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崔莹  刘宏 《党史纵横》2001,(1):13-15
中国共产党面对国民党反对派的屠杀政策,先后举行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其他各地武装起义,相继建立工农革命军(后改称工农红军),并在十多个省三百多个县份内创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南昌起义研究一直是党史、军史、革命史研究领域里的热点和重点课题之一。本文着重从起义成败、与土地革命关系、起义军战略方向选择、打出国民党左派旗帜的评价、共产国际所起作用、起义首倡者、起义部队总指挥、中共前敌委员会成员、参加起义部队人数和歼敌人数十个方面,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南昌起义研究中存有争议的若干重要问题作一概述,以资进一步深化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前,党史界流行着南昌起义部队3万人之说和2万人之说。而两种说法,都包括蔡廷锴所指挥的第十师3个团的人数。其实,蔡廷锴及其部队并未参加南昌起义。贺龙曾回忆:“蔡廷锴有一个师,……在三十日、三十一日先后到达南昌,我们把他们  相似文献   

4.
1931年9月21日凌晨,国民党四十九师驻南靖山城独立团第一营三、四两连士兵共205人,携枪180余文,在我党领导下提前起义。枪杀了反动连、排长,割断电线、电杆,在山城中山公园集合队伍宣布起义,并将起义部队改编为闽南工农游击队第二支队第二大队,推选陈秀(颜长标)为大队长,陈炳辉为副大队长。下辖三个中队,罗、张、陈三位同志各为中队长。高举义旗在山城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并在街头巷尾张贴署名闽南工农游击队第二大队政治部题为《国民党十大罪状》  相似文献   

5.
杨飞 《党史博采》2008,(1):25-26
1927年8月1日凌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2万余人的革命武装,举行了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由此建立了一支党绝对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开创了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南昌起义是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的必然选择,"第一枪"的打响是历史的必然。然而"第一枪"打响的时间却一波三折,经历了三次变动,这与三个人有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张国焘、第二十军第一师第一团第三营副营长赵福生、第二十军第一师的一个哨兵。这三个人的历史地位不同、政治立场不同,但都实际改变了南昌起义"第一枪"打响的时间,客观上改写了南昌起义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泸顺起义是1926年12月在泸州、顺庆爆发的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起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四川地区独立领导武装起义的一次尝试,泸顺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在党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本文从起义计划改变、没有独立武装以及反革命势力镇压三个方面分析泸顺起义失败的原因,同时对起义的影响及意义做一探究,从而较客观全面地认识和评价泸顺起义。  相似文献   

7.
在党的历史上,广州起义是一次有争议的起义。在起义前就有该不该举行起义的争论。起义之后,党内又围绕如何总结、评价这次起义举行了讨论,发生过一些意见分歧。因为广州起义发生于八七会议召开4个月之后,中间经过了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失败,以及标志党内“左”倾盲动主义形成的11月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于是认为在革命低潮时不应该举行广州起义,甚至指责广州起义是“左”倾盲动主义的产物。考察历史,结论应该是相反的。  相似文献   

8.
刘向上 《世纪桥》2009,(4):26-28
1949年4月17日,国民党驻台湾空军第8大队上尉飞行员杜道时,在第20大队机工长郝子仪的协助下,驾驶第20大队的1架美制C-46运输机从台湾新竹机场起飞,冲破国民党军飞机的尾追堵截,历经了7个半小时的艰难飞行,带着200多个弹 孔,终于降落在我解放区徐州机场上。自20世纪40年代末期到20世纪80、90年代,台湾先后有几十架国民党军飞机起义飞归大陆。鲜为人知的是,杜道时驾驶的这架美制C-46运输机是从台湾起义飞归大陆的第一架飞机,杜道时也成为从台湾驾驶飞机起义飞归大陆的第一名飞行员。  相似文献   

9.
1949年4月17日,国民党驻台湾空军第八大队上尉飞行员杜道时,在第二十大队机工长郝子仪的协助下,驾驶第二十大队的1架美制C-46运输机从台湾新竹机场起飞,冲破国民党飞机的尾追堵截,历经了7个半小时的艰难飞行。带着200多个弹孔,终于降落在我解放区徐州机场上。杜道时也成为从台湾驾驶飞机起义飞归大陆的第一名飞行员。  相似文献   

10.
1927年7月27日,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全部从江西九江开赴到南昌,军长贺龙在军部驻地紧急会见了领导和参加南昌起义的共产党人李立三、谭平山、朱德、恽代英、刘伯承、吴玉章、徐特立、高语罕、方维夏、郭亮、朱蕴山等。当有人提议要设法争取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参加南昌起义时  相似文献   

11.
<正>李井泉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过中共四川省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兼成都军区第一政委,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第四、第五届副委员长,中共第八、第十、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他的一生波澜壮阔,跌宕起伏,尤其是他早期的革命活动更富传奇色彩。南昌起义后,他参加了起义部队,走上了革命道路。后来,跟随起义队伍到达广东省大埔县光德镇,并在光德一带从事革命活动。  相似文献   

12.
贺龙部队是起义的主力 南昌起义部队来自多方面,但贺龙任军长的第二十军和叶挺率领的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及叶挺独立团扩编后的第四军第二十五师是起义的主力。  相似文献   

13.
关于南昌起义几个问题的研究综述张晓冬自1987年纪念南昌起义60周年至今,史学界围绕南昌起义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在南昌起义旗帜的选择、土地革命和起义军南征几个问题的研究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现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一、南昌起义与国民党左派旗帜...  相似文献   

14.
论湘南起义对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伟大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南起义,是朱德和陈毅在南昌起义之后,率领部分起义军进抵湘南,同湘南特委共同组织发动起来的成功起义。这次起义,从1928年元月宜章年关暴动拉开序幕,到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率领湘南起义部队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会师,历时3个多月。革命风暴席卷十几个县,参加暴动的群众达几十万人。这次起义,在武装斗争与农民运动相结合,同时在建党、建军、建政、分配土地等方面,进行了伟大的尝试,为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为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经验。湘南起义实现了武装斗争与农民运动相结合,为开辟中国革命的…  相似文献   

15.
杨陶然 《湘潮》2006,(11):55-56
拘禁胞弟建国初期,谭震林担任浙江省委书记、省人民政府主席和中共华东局第三书记。分别20多年的几个兄弟先后与谭震林联络上了。老四谭云,解放前被抓壮丁在国民党军队干了十余年,1949年杭州解放时他随部队起义,所以第一个见到兄长。在各自介绍了曲折的经历后,谭震林根据弟弟的  相似文献   

16.
曾生同志离开我们已一周年了。每当忆起他的音容笑貌,怀念之情,就难以自已。 我早期不认识曾生同志。但在抗战初期就常听到曾生、王作尧率领游击队伍在惠东、宝安敌后英勇抗敌的事迹,至为敬佩。王作尧是我在黄埔军校时的同学,曾生则是初闻大名。 1949年初,我在北平起义,部队改编为第四野战军独立二十四师,仍由我任师长。当时西北以及大江以南广大地区尚待解放。北平起义的部队所有几十个师都实行改编,分别编入人民解放军  相似文献   

17.
湘南起义在党史和军史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对湘南起义的评价日益公正、客观,研究成果也日渐增多。但我们认为关于湘南起义的一些问题还没有完全弄清楚,在此我们对共产党最早升起军旗的地方等五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戴和杰 《党史博览》2014,(11):55-56
正谈起南昌起义,人们立刻会想到的是铁血男儿的身影。其实,起义部队中还活跃着一支30人的女兵队伍。她们大多数是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六期的学员,少数是何香凝办的妇女训练班的学员。这便是人民军队的第一批女兵。起义部队南下广东时,除彭漪兰、彭援华和胡毓秀被分配在刘伯承领导的参谋团工作外,其余27名女兵均被分配在贺龙的第二十军、叶挺的第十一军和朱德的第九军担任宣传或救护等工作,留下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广州起义的筹划和发动,分为南昌起义军南下失败前后两个阶段,其波及区域遍布广东省城乡多地;广州起义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密切配合,是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实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和土地革命总方针的重要举措,是其通盘方案的终极目标和最高峰;广州起义被赋予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和为社会主义革命开辟道路的双重使命,兼具两重性质;广州起义是遵循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在中国进行的一次勇敢尝试,并蒙受"左"倾盲动错误的影响,但在其发动过程中和失败之后,无论是客观上还是主观上,都从多个方面对适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中共和共产国际围绕广州起义意义和失败教训的思辨与反思,系统总结了由大革命失败向土地革命转变时期,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近半年来的经验与教训,为中共六大制定以民主革命十大纲领为主要内容的革命路线奠定了思想基础;以广州起义失败为标志,中国革命进入以土地革命和苏维埃运动为中心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20.
大革命失败后党领导了一系列武装起义,成为"从北伐战争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即中国革命复兴的一个重要标志。发生在湖南醴陵的醴陵农民暴动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次。这次起义在当时影响很大,但史学界对它至今尚缺乏研究,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的《中共党史大事年表》及《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记》列举了大革命失败后党领导的几十次武装起义,大至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小至县以下的地方起义,而对影响颇大的醴陵暴动却未提及。有鉴于此,本文拟对醴陵暴动作一初步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