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党史纵览》2007,(5):F0003-F0003
近几年来,中共芜湖市委党史研究室深入开展“打造党史精品,实现资政育人”主题实践活动,先后出版了《中江烽火》、《中共名人在芜湖》、《中国共产党安徽省芜湖市组织史资料》、《改革开放中的芜湖》、《中共芜湖党史大事记  相似文献   

2.
正陈独秀和汪孟邹都是安徽人,汪原放是汪孟邹的侄儿。汪氏叔侄是著名的出版家,其经营的亚东图书馆在上海颇有名气。陈独秀因办报与汪孟邹有了联系,久而久之,便与汪氏叔侄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亚东图书馆的创立1903年冬,汪孟邹在芜湖长街开办科学图书社,这是一个既卖图书又卖文具的新书店。此时,陈独秀等人正在筹办《安徽俗话报》,并想把它交给图书社编辑、发行。他来到芜湖把想法告诉了汪孟邹,汪直言相告:"我们  相似文献   

3.
<正>芜湖解放前夜对于安徽省芜湖市而言,1948年的冬天似乎来得更早些。据《中央日报》介绍,1948年11月1日南京天气预报为:晴,晨有轻雾,风向东,风力微和。气温在7℃到17℃之间,正是秋高气爽的好时节。然而,与南京近在咫尺的芜湖却早早出现了“冬天”的迹象。在上海出版的《大公报》以《芜湖“冬眠”了》为题,报道了芜湖11月2日街头的状况,  相似文献   

4.
章雨舟 《党史纵览》2022,(12):36-37
<正>“李培生、胡晓春同志:你们好!来信收到了,你们长年在山崖间清洁环境,日复一日呵护着千年迎客松,用心用情守护美丽的黄山,充分体现了敬业奉献精神……”收到总书记的回信,读着总书记亲切的话语,“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激动得不能自已。李培生和胡晓春,一个是黄山风景区的放绳工,每天数次在悬崖峭壁上捡拾垃圾;一个是景区迎客松的守护人,12年里默默守护着黄山的标志迎客松,  相似文献   

5.
金海燕 《江淮》2011,(4):50
在2011年2月21日的《芜湖日报》上,登出了一条令人耳目一新的"本报启事":"‘开门办报’是党报的优良传统,调动社会资源参与版面建设,是新形势下进一步增强报纸的贴近性、可读  相似文献   

6.
蒋光慈,1901年9月11日生,安徽金寨(厚属霍邱)人,厚名蒋儒恒,曾用名光赤、侠生等。1917年秋进入安徽芜湖省立五中读书,在一批进步教师的影响下,接受了新思想,积极投入五四爱国运动,并成为芜湖学生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1920年冬,蒋光慈加入社会青年团,次年被派往苏俄东方共产主义劳动者大学学习,1922年12月转为中共党员,1924年回国在上海大学任教。1925年,根据党组织的安排,蒋光慈离沪北上,在冯玉祥部任苏联顾问的翻译。期间出版了诗集《新梦》、《哀中国》,小说《少年漂泊者》、《短裤党》、《冲出云围的月亮》等,1928年与阿英、孟超等组织革命文学团体太阳  相似文献   

7.
●一个职业革命者,却非常热爱诗,以诗叙意志、抒情怀、表衷肠,年仅20岁就英勇就义。他,就是曾担任中共芜湖特支书记和青年团芜湖特委书记的安徽省南陵县谢家坝的革命烈士俞昌准。《血流溉放世界花》展示这位早期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威武不屈、富贵不淫的高风亮节。  相似文献   

8.
<正>国务院批准实施《规划》,给巢湖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巢湖既处在沿江六市的"轴线"上,又是合肥、芜湖两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区位独特,优势明显。我们要按照省委王金山书记对巢湖"承东启西、  相似文献   

9.
<正>日前国务院批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令人倍受鼓舞。芜湖将按照《规划》定位和省委、省政府要求,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创新体制,加快承接,增强"核"动力,当好排头兵,实现新跨越。  相似文献   

10.
《城市党报研究》2008,(3):60-60
4月1日,一张反映毛泽东第一次到安徽芜湖视察为主要内容的陶瓷报纸在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中学首次公开亮相,报纸选自1958年9月29日出版的《芜湖日报》,制作规格42×60cm,按1:1.2比例放大,重约6千克。研发人为芜湖市民集报迷程正发。目前他正在创制一套5张迎奥运的陶瓷报纸。  相似文献   

11.
芜湖市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未雨绸缪,再次把"创新驱动"作为城市发展五大战略之首,全力建设创新芜湖,打出了"皖江明珠,创新之城"闪亮的城市名片。2011年,《福布斯》杂志对中国大陆129座城市的创新能力进行综合排名,芜湖位列第十八位,居中部城市第一。芜湖市的创新之举是以全面转  相似文献   

12.
金昌龙  陈旻 《江淮》2012,(4):24-25
在芜湖的大街小巷,常常与"和谐芜湖"的字眼不期而遇。在和谐发展的道路上,芜湖发挥自己善于创新的精神,走出了独具特色的一方新天地。统筹城乡加大和谐"力度"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芜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内涵不断深化。从过去的"三个集中"逐渐迈向"六个一体化",完善居住、就业和  相似文献   

13.
坚守     
黄山,留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那棵象征黄山之魂的迎客松。看到它那紧抱岩涯的盘根、直指苍穹的身躯和遒劲有力的虬枝,我们就不由地会想到一个词:坚守。其实,和黄山迎客松一样,人的一生何尝不需要坚守。那些千古流芳的名字,哪一个不是因为守住了自己, 才守住了在青史的位置。苏武牧羊不从流,守住的是气  相似文献   

14.
正"贵州世居民族风情百米画卷"是侗族画家龙开朗先生历时三年,呕心沥血之作。他用传统的白描手法,以族别各异的民风民俗为主题,系统地再现了贵州十七个世居少数民族的生存状态。清人李宗昉《黔记》里所载"原任八寨理苗同知陈浩所作"的《八十二种苗图并说》(已由贵州人民出版社收集整理为《"百苗图"抄本汇编》出版面世),以及其自绘的《黔苗图》等,无疑都是贵州少数民族最早的画册之  相似文献   

15.
看过现代作家罗广斌、杨益言写的小说《红岩》的读者,肯定会对国防部长江兵工总厂所属修配厂青年厂长成岗留下深刻印象。其实,他的原型就是重庆地下党创办的《挺进报》负责人陈然。 陈然(1923-1949),原名崇德,北京人。祖籍江西。出身于职员家庭。幼年时,先后在上海、杭州、芜湖等地读书。  相似文献   

16.
正《宋画三讲》是一本写给大众读者的中国艺术入门读物。本书是对中国艺术普及课"宋画的故事"加以整理而成,以线描人物、写生花鸟、山水长卷,串联起宋代艺术史。力求通俗易懂,线索明了,使阅读体验更加流畅。书中重点选择了3位宋代艺术史上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李公麟、宋徽宗和夏奎,以及3幅最能展示其个人艺术特色的代表作品——《西岳降灵图》《写生珍禽图》和《溪山清远图》。传说、八卦、历史、理论……博古论今,谈艺论道,本书深入浅出  相似文献   

17.
近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印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的通知。《学习纲要》都学些什么?应该怎么学?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带您一图了解。  相似文献   

18.
作为《当代贵州》的一名忠实读者,我对"她"情有独钟,并时时在吮吸着"她"的"芬芳"。无论内容还是文笔,《当代贵州》都是那样的典雅优美,特别是版面编排,图文并茂、图  相似文献   

19.
正据古建筑学家研究考证,瞿昙寺隆国殿以抄手斜廊与两侧廊庑相属的组合关系是摹自明初的紫禁城,从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来看,这种制度曾是唐宋以来宫殿、祠观、庙宇的定制,明代的《明人宫殿图》和清代的《皇城宫殿衙署图》都展现了斜廊的形象。但实物遗存却已非常罕见,故宫奉天殿抄手斜廊的昔日辉煌,今天  相似文献   

20.
赵凯 《党史纵览》2021,(6):9-13
芜湖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是安徽革命运动的发生地、全省党的领导机构所在地、皖江抗日的主阵地、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的突破地.从1926年4月芜湖第一个中共党组织——中共芜湖特支诞生,到1949年5月中共芜湖市委成立,中共芜湖地方组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芜湖革命运动的领导核心,率领芜湖人民英勇奋斗、前仆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