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无论在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都是行政法理论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各国学者都认识到,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对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司法以及公民法律意识的培育和提高,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行政法治原则是现代法治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世界各国在长期的行政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也是我国行政法首要的基本原则。要正确运用这一原则就必须深刻了解它的内涵,并按照它的要求去做。  相似文献   

3.
西方行政法治发展的二百多年间,伴随着行政权功能理论的变化和行政权力运行方式的改变,不同的历史时期赋予了行政法治不同的时代特点,当代世界行政法治也体现出公私利益并重保护的价值取向、以行政程序法典化从而实现形式法治向实质法治的变迁、法治精神所要求的行政手段多样化以及行政法治保障救济机制日益完备等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论行政指导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形成,行政机关对各种市场主体的管理将越来越多地依靠行政指导。本文对行政指导的特征、作用及法律救济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正确应用行政指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6.
行政调查是指行政主体为了实现行政目的,依职权对行政相对人进行的信息收集活动,它是行政机关不可或缺的一项权能,广泛运用于行政机关的各种管理活动中。行政调查权与公民权利会产生冲突,因此,必须加强对行政调查的法律规制,明确行政调查所应遵循的原则、依据和主体、方式,规范调查程序,并且给权益受损的相对人提供有效的救济途径,这是推进依法行政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7.
现代法治包含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两种形态,相应地,法治行政也展现为形式意义的法治行政与实质意义的法治行政。行政主体对相对人拟作出不利决定时应当依据一定的合法性或正当性理由;行政程序抗辩权的存在与运行使相对人在行政程序中针对行政主体所持的理由是否真正合法或正当而予以有效抗辩,从而有力促进了形式意义的法治行政与实质意义的法治行政的生成。  相似文献   

8.
论行政误导的法律救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误导是一种特殊的、变态的行政指导,会损害相对方的合法权益。因此,应该给予相对方一定的法律救济途径,而行政主体也应当为其实施的行政误导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9.
论法律保留原则在给付行政中的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西方国家不同,我国的法律保留是在立法法中规定的。从《立法法》第8条的规定来看,我国存在三种形式的法律保留,即人大法律保留、特殊法律保留、一般法律保留。一般法律保留应该涵盖给付行政,原因是:第一,有助于法院的司法审查及对公民权利的保护;第二,宪法中所未定的剩余权力应归属于人民代表大会。但是,法律保留完全涵盖给付行政又存在着瑕疵:首先,有可能使公民彻底丧失要求给付的法律依据;其次,有可能影响到行政机关的相对独立地位。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将前者和对后者的修饰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论行政指导     
行政指导作为一种新型的非强制性行政行为,已成为政府积极管理和引导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行政指导应依法进行,注重行政指导模式,规范行政指导的程序,并明确行政指导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行政行为效力理论已经舶来多年,面对现实中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却始终回应乏力,如行政行为对民事审判的拘束问题、妨害公务的认定问题、公定力与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配问题,以及执行力与诉讼期间是否停止执行问题等,既有的理论很难给出融贯的解释。行政行为效力理论的重要使命是作为沟通行政行为与法治系统的桥梁,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方能为相关实践提供可能的指导。  相似文献   

12.
建设法治政府不仅需要形式法治的实现,更需要实质法治的确立,建设法治政府的关键环节是要实现依法治权,而要实现依法治权就要做到合法行政与合理行政,合法行政的核心内容是法律保留原则,合理行政的精髓是比例原则。法律保留原则是从形式法治角度来考察法治政府建设的,比例原则是从实质法治的意义上考量法治政府建设的。  相似文献   

13.
法治政府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法治政府是指政府机构的设立与运作、包括行政立法和决策在内的政府整体行为与个体执法行为都是合法化、合理化、规范化的政府。提出这一概念是对法治国家概念的集中回应 ,使人们更全面、更准确地认知和把握易引起误解的依法行政之真谛。建设法治政府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特殊意义。始终坚持全方位贯彻法律优先原则和创建政府行为法治化监控机制是现时建设法治政府之关键  相似文献   

14.
依法行政是我国行政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但存在着概念上的局限性,行政法治包含了比依法行政更为丰富的内涵。我国行政法治建设面临着观念和制度上的缺陷和不足,健全立法,规范执法,强化监督仍然是我国行政走向法治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确立了依法行政和建设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之下.法治行政的理论和实践关注的焦点是相应的制度构建,而制度的有效实施往往取决于其指导观念的确立。在指导行政法治建设中,诚信观念的树立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对于行政法治中诚信内涵的阐释,进而分析在行政法治中对于诚信的内在要求。探讨诚信行政与行政法治在内在要求上的契合以及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社会转型促进了行政法治理念的发展,也随之引发了行政方式的转变。其中,行政协商作为一种注重公民主体意志与权利的表达,强调行政治理活动中主体间性的彰显,追求公民权利和现代法治秩序在公私合作互动过程中实现的行政方式,集中诠释了民主行政、服务行政、平衡行政及程序行政等现代行政法治理念。在很大程度上,行政协商是现代行政法治理念催生的典型行政方式,推进行政协商的广泛应用乃我国行政法治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行政协商的推行尚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立基于理论挖掘,注重于主体协商意识与能力的培育,着力于相应制度机制之建构与强化,将成为推进行政协商融入行政实践,进而促进我国现代行政法治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行政自由裁量权是法律赋予行政机关在行政活动中依据立法目的和公正合理的原则,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判断并自行决定其行为或不行为以及如何行为的权力.奉行"无法律则无行政"的古典行政法治主义者并不承认政府有自由裁量权,事实上行政自由裁量权与行政法治是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实质意义的行政法治承认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存在,但同时对之进行合理监控,从而提高行政机关的服务水平及依法行政的层次.  相似文献   

18.
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执政党依法执政、立法机关依法立法、政府及其部门依法行政和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基本环节;市场经济需要自由与平等,自由与平等需要法律规范行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法治行政与之呼应;人权不得侵犯与人权需要发展要求行政厉行法治,对人权的关怀框定了法治行政的架构和内容.依法治国、市场经济和人权关怀,不仅成为跨越世纪的热门话题,更构成中国法治行政的深刻背景.实施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注人权保障和人权发展,使中国法治行政前景明朗.  相似文献   

19.
法律的保留构成了法治主义的中心,法律保留强调行政作用一定要依据相关的法律才能执行。法律保留原则发轫于传统行政作用的侵益性,并滥觞于消极行政范围的适用。然而,在积极行政崛起的背景下,传统法律保留原则的适用与积极行政产生抵牾与冲突,通过组织法依据、实体法依据和遵循程序法行政的阐释,可以寻找破解二者冲突与困境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行政即时强制是公安机关和其他有权机关在执法过程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极为特殊的行政强制手段。由于它的特殊性和高自我裁量性,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极为容易造成对公民人权的损害。法治警务框架的构建和“立警为公,执政为民”的提出必然要求对即时强制予以规范和救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