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翻译中,充分、透彻的理解是表达的前提保证。在母语转换成外语过程中,对原文的理解要求决不低于对目的语的表达。在母语翻译成外语时,理解不仅是源语的字面意思,而应该是对源语所表达的包括语言和文化的各种含义的整体感悟,涉及源语的文化及其文化特点的表现,在译文中最大限度地弥补"信息遗失"。  相似文献   

2.
大多数的二语习得者会在学习中不自觉地将母语的语法或思维习惯运用到二语学习中.所以人们往往否定或抹杀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母语阻碍了二语的学习进程.实际上.母语不但不会影响二语的习得.反而会起到促进作用。真正掌握一门外语.拥有良好的母语功底是相当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布朗提出的“文化渐入”理论,强调文化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合格的英语教师应明确认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以及母语文化在英语文化教学中的作用。在具体的英语教学实践中,应遵循差异性比较、实践性和适当性等原则,系统地有序地输入目标语文化,指出母语文化与目标语文化的差异,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文化观,以便更好地学习英语。  相似文献   

4.
布朗提出的"文化渐入"理论,强调文化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合格的英语教师应明确认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以及母语文化在英语文化教学中的作用.在具体的英语教学实践中,应遵循差异性比较、实践性和适当性等原则,系统地有序地输入目标语文化,指出母语文化与目标语文化的差异,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文化观,以便更好地学习英语.  相似文献   

5.
布朗提出的“文化渐入”理论。强调文化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合格的英语教师应明确认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以及母语文化在英语文化教学中的作用。在具体的英语教学实践中,应遵循差异性比较、实践性和适当性等原则,系统地有序地输入目标语文化,指出母语文化与目标语文化的差异,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文化观,以便更好地学习英语。  相似文献   

6.
翻译的主要目的是传递信息,另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进行文化的交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因素会对翻译的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翻译的过程中,如果只考虑源语和目的语的语义对等、功能对等,而不充分考虑文化的因素,就会使得目的语的读者误解了源语的很多文化特点。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读者的接受能力,既注意保留源语的文化特点,又采取一定的变通,最大程度地帮助读者正确了解源语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7.
文化因素与英汉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小娜 《工会论坛》2008,14(3):151-152
语言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文化是正确传递信息的保障,翻译活动面临的正是语言和文化的双重障碍。跨越障碍的前提是要熟知源语和目的语的文化背景,否则便无法做到正确传递信息。根据中西文化特点,在翻译过程中,除了要考虑语言层面的因素之外,还要注重对文化因素进行分析,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错译或误译,更准确合理地进行文化传达。  相似文献   

8.
语言迁移是语言教学和二语习得的一个重点问题。文章从河南方言对学生英语语音学习中产生的迁移影响作为研究重点,通过对迁移理论、输入理论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并举例论证河南方言对河南英语学习者产生的语音迁移,加强学习者对比分析母语和目的语。  相似文献   

9.
英汉语言文化中礼貌原则的差异,实质上就是中西方在总的文化背景方面差异的具体体现。以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为主线,从隐私语、称呼语、谦辞与客套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对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0.
许多学英语的中国学生都有同感:有时对句子的每个单词的意思都知道,但组成语篇或句子后,就一知半解,甚至不知所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主要在于对语篇或句子中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缺乏了解。不了解文化背景知识,就意味着外语词汇的演化,词组的来源,所引用的典故,外国习俗等知之甚少。因此,也就直接影响对外语的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相互渗透的。语言不同,文化自然不同,文化上的差异必然会在语言中得到反应。为了获得对外语更深刻的认识,语言必须作为学习的目的语文化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来学习,同时,文化的…  相似文献   

11.
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际。随着教学理论的不断发展,教学方法也不断得到发展,交际教学法就是其中的一种。要想成功的用目的语进行交际,仅仅掌握语言知识是不够的,学习者还需要了解目的语的文化。本文通过对语言、交际和文化三者之间关系的阐述来说明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住,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提供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外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应该正视母语文化的缺失。在外语专业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习目的语文化,更要加大渗透母语文化的学习和相应的外语表达,提高学生文化双向交流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推动我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促进母语文化的对外交流,增强中国文化在国际交流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迁移”(transfer)原本是心理学术语,指母语对目的语影响的现象。语言迁移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主要指交际者或外语学习者在用目的语进行交际时,借助于母语的一些规则,在书写、发音、结构、句法、语法、语篇等方面发生某种变异。本文从母语迁移理论出发,阐述了母语迁移的表现、对外语教学的启示及其对于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目的语语言结构的缺失会导致母语迁移,语境知识的缺失同样会导致母语负迁移的产生,"补缺假说"的提出使我们可以从新的角度去研究中式英语的成因.  相似文献   

15.
语言迁移是二语习得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在高职英语教学中,通过对语言迁移的涵义及语言诸要素正负迁移现象的分析,可以正确认识语言迁移的促进作用,适当发挥母语的正迁移作用,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促进二语习得.  相似文献   

16.
古鹏飞 《工会论坛》2010,16(4):141-142
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要学到地道的英语就要了解掌握英美文化背景,而俚语作为英美文化的载体之一包含了大量的文化知识,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英美俚语的掌握、理解与翻译,真正透彻地搞懂俚语所包含的知识点,进一步深入了解西方文化背景。这将会增加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对英语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母语的迁移伴随着二语习得的整个过程,特别是二语习得的初级阶段,因此如何有效地弱化负迁移对英语学习的影响是学习者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文中从三个层面分析了母语负迁移现象,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促进第二语言的学习.  相似文献   

18.
母语负迁移在外语学习中不可避免,对英语写作的影响甚为明显。本文针对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英文写作中出现的问题,从词汇、句法、语篇三个层面分析母语负迁移现象,并尝试提出几种可行的教学对策,以期提高学生的英文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9.
母语与外语学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它能够促进外语学习,即对外语学习起正迁移作用;另一方面,它也会对外语学习产生负面影响,使学生对外语的理解和应用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母语的干扰,即负迁移。本文从母语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入手,论述了迁移理论及外语学习中母语的正迁移和负迁移,最后提出了对外语教学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20.
教师话语对外语课堂教学的组织及学生的语言习得至关重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坚持目标语优先及母语使用适时、适量的原则,教师无论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还是语言素材的处理、语言技能的训练,以及和学生的交流,都应该尽量地使用目标语。但是利用母语解释某些专业术语、讲解某些复杂的语法知识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