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ince he took office,the new US president,Donald Trump,has unveiled his broad economic policy-now called Trumponomics.It emphasizes neoliberalism at home,less government regulations,more growth and weakening the welfare state.Internationally,Trumponomics embraces protectionism and nativism with a focus on US economic interests.Trumponomics caters to the lower-middle classes,a reflection of the country's current economic and diplomatic challenges.Trumponomics will bring uncertainty to China-US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China should carefully study the policies of the Trump administration and prepare contingency plans.  相似文献   

2.
中国入世与中马经贸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入世给中马经贸关系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今后拓展中马经贸合作,中方企业应不断调整自己的出口和投资结构,找到新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3.
2009年10月17~1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广西社会科学院、东盟智库网络、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2009”在广西南宁举行。会议主题是“全球环境变化中的中国与东南亚”,来自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中国、美国、韩国等国家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在论坛上展开对话,专家学者就中国与东盟关系和东亚地区合作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形成了许多具有战略性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论坛部分专家的论文和会议报告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印尼与韩国正式建交40年来,双边贸易连创新高,相互投资不断增长,其他方面的经济技术合作富有成效。尽管仍存在许多困难与障碍,但由于两国政府重视,加上互补性较强,印尼与韩国经济关系仍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地缘环境是影响一个国家发展以及国家关系的稳定制约因素 ,是不可忽视的。中日两国作为地缘上非常接近的国家 ,其关系必然离不开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从两国所处的自然地理状况入手进行分析、探讨两国地缘政治关系的变化和美国这一地缘制衡力量对现实中日关系的影响 ,在两国利益上的共同点和难以解决的矛盾点都存在的情况下 ,两国关系只能是有限合作、有限冲突 ,但合作应是两国关系的主流  相似文献   

6.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s visit to Bangladesh in October 2016 has dramatically uplifted the strategic value of Bangladesh to the world and presented new opportunities to Bangladesls'security,political and economic interests.Bangladesh and China have agreed to elevate'the closer comprehensive partnership of cooperation'to a'strategic partnership.'China's B&R initiative is perhaps a major project for Bangladesh to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o connect itself with global markets.  相似文献   

7.
试析中国与印尼经贸关系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中国与印尼经贸合作关系发展很快,两国双边贸易和中国对印尼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顺利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障碍,尤其是中国一些商品对印尼的冲击引起印尼部分企业界的不满。本文拟对两国经贸关系存在问题,尤其是印尼纺织服装业受中国产品的冲击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以利于促进两国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布什政府对华政策与中美关系的未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由根植于政策思维中的“战略竞争”转向双方基于共同利益的战略合作 ,标志着布什政府对华政策正在向一种基调积极的方向发展。在这一过程中 ,布什总统起了主导作用。“融合战略”倾向下的对华政策主调是积极的 ,但其中既有制度性规制 ,亦有协商性敦促 ,仍有强制性一手。中美关系的真正问题在于化解双方的战略猜疑 ,中美战略对话需要充分尊重各自核心国家安全利益 ,并在此基础上扩大双方的合作 ,以塑造一种稳定、和谐与共赢的中美关系。  相似文献   

9.
有关援越抗法时期中越关系研究的档案、回忆录在中国、苏联、越南等相关国家得到大量解密和出版,研究素材得以极大丰富。研究方面,研究者对中越建交、边界战役、奠边府战役、日内瓦会议等相关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在胡志明访华及援越抗法时期中越的政治、经济联系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仍显不足,有进一步深入的余地。  相似文献   

10.
1988年以来缅甸的对外经济关系有了长足的发展,并对缅甸经济以及内政外交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从政治-经济及其互动的角度分析缅甸对外经济关系发展的成效和特点以及对缅甸所具有的意义。文章认为,缅甸的对外经济关系对缅甸军政府的维系至关重要,但由于受到西方国家制裁的严重制约,对缅甸国内经济的支持有限。  相似文献   

11.
Since the end of 2009,sovereign debt crises have erupted one after the other in Greece,Ireland,Portugal and Spain.Until now,the EU has not been able to keep this run of debt crises in check.Anxieties over the future of the European Union and the eurozone are mounting.American historian Walter Laquer has argued that economic decline,diplomatic weakness,and internal tensions could lead to the collapse of the EU.1 Philip Stephens,columnist for the Financial Times,wrote:At the opening of the millennium the European Union seemed a confident role model.The assumption was that the postmodern multilateralism symbolized by the euro would be exported to rising nations and regions.Now there are questions as to whether Europe itself can hold together.2 This paper aim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future of the EU by examining the European sovereign debt crisis and its socio-political impact on European integration.It also analyzes the reasons behind the worsening of the debt crisis,the future of European integration,and China's policy toward Europe.  相似文献   

12.
中韩自1992年建交至今走过了15周年的历程。其间,经贸往来互利互惠,政治合作共识增多,文化交流日益扩展。相对中韩各自对外关系的发展均展现出如下三个典范:一是速度之快的典范,二是领域之广的典范,三是共识之多的典范。当然在中韩关系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容回避的问题,包括经济摩擦,司法问题和历史认识差异等。不过经综合评价,认为态势基本健康,问题尚处发展中。因而展望中韩关系发展前景有望再上新台阶,即有必要把目前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定位转变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依据在于中韩关系发展日益呈现出经济合作密切化,战略意义明显化,人文交流深层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日俄、日苏关系是影响东亚地区国际关系格局的重要双边关系。在日本明治维新以前日俄关系具有西方殖民列强与亚洲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之间关系的特点,总体态势是“俄攻日守”。明治维新到十月革命前的日俄关系具有老牌的殖民主义列强与新兴殖民主义列强之间关系的特点,日俄在东亚既有争夺,又有合作,日本逐渐占了上风。十月革命后日苏关系既有社会主义国家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邻国关系的特点,又有较为浓厚的欧洲国家和亚洲国家之间关系的特点。这时期,两国之间始终未能建立真正的信赖关系,经历了“日攻苏守”到“苏攻日守”的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14.
李婷  全毅 《亚非纵横》2011,(1):37-43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立双边或多边自由贸易区(FTA)成为许多国家参与国际竞争、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近年来在经济发展上都取得了显著进步,双边贸易额不断增加。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印建立自由贸易区将给两国经济带来更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军队是苏哈托“新秩序”政权的权力基础,双方是一种共生关系。但是随着苏哈托个人权威的加强,他与军队逐渐分离成两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军队的地位和影响有所下降。本文主要探究这一关系变化的原因。苏哈托后的三位总统在不同程度上对军队进行改革,有助于印尼的民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随着澳大利亚白皮书明确将其与美国、日本、中国和印尼的关系列为最为重要的四大外交关系,学术界日益重视对澳大利亚对外关系和外交决策的研究。本文对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澳大利亚与东南亚关系的研究进行回顾和评析,并提出一些学术设想。  相似文献   

17.
很多东西方学者所认为的中国与东南亚之间长期存在的“朝贡贸易与宗藩关系”,实际上并不具备“朝贡”和“宗藩”的实质。将到中国者统称为朝贡者,基本上是中国统治者以及历代史官、文人的一厢情愿。中国朝廷通常没有也不打算利用这种表面上的、自我安慰式的“朝贡宗藩”关系来干预东南亚地区事务。实行“朝贡体制”数百年的明清两朝,其海外政策基本上是不作为的自我封闭政策,并没有获得对东南亚的实际政治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巴基斯坦在中国的周边环境和外交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作为中国通往西亚和中东的重要桥梁和南亚地区战略平衡和稳定的重要角色,巴基斯坦对中国具有独特的商业、安全和战略价值。中巴关系的未来发展一方面取决于政治外交、经济贸易、军事安全和人文交流这四个方面的内在发展,同时也受到印度和美国这两个外部因素的影响。巩固和发展中巴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两国共同的战略选择。未来几年,双边贸易和投资将有较快的增长,两国的民间交流和文化关系有望得到较大的发展,在地区多边组织和机制中的合作也将进一步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苏关系的恶化不仅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中国的外交也产生了重大影响。中苏关系恶化,首先导致了中国外交的战略调整;其次使中国外交日趋激进,并于60年代后期发展到极端;再次,促使中国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关系;最后,促使中国领导人下决心改善中美关系,联美反苏。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俄罗斯远东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化,消费品供应形势明显好转,但是市场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大量进口消费品带动的。今后远东发展的重点仍是原材料和能源工业,这是由现有产业结构的“超稳定性”所决定的。因此,远东农业、食品工业和轻工业发展滞后的局面难以根本改观,市场地产商品可供量与社会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之间的矛盾不能得到缓解。俄罗斯在今后几年内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入世将使俄罗斯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同时也为中国消费品出口带来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