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卫·科茨 (DavidKotz)是美国马萨诸塞州立大学经济学教授、国际知名左翼学者。他对国际政治经济特别是苏联问题、美国社会问题等的研究在国际学术界享有盛誉 ,其研究苏联问题的新作《来自上层的革命———苏联制度的消亡》 ,在国际学术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2 0 0 4年 11月 2 3日 ,科茨教授应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所、政治学所和欧洲所的邀请 ,与中国一些学者进行了座谈 ,这是科茨教授时隔 2 0年后第二次访问中国社科院。在会谈中 ,科茨教授就苏联解体谈了自己的最新看法 ,同时还就美国左翼及美国国内的政治现状谈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下面的两篇文章是大卫·科茨的谈话整理。  相似文献   

2.
政治信仰在苏联经历了确立、巩固和扭曲、信仰危机的产生与发展到全面崩溃的演变过程。对这一过程进行反思,可以揭示苏联剧变的深层次原因:广大群众的信仰危机为苏联剧变提供了社会基础和必要条件;苏共党的领导人及党政精英的政治信仰危机是苏联剧变的关键性因素。苏联剧变是政治信仰发生根本变化的苏共领导集团在普通群众政治信仰变化的基础上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3.
克里姆林宫易帜十年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之亡,戈尔巴乔夫及其所代表的那一代苏共领导人有不可回避的重大历史责任,但根源在于其制度基因和历史演变."斯大林模式"不过是斯大林主义的乌托邦,并非社会主义的合适的社会模式;大俄罗斯主义的单一制国家是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社会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核军备竞赛、国民经济军事化都是导致苏联衰败的原因;极权官僚制度及其必然的腐败最终葬送了党和国家,苏联是"自杀自灭",亡于"脑坏死".  相似文献   

4.
苏联解体后 ,俄罗斯政局动荡 ,经济滑坡 ,两极分化严重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下降 ,社会紧张局势加剧 ,社会治安状况恶化 ,俄罗斯民众的社会安全感急剧下降 ,社会安全问题成为俄罗斯一个重大而迫切的问题。俄罗斯政府的反危机措施不力 ,尤其是车臣分子的恐怖暴力活动使俄罗斯的社会安全问题更加尖锐和复杂。俄罗斯社会安全问题的尖锐是由苏联解体和从计划经济向市场资本主义经济过渡引起的经济和社会全面变化的自然后果。  相似文献   

5.
苏共二十五大决议指出,必须"研究发达的社会主义的理论问题,研究共长入共产主义的规律,以及这些规律的作用和利用这些规律的方法"。同时,大会还把进一步完善苏联社会结构,确定为社会主义发展计划的最基本方针。对苏联社会结构变化问题的研究,从60年代中期起就得到特别加强,但那时的论著,还主要是出自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之笔。70年代初,出现了社会历史性的著作。这些著作为从方法论、历史编纂学的角度,具体地、历史地研究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以及社会主义胜利条件下,苏联社会结构的变化这一复杂而多方面的问题奠定了基础。共中一些文章还探讨了苏联社会在发达社会主义阶段,其结构完善的趋势和主要方  相似文献   

6.
苏联的垮台是20世纪最重大的事件之一。苏联垮台的原因、经过和后果深深地吸引着全世界研究者的注意,这并非偶然。俄罗斯的出版物关注的主要是这一问题的政治经济方面,强调生产组织模式不能应对科技革命的挑战,这导致苏联经济失去了以往的发展势头,经济停滞,社会和民族问题尖锐  相似文献   

7.
苏联史就是现代史的同义语,只有把苏联包括在内才有可能书写20世纪的世界历史;苏联的存在对20世纪世界历史的事件序列和结构,对国际体系,对文化关系和微观环境(不只局限于苏联),对政治和社会话语,对有关政治、经济、社会理论的形成,都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不能把苏联史错误地理解为苏联疆域内的历史,也不能理解为现代史部门内众多国别史中的一部,因为苏联史同时显示出欧洲和全球的维度,波及西欧和欧洲以外的社会乃至日常生活和生活环境。因此,本文在兼顾欧洲背景的情况下,试图突出苏联史的几个主要线索,如人口损失、暴政、非斯大林化、苏维埃社会国家、合法性基础的改变、社会的转变、帝国的形成等,并探讨了与苏联现代化和工业化有关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8.
20世纪30年代是斯大林模式成型的重要时期.在短短十年左右的时间里,苏联的社会结构、社会制度发生了巨大变化."将富农作为一个阶级予以消灭"不仅是苏联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20世纪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如同工业化、农业集体化所引起的争论一样,在如何看待消灭富农这一历史问题上始终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因此,对"富农问题"作更进一步的研究不仅必要,而且具有较大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苏联剧变是苏联经济、政治、社会等多个子系统深刻变化并最终瓦解的结果。在强国家—弱社会格局下,苏联的社会与国家高度同构,社会整合与政治整合高度重合。长期以来,苏联由于对整合对象的作用认识不够,整合中心单一,特别是戈尔巴乔夫改革之后,社会分化加剧,社会整合机制逐渐失效。社会整合失效既伴随着政治整合失败而发生,同时也是剧变发生的社会性因素,并且社会解体加剧了政治剧变的负面影响。通过探究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社会整合失败的原因,可以得到一些教训与启示。  相似文献   

10.
随着1991年苏联的解体,影响人类社会长达半个世纪的苏联模式成为历史。然而,如何定性苏联模式却成为国外学者长期争论、探讨的问题。由于立场和关注点的差异,国外学者对苏联模式的界定形成了不同的认识。有的学者指责苏联模式为一种极权主义,有的学者将苏联模式界定为一种国家资本主义,有的学者则坚称苏联模式具有社会主义的属性和特征,还有的学者认为苏联模式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制度。研究分析国外学者的观点,有利于更加客观全面地评价苏联模式的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