必须具备的哲学理念,基于交互主体性理论研究大学德育生活化模式的构建问题是新时期大学德育教育观念变革的重要课题.经由交互主体性的理论视域对大学德育生活化模式进行理性诠释,探析大学德育生活化模式的交互主体性理论基础,构建大学德育生活化模式的德育理念成为增强大学德育实效性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探索生活化德育是新时代学校德育创新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生活化德育模式是指把理想化的道德教育于回归现实生活中 ,以道德主体为核心 ,围绕其社会现实生活而进行道德教育的一种新的德育模式。构建学校生活化德育模式并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 ,它关系到学校德育工作的理念、课堂教育教学、道德实践平台、社区家庭德育等方面协调发展共同促进。  相似文献   

3.
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高校德育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地方工科院校德育工作实践,阐述了高等院校德育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努力适应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积极地从德育理念、德育途径和德育模式等方面推进高校德育创新。  相似文献   

4.
学分制管理体制下,高校德育实效性低下已成为不争事实。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德育生命线地位被虚化而没有得到落实;二是学分制下学生的德育目标如何合理确立以及实现却始终是一个难题;三是没有形成开放的德育思想。而坚持德育首位,落实德育为先的理念是解决德育低效的前提;实事求是,合理分居设置学生的德育目标是增强德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之一;树立开放德育理念,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体系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自主选择性道德人格培养是德育对现实的主动适应与理性超越,是新时期德育的新的理念与目标。自主选择性道德人格培养需要从更新教育观念、改造教育环境、创新教育模式入手。  相似文献   

6.
进入自媒体时代,传统德育受到多方挑战,这表现在主流媒体德育功效降低、固有德育模式不再受到推崇、传统德育模范作用被削弱。面对这些问题,传统德育应从教育理念、法律监督、主体教育三方着手,推进自媒体与传统德育的融合发展,以此提升德育工作的效能。  相似文献   

7.
美国高校德育途径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高校德育与其重视高校德育途径的探索密不可分.美国选择了全面主义的德育模式,对德育课程、教材与教法进行不断创新;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外德育实践,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拓宽了高校德育的途径.分析美国高校德育途径的特点,汲取其中的有益成分,对创新与完善我国高校德育工作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树立德育生态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运喜 《前沿》2010,(5):120-124
德育生态理念,就是德育工作者要从维护和促进人我关系、物我关系的和谐出发,建构科学的德育生态系统,维持德育系统的自我平衡。德育生态理念是一种先进的德育理念,主要包括以人为本理念、和谐理念、自然理念、发展理念等。树立德育生态理念,有利于克服传统德育的非生态性,遵循人的道德养成发展规律,发挥德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和环境的育人功能。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尊重学生的独立主体地位和道德自主权,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努力营造鼓励竞争的氛围。  相似文献   

9.
台湾地区在青少年道德教育课程上历经反复又面临尴尬。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对青少年进行德育十分必要;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工作必须实现教育理念的回归;遵循道德教育课程的客观规律;形成家庭、学校、社会的三者联动,尤其要重视社会德育。  相似文献   

10.
孙玫 《理论月刊》2003,(5):70-72
德育对话模式是值得尝试的新的德育模式,它使教师和学生实现了平等对话,它还蕴涵了丰富的心理技巧。只要教师在进行德育对话时,充分注意和挖掘这些心理技巧,不断与学生交融,就能使德育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11.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者首 先要实现德育观念的创新:必须牢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 向,确立“德育首位”的战略观念;必须超越狭窄的功利主义 德育倾向,贯彻“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必须全面拓展德育 实施渠道,建立“全员参与”的大德育观;必须始终坚持与时 俱进的理论品格,树立“科学发展”的德育理念。  相似文献   

12.
周元明 《湖湘论坛》2007,20(3):108-110
从宽恕到宽容的理念转换意味着德育方式的根本改变.德育宽容的核心是德育在世界、社会、人具有差异性和多样性、合理多样化的理念支配下,在一定限度内勇于承认各种价值观的合理性.在高校德育中融入宽容的理念颇具意义.本文提出宽容德育的框架.  相似文献   

13.
贺彩艳  王东维 《求索》2013,(11):217-219
开展生命化德育是进行有关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完善生命的道德教育。确立生命道德教育理念是前提;营造生命化德育环境是保障;开设生命道德教育课程、创造生命化课堂、构建生命性师生关系、实现生命道德教育全方位渗透,是构建立体化、生命化大德育网络体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积极探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华前 《前进》2005,(3):49-51
实践的发展、客观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改变,必然要求中小学德育注意观察外部世界的发展,紧紧围绕时代的任务和党的政策,从德育客体、德育载体、德育方法等方面,积极探索新思路。 一、更新德育理念,重视德育客体的主体性 更新德育理念,主要是指改变我国传统德育片面  相似文献   

15.
德育美学寻回德育的原貌与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学德育教育效度和信度有所下降的今天,德育美学的提出和发展成为一种必然。德育美学是将道德理念化为美的形象或在美的形象中寓含道德理念、让教育双方愉快沟通自觉接受的教学模式,强调美感是德育美学的属性,用形象诠释道德理念是德育美学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张庆辉  朱高峰 《前沿》2005,(3):149-151
高校德育的困境使传统的德育理念面临着合理性的危机, 更新德育理念是高校德育的必然选择。德育要回归到人的主体性地位上来, 回归到人的发展的价值上来。关注个人成长应成为高校德育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17.
何桂美 《理论月刊》2010,(7):183-185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思想道德教育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学校德育几成道德教育的"孤军",而传统的德育模式由于受到新形势、新问题的冲击,德育效果日渐式微。在高等教育领域,构建多维向立体化高校德育模式势在必行、时不我待,也是改变当前高校德育现状、提高高校德育针对性、实效性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主体性德育是指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的教育活动。我国主体性德育理论的研究经历了初探、繁荣和平稳三个阶段,研究内容涉及对传统德育的反思、主体性德育的内涵和特征、主体性德育模式、目标和内容以及实施策略等方面。研究中尚存在着理论化、范围局限化、模式探讨欠清晰化、忽视我国国情及传统文化的影响等问题。通过实证研究、个案研究,构建主题鲜明的德育模式以及策略实施具体化等途径,来落实主体性德育活动。  相似文献   

19.
论德育的社会激励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凤玉 《桂海论丛》2006,22(5):59-61
构建完善的德育社会激励机制是有效开展和正确实施德育的必然要求。受社会激励机制内容不完善、激励目标片面、社会舆论正面教育与反面批判结合力度不够和我国现实情况的制约,目前的德育实践中出现了“形神分离”、投入产出非均衡发展等现实困境。因此,迫切需要对德育的社会激励机制进行内容完善、模式创新和环境优化。  相似文献   

20.
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传统德育理念,将个人、家庭和社会三个主体层面的价值取向统一起来,为现阶段高等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从个人维度来看,要将德育和专业教育统一起来;从家庭维度来看,要发挥家训和家风的德育功能;从社会维度来看,要实现高校以文化人的终极目的,为国家现代化事业培养出合格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