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米夫作为共产国际中国问题专家,对中共早期革命影响颇深。对米夫的研究是中共早期党史研究的重要课题。国内对米夫研究的主要观点包括米夫与王明的关系、米夫与王明的来信、米夫与王明的擢升、米夫与中国革命以及米夫与毛泽东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前有关六届四中全会前后有关王明的研究,有的论述不够准确,有的存在认定错误,还有一些重要史实至今无人提及。本文依据相关档案材料,就六届四中全会召开的原因、米夫来华的时间、米夫来华后与中共中央政治局成员的首次会谈、米夫操控六届四中全会的缘由以及王明在六届四中全会后操纵中央领导权的过程等一些史实进行了考证和辨析。  相似文献   

3.
梁磊 《党史纵横》2002,(2):30-31
王明,这个曾是毛泽东最大的对手,却于1940年写下了《学习毛泽东》,这是怎么回事呢?王明生于1904年,安徽六安人。1924年,王明入武汉商科大学预科学习。在校期间,先后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共产党。1925年,王明被党送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入学后,王明很快得到中山大学校长米夫的赏识,当上了中山大学学生公社主席,为他日后的政治生涯打下基础。1929年,王明回国,仅被任为上海沪东区委宣传干事。很快王明就时来运转。1931年,王明在米夫的提携下,当上了江南省委书记(习惯称为江苏省委书记)。不久,…  相似文献   

4.
姜建中 《世纪桥》2009,(13):16-18
本文根据俄罗斯公布的档案资料《联共(布)、共产画际与中国苏维埃运动(1927—1931)》,就王明于1930年6月26日至12月17日半年时间内在上海给米夫写的九封绝密信进行述评。王明在这些信中向米夫等反映中共中央及主要领导人的问题,虽有真实的部分,但更多的是歪曲事实、诋毁他人,以达到他通过米夫、共产国际及远东局来改组中央机关,使自己上台掌握中央领导权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文庠 《党史纵览》2002,(4):34-37
王明,原名陈绍禹,字露清。1904年4月9日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县金家寨。 见过王明的人,都说王明很聪明。90高龄的师哲谈起王明,毫无隐晦地说:“王明确有聪明的一面,学习成绩好,掌握俄文很快。”的确,王明正是凭借自己的“聪明伶俐”,由一个从山区走出来的名不见经传的青年学生,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很快得到校长、共产国际东方部副部长米夫的青睐。1931年1月,在已来到中国的米夫的全力支持下,他又通过中  相似文献   

6.
1931年1月,中共扩大的六届四中全会在上海召开,共产国际“钦差大臣”米夫参加了会议。米夫多次使用不正常组织手段控制会议的进行。27岁的王明在米夫的支持下,平步青云。从一名非中共中央委员一举跃升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相似文献   

7.
如何看待所谓“江浙同乡会”是中共六大以后受命担任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负责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瞿秋白与受米夫支持的以王明为首的东方大学宗派集团之间最早的矛盾由来。联共(布)中央撤消“江浙同乡会储金互助会”案件后,中山大学内的政治风波并未平息,为此联共(布)中央书记处两次组织调查委员会,调查中大的纠纷。第一次调查的结果解除了米夫中国劳动者大学校长职务,第二次调查则把有关责任推到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共代表团方面。瞿秋白和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站在中大多数同学的一边,与王明宗派集团的斗争是必要的,但因得不到共产国际的理解和支持,最终反而陷于逆境。共产国际相关错误决议的传达更是成了王明对瞿秋白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一大法宝。  相似文献   

8.
目前学术界对王明的国际背景,存在着互相矛盾的说法.一种观点认为,王明是斯大林和共产国际的"红人",深得信任,因此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很大,毛泽东与中央许多领导人对此颇有忌讳;另一种说法则是,共产国际领导人对王明很有看法,有许多批评.实际上共产国际对王明的基本态度是既可信任又认为不堪重任.他在共产国际的任职与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的地位紧密有关,他在斯大林那里并不很"红".许多论者把王明上台归结为米夫的作用,把王明的被赏识归结于其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的经历,这都似嫌简单.王明之所以引起共产国际的重视,关键点是其在"立三路线"时期的表现.而任用中共中央领导人曾是共产国际的一贯作法,是符合共产国际组织原则的,是特殊历史条件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米夫在家中高高挂起王明的照片来!" --"教务派"与"党务派"的斗争 1927年夏初,中大第一任校长拉狄克被解职后,由于副校长米夫正在中国访问,学校里一时群龙无首,联共中央只好决定由教务长阿古尔暂行代理校长职务,并决定吸收学生中一些资历较深、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志参加学校教学事务管理.  相似文献   

10.
中共六届三中全会闭幕仅百天,1931年1月7日在远东局负责人米夫的直接指导下又召开了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全盘否定上次全会的成绩,改组中央领导机构,推选所谓忠于莫斯科的王明等人进入中央领导层,使"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统治了中央领导机关。探讨远东局与中共六届四中全会的关系,对共产国际及远东局与中国革命关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1925年——1929年王明一伙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时,由于他们观点相同,又能说会道,受到该校校长兼共产国际东方部部长米夫的器重,窃取了该校党总支委员会的领导权。当时党总支委员会的书记是苏联同志培尔门,副书记是王明,宣传委员是博占,组织委员是王云程、毛子芳。 1926年秋,该校开学不久,约在10月—11月之间,党总支委员会召开全体党团员大会,拟总结该年工作和改选总支委员。参加大会的约有四百人。会上,大家对王明一伙在  相似文献   

12.
1937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领导人张闻天、毛泽东、朱德等来到延安机场,给隆冬的延安机场增添了热烈喜庆的气氛。在盛大的欢迎仪式上,毛泽东致词说:欢迎从昆仑上下来的神仙,欢迎我们敬爱的国际朋友,欢迎从苏联回来的同志们。你们回到延安是一件大喜事,这就叫做“喜从天降”。毛泽东说的这些“神仙”和国际朋友,就是从莫斯科回到延安的王明、康生等人。从“左”倾教条主义到右倾错误的萌芽在1931年1月7日召开的六届四中全会上,共产国际代表米夫粗暴干涉中国共产党的内部事务,全力支持王明,使得连中央委员都不是的王明,一步登天,不仅成了中央委…  相似文献   

13.
姜建中 《世纪桥》2008,(12):10-12
中共六届三中全会闭幕仅百天,1931年1月7日在远东局负责人米夫的直接指导下又召开了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全盘否定上次全会的成绩,改组中央领导机构,推选所谓忠于莫斯科的王明等人进入中央领导层,使“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统治了中央领导机关。探讨远东局与中共六届四中全会的关系,对共产国际及远东局与中国革命关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共六届三中全会闭幕仅百天,1931年1月7日在远东局负责人米夫的直接指导下又召开了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全盘否定上次全会的成绩,改组中央领导机构,推选所谓忠于莫斯科的王明等人进入中央领导层,使"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统治了中央领导机关.探讨远东局与中共六届四中全会的关系,对共产国际及远东局与中国革命关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30年代初,连中央委员都不是的王明在米夫的支持下一跃成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从此,以教条主义为特征的王明“左”倾路线在党中央开始长达四年的统治,其结果是中央红军被迫开始了漫漫长征。遵义会议后毛泽东逐渐成为中共领导层的核心和领袖,而走下权力巅峰的王明则去苏联,在共产国际任职。抗日战争初期,王明回国。他以共产国际自居,目空一切,独断专行,颐指气使,企图夺取中央最高领导权。毛泽东同王明的错误观点和路线进行坚决的斗争,排除了王明机会主义对权力的挑战。党的七大最终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相似文献   

16.
史学界历来有一种共识:1931年中共六届四中会议上,由于共产国际代表米夫支持王明等宗派小集团上台,瞿秋白被逐出中共中央领导机关。一直到1934年初瞿秋白离开上海之前,他一直未担任党内任何职务,因为王明等人根本不可能给瞿秋白“东山再起”的机会。现根据俄罗斯有关“解密”档案透露,与以上的情况有所不同,瞿秋白曾有直接参加党内工作的机会,而且还有新的工作岗位,当征求他的意见时,但被他“谢绝”。瞿秋白曾被任命为中央苏区中央局9人委员之一。1931年2月10日在上海的时任共产国际远东局委员、中共中央军事顾问组领导人盖利斯写信给别尔津…  相似文献   

17.
王明,原名陈绍禹,在苏联使用的化名有马马维奇、波波维奇、克劳白夫等。王明曾长期在共产国际和苏联学习、工作,因此,共产国际的方针、政策和路线,曾强烈地影响着他,逐渐使他形成了指导中国革命的教条僵化的模式。本文就王明在共产国际的主要活动略作介绍。1925年10月28日,王明由上海启程北上,于11月对日抵达莫斯科,进入中山大学学习。ito6年冬,他随中山大学副校长米夫来华,大革命失败后不久又回到中山大学工作,直到1929年4月回到上海。从1925年到1929年王明陆续在中山大学学习、工作的累计时间不足四年,但正是在这短短的时间…  相似文献   

18.
身经百战驱虎豹万苦艰辛胆未寒只为人民谋解放粉身碎骨也心甘─—许光达今年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许光达诞生90周年,本刊特发此文,以示纪念。环历险象1931年1月7日,中共中央六届四中全会在上海召开,王明等在共产国际代表米夫的支持下,取得了在中央的领导地位。王明在取得中央领导权以后,便以教条主义为特征,推行一条比立三路线更“左”。更具“理论”形态、更完备的“左”倾路线。同年3月,根据中央的安排,夏曦作为中央特派员来到了湘鄂西。夏曦在苏联同王明拉扯到一起,深为王明赏识。王明掌握中共中央大权…  相似文献   

19.
作者与瞿秋白同志的相处,有两个时期。(一)一九二八年在莫斯科,当时秋白同志是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的主要负责人之一。秋白同志和多数同志一起,同受米夫支持的王明宗派分子进行了斗争。(二)一九三四年在中央苏区的瑞金,当时秋白同志任工农民主政府人民教育委员。他在遭受王明等人的排挤打击之后,仍然非常努力地深入群众,刻苦工作,但在精神上是抑郁的。秋白同志曾经谈过,王明那种人,对俄国人奴颜婢膝,阿谀逢迎,丧失伟大民族的气节。秋白同志认为,在党内同志中要进行必要的思想斗争,但必须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注意团结大多数的党员,采用合乎中国人民崇高道德标准和无产阶级道德标准的正当的方法。秋白同志在苏区的短暂时期的生活中,感觉到他过去在白区工作时的许多想法需要改变。他认为,中国革命是要由毛泽东同志这样有丰富群众工作经验的同志来领导的。  相似文献   

20.
高淑玲  刘建美 《党建》2009,(4):55-56
在中国革命史上,曾做过共产国际驻华代表的巴威尔·米夫虽然没有长期使华的经历,却一直被称为“中国问题专家”。正是由于他的举荐和支持,才使王明“左”倾机会主义在党内占据统治地位长达4年之久,并由此给中国革命带来了惨痛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