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法国总统大选的临近,法国各党派、各政治力量展开激烈的角逐。与此同时,法国社会掀起了一场关于法国社会发展模式的大辩论。法国左右翼政党及其精英对这场辩论的引导和参与折射出法国民主制度和政党政治的特征。为了深入了解这方面的情况,我们采访了中央编译局李其庆教授,下面是他同本刊记者的谈话。  相似文献   

2.
继去年10月底法国巴黎郊区发生社会骚乱之后,今年年初,法国又爆发了由“首次雇用合同”法案引发的劳资冲突。这次劳资冲突具有规模大、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斗争激烈、学潮与工潮相结合的特点。法国社会矛盾和斗争的充分展开,为我们观察、了解法国社会和西方社会以及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新特点和运行机制提供了极其难得的实证材料。为了深入探讨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中央编译局李其庆教授。以下是他同本刊记者的谈话。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在2007年12月2日和2008年3月2日先后举行了第五届国家杜马选举和总统大选。这次大选不仅关系到俄罗斯未来的发展方向,而且对全世界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在这次大选中,普京发挥了关键性的重要作用,形成了"普京效应"。本刊记者就俄罗斯大选问题采访了中央编译局李兴耕研究员,他对大选的进程、特点和"普京效应"进行了分析,并对俄罗斯政局作了展望。下面是访谈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赵晨 《当代世界》2012,(5):35-37
2012年5月6日晚,法国大选结果揭晓,中左立场的社会党候选人奥朗德在第二轮选举中击败中右立场的人民运动联盟候选人、现任法国总统萨科齐,当选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第七任总统.在密特朗离开17年后,法国社会党终于重返爱丽舍宫.  相似文献   

5.
正一、西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刘毅(以下简称刘):国内学界一般怎样看待西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思想定位?它与主流国际关系理论面临的元问题是否存在某些一致性?李滨(以下简称李):先了解一下西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研究的核心定位。首先,西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总体目标是挑战和批判主流理论,实质上也是挑战国际关系中的实证主义理论,希望用一个在本体上更多元、更具反思意  相似文献   

6.
冷战结束后,美国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其全球战略,这种调整对中美关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展望未来,伴随着中国的崛起,美国全球战略及对华政策的演变趋向如何?美国会不会将全球战略首要任务由反恐转为对付中国?中美关系的前景怎样?是趋于对抗,还是合作?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访了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中国外交研究室主任刘建飞教授。下面是他与本刊记者的谈话。  相似文献   

7.
国际关系理论是学科的思想积淀和知识根基,其研究状况直接反映出中国国际关系学科的整体发展面貌和水平。进入21世纪以来,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中国国家实力和地位显著提升等外部力量推动下,中国国际关系学科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对理论创新的需求和呼声愈发强烈。最近几年,中国学者构建原创性国际关系理论的努力已经产生了一些初步成果,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和讨论。那么,在中国国际关系学界,理论研究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出现过哪些重大理论争鸣?当前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取得了哪些新进展?存在着哪些缺陷和不足?如何看待有关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国学派的主张?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发展前景如何?为此,本刊特约记者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马骦专访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刘丰教授,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安全和东亚国际关系,专著《制衡的逻辑:结构压力、霸权正当性与大国行为》,译著《现实主义与国际政治》《没有应答的威胁》《新古典现实主义国际政治理论》等。  相似文献   

8.
本刊今年第5期刊发了《世界基本矛盾与国际政治格局》的专访。世界经济格局对国际政治格局有重大影响,不少读者希望能进一步了解当前世界经济格局的有关情况。比如是否已经出现了一个新的世界经济格局?与原有的世界经济格局相比较,新的世界经济格局具有哪些新的基本特征?在世界经济新格局的大背景下,中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战略来谋求自身的利益?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日前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主任赵春明教授。下面是他与本刊记者的谈话。  相似文献   

9.
2006年,美国战略研究界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提出了民主联盟战略,试图用民主联盟来取代联合国。这一战略设想有什么背景?用意何在?对美国未来的全球战略调整会产生什么影响?民主联盟的含义是什么?如果建立起来,对世界政治会带来什么影响?对中美关系又会产生什么影响?中国应该如何应对?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访了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中国外交研究室主任刘建飞教授。下面是他与本刊记者的谈话。  相似文献   

10.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建立与我国国情相适应、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2004年将加大这方面工作的力度。为了全面了解国外社会保障制度,并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我们采访了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副主任、 《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一书的作者赵振华教授,请他介绍这方面的情况。下面是他与本刊记者的谈话。  相似文献   

11.
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涉及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加强对社会保险资金的监督管理等诸多问题。在这些方面,国外社会保障模式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对我们有重要借鉴意义。为深入了解这方面的情况,我们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党委书记郑秉文教授,下面是他同本刊记者的谈话。  相似文献   

12.
西方经济学对中国经济学现代化有什么借鉴意义,如何借鉴等,是我国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杨瑞龙教授认为,中国经济学的现代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作指导。经济学的现代化包含了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双重含义。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经济学的引进对中国经济学的现代化起了推动作用,但是也要防止把西方主流经济学教条化的倾向。只有循着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方向,才能够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体系。下面是他与本刊记者的谈话。  相似文献   

13.
气候变化与中国的国家战略——王缉思教授访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共同挑战,关系到全人类的切身利益。在我国学界,气候变化议题不再是科学家们所关注的问题,已逐渐进入国际政治研究者的视野。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学者们的看法各异。本刊特约记者、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张海滨副教授就气候变化与中国的国家战略、美国的气候变化政策,以及中美在清洁能源和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等问题,专访了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王缉思教授和美国布鲁金斯学会桑顿中心主任、资深研究员李侃如博士。后者是中美在气候变化领域进行合作的重要倡导者之一,他在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就美中气候变化合作举行的听证会上的作证及前不久撰写的《气候变化与中国的全球责任》和《克服中美气候变化合作的障碍》等研究报告,在中美学界和政界引起了较大反响。本刊刊登这两次访谈的主要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我们必须加强文化产业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并使其服务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了了解这方面的情况,我们采访了山西财经大学原校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问题研究》首席专家冯子标教授,下面是他同本刊记者的谈话。  相似文献   

15.
正一、中国的美国研究发展历程贠晓(以下简称贠):朱教授您好,您可否先简要地介绍一下美国研究的学科定位和学术特点?朱文莉(以下简称朱):你好!很高兴有机会在《国际政治研究》的平台上和大家分享我对中国美国研究的了解和认识。从国际关系学科的视角来看,美国研究的定位非常明确,它是区域和国别研究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课题,其学术成果为世界政治、国际关系和全球政治经济研究提供支持。当然,相对于此类聚焦式的精度研究,还有讲求广度和厚度的美国研究,  相似文献   

16.
数学方法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白暴力教授访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有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排斥数学方法的, 是不能用数学方法表达的; 还有些西方经济学家使用数学方法来责难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了回答西方经济学的挑战,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白暴力教授领导的课题组, 对建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数学体系进行了探索, 应本刊之邀, 白暴力教授介绍了他们的研究思路和计划。  相似文献   

17.
国外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张云飞教授访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贯彻和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从而使我国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因此,在中央组织和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将生态文明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列入了相关的子课题中。那么,如何借鉴国外的经验来开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研究呢?带着这一问题,我们走访了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云飞博士。  相似文献   

18.
本刊2002年第7期发表的《应重视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的访谈文章,引起读者的极大兴趣。不少读者表示,希望进一步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成果和现实意义。为了满足读者的要求,我们采访了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顾海良教授,请他介绍一下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情况、历史沿革和发展、理论流派及特色、研究成果和借鉴意义。下面是他与本刊记者的谈话。  相似文献   

19.
新旧世纪之交,全球经济进入了一个风云变幻、格局调整的新时期。如何应对世界经济发展中的新情况新挑战,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我国新时期的发展任务。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会议提出了要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对外开放的制度保障,更好地发挥外资的作用,增强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能力。为了深刻领会中央全会的精神,我们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著名经济学家陶大镛教授,就世界经济新格局和中国发展新走向,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  相似文献   

20.
正一、中国拉美研究的缘起与发展刘建华(以下简称刘):作为国际问题研究或区域和国别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拉美研究是如何发展起来的?江时学(以下简称江):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报纸和大众刊物有时也发表一些关于拉美的文章,但那些文章很难说是学术研究成果。1959年古巴革命的成功使世界上的许多无产阶级革命家欢欣鼓舞。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的一些老同志回忆,毛泽东曾在一次会议指着世界地图上的拉美和非洲两个地区,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