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孙继业 《团结》2004,(6):19-21
中共中央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对于提高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对于加强参政党的参政能力建设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作为参政党,如何适应执政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参政能力建设,提高参政议政质量和水平,是目前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参政能力建设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参政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更好地发挥参政党职能、适应中国共产党不断提高的执政能力的需要;是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中国…  相似文献   

2.
《团结》2004,(5):1-1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着重研究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对如何加强自身执政能力建设作了系统、全面的部署,这将进一步推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提高。民主党派作为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中的参政党,肩负着和执政党一道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使命,承担着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重大任务。执政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极大提高,对参政党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即要求参政党适应时代发展,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参政能力。正如胡锦涛同志年初在党外人士新春座谈会上讲话中所要求的,作为参政党…  相似文献   

3.
论列宁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思想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宁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执政党(俄共)的领导者,在领导俄共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党建理论,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思想。他指出无产阶级政党要根据自己地位和任务的变化,充分认识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从纯洁党的组织、密切党群关系、提高领导经济的能力和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等方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列宁关于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思想,对中国共产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执政五十多年以来,“发展”的执政绩效目标经历了一个演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发展”目标虽然曾一度受到严重干扰,但最终得以重新确立并不断丰富、完善。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党对执政意识的正确体认。不断增强我党的执政意识,特别是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和品质,不断增强对执政党的执政合法性基础和执政党的执政功能的重要性及其深刻内涵的正确认识,是我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白云 《民主》2005,(12):11-13
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 定》,明确提出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要加 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提高执政水平。而 作为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同舟共济、肝胆 相照、荣辱与共的参政党,如何适应执政党加 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参政议政 能力建设,提高参政议政质量和水平,既是目 前各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6.
提高参政议政能力 建设高素质参政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怀西 《民主》2005,(1):4-5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站在历史、时代和全局的高度,对加强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执政党的执政水平做出了全面部署,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决定》的实施,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我们要认真学习和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真正把我们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紧紧围绕提高“五种能力”来进行 党的执政能力,是指执政党在领导、管理国家和社会事  相似文献   

8.
薛雪 《党政论坛》2004,(9):9-11
薛雪的《略论加强执政党的能力建设》一文指出,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坚决贯彻十六大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要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文章具体论述了党对执政能力认识的不断深化、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执政理论的重要内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着力点——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金刚  臧秀玲 《理论探讨》2012,(3):139-141
在多党合作当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内在地决定了加强和改进执政党建设是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根本推动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坚持好、完善好、发展好,使这一制度的价值和功能得以更充分的发挥,首先必须着力加强和改进执政党建设,通过多种途径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尤其要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10.
文化建设是执政党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有着自身的特殊内涵及其构成要素,它形成于我党多年执政实践过程中。当前,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和新问题,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从执政党的理想信仰、价值取向、制度规范、行为作风以及政党情感等方面入手,构建特色鲜明的执政文化。  相似文献   

11.
12.
13.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development, organisation and policies of PASOK,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arty since it came to power in 1981. In the course of the analysi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PASOK and other European socialist parties are examined, and it is suggested that PASOK shares som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on‐European populist movements.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执政成本:执政党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执政成本关乎执政的得失与成效,关乎执政党的兴衰。在当前形势下,忽视执政成本的现象仍很严重,表现得甚为突出,本文立足现实深刻分析了其成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设性对策,以期能够有效降低党的执政成本,提高党的执政效率。最后明确指出执政成本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article, the aim is to enhance our understanding of who has power over leader selection in political parties. To this end, we apply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in which the selection process is divided into three phases: gatekeeping, preparation and decision. The focus is on determining the extent to which each of these phases is influential for the outcome and thereby locating the distribution of intra-party power. Underpinning the analysis is the conviction that the comparison of leader selection is too limited if it relies solely on information about formal procedures, including the composition of the selectorate. We should also take the preselection phase of leader selection into account. Empirically, we examine a sample of recent selection processes in European parliamentary democracies. In contrast to previous research on intra-party politics, which has suggested an ascendancy of the party in public office, our results suggest an enduring strength of the party on the ground and the party in the central office.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empirical and theoretical validity of the power of banks over industry in West Germany. An outline of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structure and institutions of credit in the Federal Republic is followed by discussion of the three alleged factors behind the banks' power: the functional linkage of bank and industrial capital; property rights and ‘personal influence’; the planning and economic guidance capacities of the banks. Finally, it is argued that the thesis of bank power in Germany, in the light of empirical evidence and theoretical reflection, should be somewhat more differentiated.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