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禁吸戒毒是当前全国禁毒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整个禁毒工作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为使新时期基层禁吸戒毒工作取得成效,一要加强禁毒立法,推行“重典”治吸;二要因地制宜,尝试多种社会帮教模式;三要强化对涉毒高危人群的社会控制,全力遏制新吸毒人员的滋生。  相似文献   

2.
信息通道     
▲琼海组织省市镇人大代表视察禁毒工作2004年11月10日至12月9日,琼海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省、市、镇人大代表对全市禁毒工作开展视察。8名省人大代表、11名市人大代表和50名镇人大代表参加了视察活动。人大代表集中察看了市戒毒所、戒毒学校、中原镇戒毒帮教农场。3个视察小组分赴9个镇2个农场实地察看,听取了各镇、农场的汇报和基层人大代表的意见,检查了各派出所吸毒人员建档情况、“四级”帮教网络责任分解情况及帮教记录,走访了帮教对象及其家庭。代表们对全市开展禁毒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指出了在禁毒工作机构、宣传、打击…  相似文献   

3.
禁毒系统工程指从系统思想出发,将禁毒工作视为由相互联系因素所构成的有机整体,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进行各项禁毒措施的制定、实施和监督、反馈,并通过国家或各种社会力量来保障实现总体目标的管理方法。其子系统包括禁毒决策系统、禁毒实施系统、禁毒监控系统、禁毒反馈系统四部分。禁毒系统工程体系要有效运作,就要有计划地协调各子系统开展禁毒工作,子系统与禁毒相关工作的管理与控制、设计与开展都必须服从于禁毒系统工程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对吸毒人员的社会帮教,指的是依靠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对那些有吸毒行为的人员尤其是青少年进行帮助教育,使他们改正前非,从思想上、心理上和生理上戒除毒瘾,促使他们健康成长,成为社会有用之人。加强对吸毒人员的社会帮教是禁毒尤其是禁吸工作的重要措施,对于教育挽救吸毒人员,预防和减少吸毒人员对社会的各种危害,维护社会治安的稳定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论创建“无毒社区”是禁毒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沧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 ,首当其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禁毒斗争的重要前沿阵地。针对临沧地区周边境内外毒情 ,提出创建“无毒社区”是禁毒斗争行之有效的途径。具体措施 :1、层层落实禁毒工作责任制 ;2、制定方案 ,广泛宣传 ;3、调查研究 ,掌握情况 ;4、抓住重点 ,全面进行 ;5、狠抓帮教 ,降低复吸 ;6、采取有力措施 ,禁绝毒源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 ,西山区禁吸和戒毒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 ,狠抓禁吸戒毒工作措施的落实 ,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吸毒人员“戒断难 ,巩固更难 ,且反复性大 ,复吸率高”依然是困扰当前禁毒工作的一个难题 ,近期 ,通过对全区禁吸帮教工作的调查 ,发现在开展禁吸帮教工作的同时 ,从加强组织领导 ,落实责任制 ,采取重点帮教的方式等方面 ,还存在着 :一、由于各种客观原因 ,社区帮教力量的合力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未充分发挥出来 ;二、吸毒人员对毒品的依赖难以戒断 ;三、人户分离现象突出等五个方面。由此提出了 :一、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 ;二、改善禁吸帮教工作外部环境等七个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三个代表”思想不仅是党的建设纲领和指针,也是禁毒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要深刻领会“三个代表”思想,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客观实际地分析和认识毒品犯罪的形势,运用“三个代表”理论辨析和处理禁毒工作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用“三个代表”思想指导北京市的禁毒工作,坚决落实党和国家关于禁毒工作的方针和政策,研究和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效遏止毒品犯罪的新思路、新对策;充分发挥政法部门的主力军作用,加大对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整治力度,努力开创禁毒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北门地区以禁毒工作为核心 ,以毒品预防为重点 ,以“一无三减少”为目标 ,认真抓好禁吸戒毒接茬帮教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 ,取得了显著成效 ,被昆明市、五华区党委、政府授予“创建‘无毒社区’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其经验是 :领导重视 ,组织机构健全 ;积极稳妥地开展创建活动 ;转变观念 ,坚定信心 ,改进工作方法 ,积极为帮教对象排忧解难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吸毒的心理诱因是多方面的 ,诸如好奇、盲从、侥幸、无知、空虚、炫耀等心理因素都可能使他们陷入毒魔的纠缠。欲矫正青少年的吸毒行为 ,就必须注意发现其吸毒迹象而及时引导归正 ,根据吸毒行为的程度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教工作 ,在坚持药物脱瘾治疗的同时加强心理治疗 ,并加大禁毒宣传教育的力度 ,提高全社会的禁毒意识 ,强化青少年对毒品危害性的认识 ,加强戒毒所点建设而促使吸毒青少年改过自新 ,并严格依法追究吸毒者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0.
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如何对待少年犯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当今较为有效的措施之一是建立少年观护帮教制度。在观护帮教系统中,帮教主体应当是全社会各个部门,但需要专业转介机构将它们串联起来,发挥它们在结构中的共同观护帮教作用;当少年犯进入司法程序后,应当建立公检法一体化的快速协作机制,形成绿色办案通道;在少年犯事发以后,家庭的观护帮教主体意义更为明显。另外,观护帮教应当与相关刑事制度相对接,注意处理好它与附条件不起诉等制度的关系。建立少年观护帮教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国家亲权观念、儿童最大利益原则、恢复性司法理念等。目前,我国的观护帮教制度还存在着持续帮教困难、赔偿难以实现等若干问题,这些都需要相关部门及时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1.
犯罪要素应遵循裁判过程予以序化,形成由客观到主观的阶层递进模式,中国刑法犯罪构成体系可在借鉴大陆法系递进式犯罪论基础上,对通说"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予以分解重构,使传统平行结构体系融入递进因素,以犯罪构成体系的变革推动刑法理论发展与司法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12.
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现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现象的日益突显,本文认为,生命意识缺失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危机,也是一种异常的心理现象。生命意识缺失现象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而导致的结果。文章着重从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干预的角度来寻找对策,以促进大学生生命意识健康发展,减少生命意识缺失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利用《中国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期刊统计分析与评价》相关数据,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2000-2012年《天水行政学院学报》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客观描述刊物整体水平和学术影响力,寻找差距和不足,以期对刊物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常认为采矿权的客体是:不特定的、包括地下部分在内的组合体、抽象的矿产资源、地壳中的不动产等.由此而将采矿权归属矿业权、特许物权、准物权等形成虚无的物权体系.通过逐一甄别认为,采矿权的客体是单一而特定的矿产,采矿权人对矿产支配的权利状态具有自物权属性.  相似文献   

15.
“量刑基准制度”是指法官在对刑事被告人定罪量刑时可供参照的具体客观的基准。作为韩国法务部“变化战略计划”重要课题内容,韩国近年来开始着手推进刑事“量刑基准”改革方案。本文将通过对韩国“量刑基准制度”引进背景、量刑委员会及“量刑基准”促进动向及方案内容、韩国法院及法务部量刑调查主导权之争及韩国“量刑基准”制定的基本经验等进行考察,以期对我国刑事量刑制度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判断行使财产权行为是否构成夺取罪方面存在司法上的困惑和理论上的缺失.传统观点认为,行使财产权行为不具有侵犯他人所有权的客体,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而且是一种自助行为,不构成夺取类犯罪.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夺取罪构成要件需要进行重构.夺取罪犯罪客体采用以平稳占有说为基础的财产秩序.行使财产权利行为的非法占有目的虽然具有债权的法律依据,但其夺取行为和手段不符合法律规定.自助行为的成立需在主体、标的、主观目的、紧迫性和手段强度上符合要求.因此,行使财产权行为应构成夺取罪,除非其符合自助行为阻却违法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刑法规定“对于故意杀人、强奸、放火、爆炸、投毒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本文对“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和“可以剥夺政治权利”的内涵进行了剖析,提出应当让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的范围明确化,并建议以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宣告刑作为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标准。  相似文献   

18.
第5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明确规定了可以定罪的9种腐败行为,挪用公款是其中之一。我国刑法对挪用公款罪早有明确规定,但刑法规定比较抽象、概括,以致在理论界和司法实践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本文结合刑法中犯罪构成理论及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对挪用公款罪加以分析、界定。  相似文献   

19.
COA标签为正版操作系统的合法凭证。盗窃COA标签的行为不涉及侵犯著作权的问题,不构成侵犯著作权罪。盗窃COA标签的犯意不在于故意毁坏财物,不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COA标签载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其属性决定其可以成为盗窃罪的犯罪对象,因此,盗窃正版软件标签的行为应以盗窃罪论处。  相似文献   

20.
无身份者可以构成渎职犯罪的狭义共犯;无身份者不能构成渎职犯罪的共同正犯。身份犯与非身份犯罪名确定出现规则缺失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详细区分渎职犯罪与贪污贿赂型职务犯罪的条文结构差异。渎职犯罪共生模式包括静止型与动态型。应当将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类渎职罪的专属性特点归纳为渎职犯罪共生模式,结合犯罪构成原理、共犯原理、竞合犯原理,区分不同情况细化讨论,从本质上解决渎职犯罪中有身份者与无身份者共同犯罪罪名的确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