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奇妙“250”     
美国汽车推销商吉拉德在长期的推销工作中,通过观察和研究发现了“250定律”,即在每一位顾客后面大约有250位亲朋好友。可见,每一位顾客(用户),都是“活广告”。  相似文献   

2.
商店里络绎不绝的顾客,有着各种各样的心理状态。作为售货员,在接待顾客时,第一句话该怎样讲?十分讲究语言艺术的全国商业劳动模范、北京百货大楼售货员张秉贵用的话是:“您想看什么?”俗话说:“人过一百,形形色色。”一个“看”字.对各种顾客都适用,它意味着尊敬、灵活,给顾客留有余地,使买卖双方一接触就有融洽的气氛,颇有“春风开口笑”之效、既能够刺激“随便逛逛”的顾客产生购买商品的热望:又能使犹豫不决的顾客放  相似文献   

3.
有资料显示,麦当劳店女服务生的服务态度,在全日本餐饮业中是首屈一指的。日本麦当劳社社长得意地说,秘密在于麦当劳店使用了“瞬间催眠术”。前去麦当劳店买汉堡包的顾客,最喜欢听女服务生轻声细语地说一声:“谢谢您!”通常顾客都有“我是上帝”的略带傲慢的心态,而当女服务生微笑道“谢谢您”时,即使再傲慢的顾客也会感觉飘飘然。这时间大约只有3秒钟左右,却能让顾客进入催眠状态。此时,女服务生趁机就问:“要不要可口可乐?”  相似文献   

4.
日本一位名叫小柳茂孝的商人,做生意时好象没有自己的主见,他认为:商店该经营什么项目,得由顾客的提议来决定,所销售的商品也可以由顾客直接提供。这样一来,便为许多业余发明家提供了展销他们发明创造的机会,特别是受到了富于幻想和开拓精神的青年人的欢迎。小柳茂孝所开的商店,被顾客亲热地称为“业余发明展销店”。目前,日本有34家这样的商店。光是东京就有13家,店里那些奇异的商品都是消费者自己发明的。在那里,一些意想不到却又很实用的商品可以使人大开眼界。如有一种驱蟑螂的器具,装上电池后就能发  相似文献   

5.
奇异的规矩     
近来广东省有些地方恢复典当业,广州市也有人开设了“当铺”。这一行业消失将近40年(1949年12月全面取缔)了,看一看它的昨天,或者可以消除人们今天的神秘感。旧广州的当铺,又名“押店”,一面巨型的“押”字招牌就是它的标志。所有押店一律柜面高耸,外面只留一个狭窄的小窗,来店典当东西的人,需双手高举物件送上“窗口”,给师爷(掌柜)议价。当铺老板为了营利,订下了许多对顾客不利的规矩,大略有以下数点: 一、所典当的一切金银玉器饰物,在当票(发票)上,“金”写作“烂  相似文献   

6.
某商店的一个营业员自费印制了自己的名片。凡前来购买大宗商品的顾客,他都递上名片,并叮咛一句:“质量上如有问题,可按此名片与我联系。”本来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可商店经理却发现,这个营业员柜台前的顾客竟一天比一天多起来。有一天一位顾客  相似文献   

7.
大新路152号,万宝冰箱厂门市部。每天,门前马路上都停着十多辆人力三轮车。车主目不转睛地盯着等候购买冰箱的顾客,却都不敢上前兜生意。只有一位戴眼镜的“四哥”是例外。待“四哥”与一个个顾客谈妥,车主们哄的围住他:“四哥,哪个客给我?”……偶尔有一两个新来的车主擅自与顾客接触,耳旁即传来一声叱责:“懂规矩吗?这是四哥的地盘!”以上情景,很易让人联想到解放前黑社会势力控  相似文献   

8.
时下,做主妇难,做巧妇更难。不是难为无米之炊,而是“米”太多了,不知道吃哪一样好。想不到90年代的今天,广州人的菜篮子空前丰盛,却造就了许多“厌食人”,小孩如此,大人亦如此,每晚,家里众食客往饭桌上一坐:“又是‘老三篇’呀!”不用问,大汗淋漓的主妇脸上表情这时一定很难看。张太是典型的贤妻良母,退休后专事“高级保姆”,企图让儿孙们吃得心满意足,但往往事与愿违。“前天吃牛肉,今天又吃。”6岁的孙子在抗议。“前天是炒肉片,今天做成  相似文献   

9.
欲速不达     
做生意谁不想赚钱?但得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味大干快上,没有不栽跟头的。台湾有个企业家,人称“黑面蔡”。他成名之前,在台湾三重市摆摊卖杨桃汁。得益于福州一老翁赠予的秘方,“黑面蔡”制出的杨桃汁别有风味。一传十、十传百,吸引不少顾客慕“黑”名而来。受此启发,此君干脆以“黑面蔡”为牌子,于1979年在台湾申请了商标专利,并办起了连锁店。1985年“黑面蔡”的塑料瓶装杨桃汁上市,以后又陆续推出易拉罐和软包装的杨桃汁,生意红红火火。然而,就在事业顺利之时,“黑面蔡”犯了一个许多企业家都容易犯的错误。1990年,“黑面蔡”为  相似文献   

10.
美式幽默     
妙品 《法制博览》2009,(12):33-33
飞往赌城拉斯维加斯的班机即将抵达目的地了,广播中传来机长的声音:“拉斯维加斯快到了,请大家系好安全带。”接着他又不失时机地补充一句:“也请系好您的钱包。”令人忍俊不禁。一位警官从前是商人,有人问他做生意和当警察有何不同。他回答说:“最大的区别是:做生意,顾客总是对的;当警察,顾客总是错的。”  相似文献   

11.
马超 《工会博览》2010,(16):36-37
很多人都知道北京市百货大楼的张秉贵和他著名的“一团火”精神,多年以来,他用热情周到、体贴入微的服务温暖了千万人的心。直至今日,去过百货大楼的顾客,仍能感受到一张张热情的笑脸和令顾客满意的服务,那里的工作人员表示:“要将‘一团火’的精神传承发扬下去。”而全国劳动模范刘淑琴正是“一团火精神”传承人中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12.
闻立 《工会博览》2004,(4):20-22
在人们的创业活动中,有一种独特的方法,那就是——邮购。 那么,什么是邮购呢? 《辞海》中称“邮购”为“邮寄贸易”,是指通过邮政渠道购买商品的一种形式。商店利用广告进行宣传,顾客将所需商品的名称、型号、数量等用信函向邮售商店订货购物,商店接到订函和汇款后,将货物连同发票邮寄给顾客。邮购便于异地,特别是边远地区的顾客购货。1872年,美国蒙哥马利沃德公司最早采用了这种经营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一见钟情     
日本人不仅用出色的电器产品征服国际市场,就算是小的装饰摆设,也令国内外顾客刮目相看。除了设计有引人入胜之处外,其“一见钟情”的推销术也令人心服口服。所谓“一见钟情”,即推销员在百货公司为自己的新产品作示范和指导,到了外国也不例外。当然,其他国家也派推销员到国外做生意,但比起日本推销员,就差远了。日本人既礼貌又勤快地向外国顾客推销产品,顾客就算听不懂日语,但从他们的笑容和手势中基本知道了新产品的性能和用途,从而可以“一见”而钟情也。如香港的一间日本公司,举办一个日本传统彩纸艺术展,现场有  相似文献   

14.
全民忽悠     
我的朋友在建设银行工作,昨天和我说了个她亲身经历的一个事:一天中午银行储蓄大厅里没有颐客,我正坐在存取柜台的窗口内发呆,这时一个女顾客走进大厅,来到我的窗口,她递给我一张纸条说是要圾钱。  相似文献   

15.
《南风窗》1998,(1)
1997年11月中旬,当记者的电话打到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的布老虎丛书编辑部时,布老虎丛书总策划安波舜正在审读一位武汉作家的书稿。电话里可以感受到远在沈阳的安波舜的兴奋劲头。他说:“现在每天都有许多作家来电话联系,每天都有许多书稿用特快专递寄到这里。”而这时距安波舜用100万元征集一部“金布老虎爱情小说”书稿仅仅半个月。看来,名列1996年中国图书界十大新闻人物的安波舜,1997年又注定要成为一个醒目的图书界明星。1992年诞生的布老虎丛书迄今已出  相似文献   

16.
罗思贤 《工会博览》2004,(23):54-54
近日.针对“在客流相对较少的情况下。如何挖掘进店顾客的购买潜力”这一问题,百货大楼利用展会进行“连带销售”的演示,对连带销售过程中应把握的关键点做了具体生动的示范表演。使员工产生共鸣。之后,将营销理论融入具体、生动的情景对话中。每组员工分别扮演导购员和顾客,  相似文献   

17.
有一位留美的计算机博士,毕业后在美国找工作,结果好多家公司都不录用他。思来想去,他决定收起所有的学位证明,以一种“最低的身份”再去求职。不久他就被一家公司录用为程序输入员。这对他来说简直是“高射炮打蚊子”,但他仍干得一丝不苟。不久,老板发现他能看出程序中的错误,非一般的程序输入员所能比。这时他才亮出了学士证,老板给他换了个与大学毕业生对口的专业。过了一段时间,老板发现他时常能提出许多独到的有价值的建议,远比一般大学生要高明,这时他又亮出了硕士证,老板见后又提升了他。再过了一段时间,老板觉得他还是与别人不一样,就对他“质询”,此时他才拿出了博士证。此时老板对他的水平已有了个全面的认识,毫不犹豫地重用了他。不是吗?人不怕被别人看低,而怕的恰恰是人家把你看高了。  相似文献   

18.
走进西单商场钟表首饰部珠宝柜台,一眼就会发现一位40多岁,落落大方、和蔼可亲、耐心细致、不厌其烦地帮助顾客挑选珠宝首饰的女售货员,她就是被顾客誉为“知心人”的任月征。  相似文献   

19.
广州办了一间“夜总会”,这消息不胫而走,传遍羊城。有人赞许,有人摇头,有人惊讶,有人疑惑……关于“夜总会”的种种议论和猜测沸沸扬扬,甚是热闹。“夜总会”这个名称在中国是很令人忌讳的,有人往往把它和色情架步联系起来。这也难怪。西方社会的许多“夜总会”,的确变成色情场所。象日本东京新宿区的“夜总会”就是世界有名的色情夜总会,一过午夜,脱衣舞女就来往穿梭,招惹顾客……港、澳也有色情架步的“夜总会”,美名为什么“无上装夜总会”、“中式夜总会”、“日式夜总会”等等,象这类的“夜总会”也已变成色情场所或带有色情味了。但是,“夜总会”的本义其实还是健康的娱乐场所。这个词是从英文NIGHT CLu B翻译过来的,意思是“晚间俱乐部”,即人们欢聚良宵的娱乐场所。  相似文献   

20.
路经烧鹅档,小小的“玻璃房子”内高高地挂着一排排油光闪闪的大烧鹅,玻璃上用白粉写着: 不少顾客看看价格,便停下来看鹅,小贩高声叫着:“阿叔、阿姨,三块六一斤,又平又靓,吃烧鹅啦!”于是便有几个人买了。其实你到别的烧鹅档上看看吧,也是3.60元一斤,而顾客却少多了,烧鹅其实没多大区别,想来想去,区别无非是那条用白粉写的“广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