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玉龙  刘志扬 《台声》2002,(12):27-29
公元2002年8月29日,一个海峡两岸IT产业界非同寻常的日子!这一天,居全球晶圆厂龙头地位的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外界宣布:台积电与上海市松江区已经完成签订投资意向书,未来将在该地区进行投资!由此,两岸业者关注多时、计划8年、总投资达100亿美元的台积电“落户”上海案的“?”号已经成为“!”号。有专家为此断言:包括先前“台联电”落户苏州、“中芯国际”和“宏力半导体”落户上海浦东在内的台湾IT产业界的“四大巨头”,现在已经全部在大上海区“安营扎寨”。而以上海为“轴心”,苏州、无锡与杭州…  相似文献   

2.
杨胜云  刘志扬 《台声》2002,(11):16-17
以上海、苏州、杭州、宁波等城市为中心的大上海地区已经成为台商投资大陆的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为了配合大批台商群聚长江三角洲的态势,随着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步伐的加快,台湾金融界纷纷抢滩大上海布局设点,并为开业经营积极准备。近年来,随着两岸经贸活动日趋频繁,以及受到台商对金融服务需要的压力,台湾当局在两岸金融政策方面有所松动。从去年6月起,台湾方面开始允许其金融机构赴大陆设立办事处。之后,在符合规定的9家台资银行中,有8家向中国人民银行提出了申请。今年5月,台湾彰化银行和世华银行的代表处已先后落户江…  相似文献   

3.
从今年7月1日开始,大陆正式开放外资参股证券公司和外资参股基金管理公司。随着祖国大陆证券业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对已在大陆耕耘多年的台资券商来说,既是一种机会,更是一种挑战。  相似文献   

4.
台湾人创业大上海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雨文  杨胜云  张敏 《台声》2002,(8):16-18
从6月22日到7月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台声》杂志、《今日中国》、“海峡之声”、“金陵之声”5家媒体,以“台湾人创业大上海”为主题,联袂到上海采访多家台资企业,透视台商投资上海热的现象。到上海来是为了求发展2000年,讲述一个台湾人在上海10年商海坎坷经历的书———《我的上海经验》,在岛内十分畅销。时隔两年,该书作者陈彬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说:“尽管开始我在上海做生意失败了,可每次到上海去,我都是很愉快。但是回到台湾时,我感受到的不是天灾、地震,就是贪污、八卦新闻之类,台湾的气氛我感觉不怎么样…  相似文献   

5.
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台湾所受冲击较小,没有爆发银行危机,经济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主要原因是外汇存底高,有利于保持币值的稳定;金融市场开放进程较为稳健,外资对岛内金融市场的冲击较小;适时进行了产业升级,经济发展较为正常。金融危机后,一方面台湾当局大力推进金融改革;另一方面,金融业原有的政府控制银行、监管不足、管理欠佳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相似文献   

6.
台湾金融业投资祖国大陆的积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跃荣 《台声》2002,(2):14-15
随着两岸经贸关系的日趋热络和人员往来的日益频繁,实现直接通汇、开展两岸金融合作已是大势所趋。近一段时期,台湾当局在政策上有所松动,于是台湾金融业者争先恐后到大陆设立办事处、调查商情。台湾金融业投资大陆,将对台湾经济、大陆台商企业、两岸经贸往来产生积极影响。有助于缓解台湾金融业的严重危机台湾金融业危机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逾放比节节攀升。1992年台湾本地银行的逾放比只有0.81%,此后逾放比逐年递增,1995至2000年分别为2.85%、3.68%、3.70%、4.36%、5.34…  相似文献   

7.
王海军 《台声》2011,(1):67-68
回大陆之后,时常有人问起我,台湾怎么样?我总是无以应答,因为台湾带给我太多太多不一样的感受。  相似文献   

8.
李文川 《政策》2000,(2):14-16
谈判桌上的一个焦点 金融业作为服务贸易的支柱产业,在加入WTO的谈判桌上,其开放程度始终是一个焦点。 业内人士认为,一旦加入WTO,国内金融业肯定受到冲击,我国会控制开放节奏。如果在有限的时间  相似文献   

9.
对于在上海阿波罗大厦工作的刘先生来说,新天地的星巴克咖啡屋是他与朋友约会最喜欢去的地方。“傍晚时去新天地最惬意,那里不仅可以喝咖啡,还可以逛精品屋,去健身房,喝酒聊天。新天地可以说是上海人的休闲中心。” 记者在新天地一带采访时发现,这里的休闲娱乐场所居然很多是台湾人开的。比如“仙踪林”红茶坊、“上海本色”精品屋、“百草传奇”餐饮、“圣大保罗”健身房、“星巴克”咖啡屋等。 近年来,以仙踪林、汤臣高尔夫、自然美等为代表的台湾休闲娱乐业在大陆的大中城市逐渐流行开来。台湾人开的休闲娱乐中心已成为上海年轻人休闲最喜欢去的地方之一。  相似文献   

10.
陈志刚 《台声》2004,(4):38-39
鸿海集团是台湾第一大高科技制造企业。目前,鸿海集团在北京、昆山、深圳、杭州建立了4 个营运据点,正准备在大陆全面拓展。而在山西,鸿海集团扮演的角色更多的是一位衣锦还乡的骄子,而不仅仅是来自台湾的普通投资人。 企业参观、个人演讲、修桥筑路、扶残助学、投资办厂……郭台铭这位祖籍山西晋城的台湾鸿海集团总裁,在2003 年10 月底,短短两天的故乡行程中“回报家乡”。 “我是山西人,有人希望我在山西办国内的第一个工业园。但我想,在家乡办厂,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所以在中国投资的第15 个年头,我才回来办了第一个工业园。” 郭台铭这…  相似文献   

11.
近期,海峡两岸在关于签署金融监管备忘录(MOU)的具体问题上遇到了一些障碍,其真正的症结在于岛内至今对于在多大程度上开放大陆金融机构入岛问题仍未拿定主意,对其自身金融业的体质与进入大陆后的竞争能力也抱有一定的怀疑,因此对开放双向交流的后续衍生问题与所获利益难有把握。两岸金融交流至今仍缺乏实际的试验与试点,而海峡西岸经济区却提供了一个最理想的先行先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十年来台湾企业界在祖国大陆投资近1000亿美元,现在大陆的台资企业逾6万家。大陆市场 已成为台湾最大出口地,约占台湾总出口量的二成五,同时也是台湾出口市场中增长最快的。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40年代末,10万上海人陆续移居台湾;在海峡两岸40年的完全隔绝中他们梦萦上海、思绪万千。到了80年代中后期,随着祖国大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方针政策的出台和台湾当局封锁政策的有限度松动,移居台北的上海人再也按捺不住了,他们跨越海峡,回到梦中的故乡。从追忆父辈养育之恩、寻觅当年的旧梦,到悲欢离合、骨肉相聚,这份怎么也改变不了的“上海情”,这股亲如兄弟、情同手足的情缘,成为上海与台湾两地经济、文化等各项交流不断推向纵深的动力源之一。  相似文献   

14.
孙立极 《台声》2007,(7):32-32
“一转眼香港就回归十年了.看到香港的发展变化.我是感慨万千!”一落座.78岁的纪朝钦就直入主题。  相似文献   

15.
10月12日上午,位于上海西区的龙通生活广场分外热闹。一辆辆贴有特奥标志的大巴从四面八方汇集于此,分散在各个赛区的台湾特奥选手将在这里集中,而后结束他们为期15天的上海之旅。  相似文献   

16.
20 0 1年台湾的国内生产总值初次出现了负增长 ,贸易总额由于受到了国际市场信息技术产品需求衰减的影响而减少了 2 0 %、外资投资额也减少了 30 %。台湾企业对中国大陆的资本投资趋向增大 ,台湾企业继续向中国大陆转移生产据点。自台湾于 2 0 0 2年 1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 ,它在对外贸易和外资投资方面不断放宽限制。台湾当局担心台湾产业空洞化的进一步发展 ,努力采取措施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2 0 0 1年贸易总额减少了 2 0 %根据台湾“行政院”主计处的统计数字 ,2 0 0 1年台湾国内生产总值出现负增长 - 1 .9% ,这是 1 951年台湾开始…  相似文献   

17.
<正>俄罗斯人近来有些燥。没错。原本指望在石油环球“嘉年华”大餐中“多快好省”地分一杯羹的俄罗斯,其能源战略的欧洲布局由于“爱国主义”思潮在欧盟的兴起而进展缓慢,而美国人在对俄罗斯加入WTO问题上不断抬高的叫价,使俄罗斯人至少在表面上看去已越来越失去耐性。  相似文献   

18.
井灿 《台声》2005,(12):36-38
上月,台湾“立法院”首次表决以认同“九二共识”,承认一个中国,促进两岸经贸交往为主要内容的《两岸和平促进法》。虽然各界预料到这个法案会在“立法院”遇到台湾绿营的强烈抵制,但是表决现场还是发生“严重的肢体冲突”,迫使表决不得不中断。分析人士认为,该法案的实质,就是要绕过行政机关的阻挠,落实国亲两党党魁与大陆达成的促进两岸经贸往来的一系列政策,为台湾经济谋出路。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台商说,无论这个法案前途如何,台商与祖国大陆的经济往来都会越来越密切,只有依托祖国大陆广阔的市场和生产要素比较优势,台湾经济才能…  相似文献   

19.
中国有句古话:男怕人错行,女怕嫁错郎。上海女孩李莎现在担心的却是,自己是否一时冲动入错了行?羡慕金融业朋友的高薪,2008年初,李莎放弃公务员的工作,在朋友的引荐下去了兴业证券的上海营销总部。  相似文献   

20.
纪硕鸣  童清峰 《台声》2002,(5):39-39
作为台湾对大陆投资政策重要分水岭的8寸晶圆厂投资大陆案,延宕近半年后终于定案,虽然是小规模、低度开放,但已突破台商投资大陆的敏感防线。面对诱人的大陆市场,台湾许多资讯科技企业其实早已大规模跨海登陆布局,抢占大陆的庞大商机:广达低价产品往大陆生产,台湾则研发及生产高附加价值产品;华硕大陆厂的产值直逼台湾母厂;中芯8寸晶圆厂已在去年9月投产;宏力计划明年量产;明电通看好中国大陆市场,自创品牌。北京、上海、沈阳、福州、珠海都相继引进台商投资晶圆厂。根据台北市电脑公会与数位周刊的联合调查,去年是台资高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