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对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作了充分论述,是我们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理论和行动指南。《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观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第一,关于政治体制改革必要性的观点。邓小平指出:“1980年就提出政治体制改革,但没有具体化,现在应该提到日程上来。”“现在看,不搞政治体制改革不能适应形势。改革,应该包括政治体制的改革,而且应该把它作为改革向前推进的一个标志。”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必然会阻碍经济体制改革,拖经济发展的后腿。”(《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60页,以下引…  相似文献   

2.
1.从政治的角度讲经济,或者说把经济问题归结为政治的高度。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邓小平将这一表述中国化:“所谓政治,就是四个现代化”。邓小平提出,“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他指出,实现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的最高政治追求,要实现这个政治追求,社会主义就必须发展生产力,而且要把它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相似文献   

3.
通过学习《邓小平文选》(三卷),感想颇多,其中对我融动最深的就是,《文选》中论述最多的是经济问题。邓小平同志对经济的论述不是就经济论经济,而是从战略的角度谈经济问题,从政治的高度看经济问题,把发展经济作为始终如一的政治目标。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论断:“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64页)对此如何认识,这里谈谈我的理解。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保障。邓小平指出:“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邓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共同富裕的理论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共同富裕的理论体系□李新建共同富裕是贯穿邓小平经济理论的一根红线,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标志,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涉及到改革的方向、目标,还关系到改革成败,政治和社会稳定。因此,邓小平同志从不同角度对这个问题的论述,也就构成了一个...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展速度问题始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和强调这个问题。在《邓选》第三卷中,他从宏观战略的高度,把发展速度看作是我们能不能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最根本的因素”和“关键”。他指出:“这不只是经济问题,实际上是个政治问题。”这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其整个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学习邓小平同志的这些论述和思想,联系中福公司10年发展的历  相似文献   

7.
“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就是政治”,是邓小平同志于1980年1月在中共中央干部会议上提出来的。近20年来,特别是江泽民同志担任党中央总书记后,一以贯之地反复强调这个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如何理解邓小平关于“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就是政治”的思想呢?一、“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就是政治”,突出地把所要培养的新人与实施中国发展战略、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紧密联系起来,具有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政治性。列宁说过:“一个阶级如果不从政治上正确地看问题,就不能维持它的统治,因而也就不能完成它的生产任务。”①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现在不突出…  相似文献   

8.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重申:“解放思想是当前的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强调:“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在号召全党解放思想的同时,邓小平一针见血地指出:“民主是解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经济政治思想并不是其经济和政治思想的简单概括,是他着眼于经济的政治功能和政治的多种表现形式,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及社会主义本质,从经济问题的角度来考察政治问题,进而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作为一代伟人,对我国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特殊贡献。他在组织路线方面有一系列英明的论述,特别是对人才问题更有着其独到的见解。他高屋建瓴地指出:“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80页)最近,重温了他老人家有关人才方面的论述,感触颇深。这里笔者从领导班子这个角度就如何选人用人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关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韩强政治体制改革,从改革之初我们就把它放到与经济体制改革并行不悖的重要位置上。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我们提出改革时,就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  相似文献   

12.
高瞻 《党的文献》2003,(4):59-62
技术转让问题是 2 0世纪 80年代中美之间牵涉到政治、军事和经济各方面的敏感问题。邓小平在考虑和处理中美关系的整个历程中 ,一直都十分关注中国如何从美国取得更有利的技术转让的条件 ,以加速中国的经济和军事现代化。邓小平把中美技术转让问题作为“从政治角度来衡量相互关系的标准” ,推进了美国对中国的技术转让 ,促进了中美双方双边技术贸易的发展 ,并对中美关系进一步改善和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邓小平经济理论中,凡是涉及到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党和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全局性、根本性的经济建设和发展问题,如那些关于提高社会主义的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经济问题,他都要把它们上升到政治的、战略的高度加以认识和分析。正如他自己所强调指出的,他在经济问题上,“讲了一些话,都是从政治角度讲的”;(《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77页,以下凡引自“邓选”均只注卷本与页码)“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第二卷第194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同上第163页)“政治工作要…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经济思想是探索中国经济如何实现杜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经济思想具有许多特色,本文分析其中最突出、最鲜明、最主要的三个特色。 一、政治性 邓小平作为伟大的政治家、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善于从政治角度分析经济问题,把政治渗透于经济之中。故我们认为,邓小平经济思想具有强烈的政治性。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总书记最近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善于从政治上提出和处理问题,保证革命和建设任务的完成,是我们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决定的,也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这一精辟的论述,为我们从政治上把握和处理好思想建设与反和平演变之间的辩证关系指明了方向.从政治上把握和处理思想建设与反和平演变之间的辩证关系,首先要求我们充分认识经济建设所蕴含的政治意义,充分认识经济建设在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反和平演变斗争中的重要政治地位.早在1979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我们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一句话,就是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时期,必须辩证地认识和处理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在实践中做到坚定不移地抓经济,旗帜鲜明地讲政治.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首先,在政治与经济的关系中,经济是基础,政治作为经济的集中表现,是由经济决定并为经济服务的.政治的性质由经济的性质来说明,政治的变革归根到底是要山经济基础的变革来决定.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尽管政治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能动作用,但终归经济是基础.如果脱离经济谈政治,就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其次,政治与经济又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这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从而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条件下表现得更为突出.邓小平同志指出:“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政治工作要落实到经济上面,政治问题要从经济的角度来解决”.从政治角  相似文献   

17.
共产党员既要讲民主,又要讲法制──学理论系列党课之九瑞峰一、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邓小平同志指出:“改革,应该包括政治体制的改革,而且应该把它作为改革向前推进的一个标志。”如果不搞政治体制改革,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进一步...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的用人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曾经指出:“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80页。以下凡引此书仅注卷数和页码)世纪之交,在中国改革的关键时期,认真学习党的十五大精神和邓小平用人思想、用人策略并付诸于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邓小平的用人思想和原则主要由六部分组成。 第一是政治坚定。邓小平用人非常重视政治上的坚定、可靠,有坚定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信念,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从党和国家兴衰存亡的战略高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建设的问题。他紧密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用一系列的新思想、新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思想。邓小平深刻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80页)如何选人用人呢?邓小平这方面的思想非常丰富。我认为,他特别强调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则。 一、坚持正确把握德才标准 德才兼备,是邓小平人才思想的核心所在,是任人唯贤干部路线的具体表现。衡量一个人是不是贤人,关键是看其“德”之优劣。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德”的具体标准虽然不同,但不外乎对国家的政治态度和个人的道德品质这两个方面,而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79年说过这样一段话:“不能设想,离开政治的大局,不研究政治的大局,不估计革命斗争的实际发展,能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家、理论家。”(《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79页)谈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我们不禁会想到毛泽东同志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的精辟论述:“我们读了许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书籍,能不能就算是有了理论家呢?不能这样说。……我们如果仅仅读了他们的著作,但是没有进一步地根据他们的理论来研究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没有企图在理论上来思考中国的革命实践,我们就不能妄称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毛泽东同志接着指出:“我们所要的理论家是什么样的人呢?是要这样的理论家,他们能够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地解释历史中和革命中所发生的实际问题,能够在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种种问题上给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