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1938年11月日军攻占临湘、岳阳起,湖南便成为抗日战争的重要正面战场。三次长沙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驻湘国民党军队与入侵的日军几度大战,虽然取得了一些战役战斗的胜利,但在不依靠民众的片面抗战路线指导下,最终还是丧师失地,湖南大部分地区沦入敌手。在关键时刻,中国  相似文献   

2.
龚积刚 《湘潮》2005,(6):25-30
常德战略地位特殊,在抗战中成为中国抗日军队和日本侵略军必争之地,中国抗日军民在此演绎了一幕幕惨烈、悲壮的历史活剧。本刊现特编发《常德细菌战:日军罪行罄竹难书》、《常德会战:一寸山河一寸血》两文,重温历史,激励大家不忘前事……  相似文献   

3.
1944年,日军为了打通平汉、粤汉、湘桂等几条铁路要道,开辟至南洋的"大陆交通线",意图摧毁美国在华的空军基地,进而发动豫湘桂战役。其中的长衡会战是豫湘桂会战中的第二阶段。尽管在长衡会战中,中国军队丢失了湖南大片领土,但中美空军的联合作战行动不仅掌握了常德会战后的制空权,通过配合守军作战,沉重打击了日军,而且其联合作战行动成为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联合的光辉典范,昭示着中国抗战必胜。  相似文献   

4.
张岩 《党史纵横》2009,(6):52-57
在抗战史上,以伏击优势消灭日寇1000余人的平型关大捷和以增援兵力优势消灭日军1万余人的台儿庄战役作为国共两党著名战例都已名垂青史。受后人景仰。可是很少人关注在数量和装备均处劣势、孤守衡阳的抗日军民却打死打伤近2万日寇的衡阳保卫战。在这场坚守时间之长堪比凇沪会战的惨烈战役尘封65年后的今天,让我们重新走进衡阳抗日军民那47天硝烟弥漫的血火记忆。  相似文献   

5.
1945年4月9日到6月7日,日军为挽救其灭亡的命运,调集8万人的军队发动了针对湖南西部,特别是芷江机场的大举进攻。国民党调集10个军11万余人,以雪峰山为依托,诱敌深入,以优势兵力打退了敌人的进攻,保卫了芷江机场,取得了湘西会战的胜利。  相似文献   

6.
芷江洽降     
湘西会战,又称雪峰山会战。是日军在中国正面战场进行的最后一战。1945年4月。作最后挣扎的日本侵略军发动了以攻占芷江机场为目标的湘西会战。在这次战役中,日军共调集了5个师团。加配3个独立混成旅团。总兵力迭8万人。中国军队则投入了8个军23个师。总兵力共11万人,由陆军总司令何应钦指挥,湘西会战历时50余天,中国军队通过顽强战斗。毙伤敌28174人,俘敌247人,缴获大小火炮24门,其他战利品20余吨。粉碎了日军攻占芷江机场的企图。这一胜利,与美军在冲绳岛的进攻遥相呼应。湘西会战后不久,中国军队即乘胜收复桂林、柳州,并在缅北滇西展开反攻。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相似文献   

7.
武汉会战是我国抗战初期投入兵力最多、战线最长、历时最久、牺牲最大的一次战役,当时战场遍及皖中、皖西、赣北、豫南、鄂东的广大地区。这次会战历时4个多月,日军曾使用兵力40多万,中国军队也调动兵力100多万,利用武汉外围江河湖汊交错、地形起伏纵横的天然屏障,层层设防,顽强抗击日军,使对方遭到重大杀伤和消耗。日军虽然在1938年10月25日占领武汉,但并没有在这次会战中歼灭中国军队主力部队,达到速战速决,迫我投降的目的;另一方面,由于战区扩大,补给线延长,兵力不敷分配,日军从此陷入战争的泥淖而不能自拔。当然,武汉失…  相似文献   

8.
1944年,日军为了挽救其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失利,向我华中、华南地区发动进攻,四、五月间,日军从国民党军队手里夺取了郑州、许昌,打通了平汉线,向湖南进军的日军,随后占领了长沙、衡阳等地。为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中共中央决定,组成以王震为司令员、王首道为政治委员的南下支队,挺进中原。  相似文献   

9.
青东大屠杀     
1937年11月,上海被日军占领,成为日本侵略者的战略要地。然而,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及其周围地区领导的抗日斗争方兴未艾。离上海仅三四十公里的青东游击根据地是沪郊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那里有中共青浦工委领导的顾复生的三支队。1939年7月,他们密切配合东进而来的江南抗日义勇军.打击吴淞江日军、歼灭汉奸、伪军,奇袭上海虹桥机场地区、痛击忠义救国军姚友莲部,震惊了淞沪地区敌人,扩大了我党的政治影啊。人民军队军威四扬,对日军造成了直接威胁。日军现这一块游击根据是为眼中钉、肉中刺。日军蠢蠢欲动,日益加速大扫荡的…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中的武汉会战是中日战争史上最大的一次会战.历时4个半月,大小战斗数百次,战场范围跨鄂、湘、皖、赣四省。日军投入兵力约35万人,中国军队共投入兵力高达100万人。国共两党摒弃前嫌,共赴国难,顽强地与日寇展开了阵地战、运动战和游击战,沉重地打击了侵略者。南浔会战是武汉会战中的外围战。  相似文献   

11.
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中国军队第九集团军在张治中率领下奋起抵抗。凇沪会战历时3个月。中国军队先后调集70余个师抗击日军。10月26日晚,中国军队第88师第524团第2营400余人(报界宣传称“八百壮士”),在副团长谢晋元、营长杨瑞符的指挥下,奉命据守四行仓库,坚持战斗4昼夜,掩护主力部队西撤。淞沪会战中,中国军队共毙伤日军4万多人,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  相似文献   

12.
<正>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国共两党发布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在华北战场上,国共两军配合作战阻击日军最为成功的一个战例,当属忻口会战。在忻口会战中有四位国民党将军血洒疆场,其中级别最高的就是被称为"抗日殉国第一军长的郝梦龄"。郝梦龄在上战场之前就已抱定必死之心,在留给妻子的遗书中这样写道:"此次抗战,乃民族、国家生存之最后关头,抱定牺牲决心,不成功便成  相似文献   

13.
天津抗日杀奸团自曾澈担任总负责人后,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抗日杀奸活动,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以下几项: 一是炸毁日军公共汽车。日军击领天津后,为方便日本军人出行,在天津西站到北站之间专门开通了一路公共汽车。  相似文献   

14.
祝彦  胡飞 《党史文苑》2009,(8):45-49
一般历史教科书让人们对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的徐州会战、淞沪会战、武汉会战等比较熟悉。其实,在江西正面战场进行的上高会战.其意义和战果都不亚于以上战役。上高,地处江西西北部,隶属宜春市,居于武功山与九岭之间.是南昌经浏阳进人长沙的要道,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上高会战挫败了日军企图抢掠赣江两岸物资的“鄱阳湖扫荡战”的计划,改变了中国军队对日本军队“历次会战兵力六比一之惯例”。近年来,这一战役已引起学术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1944年01月24日,杨震率领新四军江南挺进支队袭击华容墨山铺日军据点,缴获大批物资弹药。02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西南数省抗宣戏剧团、队在桂林举行大规模戏剧展览会,我省衡阳中国实验剧社及在湘的军委政治部刚宣九队等四个团队,冲破国民党湖南当局重重阻挠,赴会参展。09月,根据中共中央和南方局关于《加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敌后抗日武装斗争》的指示,中共湖南省工委决定:一、积极恢复和发展党组织,训练党员,培训骨干,组织抗日游击队;二、培养和组织抗日积极分子,组织以党员为骨干的不脱产群众抗日游击小组,宣传抗日…  相似文献   

16.
知识园地     
抗日战争中的四个关键战役淞沪战役粉碎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1937年8月13日,日军开始进攻上海,淞沪会战打响。淞沪战役中,中国军队共毙伤日军4万多人,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为华东地区大批工业设备的内迁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平型关大捷显示人民军队的力量。发生于1937年9月23日。这是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后的首次胜利,共歼灭日军1000多人,击毁汽车近百辆,缴获轻重武器数百支。它表明,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抗战力量。台儿庄战役取得正面战场首次大胜利。1938年3月中旬,日军坂垣和矶谷两个师团,分东西两路…  相似文献   

17.
<正>1938年,日军进行战略调整,随后根据战局的变化发动徐州会战并攻向武汉,“给八路军在华北繁殖游击战争,扩大抗日根据地提供了良好时机”((1))。毛泽东指出,日军“将华北兵力集中于徐州,华北占领地就出了大空隙,给予游击战争以放手发展的机会”,“是敌人自己弄错,不是我们使之错的”((2))。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相持。围绕日军这一决策的脉络及其后果,考察抗战军事形势动态演变的研究仍有空间((3))。本文以论述日军战略流变为基础,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后期,日军在东南亚地区节节败退,但仍苟延残喘进行垂死挣扎,一面在海上布设水雷封锁抗日盟军船队,一面纠集一批24岁以下的青年组编自杀机和自杀艇,袭击海上的抗日盟军舰船,拦截抗日盟军飞机,给抗日盟军带来了很大威胁。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上将中,有这样一位特殊人物:早年毕业于黄埔军校,曾任国民党陆军80师中将师长、71军中将军长、华中“剿总”中将副总司令;抗日战争时期参加了九江会战、桂南会战,在打通滇缅公路、夺取日军控制的松山等战略要地的作战中,立下战功;解放战争时期,他作为东北战场国民党军的四平“前敌指挥官”,曾受到蒋介石的火线提升,并授青天白日勋章;1949年8月4日,他与一级上将移潜一起,率部在长沙起义,使湖南得以和平解放,得到毛泽东的高度赞扬;1955年,他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上将。此人便是一生经历颇具传奇色彩的陈明…  相似文献   

20.
合一 《党建文汇》2005,(9):47-47
1942年,应英国政府邀请,中国远征军第一次为保护滇缅公路出境作战。由于英军的背信弃义,临阵逃脱.终于兵败缅甸,大部队撤往印度。日军精锐之师第56师团一直进犯到怒江边,企图从中国抗战的大后方给中国军队致命一击。为扭转国内抗日战场腹背受敌的不利局面,在美军的配合下,1944年5月,由著名抗日将领卫立煌上将统率的20万中国军队越过怒江向对岸的日军发动反攻。日军进行了最疯狂的垂死挣扎,其中的松山攻坚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