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在国际经济和政治事务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然而,从全球来看,中国经济的总量究竟有多大?中国经济占全球经济总产出的比重是多少?市场汇率低估中国经济实际美元总量  相似文献   

2.
陈思 《侨园》2006,(3):14-15
跨国并购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的重要特征。外资进入中国,走过了一条由合资与参股到独资与控股之路,其谋求企业控制权的欲望逐渐显露。进入21世纪以来,跨国公司直接并购中国企业速度明显加快,尤其是并购中国行业龙头企业的案例开始急剧增多。跨国公司的并购趋势,已经引起中国各个方面的高度关注。影响重大的外资并购案例据最新资料统计《,财富》500强企业中已经有400多家投资中国内地,投资项目达2000多个。从2000年开始,在华投资外商独资企业已从量上超过合资企业。一些跨国公司还谋求在中国A股市场上市,深度介入中国资本市场。跨国公司并购的…  相似文献   

3.
《党政论坛》2009,(8):28-28
1、裁员减薪潮会在中国进一步扩大吗? 张燕生(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不好说。全球裁员减薪潮会愈演愈烈,中国也会受到波及,一些跨国公司的全球裁员会包括中国公司。不过最终会不会进一步扩大,还要看中国扩大内需的政策和欧美日裁员减薪潮,哪个对中国的作用力更大一些。  相似文献   

4.
《党政论坛》2011,(9):28
中美经济高度关联,中国不可能独善其身。美国主权信用评级遭"降级"将如何影响中国经济,中国方面将如何应对,美债危机的影响将使中国经济走向何方?外储经营压力增加作为全球最大外汇储备国,目前我国拥有着3.2万亿美元的  相似文献   

5.
正以结构性改革提高世界经济的中长期增长潜力,凝聚各国的结构性改革共识,制定结构性改革路线图是中国举办G20峰会最重要的贡献之一G20会议作为一种国际经济合作协调模式,本质上是各国政治、经济力量博弈的结果。随着全球经济的货币化,以及国际资本流动的自由化,国际金融秩序的改革逐渐成了政治和经济议题的中心。作为刚刚"晋级"IMF份额第三大持有方、以及本币"入篮"的新兴经济大国,中国将如何面对这场博弈?同时,作为全球第二大  相似文献   

6.
近一两年,由于世界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我国吸收外资呈下滑趋势,但跨国公司对中国的投资却悄然崛起,并展现出迅速增长的良好态势。美国管理顾问业者基尔尼公司最新发表的对215家名列全球1000强的跨国公司调查表明,中国是第二个最有吸引力的投资地点,仅次于美国。潜在的巨大市场和独具勉力的投资环境,使改革开放后的中国迅速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市场和世界最有吸引力的投资地区。从1993年起,中国连续6年成为吸收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每年吸收外资的数量仅次于美国。在1991年至1996年中,外商在华投资几乎以每年100亿美元的速度递…  相似文献   

7.
国际投资发展模型与中国经验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田泽 《理论探讨》2006,(6):77-80
作为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吸收外资的大国,并且随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参与国际直接投资的潜力巨大。加强对投资发展周期模型理论和中国FDI现状的分析研究,对于制定适合我国对外投资发展的政策措施,有效地促进中国对外投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在现实中,行政的权力已经介入到市场中了。中国今天从商品市场、要素市场几个维度来看,经济的地区间分割非常严重。大国的规模经济对中国来讲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当中国经济已经长到目前阶段的时候,规模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持续下滑,既与全球经济整体低迷因素有关,也与自身周期性因素变化有关。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有三种:市场活力不足;创新因素匮乏;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中国经济发展自然仍有潜力、余地和韧性。需要推进全方位改革步伐,释放市场活力和社会活力。  相似文献   

10.
王坤 《民主》2009,(4):18-19
从美国的次债危机发展成美国的金融危机,然后蔓延成欧美乃至全球的金融危机。现在,危机早就进一步深化和蔓延.金融危机已经延伸到实体经济领域,全球经济的冬天已经来临了。而此次发生在全球经济“心脏”部位的经济危机将可能成为有史以来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  相似文献   

11.
谢九 《党政论坛》2012,(2):24-25
欧盟是现在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作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第一大技术引进来源地和第三大外资来源地,欧盟对于中国经济有多重要,显然已经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2.
王志乐 《求知》2000,(5):17-19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已经或即将面对的世界主要竞争对手是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这就要求我们高度重视跨国公司的动向,迎接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瞭望》1999,(52)
在历史交汇处观察世界经济形势,我们从已经感受到的经济全球化趋势给各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深刻影响,看到了下个世纪全球经济的最主要特征。从封闭走向开放、从短缺走向富足的中国经济,正面临着世界范围内经济结构调整、科技进步突飞猛进、跨国公司影响日益增大的压力。专家告诉我们,只要攫住发展机遇,勇敢地迎接挑战,就能使中国经济成为新世纪全球经济中举足轻重、活力盎然的重变组成部分。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中国经济焕发出了巨大的活力,综合国力的迅猛提高令世界瞩目,国际间关于“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的说法也屡屡入耳。那么在新…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政治学制度分析"范式",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在西方特别是美国政治学界中占主导地位;而国内政治学界对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研究还处于引介阶段,实际运用还很少.它在我国政治学中适用性到底怎样呢? 我们应如何看待它呢?本文试图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方法论自身特性的视角探讨其在中国政治学中的适用性.作为一种新制度主义分析方法,它在我国政治学中有一定的适用空间.但同时由于它本身的特性和局限性又限制了其在我国政治学中的运用.因此,对于中国现实经济政治问题的政治学研究,需要在吸纳学习理性选择制度主义方法论长处的同时,发展中国特色的"经济政治学".  相似文献   

15.
金岩 《学理论》2010,(19):76-77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化,全球范围内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快速增长,金融自由化程度的提高,国际资本流动规模不断扩大,金融市场的竞争加剧,呈现出此消彼长的多极化趋势,在此条件下,中国作为新兴市场国家的代表,在此轮竞争中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中国在可预见的将来有可能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探讨全球化竞争格局下,中国金融崛起过程中资本市场发展应当顺势而为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6.
薄智跃 《党政论坛》2010,(22):56-57
随着中国的经济崛起,世界各国对中国越来越关注。中国在国际上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皮尤全球态度项目(Pew Global Attitudes Project)对22个国家公众的民意测验结果显示,中国在国际上实际上有四种不同的形象。  相似文献   

17.
雷子 《侨园》2001,(1):6-7
进入90年代以后,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独资企业一直在增长,跨国公司已经在中国展开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18.
2011年7月27日,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宣布,中国目前正利用一艘废旧的航空母舰平台进行改造,用于科研试验和训练。实际上,在这一表态之前,中国航母已经是一个热门话题。现在,人们更关心的一个话题是,谁是中国首艘航母的舰长?中国航母的指挥团队又是怎样的呢?舰长的三大条件  相似文献   

19.
正一、中国"入世"的经济全球化背景:全球价值链的展开与深化近30年来,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基本趋势表现为全球价值链的展开和深化。所谓全球价值链是指建立在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链布局基础上的、覆盖包括制造和服务在内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以分层式生产和中间品任务贸易(tasktrade)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全球化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0.
袁剑 《团结》2012,(3):42
正中国模式缘起于所谓中国经济奇迹。中国经济之所以被视为奇迹,是由于其持续的超乎寻常的增长速度。但是与中国同时处于高速增长的经济体还有很多,中国只是其中速度最快的。中国和众多其他经济体的高速增长共同原因是:更加开放和更加自由的市场化改革,以及伴随着所谓全球化的全球市场体系在最近20年中的高速扩张。而中国之所以快于其他国家,则可归因于中国各级政府人为压低各种成本的特殊能力(比如劳动力成本、环境成本、税收成本等等),以及远超其他国家的投资能力(高投资率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前者使中国在全球资本竞争中赢得了更多的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