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劳动法律关系是一个由标准劳动关系与非标准劳动关系构成的体系。劳动关系符合法定模式建立标准劳动关系,表现为单一的合同劳动关系;劳动关系不符合法定模式建立非标准劳动关系,包括但不限于事实劳动关系、合同无效之劳动关系、双(多)重劳动关系等。从体系化视角研究劳动法律关系,不仅可以提示劳动关系的本质特征,有利于劳动法律关系再定义,而且可以扩大劳动法的适用范围,以实现劳动法“广覆盖、低保障、严执法”的立法目的。  相似文献   

2.
劳动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就是说除了劳动关系之外,劳动法还调整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这些关系本身不是劳动关系,但与劳动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或是劳动关系产生的前提,或是基于劳动关系而产生,或是附带于劳动关系。这些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管理劳动力方面的关系,即劳动行政部门与用人单位之间因招收、调配、培训职工等问题发生的关系;(2)有关社会保险机构之间发生的关系;(3)处理劳动争议方面的关系,即处理劳动争议的调解机构、仲裁机构与劳动争议当事人之间发生的关系;(4)监督劳动法执行方面的关系,即执法监督与用人单位发生的关系;(5)工会组织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事实劳动关系是一种既成事实、客观存在的劳动关系,是我国劳动法规范、调整的劳动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和重要方面.无书面劳动合同的事实劳动关系,是事实劳动关系的典型形态和首要之义,而有限度、有范围地将无效劳动合同、双重劳动关系的某些情形纳入到事实劳动关系中使得其外延出现了明显的扩大趋势.现行劳动合同制度的不足与缺陷是事实劳动关系大量形成的主要原因.事实劳动关系的本质之核,在于维护与实现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追求实质上的劳动公平.  相似文献   

4.
劳动关系,是指在生产关系中直接与劳动有关的那部分社会关系。严格地说,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和劳动力使用者之间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发生的关系;广义地看,它还包括实现劳动过程前后劳动者和劳动力使用者之问存在的现实关系。因此,劳动关系实质上是一种社会经济关系和社会利益关系。市场经济条件与计划经济条件相比,对工会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就是劳动关系变化。一、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给劳动关系带来的新变化归纳起来,劳动关系有七个变化,表现为:(一)劳动关系属性的企业化  相似文献   

5.
对劳动关系研究范畴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黑启明 《工会论坛》2005,11(1):27-28
劳动关系存在若干范畴。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对劳动分工、产业关系、劳动关系、劳资关系、劳使关系、雇佣关系、劳务关系、员工关系、劳动权和劳动争议范围作出科学界定 ,对于劳动、经济、商贸立法 ,对于维护劳动者的正当权益和保证经济秩序的正常运作 ,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感召和积极响应。从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来思考和认识和谐劳动关系,其内容不应仅包括劳动法律关系,更包括广义的、社会的劳动关系。认识和谐劳动关系的内容和特征,从劳动关系的各个方面落实工会维权观,是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切实发挥作用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劳动合同法》出台后确立的劳动关系"用工论",极大地增进了劳动关系的实体化意义。学界对于"用工"本体的认知即用工起点与用工本身的区分、用工的构成要件及其法律涵义的思考仍未达到应有的清晰度。从劳动关系的发生、运行和终结三个角度,解析现行劳动关系本身存在的三大逻辑乱象:有劳动合同却无劳动关系的劳动关系"割裂"问题、有劳动过程却无劳动关系的劳动关系"虚实"问题以及有劳动关系"不法"时的法律处置问题。劳动关系主体意思表示的主导因素在于"用工合意"而非书面合同,未来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应当以"用工事实"为基础进行实体化控制。  相似文献   

8.
根据《劳动法》第十六的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是认定劳动关系的合法依据。但受我国现实劳动制度的影响,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签订劳动合同的现象大量存在,发生劳动争议时存在双方劳动关系难以确定的情形,致使劳动者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护。特别是在工伤赔偿认定、追索经济补偿金、劳动保险待遇等诸方面,用人单位往往以双方不存在劳动关系为由拒不承担《劳动法》规定的相关义务,使劳动关系双方的和谐稳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为明确劳动关系确立的有关要件及事…  相似文献   

9.
劳动关系是一种生产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的状况是社会是否和谐的晴雨表、风向标,由于诸多原因,我国劳动关系不稳定的因素是客观存在的。应高度重视劳动关系问题,从机制上协调好劳动关系,实现企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市场经济以来,我国劳动关系从纯国有经济的劳动关系发展到私营经济劳动关系、三资企业劳动关系和跨国公司劳动关系,直至私人小作坊和非法用工主体的雇佣关系。可以说,我国近代经济史上存在过的所有类型的劳动关系和雇佣关系,在现阶段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而如何准确地把握住具有共性但又有着区别的劳动关系和雇佣关系,则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在众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对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的定义、特征、要素及其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行阐述,并对如何调整雇佣关系提出建议,以达到抛砖引玉之目的。  相似文献   

11.
从人力市场归一化的分析来说,应当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但在劳务派遣实践中,因为存在着劳务派遣工权利保护的障碍来自于系统性的用工歧视制度结构,劳务派遣立法过程中缺少充分的意见表达通道,致使劳务派遣中利益攸关的劳动者无法将自己的利益需求有效表达出来,劳务派遣实践中劳动者利益保护成本相对较高等原因,给劳务派遣工的权利带来了多重损害。应当通过构建平等的法律文化,建立有效的劳务派遣工参与机制和管理机制,完善并严格法律法规,把劳务派遣真正关进法制的笼子里,构建接近正义的法律适用体系,开展员工关怀、培育正常良性的雇佣关系,注重技能培训、提高企业的责任承担能力,发挥工会作用、保障民主权利等机制,才能真正实现人力市场的统一,为劳务派遣工提供平等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2.
《劳动合同法》颁布和实施以来,劳动合同签订率明显上升,合同的平均期限有所延长。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影响,我国的一些企业经营出现困难、停产关闭企业增加,再加上《劳动合同法》在实践中面临的一些深层次困难和问题,劳动争议案件大幅攀升,作为职工权益代表者的工会组织应积极面对问题、寻找对策,在协调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培训问题是劳动预备制实施的重点 ,同时 ,也是一大难点。为了建立、健全我国劳动预备制培训就业一体化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必须把握劳动预备制培训学用一致的特点 ,遵从以技能训练为主、面向就业的原则 ,借鉴世界各国职业教育培训的经验 ,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 ,以职业活动为核心的阶梯式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14.
法的价值以法与人的关系作为基础。将罪犯劳动的价值问题置于法的价值范围考虑,是法律研究的重要课题。首先,监狱组织罪犯劳动的性质有别于社会普通的劳动;其次,罪犯劳动价值是以监狱的存在为前提的,而监狱自始至终都渗透着法的属性,因此,研究罪犯的劳动价值离不开法,同样,法学研究也不能缺少对罪犯劳动价值的研究;第三,对罪犯劳动价值的评判,应符合时代语境,并进行劳动价值的现代性考量。  相似文献   

15.
适宜的争议处理机制须满足一国劳动关系发展的实际需要。为此,大多数国家建立了比较成熟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我国也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即实行“一调一裁两审”的体制,并辅以“一裁终局”。然而,在实践中暴露出的诸多问题凸显了目前解决体制的不足与缺陷。基于此,寻求一条更适宜的争议解决机制之路,即怎样提高各处理机构解决争议的能力,整合各种资源,实现案件分流,缓解案多人少的矛盾等就成为十分迫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公平正义:和谐劳动关系的灵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平正义的原则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处于非常关键的基础地位。要确保劳动关系良性、有效运行,就必须使劳动关系运行的一系列环节做到公平正义,把公平正义作为贯穿劳动关系运行全过程的一条主线。要使劳动关系矛盾得到及时、妥善处理,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7.
国际贸易中的劳工标准问题一直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争议的焦点之一.发达国家主张将劳工标准引入WTO,而发展中国家则坚决反对.中国作为WTO的重要成员国,应一方面在国际层面上与发达国家谈判,可以同意将劳工标准纳入WTO规则体系,但需坚决反对劳工标准的西方化;另一方面,应尽快完善国内劳工立法,达到ILO标准的要求,改善中国劳工状况.  相似文献   

18.
遏制规避法律行为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当务之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避劳动合同法的行为在一些地方较为普遍,其恶化了劳动关系,破坏了法律秩序,干扰了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危害甚大,应当依法予以监控查处,对于以规避劳动合同法为目的的“培训班”应当取缔。  相似文献   

19.
任何一部法律都要保护其所要调整的社会关系各方主体的合法权益,《劳动合同法》亦是旨在保护其所要调整的社会劳动关系的双方主体——劳动者和资本者的合法权益,确定和保护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并侧重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工会组织在监督该法实施中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同时,也要注意合理地把握双向保护的尺度。  相似文献   

20.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是劳动法确立的一项重要程序制度,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法律机制之一。但我国过去的劳动争议处理剁度存在不少缺陷,新颁布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则基本立足于我国实际,在一些制度设计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主要表现为:立法价值取向更加务实;劳动争议调解主体多元化;争议处理时限缩短,提高了争议处理效率;仲裁组织的建拘趋于合理化;对劳动争议仲裁时效进行了重欠完善;确立了部分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终局制;确立了私法对劳动争议仲裁的有限监督等,从而使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产生了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