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振  钟春云  刘峥 《当代广西》2023,(11):10-11
<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广西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发展产业一定要有特色。螺蛳粉就是特色,抓住了大家的胃,做成了舌尖上的产业。要继续走品牌化道路,同时坚持高质量、把住高标准。我相信,将来螺蛳粉产业会有更大的发展前景。——习近平2021年4月26日在柳州考察时强调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柳州食品加工企业通过技术研发,促成袋装速食螺蛳粉问世,并借力互联网,将柳州这一特色小吃变身为"可以快递的乡愁",销往全世界。为维护和进一步打响品牌,柳州市出台了螺蛳粉地方标准,并积极开展质量安全专项整治。不过,值得正视的是,当前柳州螺蛳粉龙头企业少、规模小,打得响的品牌还不多,要将其包装成全国性的速食粉品牌,依然任重道远。借力互联网"出桂"作为柳州特色小吃,螺蛳粉因其粉体  相似文献   

3.
<正>“过去我对柳州的印象只有螺蛳粉,但在抖音上刷到这家网红博物馆后,我被震撼到了。没想到柳州的工业历史文化如此厚重。”伴随着文旅复苏的春风,柳州市工业博物馆一开年就客似云来,钦州的游客谭先生就是其中之一。这家由闲置的工业厂房改建而成的博物馆,是柳州向外界展示工业历史文化的窗口,它见证了柳州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百年辉煌历程。留住故事,留住乡愁,让历史文化遗产与城市发展共生,赋能青山绿水,柳州不断丰富利用形式,推进合理利用,走出了一条工业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活化之路。  相似文献   

4.
说起广西的美食,就不得不说到米粉。米粉,是南方人的早餐,“一天不吃粉,心里闷得慌“这是好粉者的心里话。米粉可以说是很多广西人每天生活必不可少的食品。南宁的米粉品种繁多,而且目前已经进入品牌经营时代,有南宁老友粉、桂林米粉、柳州螺蛳粉……令人目不暇接。美丽的南宁除了“绿城”的称号以外,还被人称为名副其实的“粉都”。  相似文献   

5.
<正>扎实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发挥我区林果蔬畜糖等特色资源丰富优势,做优做强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做好“土特产”文章,打造提升柳州螺蛳粉、梧州六堡茶等一批“桂字号”品牌。——2024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1月18日,在南宁市武鸣区双桥镇苏宫村,果农周春雁正给家里的沃柑果园覆盖薄膜。在低温天气来临前,武鸣区的果农们除了有计划地采收已成熟的柑橘、香蕉、火龙果等水果,还要对未能采收的水果采取覆盖薄膜、果实套袋、增施暖性农家肥等防寒措施,尽可能减少低温天气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方向】着力振兴消费品工业形成新动能,紧盯东部沿海产业向外转移的新趋势,积极承接日用化工、黑白家电、五金水暖、纺织服装等产业转移,重点做好农产品加工这篇大文章,推动消费品工业振兴发展。【实践】螺蛳粉打造百亿元产业以工业化思维,依托互联网平台,上下游产业同发力,一碗螺蛳粉也能形成数十亿、百亿元产业,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路径给振兴消费品工业带来了启示。广西应抓  相似文献   

7.
<正>一相对于柳州螺蛳粉的辛辣、桂林米粉的儒雅,南宁老友粉并没什么个性。依笔者个人习惯,胃口不好时搞一碗螺蛳粉,比较来劲,心情很好时搞一碗桂林米粉,风轻云淡,而老友粉的作用,只是填饱肚子而已。虽然老友粉取了螺蛳粉的酸,用了桂林米粉的软,但它的基础选材并没有特别的传统和讲究,豆豉和鲜肉猪杂混合煮出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柳州市柳南区螺蛳粉生产集聚区考察时指出,发展特色产业是地方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的一大实招,要结合自身条件和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柳南区坚持以工业理念谋划螺蛳粉产业发展,使"小米粉"发展成"大产业"。为给螺蛳粉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柳南区以法治思维推出"四个加强"法治举措,从产业项目落地到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  相似文献   

9.
正5月12日,记者一走进位于柳州市柳南区河西高新区中小企业孵化园的螺蛳粉生产集聚区大门,就闻到了一股特有的浓郁酸辣气味,这里共有34家螺蛳粉生产及配套企业。在很多厂房门口,工人正往物流车上装货,柳州螺蛳粉络绎不绝地往外运。广西善元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朱柳婷说:"产品都供不应求,基本没有存货,都是按订单赶工,这两个星期订单又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0.
柳州,一个以工业为发展标志的城市。 2005年,柳州实现以工业为主轴的“三个八”奋斗目标,工业经济发展创历史新高,为全区实现“双过千”目标作出了重大贡献。 2005年,为了探寻工业发展新路,柳州进一步推进工业自主创新,力图实现“柳州制造”到“柳州创造”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11.
在创新改变生活的时代,一个区域的发展也越来越依赖于其创新能力的提高。建设区域创新体系不仅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也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柳州,中西部地区的一个工业中心城市,在改革开放中率先迈开了步伐,在战略转型中也率先探索了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的道路。迈向“柳州创造”的要旨是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传统制造业是柳州的支柱产业,柳州制造”享誉国内外。一批知名企业、知名品牌在这里诞生“,柳工”、两面针”、金嗓子”“、五菱”等走向了全国。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理念、什么力量支持柳州催生了这样的业绩?比较起来,柳州缺少…  相似文献   

12.
正4月26日下午,习近平来到柳州螺蛳粉生产集聚区,详细了解螺蛳粉特色产业促进就业、带动农民增收等情况。习近平指出,发展特色产业是地方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的一大实招,要结合自身条件和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把住质量安全关,推进标准化、品牌化。要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实际困难,鼓励、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3.
李明媚 《今日广西》2008,(15):48-51
“中午吃什么?——走,吃“品螺香”螺蛳粉去。”在南宁,流行着这么一句佳话。提起“品螺香”,它那奇特的鲜辣美味会挑逗着你的味蕾;那摇曳在舌尖的风情,是你挡不住的诱惑。 “品螺香”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近日,记者采访了“品螺香”品牌的创始人黄云华总经理。  相似文献   

14.
王岭 《中国人大》2023,(8):34-35
<正>今年3月底,“甘肃将为兰州牛肉拉面立法”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热议。很多人寄希望于通过地方立法让兰州牛肉面踏上标准化、品牌化之路。其实,为美食立法在国内早有先例,如广东为粤菜立法、广西柳州为螺蛳粉立法、山东德州为扒鸡立法。可以说,我国地方立法聚焦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充分发挥地方特色,不断创新立法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制度支撑。  相似文献   

15.
甘霖 《当代广西》2005,(18):26-26
有着天然盆景城市美誉的柳州,是一个经济强劲的城市,是一个商机勃发的城市,是一个激情飞扬的城市,是一个和谐美丽的城市,是一个风情洋溢的城市…… 2002年7月,柳州市提出用5年时间“再造一个工业柳州”。柳州开始了新的奋斗历程。而今“再造一个工业柳州”喜传捷  相似文献   

16.
《中国机关后勤》2023,(10):44-45
<正>新时代新发展阶段,宁波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事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常委会关于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红管家”作用的精神要求,坚持“五有”,聚焦“五力”,努力当好“红管家”。  相似文献   

17.
陶勇 《小康》2006,(11):46-47
当前,在广大农村的金融领域“,红”“黑”并存,此起彼伏、你消我涨;“红”是指方兴未艾的小额贷款,“黑”是指甚嚣尘上的高利贷;“红”是代表前景光明的新事物,“黑”是象征违逆社会发展规律的旧事物。那么,“红”“黑”之间的博弈结局是怎样的呢?在《小康》杂志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上,专家就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相似文献   

18.
以"艺术城市"理念探索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要基于城市特质资源,凝练城市主题文化,将文化纳入城市顶层设计,用文化规划引领城市发展;要以主题文化塑造城市环境,形成"唯一性"的特色城市;要将当地的特色文化与当地的产业有机结合,实现产城融合。  相似文献   

19.
柳州,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是中国南方人类的发祥地,5万年前,柳江人、白莲洞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正式建制于西汉王朝的柳州,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柳州是其最后居留地。作为西南重要工业城市的柳州,在新年伊始,便打出一张新牌——“柳州创造”,插上腾飞的翅膀,实现由“柳州制造”向“柳州创造”的战略转变。就此转变,记者采访了市长陈向群。谈到柳州的工业,他有说不完的话。  相似文献   

20.
<正> 法国“红磨坊”中经典的康康舞一直给世界各国的旅游者留下美好的印象。而如今不出国门就能在杭州剧院三楼“红磨房”演艺餐厅欣赏到一台具有欧洲浪漫风情的歌舞综艺节目。据主办方“浙江红磨房娱乐有限公司”介绍,每台歌舞的编排、舞美、灯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