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11”事件骤然间将美国的执法部门推上了负责防范和保卫美国本土的最前线,这直接影响到联邦调查局(FBI)今后的工作方向。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布什政府很可能对联邦调查局动大手术,使其主要职责从调查一般性犯罪转向对付恐怖主义。如果调整计划能够得到实行,联邦调查局将经历历史上最为深刻的一次变革。  相似文献   

2.
伊娜 《前沿》2007,(5):116-118
证人的资格问题是证人制度体系中的基础问题,对于谁可以作证、作为证人应当具备何种条件、是否有证人能力的人就可以或必须出庭作证等,都是证人资格研究的相关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律的进步,美国刑事诉讼中对于证人资格苛刻的限制逐渐减少。但是虽然原则上任何人都具有出庭作证的资格,并不意味着在法律上没有对证人的资格做任何的界定。在下文中,笔者将介绍美国的证据规则中规定的几种特殊证人的资格。  相似文献   

3.
美国:出售盗版可处5年监禁并重罚 “未经授权,复制、传播、展出拥有版权的音像制品,将面临法律的民事或刑事惩罚。刑事侵权将受到联邦调查局(FBI)的调查,构成重罪者,最高将面临入狱5年或25万美元罚款或两者并处的惩罚。”  相似文献   

4.
1999年5月15日,美国联邦调查局特工在华盛顿杜勒斯国际机场,将正欲通过海关登机返回澳大利亚的一名叫威斯·比莱利的澳大利亚人拦住,带进机场保安定。在机场保安室内,联邦调查局特工从比莱利身上搜出了伪造的法国及加拿大护照各一本和数份机密文件,遂将其拘留。5月17日,联邦调查局以比莱利犯有间谍罪向弗吉尼亚州的联邦法院正式起诉,指控他非法窃取并有意泄露700份有关美国国家安全防卫事务的秘密文件。翌日,法庭举行第一次聆讯,听取了被告本人的陈述。随后比莱利被正式逮捕。同时,此桩间谍案的司法调查和取证程序也正式启动。主…  相似文献   

5.
在美国,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逃犯被联邦调查局的特工追捕,其中只有极少数会被列入“十大通缉犯”名单。逃犯一旦上榜,逍遥法外的日子便所剩无几了──忽然间被几十名特工盯梢,而且这些人个个都决心要把他抓进牢房。对联邦调查局来说,逃犯一旦名列“十大通缉犯”名单,问题便不再是他会不会落网,而是何时落网。“十大通缉犯”的设立“十大通缉犯”榜是1950年3月14日由联邦调查局和美国国家新闻媒介合作设立的。该计划是由1949年下半年的一篇新闻报道引发的。当时一名国际新闻社(合众国际社前身)的记者向联邦调查局索要他们最急于抓获…  相似文献   

6.
木子 《今日广西》2012,(12):60-61
美中情局长性丑闻拔出萝卜带出泥 据报道,美军和北约驻阿富汗最高指挥官约翰·艾伦将军已经成了前中情局局长彼得雷乌斯婚外情丑闻事件被牵扯出来的另一位美国将军,美国联邦调查局和美国国防部正在对他展开调查,因为联邦调查局特工在调查彼得雷乌斯的“小四”、现年37岁的吉尔·凯莉的家时,竞在她家的电脑上发现了数千封艾伦寄给她的电子邮件。  相似文献   

7.
美国2004年犯罪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9月25日和10月3日,美国司法部、联邦调查局先后公布了《2004年全国刑事犯罪受害者调查报》 (Criminal Vietimiza- tion,2004)和《2004年美国犯罪情况统一报告》(Crime In the United States 2004,Uniform Crime Reports),分别根据全国犯罪受害者调查和联邦、州、地方执法机关汇总的数据,对美国2004年的犯罪动态进行了分析。两份报  相似文献   

8.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驻夏威夷岛上的珍珠港海军部队,打了美国人个措手不及。一个月后,美国联邦调查局间谍罗伯特·西弗斯从檀香山提醒华盛顿的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注意,11月22日《纽约人》杂志第86页上曾刊登了一则广告,为一种掷骰子游戏大做宣传,怀疑日本是利用刊  相似文献   

9.
英、美国家证人作证新模式与英、美国家宪法上的质证权存在一定冲突,但两者冲突逐渐协调和融合,证人作证新模式制度得以不断扩充和发展。我国正值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之际,应针对证人出庭难、证人保护不力等刑事诉讼实际问题,借鉴英、美国家证人作证新模式制度,构建并完善我国证人作证制度。  相似文献   

10.
美国的经济犯罪和打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日,公安部有关部门对美国的经济犯罪及执法情况进行了考察。考察团听取了美国专家介绍美国的司法体制以及美国的经济犯罪情况;先后与美国特工局、联邦调查局、国税局、海关总署、金融犯罪执法网络等联邦执法机构进行了交流;同时,与国务院、财政部高级官员进行了会晤,就中美开展执法合作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沟通和讨论。    一、美国经济犯罪的主要特点及执法机构   美国经济犯罪的种类十分广泛,主要侧重在以下几个方面:金融犯罪、涉税犯罪、洗钱犯罪、伪造货币犯罪、信用卡犯罪以及侵犯 知识产权方面的犯罪。美国的经济犯罪主要有…  相似文献   

11.
刘莹 《求索》2011,(4):143-145
有组织犯罪的"组织性"特征对刑事追诉机关的调查活动带来极大困难。除非赋予警方运用特殊侦查手段的权力,如监听、运用线人或卧底警察,并制定秘密证人的审理程序,或者为证人提供切实有效的保护,以鼓励和保障普通证人、卧底警察或线人可以顺利出庭作证,否则难以对有组织犯罪予以必要的追诉和审判。就秘密证人于审判程序中的审理方式与保护措施而言,德国是目前立法及实务运作上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其秘密证人制度的规定与运作方式可为我国对抗有组织犯罪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赵克 《公安研究》2001,(9):89-94
该文以美国司法部联邦调查局(FBI)正式发表的“正式犯罪报告(UCR)”为依据,对近几年美国犯罪的整体情况、1999年逮捕人员的结构和比例等做了全面介绍,对美国分析刑事犯罪的指标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3.
周成泓  ;曾友祥 《求索》2008,(5):208-210
中国古代的民事证人制度历史悠久,但其经验主义浓厚,未能发展出一套现代证据制度。中国古代的民事证人资格具有普遍性,但包括身份关系和年龄条件两个方面的例外。专制制度决定了民事证人只是诉讼客体,其义务很多,权利却很少。证人应当如实陈述案情,对其可以刑讯,还可以进行对质等。证言的判断主要委诸法官自由裁量,但也存在“五听”和根据证人与案件及当事人的关系衡量证言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的形式性规则.并且“据证”与“察情”常常相互结合。  相似文献   

14.
证人保护在我国法律实践和法律条文中基本是空白的,从而导致直接言词原则长期得不到真正的贯彻落实。此次《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意识并体现了这一点,新增了涉及证人出庭和证人保护方面的内容,但是与全面完善的证人保护制度还有一定的差距。以此次刑诉法修改为契机,立足于当前我国的国情,从证人保护的主体、证人保护的对象以及证人保护的程序等方面构建我国的证人保护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电脑配对处理自1983年起,联邦调查局的全国犯罪资料中心开始用电脑来对比身份不明人口(尸体)与失踪人口的资料,而配对比较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各有关人员能否迅速准确地输入不明身份者与失踪人口的档案。每天晚上,联邦调查局工作人员便利用该中心的电脑系统,在失踪人员及不明人口(包括死亡和丧失记忆者)两个不同档案中,进行交叉配对的资料处理。比对的项目包括身体特征、牙齿特征及身上的饰物配件等。经过交叉对比后,列出一份可能的名单,供警方办案人员参考。比对工作主要是利用各单位所输入的各项资料来进行。然而,这种对侦查…  相似文献   

16.
做好询问证人前的准备工作,这不是个新问题,但并不意味着,这项工作做得已经完美无缺了。可能是因为询问证人是检察人员最通常也最基本的一项工作。做好询问证人工作,可以成竹在胸,反而忽视了询问证人前的一些准备工作,实践中表现为对准备工作不全、不细、不透。  相似文献   

17.
谈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污点证人能作证,是一种特殊证人。污点证人是犯罪活动的参与者,本身有犯罪污点;但可以转而为国家公诉机关担任控方证人,来换取其刑罚的豁免。该制度的确立有利于分化瓦解犯罪人、实现司法资源的有效使用,以适应我国司法现实的需要。从现代刑事诉讼的发展趋势来看,在我国建立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批评之声不绝于耳2001年9月11日,美国遭到恐怖主义大袭击。这是美国立国以来从未遇到过的灾难和严峻挑战。美国国会议员批评说,9月11日美国遭受的恐怖袭击是美国情报系统的巨大失败。这几年,美国中央情报局、美国联邦调查局丑闻不断,备受指责。而这次恐怖袭击事件又发生得如此突然而猛烈,美国事前一点防范都没有,负责搜集国外情报的中央情报局以及负责国内安全的联邦调查局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过去的三年间,美国军方和地方的反恐怖情报力量增加了三倍,其中光是联邦调查局的反恐怖力量就达2600人之多;中央情报局组…  相似文献   

19.
舆情扫描     
《上海支部生活》2013,(7):10-10
★媒体热词——棱镜门 事件回放: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于2007年启动了一个代号为“棱镜”的秘密监控项目,直接进入美国网际网路公司的中心服务器里挖掘数据、收集情报,包括微软、雅虎、谷歌、苹果等在内的9家网际网路巨头皆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20.
王春 《前沿》2009,(7):56-61
刑事证人权利的保障不仅是法院查明案件事实真相的需要,而且是实现宪法规定的人权保障和促进程序公正的必然要求。现行立法未能给证人的权利提供实质性的保障,是导致刑事证人拒不出庭作证或作证后受到伤害的主要原因。因此亟待重构我国的刑事证人权利保障制度,明确证人保护的机构、对象和范围、措施以及保护程序等,以强化对刑事证人权利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