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核心内容,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法律政策对于包括城镇化在内的各种社会发展进程始终具有主导性作用,现行土地、户籍、就业、教育等方面的法律政策中一部分内容存在阻滞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作用,必须消除这些法律政策桎梏,为下一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打开空间。  相似文献   

2.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应该不同于过去时期的城镇化过程。其演进路径经历产业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居住城镇化--生活城镇化等发展过程。在新型城镇化的不同发展阶段和历史时期,城镇化的重点内容应有所侧重,这样才能循序渐进,理顺关系,少走弯路。  相似文献   

3.
推进规模城镇化向人口城镇化的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新型城镇化面临重大机遇、拥有巨大潜力,并将在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中扮演重要的历史性角色。当前的突出问题是,如何解决城镇化质量不高、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我们的主张是,推进规模城镇化向人口城镇化的转型,以人口城镇化为主要载体、以政策和体制创新为重点,有效释放城镇化的内需潜力,争取到2020年基本形成人口城镇化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取得了显著成就,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战略途径。城镇化本质上是人类现代化的过程和结果,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城镇人口比重的变化,而是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促进农村人口有序转移,使其真正融入城市,事关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生活品质,其影响力和意义不言而喻。本文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角度,探究城镇化与人口发展的相互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2012年12月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积极  相似文献   

6.
了解城市居民眼中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助于采取相应的措施规避社会风险,避免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产生不利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给城市居民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权益挑战,城市居民对此抱着期待与忧虑并存的复杂心态。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政策制度障碍、城市发展水平限制、城乡文化差异以及"城里人心态"与"小农意识"作祟等。必须从革除体制弊端、完善城市功能、盘活农村资产、搭建交流平台及关注弱势群体入手改进,方能摆脱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给城市居民带来的顾虑,进而抓住历史机遇实现"新老市民"的发展共赢。  相似文献   

7.
主持人语: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是扩大内需的原动力,也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中国经济平稳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如何使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如何使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核心是实现人的城镇化。  相似文献   

8.
农业发展与农村城镇化之间存在着内在必然联系,他们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农村城镇化的推进必须以农业发展为前提,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农业、加大农业投入、推进农业技术进步、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适度对农业进行保护和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从而促进农村城镇化与农业发展的协调。  相似文献   

9.
新型城镇化道路核心是推进人口城镇化,而现行的土地制度则是推进人口城镇化的最大掣肘,亟需在以下几个方面创新和发展:明晰农村土地产权关系,赋予农民土地用益物权主体地位;严格区分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机制;建立健全农村替代土地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户籍与土地制度联动改革;摆正政府土地管理的职能定位。  相似文献   

10.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一个深刻影响甘肃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问题。本文从甘肃省城镇化及农业转移人口现状入手,分析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在经济、政策、文化、社会等方面存在的制约因素,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十三五"时期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要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引领,这是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培育发展新动力的关键。要认真解决制约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难点问题,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从需求和供给两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2.
伴随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农业人口转移到城市就业。农业转移人口作为城市产业工人的主体,一直以来是中国人口红利的重要贡献因素。2004年,中国出现刘易斯拐点,即普通劳动力短缺和工资上涨。2012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首次减少,标志着人口红利的消失。根据目前中国劳动力人口的特点,本文分析了刘易斯转折阶段的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结构问题,认为就业的文化技能结构、产业和行业结构、收入结构、社保结构、区域结构的不合理,影响到农业人口城市转移就业的层次和水平,也影响到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和城乡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对刘易斯转折阶段我国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结构问题进行分类研究的基础上,从改革户籍制度、改革教育制度、加大人力资本投入等方面提出促进就业结构优化、质量提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城镇化无疑是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路径,但农业人口市民化作为城镇化率提升的关键,其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具有特殊性。以云南德宏为例,总结和反思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推进的实践,分析把握边疆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市民化工作中的制约因素,研究探讨改进少数民族农业人口市民化工作的对策建议,将有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城镇化进程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是解决贵州发展过“慢”这一主要矛盾的最佳途径。为加快推动贵州农业现代化,文章提出了“一二三四五”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新型城镇化是对传统城镇化的一种发展上的延续,新型城镇化的"新"重点就体现在它的布局和规划更合理。科学的规划关系到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方向,所以,要通过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城镇化发展的合理布局。要调整优化产业生产方式,促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协同推进。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贵州省的三化水平相对全国平均水平较低,且三化协调程度不足。文章分别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分析了贵州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互动关系,并针对贵州省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引入了市场机制来推动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并提出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和增强内部要素流动、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我从要素市场化角度谈一谈怎么样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第一,新一轮城镇化必须避免传统城市化的发展路径和思路。如何理解城市化或者城镇化?不管叫城市化,还是城镇化,关键在于如何理解和把握城市化的本质和规律。从经济学来理解,所谓城市化就是指资源的积聚效应,或者叫规模经济原理,即城市化主要是生产要素的积聚过程,从而形成规模效应,这应当是解释城镇化规律的基本依据。从发展经济学来讲,城镇化或者城市化的核心问题就是强调人口城乡流动,强调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过程;而从社会学来说则是人口流动过程如何实现人口城市化,也即城乡人口社会融合问题;如果从空间经济学来说,现在强调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发展不同步、不协调的趋势越发明显。结合我省目前的“四化同步”发展形势,针对新型城镇化综合配套改革不到位;工业化技术水平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信息化人才匮乏,自主创新能力弱,农业科技支撑不足、农民技能低下等几个重点问题,提出了构建山东省“四化同步”发展机制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中通过定量方法来论证城镇化与农业保险发展之间的相关关系,并从风险的视角,分析新型城镇化会通过土地流转、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以及人的城镇化等方面来为农业保险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对于如何实现农业保险的长足发展,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本文在构建城镇化质量与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之上,利用2004—2013年的数据,通过协调度模型对我国西部12个省份城乡协调发展情况进行了纵向与横向分析。研究发现:各省份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与其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情况的好坏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协调度仅是用来评价某个省份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是否协调发展的一个指标,它并不能完全反映该省份城镇化水平与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高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