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楚渔先生的《中国人的思维批判》的封页上有此书责任编辑薛岸杨的一句话:这可能是中国人最需要的一本书。看过此书后,我要接过这句话说,这是一本中国领导干部特别需要看的书。楚渔,姓楚名子渔,字村夫,号西山闲人,湖南新化人。是著名的收藏家、探险家和旅行家。从古玩字画到当代珍奇,收藏颇丰。尤其酷爱大自然,一年中大多数时间在野外生存。从珠穆朗玛峰  相似文献   

2.
楚渔先生的《中国人的思维批判》一书自2010年1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后,颇受读者喜爱,四月份即第二次印行。许多学者对该书也称赞有加,不乏溢美之词,甚至誉其“雄辩地证明了科学思维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衰荣辱的极端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3.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是《旧唐书》魏征传里面的一段话。在近年推出的可引为时刻观照中国的“镜子”著作中,张旭东先生撰写的《东南亚的中国形象》(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下称《形象》),无疑是这方面的著作之一。这部著作是作者近年对东南亚中国形象的整体概括与思考,不仅在一系列全新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上进行了深人的探索,更为重要的是表现出作者思考的深度以及观察中国自身形象的冷静态度。通观全书,笔者感到《形象》在几个重要的问题上写得富有声色,  相似文献   

4.
衣俊卿在人的本质和人在当代世界中的历史困境等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的日常生活批评通过对人的不同活动领域的存在方式的分析,构成了他的文化观。  相似文献   

5.
从盲目的专访愤慨,到被纠正常识错误之后的心说,总有一些人,其结论都是早有预设的,是不随论据的改变而改变的,那就是道德堪忧、社会沉沦、政治腐败等等。前段时间,一位教授发了一条言简意赅的微博:“百度一下,你就知道,一个让人无触目惊心的中国。”微博的配图是在百度地图上对“收费站”、“政府”、“电视台”等关键词的搜索结果截图,红色的标记在缩小版的中国地图上堆积起来密密麻麻,而最吸引大家眼球的是一个特别的关键词:“救济院”。  相似文献   

6.
肖明华 《前沿》2011,(5):19-20,24
当代人文学科知识生产的反思,是一个与知识合法性相关的重要问题。避免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具体而语境的研究一个具有公共意义的问题、保持人文话语的批判性及其心性建构的效用,对于当代人文学科研究而言具有较好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7.
反思和批判是批判解释学异于传统解释学的主要特征。哈贝马斯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是其批判解释学理论发展的逻辑必然,是批判解释学式的重建。这一重建在方法上虽有可取之处,却彻底解构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关于政治哲学的一部重要手稿,对黑格尔法哲学的内在批判是马克思清算旧哲学和建构自己哲学的过程。国家理论是马克思早期政治哲学关注的焦点问题,伴随着对此问题的不断研究,马克思对国家的认识从象牙塔中的"理性国家观"走向现实中的"虚幻共同体"。这促使他重新回到黑格尔的哲学语境中反思国家的现实根基和内在逻辑。马克思所困扰的国家问题在"真正的民主制"中得以解决,民主制是对以往阶级制度的消解,国家消亡是真正民主制的最终走向。在这个过程中,民主的具体实现形式不断得到创新,形式创新的历程也是民主从理念走向实体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孙广耀 《前沿》2010,(22):47-50
〈单向度的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代表人物赫伯特·马尔库塞的成名之作,它描述了处于技术理性统治和技术异化的资本主义世界中现代人的生存境遇和被压抑的生活状态,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揭示了发达工业社会的种种"单面性"弊病和"单向度的人"的压抑生存境遇,剖析了造成技术异化的原因,深入探讨了摒弃技术异化、实现人的解放的途径,表达了对人的个体自由和幸福的深切关注.  相似文献   

10.
现代性批判问题是马克思重点关注的理论议题,在他那里,对于现代性的审视不仅是一项哲学任务,更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焦点所在。透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我们发现,马克思对于现代性的批判有一条清晰的运思逻辑:从哲学批判走向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哲学批判是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逻辑起点,在深刻剖析黑格尔理性形而上学的基础上,马克思以“感性活动”批判黑格尔的“纯粹活动”、以“现实主体”批判黑格尔的“理性主体”,同时批判了黑格尔对劳动概念的抽象理解。以此,马克思摧毁了现代性的基本原则——抽象的主体性。然而,哲学批判难以切中社会存在和现实社会的经济关系,难以触碰现代性问题的根基。基于此,马克思将现代性批判上升到政治经济学批判,他具体考察了国民经济学、异化劳动现象与私有财产问题,并立足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身批判资本主义问题,最终揭露了资本主义自身的内在矛盾以及资本逻辑对现代社会的抽象统治。  相似文献   

11.
12.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旱期现代性批判的经典文本。它的三个主要方面形成马克思现代性话语的内在逻辑: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成分”构成现代性批判的理论基础:异化劳动是现代性批判的基本内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即共产主义是现代性的出路。  相似文献   

13.
王鹏程  储峰 《湖湘论坛》2012,(3):104-109
国家主义是兴起于欧洲的一种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思潮,20世纪初传入中国,20年代前后因其抽象的"国家"、"民族"观念契合英雄救国的中国传统思想曾兴盛一时。大革命时期它实际上起着维护反动统治的作用,极大地阻碍了革命的发展。《中国青年》作为中共党团思想文化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对国家主义思潮和行动进行了有力批判。其中,恽代英、萧楚女、李求实、刘仁静对国家主义的批判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文化学的角度,剖析《肉蒲团》性描写的正面价值及负面价值:一方面破坏了传统的道德规范和人格定势,另一方面却以极端的形式——纵欲表现出来,同时揭露出作者复杂的文化心态:既渴望性快乐,又竭力掩藏性饥渴,既自娱又媚俗。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法治建设已进入关键期,对各种法治理论进行检验的时刻也到了,批判思维与开放社会应是法治的内在价值与精神要求,对民间法研究与法条主义进路的分析表明,它们的思维模式不符合法治的批判性思维要求;对法律移植理论与维稳模式的反思表明,它们关于社会的内在假设不符合法治对开放社会的呼唤。批判思维与开放社会作为法治的内在构造要素,自身也会带来不确定与风险,加重作为主体的个人的负担与责任,应通过真正体现法治精神要求的法律制度的构建来降低个人所面临的不确定与风险。  相似文献   

16.
舒远招 《湖湘论坛》2009,22(4):34-37,55
在《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申,马克思是以人这一特殊存在者为“主体”来思考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的,他所论述的,是人的思维与人的存在的问题。他把人的存在(Sein)归结为人的生活(Leben),而把与人的存在相对应的人的思维(Denken),理解为人的意愿(Wollen)和意识(Bewu β tsein)。他认为人的思维与人的存在既彼此有别,又统一在一起。他不仅强调了人的思维是对人的存在的复现,而且强调了人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自觉的、同意识不能割裂的自为的存在。马克思对人的思维与人的存在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包含许多富有启迪价值的洞见,一直到今天对于许多流行的见解仍然有巨大的思想冲击力。  相似文献   

17.
2011年1期以《印记》为总题,包括《民生为重》、《给力发展》、《重庆破题》、《科学推进》、《共筑和谐》等五篇文章在内的“特稿”,较好地回顾了我市各级人大和6万多名人大代表在2010年的主要工作,挈领提纲、详略有度,紧紧围绕“五个重庆建设·人大代表在行动”这一主题活动,要言不繁地予以表述,使人读起来如栉春风、如沐春雨。  相似文献   

18.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针对资本主义社会当时的一切意识形态学家将精神交往神圣化、功利化的理论和精神交往意识形态化的现实进行了彻底的批判,主要表现为对青年黑格尔派肆意放大精神交往社会历史功能的唯心主义的批判、对资本主义条件下精神交往意识形态化的批判、对资本主义条件下精神交往动机功利化的批判。研究马克思的精神交往批判思想,对于回应西方交往理论和扬弃异化的精神交往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孙皓晖颂秦(始皇)、尊法、批儒的历史意识,并不满足于小说、电视的扩张,更要把它架设成国家话语权与核心价值体系,以理论化的方式塑造民族新灵魂。既已散布于公共空间,就必须为之诘问辨析:孙氏的文明史主旨是否符合史实,有多少曲解与偏颇?他的价值取向对当今社会建设与公民意识的培养会产生什么样的不良影响?本《祭秦论》批驳专题系列主要是写给中学老师的,以史实辨证为主,引伸到历史观与史学方法论。因为孙氏之论的危害,涉及到治学方法与思想偏向。激进的文革思维幽灵仍在游荡,史学工作者有义务为不熟悉那段历史的青年教师与中学生做些力能所及的醒世提示。  相似文献   

20.
刘辉 《长白学刊》2013,(1):160-160
2009年底,吉林人民出版社隆重推出了《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专家文集》。此套文集,以内容精当、设计精良、装帧精美等特点受到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2010年7月出版的《邵汉明文集》(简称《文集》)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文集》共收录作者论文43篇,涵盖文化、道学、儒学、近代哲学及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还有部分学术访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