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毛泽东:读书无禁区没人能统计出毛泽东一生读了多少书,包括他的图书报刊秘书逄先知。毛泽东的阅读范围,从历史、哲学到自然科学、军事无所不包。更重要的是,他读书的方法"刁钻"甚至充满颠覆性。他把《水浒》当政治书看,把《红楼梦》当历史书看。毛泽东在党的各种会议上,包括政治局会议上,讲秦皇汉武,评说史家著作得失。他给小说人物贴标签,说贾宝玉是"大革命家",刘姥姥是"农民阶级"。他说,"《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  相似文献   

2.
1957年《诗刊》创刊,毛泽东把他创作的、包括《沁园春·雪》在内的十八首旧体诗词,交由《诗刊》发表。《沁园春·雪》在《诗刊》创刊号上正式发表后,一时注家蜂起,写了许多诠释文章。着重是对毛泽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地点及其有关的史实作了一些阐释。从20世纪50年代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许多注家写的有关这首词的史实考证,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一些说法:毛泽东这首词是1945年在重庆写的;毛泽东1945年9月6日,偕周恩来、王若飞前往重庆沙坪坝南开中学津南村看望柳亚子时,书赠柳亚子;毛泽东把这首词书赠柳亚子后,第二天《新华日报》上就…  相似文献   

3.
龚格格 《党的文献》2012,(4):120-121
《资治通鉴》是邓小平十分喜爱的一部历史典籍。他的子女曾回忆说,邓小平“最喜欢中国古典史书,特别是《资治通鉴》,家里有两套,其中一套是线装本。《资治通鉴》不知道看过多少遍了,应该叫熟读”。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中,毛毛写道:“父亲特别爱看书,什么书都看,中外古典名著、历史人物传记、时势评论专辑乃至整本整册的二十四史,他通通都喜欢读。在历史古籍中,他最喜欢读的,还是《资治通鉴》。”据子女们回忆,有两个时期邓小平读《资治通鉴》最多,一是20世纪60年代初,一是“文革”中他在江西的岁月。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是个爱书如命的人,他善于从书中汲取知识,用于指导现实与革命。 《水浒传》是毛泽东喜欢读的书之一。今天所能看到的毛泽东读《水浒传》的最早记载,是他的同学周世钊的回忆文章《少年毛泽东的故事》中记述的:“那时,乡间能够借到的书,多半是些民间流传的旧小说。当他阅读《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这些小说的时候,常常被一些生动的斗争故事所吸引,一遍一遍地读,  相似文献   

5.
陈云和于若木夫妇育有5个子女。为了帮助子女们更好地学习,陈云专门为他们开出了必读书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选集》、《毛泽东选集》、《鲁迅全集》,并规定了一些必读篇目,如《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  相似文献   

6.
陈云:读好书,做好人陈云和于若木夫妇育有5个子女。为了帮助子女们更好地学习,陈云专门为他们开出了必读书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选集》、《毛泽东选集》、《鲁迅全集》,并规定了一些必读篇目,如《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  相似文献   

7.
《先锋队》2013,(16):46-47
毛泽东:读书无禁区没人能统计毛泽东一生读了多少书,包括他的图书报刊秘书逄先知。毛的阅读范围,从历史、哲学到自然科学、军事,无所不包,更重要的是,他读书的方法充满颠覆性。他把水浒当政治书看,把红楼当历史书看。毛泽东常在党的各种会议上,包括政治局会议上,讲秦皇汉武,评说史家著作得失。他给小说人物贴标签,贾宝玉是"大革命  相似文献   

8.
韩延明 《党史博采》2020,(4):15-19,30
英语是联合国指定的官方语言,也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第一语言。多年来,日理万机的毛泽东一直对学习英语兴趣盎然。他曾诙谐地说:对英语,"我活一天就要学习一天,尽可能多学一点,不然,见马克思的时候怎么办?"斯诺夫人海伦在其回忆录《我在中国的岁月》一书中写道:"毛泽东是一位民族英雄,是中国的缩影。……他有着同样的学而不厌的欲望;他甚至在70年代还学习英语,为人们树立了榜样。"  相似文献   

9.
英语是联合国指定的官方语言,也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第一语言。多年来,日理万机的毛泽东一直对学习英语兴趣盎然。他曾诙谐地说:对英语,“我活一天就要学习—天,尽可能多学一点,不然,见马克思的时候怎么办?”斯诺夫人海伦在其回忆录《我在中国的岁月》一书中写道:“毛泽东是一位民族英雄,是中国的缩影。……他有着同样的学而不厌的欲望;他甚至在70年代还学习英语,为人们树立了榜样。”  相似文献   

10.
正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是我们敬仰的伟大领袖。他在革命年代中营造的优良家风,成功培育了他的子女也影响了他的亲人们,堪称世人楷模。同时也形成了关于读书学习、为人处事和理想信念等方面的家风思想。回顾毛泽东的家风思想,对于我们当前的家庭教育尤其是党员干部的家风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毛泽东的家风思想  相似文献   

11.
王健 《世纪桥》2009,(20):50-53
翻开隽永的历史长河,人世间最由衷的快乐莫过于亲情,即便是世人眼中空前旷后的一代伟人毛泽东也不例外。对自己的子女,他既严又爱,处处严格要求,但又时时流露出他那丰富而细腻、充满着温情的父爱。他对子女的态度充分反映了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新家风是人类父子关系的华美一章。本文重点通过毛泽东与儿女们的通信,力求从他与儿女们的生活、工作等多个侧面,从人性的深处,生动、真实地再现伟人朴实无华、本真的情感世界,从而清楚地感悟一个作为普通父亲的毛泽东。  相似文献   

12.
孟红 《党史文汇》2003,(5):24-26
婚姻是每个人一生中不可等闲视之的大事,它关乎人们的幸福与否,是衡量人的志向、品德、情趣、性格甚至人生观、价值观等素质的一架天平。正是由于这个缘故,为人父母者在子女的婚姻大事上无不呕心沥血,倾情关爱。那么,作为一代历史巨人、新中国的开国领袖毛泽东,他又是怎样对待子女婚姻的呢?一毛岸英作为长子,毛泽东对他寄予厚望。在关心他的学习、成长和工作的同时,毛泽东对其婚事也给予十分的关心。在延安时,“抗大”有位来自北平的女生,人长得漂亮。经介绍后岸英很喜欢她。毛泽东知道后叫来儿子询问个究竟。毛泽东提醒他:“除了漂亮,你还…  相似文献   

13.
明察历代政治得失,以驭现实治乱风云,是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的突出特点。毛泽东读史,有其明确的现实目的和价值取向。他是把研究现状、研究历史、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领导现实运动走向胜利的三个条件。因此,他在阅读《二十四史》时,尤为关注的是历史上各个王朝的治乱兴衰、成败得失的根由,以及有关历史人物功过是非,继而从中寻绎经验教训,以为借鉴。  相似文献   

14.
陈晋 《党的文献》2011,(1):117-120
毛泽东读史,不只是读中国的,同时也读外国的,特别是对西方的历史,他也是常读不懈,十分了解的。英国作家威尔斯的《世界史纲》,就是他长置于床上,经常要翻阅的一本书。他既读世界通史,也读外国的国别史。为了研究美国的历史,他曾让人从北京图书馆借阅美国历史学家卡曼和施里特合著的《美国全史》等书。他还曾经特别叮嘱工作人员,借欧美的历史书,既“要有马克思主义者写的,也要有资产阶级学者写的”。1949年底出访苏联期间,毛泽东比较集中地看了《彼得大帝》、《拿破仑》、《库图佐夫》等十几部欧洲历史人物传记影片。斯大林知道后评价说:“毛泽东真聪明,有空就看人物传记片,这是了解历史最简捷的办法。”西方的历史,毛泽东最熟  相似文献   

15.
博览之窗     
《党史博览》2016,(12):28-29
正毛泽东是怎样把《红楼梦》当作历史读的1961年12月20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各大区第一书记会议上,毛泽东讲:"《红楼梦》不仅要当作小说看,而且要当作历史看。"1964年8月18日在同哲学工作者谈话时,他再次明确说:"我是把它当作历史读的。"那么,毛泽东是怎样把《红楼梦》当作历史来读的呢?  相似文献   

16.
海珍 《党建文汇》2009,(3):43-43
毛泽东不让子女找高干子弟 1965年夏,李讷从北大毕业,被分配到《解放军报》当一名编辑。“文化大革命”爆发时,李讷也卷入了这个政治漩涡,她在军报带头“造反”。不久,《解放军报》全面改组,才27岁的李讷当上了军报总编辑。江青想为李讷物色一位理想的对象,可是因为毛泽东有言在先:希望子女不要找高干子弟做对象。江青反复物色以后.终于把目光投向了张永生。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以下简称《批注集》)是从一个侧面反映毛泽东从30年代到60年代,尤其是延安时代的一些哲学思考的专集,对于研究研毛泽东哲学思想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因而也引起了哲学界学者们的关注和探讨,本文对此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18.
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看毛泽东的理论创新,应该是理解哲人毛泽东的一个很好的视角.毛泽东是中国革命斗争历史选择的引领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的合格的哲人;他在正确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写下了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有创新发展的一些重要历史性文献,如《反对本本主义》、《寻乌调查》、《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等,毛泽东的创新观点和实践探索是符合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历史进程的;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理论贡献,是我们党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他的经典著作《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成为指导人们认识和建设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毛泽东终身坚持马克思主义矛盾观,他所发展和创新的马克思主义矛盾观也给今天的人们以希望和信心.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同志是我党历史上爱读书、会读书,并且善于把读书、荐书作为一种有效工作方法的领导人,他对于读书、学习的见解可以带给我们诸多启发。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是中国人民最敬仰的伟大领袖,他为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无私奉献,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毛泽东逝世以后,他不仅为中国人民留下了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创立的宝贵精神财富——毛泽东思想,而且在教育子女方面也留下许多道德准则,其中“吃苦、求知、进步、向上”,就是毛泽东教育后代的一条最基本的准则。 能吃苦,这是毛泽东教育子女的一条家规 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的子女毛岸英、毛岸青、李敏、李讷都是在苦水里泡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