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法治与社会》2008,(10):11-11
《反垄断法》已于8月1日正式生效。当日,北京四家防伪企业将国家质检总局诉至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认为国家质检总局在推广“中国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的过程中,违反了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属行政违法,涉嫌行政垄断。该案成为反垄断法实施后第一件提起诉讼的案件。  相似文献   

2.
薄冰 《江淮法治》2008,(15):3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以下简称《反垄断法》)已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今年8月1日起施行。作为成熟市场经济中竞争政策的核心部分,反垄断法是市场经济内在和本质的需要,是维护自由市场机制的基础性法律,以至有“经济宪法”之称。《反垄断法》的诞生堪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意味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关配套法规更加成熟,市场经济体制更趋完善。解读《反垄断法》,有8大亮点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3.
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客观地说,我国的这部反垄断法在漫长的起草过程中是实实在在地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的,同时,也大胆吸收了国外的先进立法经验,但在某些方面仍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因为反垄断法涉及的内容颇多,笔者仅试图对垄断中的限制转售价格行为进行剖析,并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我国反垄断法起步较晚,直至2007年8月30日,中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届第二十九次会议才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即便如此,我国反垄断法仍是市场自由竞争、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必要保障。而在反垄断法规定的处罚方式之中,反垄断行政罚款制度居于重要地位。本篇论文,意在通过对我国反垄断法罚款制度现状的研究,结合其他国家经验,分析指出我国反垄断法不完善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一二。  相似文献   

5.
《法治与社会》2008,(10):12-13
中国《反垄断法》已于8月1日实施,届时对中国的经济影响力将远远超越国界。《反垄断法》实施之后。中国有望成为全球反垄断监管领域的第三股重要力量,同欧盟和美国分庭抗礼。这项法律赋予了中国监管部门审查国外收购的权力,前提是涉及交易的公司在中国开展了业务。除此之外,中国政府还会考虑交易对本国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2007年8月30日,第10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至此,中国反垄断法的立法“长征”终于在历经整整20载后画上了句号。  相似文献   

7.
我国反垄断立法的宗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灵魂,而垄断行为抑制了自由竞争,损害了市场正义和消费者的利益。因此,反垄断立法在许多国家被称为“经济宪法”。2007年8月30日,经过了20余年漫长的立法征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终于得以通过。我国的《反垄断法》对于完善我国的竞争法体系具有什么意义,对于我国市场中存在的垄断行为有哪些有针对性的规定,它的实施将面临哪些阻碍,如何有效实施《反垄断法》?本刊专门委托胡健先生约请全国人大法工委以及中国社科院等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就这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背景下中国竞争法体系完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袁 《法治研究》2016,(4):150-160
《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对的主要是“强肉弱食”,而《反垄断法》反对的主要是“弱肉强食”,该标准有助于厘清《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反垄断法》各自的规制对象。滥用相对优势地位制度具有巨大的价值,但其本质上是一种“弱肉强食”的行为,不宜引入《反不正当竞争法》,而应当在《反垄断法》中予以规定。在竞争法体系下,《反垄断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应当在执法体制、法律责任等方面实现协调。  相似文献   

9.
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该法在借鉴国际经验和考虑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确立了垄断协议豁免制度。反垄断法的适用豁免制度是一项非常重要和特殊的制度。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制定该制度?该制度存在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我国《反垄断法》是如何规定以及如何实施和完善。本文将对上述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0.
我国已于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以下简称《反垄断法》),然而,对于没有反垄断立法和执法经验的我们来说不可能一蹴而就,《反垄断法》尚存在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反垄断执法机构的不确定性更是反垄断执法的难点和重点,未来反垄断执法机构的构建就成为我国《反垄断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1.
2006年是中国反垄断法立法中的重要一年。笔者简要评述了在2006年6月份由国务院法制办向全国人大提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草案)》和在8月份由国家商务部等6部委出台的《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中关于反垄断法审查的第5章。此外,还简要评述了在2006年德先诉索尼和SEB并购苏泊尔两个案件。  相似文献   

12.
据《海峡都市报》载,酝酿了近20年的《反垄断法》,如今又面临新的变数——尽管《反垄断法》已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2006年度的立法计划,但据参与这部法律起草工作的人士透露,在最近一次草案修改中,“禁止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一章被整体删除。即将出台的《反垄断法》或许会成为一部专注于反经济性垄断的法律。笔者认为,制定一部仅针对反经济性垄断的《反垄断法》,就丧失了《反垄断法》作为法律的基本属性。中国的垄断现象其实质咎于行政体制,即行政垄断,如果《反垄断法》不写入反对行政垄断的内容,那么该法案的  相似文献   

13.
成功 《法制与社会》2010,(5):106-106
2008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正式实施,标志着“反垄断”在中国已经进入实质阶段。本文从实体标准与程序规则两个角度,在对比国外关于外资并购反垄断规制的立法与司法经验的基础上评析了《反垄断法》及其配套法规中关于外资并购的规定。  相似文献   

14.
今年8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正式实施的日子。这部被称为市场经济宪法的出台,在中国整整走了14年。这部法律的出台将对中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产生里程碑的意义。尤宪迅博士是位学者型的律师,他的主要研究对象就是反垄断法学。本文中,尤律师对反垄断法达到的目标、实施中的难点,以及可能发生的现象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15.
如果,这场关于在《反垄断法》中,要不要“反行政性垄断”之争,真的以该章节被整体删除而告终,那么,中国的《反垄断法》将绕过该部法律的痛点难点焦点前行。  相似文献   

16.
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反垄断法》的出台结束了我国无垄断法律的空白,意义重大。《反垄断法》第五十五条对于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法规制问题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基本理清了知识产权行使与《反垄断法》的关系。同时,其对知识产权滥用的规定又不具实际可操作性,制定专门的知识产权反垄断指南性规范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反行政性垄断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行政性垄断探析□沈悦志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建立公正自由的竞争秩序。而在我国现阶段,由于《反不正当竞争法》对行政性垄断的相关规定过于简单,导致法律调整颇为不力。基于此,要求制定反垄断法对其进行规制的呼声日高。但学者们对其认识仍有诸多分歧,本文拟...  相似文献   

18.
政策法规     
《法人》2009,(9)
发改委制定反价格垄断规定8月12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反价格垄断规定(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该稿共29条约4000字,它对价格垄断行为,包括价格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价格垄断行为等进行了规定和阐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配套法规。>广电总局将整改有线网络产业8月4日,广电总局印发《关于加快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发  相似文献   

19.
2008年8月1日起,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我国《反垄断法》开始正式实施。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认为在今后的运行过程当中有以下三方面问题尤其需要进一步充分关注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诞生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在我国市场经济建设初期发挥了无法替代的作用,成为市场竞争法的坚强基石。随着《反垄断法》的出台,市场竞争法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但两者之间尚需。因此,如何修订原有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使之与《反垄断法》相互协调,更好地发挥自由竞争的作用,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