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起着很大的决定作用,所以,城市环境的改善和保护对于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非凡。近年来,城市生活垃圾污染逐渐受到社会各级的关注与重视,政府部门也对于这个与每个公民的生活都息息相关的问题在立法上采取了相应措施。但是从我国目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严峻形势出发,需要更加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从而杜绝城市生活垃圾问题,本文通过对城市生活垃圾污染问题相关法律的分析提出了若干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2.
朱新来 《法制与社会》2010,(15):211-212
青岛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面临着多重阻力,为保证青岛市城市生活垃圾得到有效的处理,必须构建有效的动力机制。按照利益主体的不同,共分为政府动力机制、企业动力机制和个人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3.
无论在理念上还是实际工作中,循环经济理论和实践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都有内在的诉求.从循环经济视角看,我国大部分城市生活垃圾治理呈现结构失衡状态,体现在治理路径末端化、垃圾循环利用形式化、源头减量边缘化和治理机制之间的结构性失衡.其主要原因在于对城市生活垃圾治理认识、治理重心、治理核心环节资源配置以及治理工具等方面存在偏差.我国要以循环经济模式构建新的城市生活垃圾治理机制,需要在治理路径、法律义务主体、减量化行为模式、杠杆规制点和规制工具等方面进行法律调整.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垃圾问题一直困扰我国的城市生活,如何解决垃圾问题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针对备受争议的"垃圾税"开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探讨,认为征收垃圾税是解决我国城市垃圾问题的根本出路,同时提出了几点对开征垃圾税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城市土壤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功能,也是城市污染物的源和汇。城市土壤环境质量日益恶化,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和居民人体健康。而我国目前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没有专门性单行法律法规,相关的法律法规中也只有些零散规定,防治土壤污染的法律基本上是一项空白,缺乏系统的、可操作性的具体法律制度,而且在现有的法律法规中很难看到有关城市土壤污染的相关法律法规。这与城市土壤污染的严峻形势及其防治的实际需要很不相适应。基于此,本文以城市土壤污染问题为着眼点,就我国目前的土壤污染防治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中的生活垃圾产出量也越来越大,成为城市污染源的一个组成部分。北京作为一个大型城市,人口数量多,密度大,生活垃圾的产出量也是逐年递增,政府不得不兴建垃圾处理厂来解决城市生活垃圾问题。但在垃圾处理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现有垃圾处理厂垃圾处理技术落后,日处理垃圾能力不能满足北京市迅速增长的垃圾产出,生活垃圾中的可回收物回收利用率低,垃圾处理厂对周边的大气、土壤、水源的污染,垃圾填埋场容量提前接近饱和等。本文以六里屯垃圾填埋场为例,通过对该厂以及周边小区、村庄的实地调查,发现其垃圾处理过程中的问题,对比国外城市的垃圾管理模式,对北京的生活垃圾管理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生活垃圾问题的日益严峻,如何改善相关管理成为城市治理的重要议题。构建现代化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模式及理论,将对于实践领域的创新和进步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此,论文对发表于1985-2016年间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整理,以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过程为线索对学者们的相关观点及理论进行梳理。基于此,论文并指出了现有研究中的一些不足,例如公共治理视角的研究较少、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等。未来相关研究需要从研究主题、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改进,从而推动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研究及理论构建。  相似文献   

8.
张波 《法制与社会》2010,(35):355-356
目前所有环境污染公害中,土壤污染问题越来越引起公众关注。本文在分析我国防治土壤污染现状,借鉴国外相对成熟的对于土壤污染防治法律制度构建的经验基础上,对我国土壤污染的法律制度的构建提出了应以“法律”为表现形式,全面调整土壤污染防治活动中所形成的主要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9.
彭德雷 《政法学刊》2011,28(3):86-91
垃圾,被称为放错了位置的资源。我国城市垃圾分类回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实效微弱,且显得步履维艰。以此相反,澳大利亚在城市垃圾分类回收方面,则已经形成一套健全的体系,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工作有序进行。两种不同情景,引入深思。通过实地考察和文献分析,发现澳大利亚城市垃圾分类回收的立法思路和立法创新、垃圾分类法律政策的具体宣传措施以及对违反垃圾分类规定的处罚等法律实践,都可为前行中的中国城市垃圾分类法律规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目次一、问题的提出——一个西部村庄的调查问卷分析二、西部农村生活垃圾循环利用问题的成因分析三、完善西部农村生活垃圾循环利用机制的对策建议生活垃圾是对拥有者无用而丢弃的物品或材料,但如果循环利用,其就是无价的宝藏。西部农村地区的生活垃圾因未得到循环利用,不仅未发挥其价值,而且对环境造成巨大破坏。西部农村生活垃圾的循环利用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进行解决?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垃圾与日俱增,污染日趋严重,这不仅影响了城市生活的环境,而且阻碍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有效解决城市生活垃圾问题已成为社会紧迫的现实需求.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则成为解决这一重大难题的关键举措.然而实现垃圾分类不仅需要市民参与管理、技术支持等作为条件,还需要实现法律从制度...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台湾地区形成了以“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为根,以“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施行细则”为主干,以污染预防制度、污染整治制度、财务制度和污染责任制度为枝干的“树形”土壤污染防治制度体系,具有体系完整、核心制度完善,采用专门立法、复合立法模式,以事后整治为功能定位,以环境利益为利益导向等特征.我国大陆地区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应以此为参考和借鉴:立法模式采用专门、单独立法模式;功能定位以事后的整治修复为主,兼顾事前预防;立法导向采用经济利益导向;同步进行内在配套立法、完善外围相关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吉 《现代法学》2007,29(6):99-107
我国目前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不仅没有专门性单行法律、法规,而且在《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中也只有些零散规定,防治土壤污染的法律基本上是一项空白,缺乏系统的、可操作性的具体法律制度。立法的缺乏直接导致环境管理权的缺乏,这与土壤污染的严峻形势及其防治的实际需要很不相适应,在土壤污染防治问题的原因分析中,几乎都将政策与法律的缺失问题作为最主要原因之一。为了使土壤污染防治有法可依,需要健全和完善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体系,目前,最亟需制定的是一部综合性的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对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目的、基本原则、管理体制和主要制度作出规定。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河北省土壤污染现状和当前关于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缺陷的简要分析,建议河北省应尽快制定关于土壤污染防治的地方法规,使之有法可依,从而使土壤得到切实保护,以推进河北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饮用水卫生安全直接影响着人的健康。随着中国的发展,许多城市暴露出饮用水安全问题。造成饮用水安全问题频发的原因很多,迫切需要政府领导各相关行政部门加以解决。我国现存的涉及城市生活饮用水安全保障的立法不完善,上位法规定过于片面,没有生活饮用水的专门立法,地方性立法易产生冲突,监管主体之间权责不清,水源地监管、水质监管等制度均有待完善。通过研究国外相应的法律制度,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在饮用水安全方面相关立法较为完善,经验丰富。结合我国国情,在完善饮用水安全立法方面,应出台《饮用水安全法》,规范地方性立法,明确政府各部门权责划分,健全水质监测、水源地监测及安全预警应急管理制度。全面提高城市生活饮用水安全保障法律制度,城市人口的健康和城市的高速发展才能得以保障。  相似文献   

16.
土壤污染是一种新的环境污染,对环境的危害日益严重,当发生土壤污染侵权时,受害人无法利用现有法律对自己的权利进行完全的维护。制定一部土壤污染防治法,加强对土壤污染的法律规制,是现阶段的客观妥求。本文的立法建议部分,主要对土壤污染的立法理念、法律体系提出观点,并且提出应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单行法规,应完善土壤污染的监管体系,最后对土壤污染的法律制度进行了初步构建。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农业土壤状况不断恶化,农业土壤的污染严重影响到了我国的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而我国在农业土壤污染防治方面的立法却严重不足,因而我国急需完善农业土壤污染防治法律体系,健全相关法律制度.本文从我国农业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现状出发,对农业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不足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完善农业土壤污染防治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人口的增加,城市垃圾已成为困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突出社会问题,这不仅影响城市景观,浪费资源,而且严重侵犯了居民的环境权。本文主要在分析目前城市垃圾管理的现状及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一些保护居民环境权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20.
章友德 《检察风云》2010,(19):26-27
持续高温天气对滞后立法提出新要求2010年的夏天,全国大部分地区持续受到热浪的侵袭,不少地方的日最高温度已经逼近甚至突破了40度。高温像洪灾、旱灾一样对社会的生产、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高温天气不仅对城市的基础设施运行和城市管理领域提出了新的考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