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互聯網金融不是法外之地建設法治國家已經成爲當代國家治理的共識,亞里士多德曾說過,法治應包含兩重意義:「已成立的法律獲得普遍的服從,而大家所服從的法律又應該本身是制定良好的法律」。在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基本建成的條件下,相比清理、修訂和制定等立法工作,當下對於公民、企業和政府部門,更要重視和強調「已成立的法律獲得普遍的服從」,即遵守和執行現行的法律。新興的互聯網  相似文献   

2.
羅淑儀  趙曉耕  Zhao Hongfang 《中国法律》2013,(1):46-50,108,111
「無罪推定」的法律概念源起於古希臘及古羅馬,作爲法律原則,它最早由法國的教會法法學家提出,再由義大利的刑法學家完善它的理論。作爲成文法,則最早出現於1789年的法國《人權和公民權利宣言》,現已是多個國際公約確認的基本人權,香港的《基本法》也有相關原則。中國的《刑事訴訟法》也提出未依法判決不得確定有罪及罪疑從無的原則。坦白從寬,抗拒從嚴。自古以來,不論中外,嫌  相似文献   

3.
李成鋼 《中国法律》2014,(2):18-20,79,82
正近年來,商務法制著力於加強市場流通法律體系建設,不斷完善對外貿易和外商投資法律制度,積極推動出台「走出去」戰略配套措施,爲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形成穩定透明的涉外經濟管理體制,保障商務事業科學發展,完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發揮了重要作用。一、近年來我國商務法制建設取得顯著成績過去兩年,商務立法工作成績顯著,配合國務院審議出台行政法規1部,單獨或會同有關部門出台部  相似文献   

4.
季境 《中国法律》2012,(4):30-32
一、問題的提出 法律得以正確的適用是每個法律人的不懈追求。但我們卻時常會遇到這樣的尷尬:無論是法律條文的應用,還是從理論上進行推演,一個案件的處理似乎都是準確無誤的,但其造成的社會反響卻是與法律的價值追求背道而馳的,甚至可能會被認爲是非正義的。在引起廣泛關注的南京彭宇案、天津出租車司機許雲鶴案等案件中,法官依照侵權法及...  相似文献   

5.
於興中 《中国法律》2009,(2):8-8,56-60
民族區域自治是中國的一項處理多民族關系的基本制度安排。這一基本制度安排經過了近六十年的實施和變化,已經初步具備了自己的特色。它以憲法、法律和政策爲基本規範和指導,以區域和民族相結合爲特色,以民族間的和諧和發展爲目的。在這個框架之下,民族自治區域主要享有廣泛的行政方面的自治及有限度的立法方面的自治。  相似文献   

6.
十八屆三中全會后,得到全面部署的司法改革再度進入公眾視野,時成為焦點。早在1997年,十五大報告已經提出,要「推進司法改革,從制度上保證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地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從而拉開了司法改革的大幕。2004年、2008年,《關於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的初步意見》和《中央政法委員會關於深化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若干問題的意見》先後出臺,從優化司法職權配置、加強政法隊伍建設、改革司法保障體制等方面提出了深化司法改革的具體任務。此後,執法環節受到規範,外部監督不斷加強,公開範圍越來越廣,司法改革日益縱深推進。2013年11月,十八屆三中全會在這議題上更進步,通過人財物統管理、審判責任制、人員專業化等安排,在去地方化、去行政化等問題上大步邁進,掀開了司法改革的新篇章。本期特選取北京大學教授姜明安的文章,解讀本次三中全會提出的司法改革具體方案,探討法治中國建設的題中之義,進而剖析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和提升司法公信力的主要途徑。  相似文献   

7.
萬方 《中国法律》2013,(2):34-38,92,96
救助義務(duty to rescue)作爲侵權法中一種極具道德色彩的法律制度,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它詳細規定了人們在他人面臨危難之時,若未能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則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在大陸法系的國家,尤其是歐洲大陸、拉丁美洲和非洲的大部分國家和地區中,救助義務都被視爲公民所必須履行的一種強制性義務。若違反該義務造成了嚴重後果,還需要承擔刑事法律責任。普通法系國家嚴守著個人主  相似文献   

8.
《中国法律》2015,(2):161
中國法律服務(香港)有限公司於1987年在港註冊,從事各類法律服務業務。其下設和關聯機構有中國法律律師事務所、中國委託公證人公證文書審核轉遞辦公室、查冊送達辦公室和中國法律雜誌社有限公司。各機構竭誠爲港澳台及海外各界人士介紹中國法律並提供優質服務。中國法律律師事務所於1997年在港註冊,是經中國司法部批准在港開展中國法律服務的律師機構。内設金融、民商、國際投資、知識產權、資產重組上市以及訴訟仲裁等業務部門。  相似文献   

9.
《中国法律》2015,(2):158
懲教社教育基金於2001年開始助學工作,並於2003年8月1日註冊為慈善團體。理事會成員全是現職或退休懲教人員和專業人士,以義工身份參與服務,具有豐富組織能力和高度紀律性,嚴密監管撥款和善款用途。多年來得蒙社會各界善心人士捐助,我們專注資助香港特殊教育,捐贈器材和設施給香港弱智和弱能兒童的特殊學校,並幫助香港貧困學童。在國内教育方面,我們分別在湖南、貴州、内蒙古、山西、甘肅、雲南以及廣東粤北等地區協助重建了120所學校,並發放助學金給數以千  相似文献   

10.
《中国法律》2016,(4):14-15
全國司法行政隊伍建設工作會議7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舉行。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法委書記孟建柱對司法行政隊伍建設提出要求。他強調,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把思想政治建設擺在第一位,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法隊伍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方向,積極探索新思路、新舉措,不斷提高職業素養和專業水平,努力建設一支信念堅定、執法為民、敢於擔當、清正廉潔的司法行政隊伍。孟建柱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級司法行政機  相似文献   

11.
《中国法律》2020,(1):22-27,93-100
隨著我國進入網絡社會,網絡犯罪隨之而蔓延,刑法如何應對網絡犯罪,就成為一個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值得刑法學者重視。本期聚焦特別邀請陳興良、王華偉、李世陽三位學者從不同角度展開論述。陳興良教授《網絡犯罪的刑法應對》一文,從宏觀角度梳理了網絡犯罪的類型演變和立法嫗變,並對網絡犯罪進行了教義重塑「總體而言,我國對於網絡犯罪的刑事立法是及時有效的,但隨著網絡犯罪不斷異化和蛻變,加強對網絡犯罪的刑法教義學研究,為司法機關懲治網絡犯罪提供理論根據就變得極為必要。  相似文献   

12.
2014年2月7日,國務院印發《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方案》,要求放鬆市場主體准入管制,嚴格市場主體監督管理。按照國務院的部署,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於2014年3月1日起全面實施,工商登記制度的其他改革也將逐步展開。至此,這場已在深圳等地試點、旨在優化營商環境的公司資本制度改革已然全面拉開帷幕。從重主體資格監管、輕市場行為規範到降低「准入」門檻、強化信用監管,改革舉措的「落地」不僅將助力政府職能轉變,把《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的要求落到實處,也會為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創造更好的條件。在公司資本制度改革日漸深入的同時,其法制保障亦在不斷完善。新修訂的公司法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國務院也將對相關行政法規進行修改。本期特選取清華大學法學院施天濤教授的文章,解讀公司資本制度改革的意義和主要內容,理清改革背景下保障交易安全的有效途徑。  相似文献   

13.
莫紀宏  Li Yan 《中国法律》2013,(3):7-11,66,71
本文通過全面和系統地考察「司法公信力」一詞的理論來源和在實踐中的影響力,进而明確指出,「司法公信力」一詞作爲描述我國當下司法現象的一個概念,需要明晰其内涵和外延。司法公信力的描述對象具有主客觀兩個方面的特性,主要指社會公眾對司法活動的信任狀況和程度,屬於社會意識形態意義上的一種社會心理傾向。要在科學意義上構建關於司法公信力的法理,運用「司法公信力」一詞來對司法實踐活動起到必要的影響作用,作者認爲應當處理好十個方面的關係,包括司法公信力與司法權威、司法公信力與司法職權、司法公信力與司法透明度、司法公信力與法制統一,等等。  相似文献   

14.
1923年1月29日,孫中山發表了「中國革命史」一文,說:「從事革命者,於破壞敵人勢力之外,不能不兼注意於國民建設能力之養成,此革命方略之所以必要也。余之革命方略,規定革命進行之時期爲三:第一爲軍政時期,第二爲訓政時期,第三爲憲政時期。」憲政不僅是孫中山先生的理想,也是中囯共產黨人的理想。關於憲政的學術解釋很多,但是其基本含義一般都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依照憲法和法律進行治國理  相似文献   

15.
北京通州某律師誣告法官、湖北十堰法官被刺、‘舞台劇’羞辱大法官、北京法官馬彩雲遇害……近年來,幹擾阻礙司法活動的情形時有發生,法官因履職遭受傷害的事件也不時出現,這深刻暴露出法官職業的權力、責任與保障之間極不匹配,嚴重損害了法官群體的職業尊榮和司法權威。7月下旬,中辦、國辦印發《保護司法人員依法履行法定職責規定》,從排除阻力幹擾、規範考評考核和責任追究、加強人身安全保護、落實職業保障四個方面作出了明確的規定,進一步嚴密了司法人員依  相似文献   

16.
何训班 《中国法律》2011,(2):9-9,66
值此中國委讬公證人(香港)制度建立三十周年之際,我謹代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外商投資企業註冊局表示熱烈的祝贺。三十年來,中國委讬公證人(香港)制度適應香港同胞到内地投资經商活勤和香港舆内地聯系日益紧密的需要,從無到有,不断發展完善,爲便利兩地法律界、公證界之間的交流合作發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促進了内地舆香港的民事交往舆...  相似文献   

17.
尹田 《中国法律》2012,(4):42-46,95,103
《物權:規範與學說——以中國物權法的解釋論爲中心》(上、下冊)入選2012年「三個一百」原創圖書出版工程引言我國民法及民法學,歷經近三十年發展,目前正處在新起點上。在立法方面,法律規定、司法解釋品類繁多,各民法部門均已擁有基本法,與二十多年前因陋就簡的《民法通則》相比自是今非昔比,但是完備的民法典之創制工作還任重道遠。  相似文献   

18.
资讯&数据     
《中国法律》2012,(6):48-52,111,117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書記周永康近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出席紀念中國法學會恢復重建30周年大會並講話。他說,60多年前,作爲最早共同發起召開全國政治協商會議的單位之一,中國法學會應運而生;30年前,中國法學會在改革開放中恢復重建,迎來了中國法學新的春天。中國法學會認真履行人民團體、群眾團體、學術團體和政法戰線重要組成部分的職能,充分發揮橋樑紐帶  相似文献   

19.
部委輿情     
《中国法律》2015,(1):142-144
全國司法廳(局)長會議近日在北京召開。司法部部長、黨組書記吳愛英深刻分析了司法行政工作面臨的形勢任務,從六個方面對做好司法行政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一要大力加強刑罰執行、戒毒管理等工作,全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二要深入推進司法行政改革,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行政制度。三要建設完備的法律服務體系,努力服務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保障改善民生。四要認真貫徹落實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新要求,堅持不懈推進嚴格執法、文明執法、誠信執業。五要深  相似文献   

20.
《中国法律》2011,(2):43-46,109-112
互聊綱開創的不僅是人類生活的新時代,還有法律變革的新契機。傳统法律规则需要進行自我調整和更新換代,才能適應信息睛代的要求。在2011年年初舉行的第三届中國青年法學家論壇上,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师于志剛教授以第六届中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的身份作了题爲《信息時代和中國法律、中國法學的轉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