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德意识是对社会公共道德的抽象,是社会道德规范准则之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上说,即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并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应遵守的最基本的准则规范意识;从广义上说,即与个人私生活以及个人品德作风相对应的反映阶级和国家共同利益的道德意识。这种从广义上理解的公德意识,要求社会成员共同具有,所以,有时也把它称之为“共同道德意识”。  相似文献   

2.
正在人类历史上,专政是阶级社会的特定产物。什么是阶级?说白了就是以经济地位为核心的社会地位划分出的一伙一伙的人。在当下的中国,有人愿意承认阶级的存在,有人则不愿意。不管是愿意的还是不愿意的,都是出于自己所在的那个阶级的利益考虑。比如搞"宪政改革"的那些人,他们是不愿意承认阶级的存在的,而只是讲什么"公民社会"、"公共知识分子"之类,因为承认了阶级,就有一个"为什么人"的问题,这样三问五  相似文献   

3.
无产阶级政党的作用阶级通常是由政党来领导的政党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在阶级社会里,各阶级由于经济地位不同,利益和要求不同,存在着阶级斗争。随着阶级斗争的发展,走上政治舞台的各阶级,在进行阶级斗争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组织自己的阶级队伍,领导本阶级进行斗争,以便在斗争中取得  相似文献   

4.
道德价值是指人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实践活动对于社会、阶级和个人所具有的意义。它属于精神的价值。可以说,凡是有益于他人或社会、促进人类精神文明和人的进步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都是具有道德价值的。那么,经济行为的目标是获取利润、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它有没有求得道德价值的问题呢?一个经济行为能不能在取得经济效益、具有经济价值的同时,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人的尊严理论有三个向度:历史向度、阶级向度和个体向度。从历史向度看,人的尊严是具体的、历史的,不存在超越时空的永恒不变的尊严;从阶级向度看,阶级社会里人的尊严具有阶级性,无产阶级只有唤醒阶级意识和实现解放,才能获得尊严;从个体向度看,群体意识的觉醒依赖于个体意识的觉醒,个体意识的觉醒是实现人的尊严的基本条件,人的自由创造是人的尊严的根本价值。  相似文献   

6.
一、阶级性是法的本质属性所谓法的阶级性,就是指法这种特殊的社会规范是由阶级社会的生产关系决定的,是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的体现,是统治阶级通过其所掌握的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并保证实施的国家意志,是调整、维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实现统治阶级专政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的属性。法有强烈的阶级性。这是因为:法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在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情况下由社会上居统治地位、掌握国家权力的阶级,通过所建立起来的机关制定、认可并保证实施  相似文献   

7.
政治意识是一定的政治主体所具有的政治认知、政治态度和政治信仰,它既包括民族和个人的政治心理(政治文化),又包括社会阶级集团的意识形态。而法律意识是指一定社会条件下,人们对现行的法律和法律现象的认识、评价、情感体验等各种意识形象的总称,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法律现实的特殊组成部分。政治意识和法律意识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它们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分别起着什么样的作用?老一辈革命家董必武在他关于立法、司法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大量论述中,对政治意识和法律意识给予了相当的关注。他的这些论述与思想,对于我们学习法治国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履行本职工作中,从思想到行为,理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恩格斯说:“实际上,每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社会的职业分工是极其复杂的,不管千行万行都有其自身的职业特点。职业道德就是与其职业特点相适应的特殊的道德规范。教师的职业道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它表现为两种情形:一是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从本阶级的利益出发,运用权力和宣传机器直接向教师提出符合本阶级利益或社会利益的师德要求;另一种是处在一定阶级社会中的教师个人,由于受到社会所处的  相似文献   

9.
松林 《前线》1963,(14)
阶毅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的必然现象自从人类社会出现了阶级以后,也就出现了阶级斗争。各个阶纺由于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他们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也就根本不同:占有生产资料的阶级,处于统治、压迫和剥削他人的地位;不占有生产资料的阶级,处于被统冶、被压迫和被剥削的地位。剥削阶级和被  相似文献   

10.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阶级。列宁指出:“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社会生产体系申所处的地位不同,对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份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领得了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 (《列宁选集》第4卷第10页)这就明确告诉我们, “阶级”这样的社会集团,只能是经济关系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当前,超过两亿五千万规模的农民工群体在其融入城市社会的过程中,正发生着迅猛的地位分化。基于以往研究,提出个人认知能力的互联网的接入和使用,是影响农民工群体社会经济地位的重要因素。通过对2010年的CFPS全国数据进行了社会经济地位的多元logistic分析检验,结果发现:在农民工群体中,互联网用户与其社会经济地位不同层级间存在明显正相关;在农民工网民中,工具型互联网行为对于农民工社会经济地位的提升显著;数学能力方面对农民工社会经济地位的提升有显著影响,且社会地位等级越高,能力贡献越明显。  相似文献   

12.
企业精神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它是指一个企业群体的共同意识。它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证: (1)企业精神是一个企业长期实践成果的概括。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①企业精神作为企业群体的一种意识,它在本企业的长期实践过程中,将企业工作者个别的、零星的、  相似文献   

13.
列宁说:“在以阶级划分为基础的社会中,敌对阶级之间的斗争(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势必变成政治斗争。各阶级政治斗争的最严整、最完全和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各政党的斗争。” 政党是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的必然产物。在阶级社会里,各阶级之间的政治和经济  相似文献   

14.
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的不断深入,关爱弱势群体,愈来愈成为社会的共识。关心和帮助社会弱势群体,以减轻来自经济、社会和心理方面的压力,是我们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一、社会弱势群体的构成与特征社会弱势群体,通常也称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国外学术界对弱势群体这一概念的基本共识是指那些由于某些障碍及缺乏经济、政治和社会机会而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国内学者对弱势群体这一概念较为一致的理解是指就业竞争能力、基本生存能力较差,凭借自身的力量或能力难以维持个人或家庭一般社会生活标准的群体…  相似文献   

15.
《共产党宣言》明确提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还强调"个人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础。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是为个人全面发展争取社会条件即总体性条件的历史。在继续为个人全面发展创造总体性条件的同时,要积极创造具体性条件,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现实使命。中国传统社会缺乏个人的地位,"五四"运动在自由主义旗帜下提出个性解放的口号,但并没有真正进入社会实践。改革开放开始,中国人的个人地位从观念、制度和实践才真正明晰起来,同时遭遇到认识与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难题。进一步确立个人地位,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努力为个人全面发展开辟健康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党员意识,是共产党员独特的社会身份、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在观念上的反映,是广大共产党员独特的实践行为的产物。强化党员意识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增强党员意识,首先要增强爱党意识,像对待自己母亲一样对待党,像珍爱自己的眼睛一样珍爱党我们党是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经过80多年的艰苦奋斗,  相似文献   

17.
在20世纪20年代,“阶级”概念已被中国共产党大量用于分析中国社会。后来扩大到以“阶级意识”来分析问题,如反对“非无产阶级意识”。到了三四十年代,特别是由于抗日战争中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复杂交织的局势,为适应中国革命发展和党的革命理论发展的需要,“阶级”概念被扩大到分析中国社会的各个具体阶层,及其在中国革命运动不同阶段的地位与作用。尤其是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认识和判断,因时局的不断发展变化而多次改变。由此中共逐渐建构起一套针对中国社会问题的意识形态分析理论。同时,“阶级”概念扩展到党内,成为思想斗争的理论武器。这样,“阶级”概念不但包含了实体性“阶级”本身,而且包含了“意识”意义上的“阶级”。以“阶级”概念为分析起点的阶级理论,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论公民意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公民意识进行多角度、多层面与多学科、跨学科的研究,无论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法制建设,还是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都是具有深远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课题。公民意识的内容在现代社会中,社会成员的基本身分是公民,公民既具有国籍上(即法律上)的意义,更具有广泛的社会含义,这是从个人与国家的权利义务角度对社会个人最基本的身分认定。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就意味着他对这个国家的社会公共生活有着不可剥夺的权利和不可推卸的责任。所谓公民意识,是公民对自己的社会地位、社会权利和社会责任的一种自觉认识。这…  相似文献   

19.
《前线》2000,(8)
我们党历来重视思想意识形态工作。这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马克思恩格斯曾在著名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深刻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阶级社会和有阶级社会文化生活。精神生活的普遍规律和特点,深刻揭示了阶级社会和有阶级社会政治统治和思想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是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思想政治领域种种矛盾和问题的重要理论依据。纵观人类社会政治发展史…  相似文献   

20.
知识分子在延安经历了从自由言说到整风改造两大阶段,其间在党的政治整合下完成了在思想意识、精神气质、价值取向和阶级归属上的群体转型。这一转型反映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在如何处理个人与政党、理论与实践、知识分子与群众关系上的政治选择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