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社会主义中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主人只有了解自己的“公仆”,才能行使监督之权;“公仆”也只有向主人公开自己的形象,才能接受人民的监督,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诚然,我们不搞西方式的民主,不搞拉票竞选,但中国的老百姓应该对各级领导人有所了解。在这方面,中央是做得很好的,在全国党代会和人代会上当选的党和国家最高领导层都由新闻媒体及时地向国内外作基本情况的介绍,而在地方上就做得不够,特别是市县一级,新当选的党政领导人的个人简历,对广大人民群众往往是“秘而不宣”,有的地方甚至连党代表、人民代表对新当选者的情况也是一无所知或不甚了了,这不能不使人感到缺憾。  相似文献   

2.
《瞭望》1994,(39)
千百年来,历尽苦难的中国百姓世世代代追求着一个梦想,那就是有朝一日食能果腹,衣能蔽体,日子过得平安幸福.可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社会里,这种最基本最朴素的愿望也只能是一种空想.新中国的成立,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地位,广大群众才真正有了解决温饱、过上幸福日子的可能.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采取多种措施改善人民生活,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都有较大提高.改革开放这15年,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生机最旺盛、国力增长最快的时期.也是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现在,绝大多数人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一部分人已接近“小康水平”,还有小部分人已越过“小康”,正向“富裕”迈进.千百年的梦想终于在今天转化为真真切切的现实.  相似文献   

3.
陈鲁民 《民主》2007,(1):47-47
二十多年前,人们见面互相问候最多一句话就是:“你吃了吗?”而在我的老家,由于经常吃不上干饭,吃饭多是喝汤,所以常问的是:“喝汤了吗?”现在,早已温饱有余的人们觉得再问这句话就很俗了,也过时了,他们更关心的是“你幸福吗?”的问题。当然,吃饭和幸福也是有紧密联系的,吃不上饭肯定是不幸福的,整天饿得头晕眼花,哪有幸福可言;但天天吃山珍海味,吃得脑满肠肥,也未必就是幸福。南太平洋岛国瑙鲁富得流油,公民的一切福利政府全包,每人一年还享受35万美元的政府津贴。他们无须工作,却过着极其奢华的生活。人们都说瑙鲁是人间天堂,然而,这却是一…  相似文献   

4.
缓说"盛世"     
中国人爱说"盛世",这多半是为了恭维皇帝。所以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往往经不住检验。那些臣子们方才唱罢"盛世"便蘧然覆灭的王朝不去说它,就是文景、贞观、开元、康乾,到底"盛"得如何,也经不住认真的追问。  相似文献   

5.
近20年来,“现代化”成为中国人最时髦的名词和全社会关注的奋斗目标。经过2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了两番,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由贫困到温饱,由温饱到小康,实现了中国现代化第一步、第二步的发展目标。现在从中央到地方都在考虑第三步发展目标如何实现的战略问题。深圳市第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深圳要在2005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争取建设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示范市”。这是深圳跨世纪发展的一个令人振奋的目标。那么,现代化的内涵究竟是什么?怎样才算实现现代化?现代化离我们究竟有多远?我们既然要对21…  相似文献   

6.
景凯旋 《各界》2011,(6):31-31
中国历史上堪称盛世的时代不多,其中汉唐盛世最为人津津乐道。但是,要论汉朝盛世,倒是国家无事,民给家足的“文景之治”值得称赞,而不是文治武功的武帝时期。  相似文献   

7.
沧海桑田,时代变迁,今天的人对于曾在旧时代流行的谣谚、俗语等,听起来难免会有隔膜之感。如《增广贤文》中有“与人不睦,劝人造屋”的话,今天听起来就很费解:明明与对方不和,为什么还要给他出家庭建设的好主意呢?如果了解一下产生这句话的时代背景,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旧社会里,一般老百姓温饱尚且顾及不暇,哪里还有那么多余钱来造房建屋?所以劝人造房表面看来是替对方着想,实际上无异于把他放到火炉上烤,使之走上债台高筑、倾家荡产的绝路。由此也可以看出,平民百姓迫于生计,只能世代蜷居于茅舍、窑洞之中,是不敢有大兴土木、叠梁架屋之奢望的。  相似文献   

8.
人类的文明史已经延续了数千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等诸多因素在起作用,造成了巨大的社会贫富差异。在我们中国也不例外,这种种差距也是令人触目惊心的。反差,巨大的反差现在中国究竟有多少“百万富翁”?想必没有人统计过,但在八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人大代表却作过这样的估计:不下100万。于是,可以列出一个简单的算术:100万×100万,就是10,000亿资产!其实还不止这些,因为“百万富翁”是个抽象概念;有些人的财富远远不止100万,可能是几千万,甚至上亿。而中国目前还有多少人口未解决温饱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不少人的印象里,自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一直没有缓过劲来:社会混乱,经济不行,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很差。然而,当人们去俄罗斯走一走,就会发现原来对它的印象是不准确的,应该对这个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生活状况进行正确的审视。 15年来,在经过诸多挫折后,俄罗斯已经改变了苏联计划经济体制遗留的“权力优先”的观念,市场经济意识已经开始在俄罗斯人的心目  相似文献   

10.
王辉 《瞭望》2001,(49)
有句歇后语,叫做“火车到站——叫得欢走得慢”。而在国人的感觉中,中国铁 路改革是既叫得不欢,也走得慢。我国类似铁路的垄断行业的改革严重滞后,这几乎是学者一致的评价。而来自老百姓的抱怨众所周知:乘客抱怨乘车难、服务质量 差、乘车环境差、车票随意涨价、票贩子宰人猖獗;货主抱怨运费太高、运输时间过 长、到货没有准点。有句歇后语,叫做“火车到站——叫得欢走得慢”。而在国人的感觉中,中国铁路改革是既叫得不欢,也走得慢。我国类似铁路的垄断行业的改革严重滞后。这几乎是学者一致的评价。而来自老百姓的抱怨众所周知:乘客抱怨乘车难、服务质量差、乘车环境差、车票随意涨价、票贩子宰人猖獗;货主抱怨运费太高、运输时间过长、到货没有准点。 老百姓对铁路行业的长期抱怨,正是他们对铁路改革的长期盼望和期待。铁路行业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因此,他们的改革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至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离百姓的心理期待差距还很远。 与其他垄断行业相比,客观地说。铁路的改革难度更大。长期以来,铁路一直被称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一些关系到国计民生、国家安全的运输主要由铁路承担。从一定意义上说,铁路既是宏观调控的对象,又是宏观调控的工具,在国民经济中地位既重要又敏感。从生产特点上  相似文献   

11.
有句歇后语,叫做“火车到站——叫得欢走得慢”。而在国人的感觉中,中国铁 路改革是既叫得不欢,也走得慢。我国类似铁路的垄断行业的改革严重滞后,这几乎是学者一致的评价。而来自老百姓的抱怨众所周知:乘客抱怨乘车难、服务质量 差、乘车环境差、车票随意涨价、票贩子宰人猖獗;货主抱怨运费太高、运输时间过 长、到货没有准点。有句歇后语,叫做“火车到站——叫得欢走得慢”。而在国人的感觉中,中国铁路改革是既叫得不欢,也走得慢。我国类似铁路的垄断行业的改革严重滞后。这几乎是学者一致的评价。而来自老百姓的抱怨众所周知:乘客抱怨乘车难、服务质量差、乘车环境差、车票随意涨价、票贩子宰人猖獗;货主抱怨运费太高、运输时间过长、到货没有准点。 老百姓对铁路行业的长期抱怨,正是他们对铁路改革的长期盼望和期待。铁路行业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因此,他们的改革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至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离百姓的心理期待差距还很远。 与其他垄断行业相比,客观地说。铁路的改革难度更大。长期以来,铁路一直被称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一些关系到国计民生、国家安全的运输主要由铁路承担。从一定意义上说,铁路既是宏观调控的对象,又是宏观调控的工具,在国民经济中地位既重要又敏感。从生产特点上  相似文献   

12.
有句歇后语,叫做“火车到站——叫得欢走得慢”。而在国人的感觉中,中国铁 路改革是既叫得不欢,也走得慢。我国类似铁路的垄断行业的改革严重滞后,这几乎是学者一致的评价。而来自老百姓的抱怨众所周知:乘客抱怨乘车难、服务质量 差、乘车环境差、车票随意涨价、票贩子宰人猖獗;货主抱怨运费太高、运输时间过 长、到货没有准点。有句歇后语,叫做“火车到站——叫得欢走得慢”。而在国人的感觉中,中国铁路改革是既叫得不欢,也走得慢。我国类似铁路的垄断行业的改革严重滞后。这几乎是学者一致的评价。而来自老百姓的抱怨众所周知:乘客抱怨乘车难、服务质量差、乘车环境差、车票随意涨价、票贩子宰人猖獗;货主抱怨运费太高、运输时间过长、到货没有准点。 老百姓对铁路行业的长期抱怨,正是他们对铁路改革的长期盼望和期待。铁路行业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因此,他们的改革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至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离百姓的心理期待差距还很远。 与其他垄断行业相比,客观地说。铁路的改革难度更大。长期以来,铁路一直被称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一些关系到国计民生、国家安全的运输主要由铁路承担。从一定意义上说,铁路既是宏观调控的对象,又是宏观调控的工具,在国民经济中地位既重要又敏感。从生产特点上  相似文献   

13.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第三产业之一的社会服务业也应相继跟上。然而这方面的情况并不尽如人意。仅以方便市民的出租车而言,有的城市搞得好一些,而有的城市则搞得实在是差。我们想,这个社会性问题应该引起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注意,并下大决心予以解决。 当今,人们的生活节奏在加快,时间观念在增强,有急事用用“的士”是理所当然的;就是普通老百姓谁家都会遇上一些难事儿,也会不时要个“的士”用用,这在开放较早的广州以及其它一些中小城市已不是难事,而在其它一些大中城市却是难事。为何情况如此悬殊呢?这不得不令人深思。恐怕其中有个服务方向问题,不说别的,至少有一条,即我们的城市社会服务业,既要为外国人服务,也要为中国人服务,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则更应该为大多数的中国人服务,否则,你就是搞花架子。 “的士”的价格,这也是个最敏感而又最有学问的问题。总的讲,它应该使社会大多数人能承受得住。广州的生活水平不可谓之不高,然而其出租车的价格却是比较适中的,这样它才能赢得众多乘客,而且乘客主体是当地市民。而有的城市则不顾当地人民的承受能力,一味抬高出租车的价格,致使成为少数人享用的工具,而普通百姓则可望而不可及。 “的士”的管理也是一门  相似文献   

14.
近 日 ,笔者到基层了解以“三个代表”为主题的党员先进性教育情况时发现 ,许多党员在查摆问题时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 ,说思想认识时道“不够” ,话自己的工作时言做得“不够” ,履行“三个代表”时称还有“不足”云云。这不够 ,那不足 ,看似非常全面 ,态度非常诚恳 ,然而这却是一个空架子。这不足 ,那不足具体表现在那些方面?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针对这些原因想到了什么样的对策?得到了什么启示?通通不提 ,而这正是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根本。否则 ,讲了“不够”不改正 ,道了“不足”不能引起重视 ,只讲“不够”有何益?有一说一 ,有二说…  相似文献   

15.
雷颐 《瞭望》2000,(52)
中国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经济文化曾长期居领先地位,“康乾盛世”可说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辉煌。但这时的中国其实已远远落后于经过文艺复兴、已经进行工业革命的欧洲。然而,中国对此却浑然不觉,依然沉浸在自己是“天朝上国”的迷梦中,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丧失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此后,近代中国一直面临十分被动、有时甚至是险恶的国际环境。 1793年,英国派特使到中国,要求与中国通商,被乾隆皇帝以中国“无所不有”不需互通有无拒绝。 1816年,英国又派使团来华要求通商,以几乎同样的理由被嘉庆皇帝拒绝。闭关锁国,因循守旧,科…  相似文献   

16.
有这样一对老伴,他们的“儿女”多得数以千计,这些“儿女”又个个尊敬“父母”,用自己的孝心慰贴着两位老人的晚年。可以说,这对老伴是世界上儿女最多的人,也是极为幸福的人。 这件新闻发生在八十年代中国的西安市。他们就是王曾吾和他的妻子。 王曾吾原籍山东,小时候随父兄逃荒到西安。虽然背井离乡,想求个温饱,但仍然衣不蔽体,食难裹腹。解放后,王曾吾一家分了地,盖了房。他还当上了商店的职员。所以尽管膝下没有子女,他和老伴  相似文献   

17.
朱文鸿 《党政论坛》2013,(11):63-63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民族也都有自己的梦想。“中国梦”的提出是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回答了人民的关切,描绘了共同奋斗的图景,提振了民族的信心。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意识到,“中国梦”的实现不会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帆风顺。在圆梦的征程中,还必须准备进行许多新的斗争,可能会遇到巨大的阻力,遭受巨大的压力,需要趟过深水区、  相似文献   

18.
我在欧洲工作了多年,接触过不少欧洲官方人士,也和许多老百姓打过交道,总的感觉是,欧洲公众普遍对中国怀有一种“神秘感”,有些人甚至对中国存有不少误解。  相似文献   

19.
在一些人慨叹世风日下、人心叵测之际,有一种“好心”却出奇地多。先不论这种”好心”是否货真价实,单见其往往出现在败事而非成事之后,就足以让人生疑。“好心”办了好事,于情于理都说得通;“好心”办了坏事,也确乎难兔。但办了坏事之后都一概用“好心”来宽宥,倘是旁观者,则糊涂得紧;倘是当事人,则狡猾得紧。 有记者到福建泉州采访,了解了这样一件事。(见6月8日《经济日报》)一位农民养了10多头牛,小日子过得不错。县领导听了镇领导的汇报后,说:“好啊,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嘛,争取培养成养牛专业户。”镇领导便…  相似文献   

20.
为了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根据邓小平同志提议,党中央制定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即在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和人民的生活达到小康之后,到下一个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这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英勇奋斗,梦寐以求的理想。要建设强大的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