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现行农地制度存在诸多阻碍农地使用权流转的因素,但从我国现实来看,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有其存在的基础。根据我国多年的实践和国外土地流转经验,可将我国农地使用权的流转方式确定为出租、抵押、转包、转让和入股,但须在某些方面作出限制。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行农地制度存在诸多阻碍农地使用权流转的因素,但从我国现实来看,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有其存在的基础。根据我国多年的实践和国外土地流转经验,可将我国农地使用权的流转方式确定为出租、抵押、转包、转让和入股,但须在某些方面作出限制。  相似文献   

3.
人民法院如何正确及时地审理土地使用权流转案件,既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斯的难点,也是逐步建立健全房地产法律法规体系的需要。所谓土地使用权流转,即是国有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简称,其内容包括出让、转让、出租、抵押等,合作建房中的土地共用也应属土地使用权流转的范畴。关于这类案件的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地产管理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28条规定:“土地使用权出租是指土地使用者作为出租人将土地使用权随同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租赁给承租人使用,由承租人向出租人支付租金的行为。未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规定的期限和条件投资开发、利用土地的,土地使用权不得出租。”该条的第一款对土地使用权出租进行了解释,第  相似文献   

5.
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是指以牟利为目的,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情节严重的行为。非法转让、倒卖国家土地使用权的行为只能发生在土地使用权的二级市场中,集体土地使用权一般不能转让。就非法转让和倒卖的内涵与外延来说,从广义上讲,非法转让是应当包括倒卖在内的,倒卖也是一种非法转让;从狭义上讲,倒卖是借价格上涨之机买入又卖出以牟取暴利的行为。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与非法出租土地使用权、非法抵押土地使用权、非法以土地使用权入股、投资等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6.
新《刑法》规定了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的行为为犯罪.其主要表现形式有直接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等六种行为样态.认定本罪应注意区别罪与非罪,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与非法出让、非法出租、非法抵押土地使用权的界限,以及认定本罪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在农村所有权归属和农用地性质不变的情况下,拥有土地承包权的农民,根据自己的意愿,按照相关法律规定,通过转包、互换、转让、出租、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有偿转让给农户或合法组织,以获得更多经济回报,其实质是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本文通过分析福建省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和制约因素,对农村土地流转改革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论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促进城乡平等、扩大农村融资途径、减少土地资源浪费等的考量,应当许可宅基地使用权的买卖、互换、出租以及抵押。但由于在现实国情下宅基地使用权承栽着福利功能,其流转必须限定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且要符合“一户一宅”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农村集体土地市场系统分析和上海市农村地产市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地产市场交易客体有所有权和使用权之分,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只能交易使用权。农村地产交易主体主要包括地产供给主体、地产需求主体、地产经营主体和中介主体。农村地产交易形式主要有:使用权出让、转包、租赁、入股、抵押、转让、互换、土地买卖、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调整等。农村土地市场可按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子市场,土地在不同子市场间进行流转,构成农村地产市场体系。上述方面有机地构成农村地产市场系统。市场机制的有效运作必须以完善的市场系统为条件。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的土地权利制度是在以市场化为目标取向的改革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现行的土地权利制度里,承载着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以及实现社会个体对土地财富的分配是土地的使用权制度。承包合同(债)、登记制度不健全、受让主体范围限制、土地承包权流转市场的缺失是当前制约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限制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带来的问题与改革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国家现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是限制流转。带来的问题是:违背了物权平等的基本原则和精神,阻碍了农村土地的资本化、市场化进程,损害了农民的土地权益;相关法律规定因比较原则,漏洞较多,容易被规避;限制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律规定与现实相距太远;造成了全国范围内的"小产权房"问题;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大量非法流转,使农村土地产权关系混乱,影响交易安全,也给司法实践带来困难。改革路径是:落实物权平等原则,让农民集体土地与城市国有土地的"同地、同价、同权";删除《土地管理法》中禁止集体建设用地出让、转让、出租的规定,制定规范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相关规定,为集体建设用地的资本化、市场化扫清法律上的障碍;制定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规则,搭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有形平台,充分保障农民获得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土地增值收益;严格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规划管理和用途管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后,原土地承包关系并不发生变化,接包方所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仍然具有物权效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出租,则是一种典型的要式合同关系,具有更明显的债权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互换在法律关系上当无疑义,但将主体仅限于同一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则无必要;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实则为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从法理上或实务上都不宜强调须经发包方的同意;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入股则是完善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创新,应在制度上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3.
当前,加大农村土地使用权依法有序流转力度,并形成适度的经营规模,不仪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为适应烤烟、甘蔗、蚕桑产业的发展需要,鹤庆县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工作,从2002年9月至2003年1月在金墩乡邑头村委会进行试点并取得成效之后,各乡(镇)通过转包、出租、互换等形式加强了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工作。  相似文献   

14.
承包经营制是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行使的基本方式.该制度一方面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一方面又存在一些缺陷,如理论上不成熟,承包合同标的物的非周延性,承包合同的粗疏性、滞后性以及阻碍土地使用权的流转等,容易导致权利的滥用.为此,可以从加强理论探索,改善法律制度,开展基础工作,推动农村土地使用权市场化,加快农村基层组织的自治化步伐等方面来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5.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问题是我国土地管理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问题则是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问题的一个重要内容。针对我国现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就构建新型的合理适度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进行原则性探讨。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自改革开放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土地政策,这一政策使集体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经营权和收益权分离,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土地的流转,使土地流转政策开始活跃起来。但是,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出现有其特定的历史因素和环境,这一特定的历史条件使得这一土地政策主要是依靠农民群众自发力量来实现和推动的,因而这一早期的土地流转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随着后期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条件的逐步提高,这一缺陷越发明显。诸如农村土地流转中的所有权主体模糊化使得现行土地流转制度困难;土地流转变更频繁导致农村人地关系不稳定;农户土地规模小,流转受困导致经济效益低下;农村土地转让收益分配不均导致农户土地纠纷严重等诸。这些土地问题集中在土地使用权流转上就会大大阻碍土地流转市场的健康运作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包括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原始取得属于一级市场,继受取得属于二级市场.国家立法层面应将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进行人格化确定.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继受取得中,转让人在转让时必须具备一定的特殊条件.应允许无偿取得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入市并对其"变性"问题做出规定.政府可对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征收一定的税费而不应...  相似文献   

18.
海域所有权归属于国家,是构建海域使用权流转制度的前提条件。完善海域使用权流转制度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海域使用管理法》对海域使用权流转制度的规定存在诸多不足,如没有规定海域使用权的出租、抵押和出资等问题,因此需要对该法进行修订,使之与《物权法》相协调。  相似文献   

19.
论小区停车位归属权——从物权法的角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区停车位的归属权是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文章根据我国小区停车位归属权的现状,从物权法的角度对小区停车位归属权进行剖析.倾向于将小区停车位界定为全体小区业主共有,开发商必须承担修建法定数额的停车位,对小区停车位可采取竞价出租使用权的方法,并且使用权只限于小区业主间的转让.  相似文献   

20.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之法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物权法草案明确规定,农村村民经分配取得宅基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在本质上是属于土地使用权,将宅基地使用权规定为一类独立的用益物权形态,对于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但草案规定宅基地使用权不能单独转让,不得抵押,并禁止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这就基本上禁止了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其合理性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