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著名犯罪学专家康树华先生新著《犯罪学———历史·现状·未来》已由群众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犯罪学专著。在《犯罪学》这本著作中,作者分为三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介绍犯罪学的基本理论。这些基本理论是人们正确认识犯罪现象和深入研究犯罪理论所必须具备的知识,也是犯罪学科是否成熟的标志。康树华教授对犯罪概念,犯罪现象,犯罪原因,犯罪对策的有关理论和知识进行全面系统地论述。第二部分总结了犯罪学的研究历史,评说了犯罪学的现状,并对犯罪学的未来发展加以展望,从宏观上把握…  相似文献   

2.
莫洪宪  周娅 《中国法学》2003,(6):185-186
中国法学会犯罪学研究会第 12届年会于 10月 19日- 2 2日在深圳市召开 ,与会者围绕三个议题 :即犯罪学基础理论、黑社会犯罪、跨境犯罪问题展开了学术研讨。一、关于犯罪学基础理论1 关于犯罪学的理论前提。通常学者们对犯罪学的关注 ,不外乎是一种习惯性的逻辑模式 ,即从犯罪现象的考量到犯罪原因的分析 ,进而到犯罪防治对策的制定。但综观多年的研究成果 ,学者们往往把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了犯罪原因的分析上。对犯罪现象本身的重视则远远不够。如此将极大地滞阻犯罪学理论研究的发展 ,有鉴于此 ,有论者提出应重新认识犯罪学的理论前提 ,研…  相似文献   

3.
<正> 一、市场经济与犯罪的关系犯罪是否是市场经济的产物?经济发展是否必然产生犯罪?犯罪是否同经济必然联系在一起?这些问题都是犯罪学理论研究必须回答的重要问题。在研究当前犯罪问题时,我们既不能回避,也不能盲目地不加分析地肯定或去否定这些问题。马克思主义犯罪学理论认为,犯罪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个人行为,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着自己的规律。犯罪既然是一种社会现象,就必然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  相似文献   

4.
犯罪现象论是研究一般犯罪现象的理论,主要是把犯罪作为群体(一定的整体)的社会现象进行研究的理论,是犯罪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独立而相当重要的部分,是科学犯罪学的基础。没有犯罪现象的研究,就不会有科学的犯罪原因论,就会使犯罪学理论黯然失色。犯罪现象论是犯罪学理论价值的基础。然而,犯罪学至今对它的研究却很不充分。  相似文献   

5.
根基性的错误:对犯罪学理论前提的质疑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王牧 《中国法学》2002,(5):118-128
为了追求犯罪的减少和消灭 ,犯罪学家们由对犯罪现象价值的否定而最终导致对犯罪现象客观存在的否定 ,把犯罪“不该存在”演绎成为犯罪“不存在” ,并在事实和逻辑上把犯罪不存在作为犯罪学的理论前提 ,从而放弃了犯罪现象存在、发展和变化过程的研究 ,而只研究犯罪产生的原因 ,同时也放弃了与犯罪现象本质、发展变化规律等这些以存在为前提的一系列问题的研究 ,把本来只是犯罪现象历史和逻辑起点的犯罪原因作为犯罪学的全部内容 ,放弃了事物的过程 ,从研究的起点直接到达终点 ,违背了认识事物过程的基本规律 ,使犯罪学这座理论大厦失去了它应有的理论基础 ,从根本上影响了犯罪学的发展和成熟  相似文献   

6.
<正> 激进犯罪学学派(Radical Criminology)又称新犯罪学学派,被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犯罪学学派、批判犯罪学学派,是当代西方犯罪学中具有鲜明激进倾向的一种理论流派。它主要探讨资本主义社会的犯罪问题,其产生可以追溯到五六十年代英国异常行为协会的成立与1973年由美国犯罪学者泰勒、沃尔德、扬格等著《新犯罪学》一书的问世。  相似文献   

7.
《犯罪学》在我国至今仍是一个空白。人民大学法律系现已决定开设这门课程。它以研究犯罪与各种社会现象的关系为对象,为区别于刑法中的“犯罪论”,定名为《犯罪社会学》。初步确定,这门新课将于一九八二年春与同学见面,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犯罪产生的原因、与违法犯罪有关的社会改造问题(如劳动教养、少年犯管理教育、工读学校及其它社会改造等)、青少年的违法犯罪问题、犯罪的预防问题,以及外国《犯罪学》有关的专题等等。目前,教师正在积  相似文献   

8.
学科建设与犯罪学的完善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牧 《法学研究》1998,(5):127-141
犯罪学作为一门认识犯罪现象本质、原因、规律等的综合性科学,应当在最深层次上进行理论概括和抽象,是关于犯罪的一般“宏观理论”。但实际上却如美国犯罪学家维特和赖特所说:在目前,还没有这样一种关于犯罪行为的“宏大理论”,它能包括对犯罪的全部探讨,能把各学科...  相似文献   

9.
犯罪原因理论是犯罪学的核心内容。研究犯罪原因对于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美国刑法中关于犯罪原因理论的学说很多,比较新的观点是从美国的社会和文化背景来考察产生犯罪的原因,因为每一个社会制定的法律都反映出它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在一个传统的社会,法律可以世代不变,每个社会成员都了解和接受社会的准则,所以犯罪很少发生。而在一个飞速变化的工业化社会里,价值观可能急速变化,使旧的法律和新的价值观脱节。举例来说,许多美国人认为,现行法律对性关系和别的"欢快的"活动,诸如赌博、酗酒和使用…  相似文献   

10.
《唐律疏议》是唐朝的一部主要法典,也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内容完整的法典。它与犯罪学关系密切,含有关于犯罪行为、犯罪原因、犯罪类型、犯罪对策等理论。与现代犯罪学理论相比,《唐律疏议》又有明显的差异,突出表现在它具有一些现代犯罪学中所没有的特权、等级关系、相隐、刑讯等内容。  相似文献   

11.
赵宝成 《人民检察》2022,(19):67-68
<正>由中国犯罪学会原会长、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牧主编的《新犯罪学》,原创性地提出“存在犯罪学”学说,主张犯罪学研究应由以犯罪原因为中心转向以犯罪现象(犯罪事实)为中心,在国内同类著作和教科书中见解独到、自成一家,《新犯罪学》的书名即得自于此。人类思考和认识犯罪的历史远比犯罪学的学科史久远得多,犯罪学发展史经历了一个由前科学走向科学的过程。自科学犯罪学诞生以来,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学热,在犯罪学和社会控制领域也有独特的地位。其原因,一是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法学问题时非常重视犯罪和刑罚问题;二是犯罪问题自那时以来一直是西方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西方学者企图从马克思主义法学中找到解决犯罪问题的捷径,从而形成了所谓的“马克思主义犯罪学”和社会控制理论。  相似文献   

13.
切萨雷·贝卡里亚(Cesare Beccaria,1738-1794)是意大利著名犯罪学家和刑法学家。1764年他的成名之作《论犯罪与刑罚》,对欧洲大陆乃至世界各国的犯罪与刑罚的理论和实践,都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在犯罪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试图通过对《论犯罪与刑罚》这一不朽著作的分析,对贝卡里亚的犯罪学思想作一论述。一贝卡里亚的理论基础———受启蒙思想影响的社会契约论要想详细的了解贝卡里亚的犯罪学思想,首先就必须了解他写作此书的理论基础。纵观全书,笔者认为这一理论基础主要是受启蒙思想影响的社会契约论。在本书的开篇《致读者》中,…  相似文献   

14.
犯罪学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以西方犯罪学理论发展的四个阶段的代表性经典著作为主线,考察认识论、本体论在犯罪学中的沿革。犯罪现象在犯罪学中是一个关系到本体论的战略问题,对犯罪类型化的处理是理论发展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5.
犯罪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犯罪学主要由犯罪现象统计、描述和分析、犯罪原因解说、犯罪对策研究这三个部分的内容构成。在我国 ,由于历史的原因 ,犯罪学依附于刑法学状况的改变 ,历时既短 ,而有关犯罪信息的匮乏 ,也使关于犯罪原因和对策研究的效果有限。因此 ,对犯罪学理论界来说 ,所面临的问题是相当独特的。犯罪学理论界在这一年中的研究进展 ,主要体现在对犯罪学研究的基础和方法进行深刻的反思 ,对犯罪学中的犯罪概念作进一步的探讨 ,而关于犯罪原因和对策的研究 ,从注重实证研究这个角度看 ,在这一年中 ,也有一些颇具价值的成果。虽然体现上述进展的文章数量不…  相似文献   

16.
2022年,我国犯罪学研究成果数量上较前两年少,关于犯罪学本体的研究关注域外理论的引介,犯罪现象研究成果中犯罪地理研究突出,原因研究视角多元但成果分散,犯罪治理研究中评估研究成果偏少。因此,针对未来研究有以下建议:一是要进一步加强犯罪学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的研究;二是加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期间犯罪规律的研究;三是加强对犯罪下降规律的区域研究;四是加强犯罪原因及其政策转化研究;五是加强犯罪治理评估研究。  相似文献   

17.
山东警察学院李锡海教授的新著《文化与犯罪研究》最近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为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项目,中国犯罪学会会长、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犯罪学家王牧教授为本书作序。全书洋洋35万言,处处立足理论创新,着眼理论创新,是一部创新特色十分鲜明的犯罪学学术专著。文化与犯罪是犯罪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用王牧教授的话来说是一个“具有根本性”的问题。正因如此,对这个问题国内外犯罪学学界早就予以关注。如美国犯罪学家塞林,早在1939年就出版《文化冲突与犯罪》一书,提出著名的文化冲突理论。我国著…  相似文献   

18.
就税收债法问题求教于翟继光博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实践,觉得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和世界观、方法论比西方的任何法学理论都符合中国的实际需要。2005年9月14日《法制日报》法律人专刊发表了我国著名法学家孙国华教授对当前法学研究中存在问题的看法。他认为现在“出现了一种忽视马克思主义及其指导作用的倾向。往往有人不顾中国国情,简单搬用形形色色的西方理论,在某种程度上造成浮躁的学风,把已经搞清楚的问题又搞糊涂了。”这些话是多么中肯、多么切中要害呀!本人是学习法律的,又曾多年从事财政法制工作,但对刘剑文教授的税法新理论和翟博士的《关于税收债法的几个基本…  相似文献   

19.
构建预防犯罪理论的可贵探索──评张滋生、汤啸天新著《预防犯罪导论》赵廷光,莫洪宪犯罪学以犯罪现象、犯罪原因和犯罪预防为研究对象,而犯罪预防是犯罪学研究的宗旨。当今世界各国都面临犯罪增长的严峻势态,如何有效地控制和预防犯罪,为学者们所关注。多年来,我国...  相似文献   

20.
犯罪根源是理论逻辑上的一种指向——再论犯罪根源①王牧犯罪根源回答犯罪的最终产生,关系到寻找犯罪原因和预防犯罪的方向,是犯罪学的最基本理论,探讨犯罪根源是犯罪学的基本任务之一。自古以来人们就在不断探讨犯罪根源。由于对犯罪根源的不同认识,在犯罪学中产生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