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当前全国各地监狱在信息化大潮中,按照国家的”三化”建设要求,正在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在监狱中,会见室电话通话监控、录音、监听系统是一种重要的设备,它对于了解服刑人员的思想、稳定其情绪、监控其改造行为很有帮助,同时对一些相关案件的破获、审理也有一定的帮助。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与完善,新一代基于计算机通讯集成CTI技术的会见室电话控制系统,集成计算机通话控制、通话录音、通话监听、会见信息查看等先进功能,将逐步取代原有的监狱对讲和磁带式录音系统,成为会见室电话控制系统的主流。  相似文献   

2.
江涛 《中国律师》2004,(9):51-51
第一条为进一步转变审判作风,尊重律师依法执业,充分发挥律师在诉讼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共同维护司法公正,结合本院实际,特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法院应当为律师阅卷、会见法官、提交诉讼材料、证据交换、开庭等活动提供必要的场所和便利条件。第三条法官在庭审中或与律师会见时,应当态度诚恳,举止得体,用语文明,不得盛气凌人或使用侮辱性言词。第四条对已向法院提交律师代理手续的案件,法官在安排审判事务时一般应当先于当事人告知律师。第五条律师确有正当理由须与法官会见的,可提前与法官预约,法官应当安排工作时间在法院会见室会见。第六条律…  相似文献   

3.
谢伟时 《检察风云》2010,(20):52-53
打工姝千里奔波高墙教夫 6月21日上午,在河南省豫东监狱亲情会见室,发生了动人的一幕。服刑人员王欣与妻女在高墙内团聚,幸福和满足写在他的脸上。  相似文献   

4.
2011年11月22日上午.北方小城宿州,微风带着寒意.可安徽女子监狱的会见室却暖意融融。在这里,记者见证了一位女服刑人员与她12年未能谋面的儿子见面的感人场面。  相似文献   

5.
会见权是犯罪嫌疑人一项重要的防御性辩护权利,但我国一直将会见权归属于律师,而未对犯罪嫌疑人的会见权给予必要的关注和保障。本文从会见权之权属出发,探讨会见权应包含的内容,分析我国嫌疑人会见权现状,并从立法根据、具体启动程序、会见保障和权利救济方面寻求保障我国犯罪嫌疑人会见权的路径,促使会见权切实发挥其效用,解决"会见难"难题,平衡侦控方与被追诉方实力差距,实现控辩双方平等对抗。  相似文献   

6.
律师会见制度是我国刑事辩护制度的首要组成部分.新刑诉法对律师“只要凭三证”即可会见的规定,同时会见不受监听,使得司法实务当中看守所律师会见大量涌现,律师加大了个案会见的次数与频率,但其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本文就是从律师会见无法规制着手,提出律师会见出现哪些问题,如何完善机制保障律师,从而促使律师会见制度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7.
图片报道     
正9月2日下午,省女子监狱与宿州监狱在女监会见室联合举办了"牵手大墙,共话心声"亲情帮教活动。亲情帮教让服刑人员充分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亲情的温暖,以引导他们知恩、感恩,加快改造。不仅缓解了服刑人员的中秋思乡之情,更体现了监狱对服刑人员的人文关怀,提升了教育改造质量。  相似文献   

8.
会见权及其保障机制研究——重返会见权原点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见权是辩护权的衍生权利,是被追诉人最基本的诉讼权利之一.然而,长期以来,理论界倾向于从律师执业权利的角度研究会见权问题,从而使相关研究偏离了问题的核心与实质;而实务界的会见权之争则演变为部门利益与职业利益的博弈,从而与保障当事人利益的立法初衷渐行渐远.为此,有必要重返会见权的原点重新审视其内涵与本质,并立足于我国现实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合理地设定会见权的界限,完善会见权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9.
徐建 《中国律师》2005,(7):31-31
深圳市律师协会会长徐建可谓是律师界的新闻人物。从竞选会长到罢免会长,他都被新闻媒体所聚焦。在第六次全国律师代表大会上,他又领衔提出了要求公安部拆除会见室隔离网的议案。姑且不论这个议案是否恰当,能否实现,单凭徐建的这一举动和其背后的勇气,就足以让我们感动。事实上,会上绝大多数代表对此议案给予了附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律师》2005,(12):56-56
陈舒代表:您提出的关于“要求修改《看守所建筑设计规范》”的建议收悉,经商公安部,现答复如下:《看守所建筑设计规范》发布于2000年,是从适应于当时我国的法制工作形势和看守所建设需要考虑而制定的。其中有关律师会见室、家属会见室等具体条文的规定,主要是针对保护办案人员和律师的生命安全、防止家属与犯罪嫌疑人传递违禁物品等要求而设立。我们认为,五年来,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我国的法制环境也在不断改善,适时对《看守所建筑设计规范》进行修订是很有必要的,您的建议应予采纳。建设部将根据工程建设标准复审和修订工作的有关规定,尽快…  相似文献   

11.
新《律师法》针对律师执业中的会见限制问题,规定了律师凭“三证”有权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并不被监听。这虽然与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会见权有冲突,但应该适用新《律师法》的规定,同时,新《律师法》没有规定而刑事诉讼法有规定的地方则应适用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新《律师法》会见权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预见了刑事诉讼法将来对会见权的立法思路和发展方向,需要从侦押分离制度、会见权救济制度、律师自律制度三个方面进行配套完善。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应用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日益成熟,尤其是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AI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步,比如指纹识别、虹膜识别、人脸识别等,影响着我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在大数据及AI智能的发展趋势下,视频应用以其高效性(信息内容更丰富)、直观性(信息内容更易理解)、确定性(信息内容更准确)等特征,正在成为"智慧司法"的核心应用系统。从2010年起,国内部分省份就开始尝试以视频会议为基础,在全省司法局(所)与各监狱、戒毒所之间建立视频会见室,为服刑人员和家属建立起一座视讯沟通的桥梁。但在推进实践过程中发现,  相似文献   

13.
正现行刑事诉讼法将会见权仅定位为"律师会见权",具有局限性,忽略了犯罪嫌疑人的诉讼需求。完整意义上的会见权还应包括"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要求会见辩护律师"的权利。在法律已经规定"律师会见权"的情况下,确立"被告人会见权"可从以下角度进行论证:首先,确立"被告人会见权"是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权的应有之义。其次,"被告人会见权"是"律师会见权"的必要补充,具有不可替代的诉讼价  相似文献   

14.
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扩大了辩护律师的会见权,在会见时间、会见程序、会见内容以及会见权上都有了明确的保障.同时,这使得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证人证言等言辞证据变数增加,查办贿赂犯罪案件的难度增加.因此,查办贿赂犯罪案件应着力从工作思路、策略、效率以及制度等多方面来提升侦查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追失 《法庭内外》2006,(11):24-26
2006年8月7日,在石家庄某监狱会见室,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正与一名身着囚服的青年抱头痛哭,老奶奶泪水纵横;“孙儿呀,民警给了你第二次生命,你不能忘了救命之恩呀!”囚犯跪在地上,抱着奶奶连连点头……这位青年不久前从邯郸某看守所押来,曾是一名在押的死刑犯,就在死刑执行前夕,检举揭发出两起公安部督办的惊天大案,赎罪立功最终迎来了死刑的改判。  相似文献   

16.
陈学权 《现代法学》2011,33(5):56-65
平衡侦查权与会见权的冲突、生命权与自由权优先于会见权、会见的秘密性与谈话内容的难以证明性是侦查期间合理限制律师会见权的理论根据。侦查期间合理限制律师会见权的界限是:只有在会见可能妨碍侦查机关收集证据或者可能给他人生命与自由带来紧急危险时,才能适当推迟律师与犯罪嫌疑人的会见。以合理限制为标准,我国新《律师法》不受限制的会见权之规定和《刑事诉讼法》等有关严格限制会见权的规定均值得检讨,我国侦查期间律师会见制度亟待重塑。  相似文献   

17.
艰难的历程——评律师对犯罪嫌疑人的会见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行刑事诉讼法从 1997年 1月 1日实施以来,虽然规定律师可以提前介入,有权会见犯罪嫌疑人,但是通过二年多的实践证明,法律规定与现实做法差距甚大,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难,律师的会见权似有似无,实际价值小,仅起到点缀司法民主的作用。   刑事诉讼法第九十六条规定,被聘请的律师,有权在犯罪嫌疑人被第一次讯问后或被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会见犯罪嫌疑人。律师可以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为犯罪嫌疑人申请取保候审。律师会见时,侦查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和需要可以派员在场。对于涉及国家机密的案件,律师会见犯罪…  相似文献   

18.
动态     
《中国律师》2013,(6):87-89
司法部:吴爱英会见芬兰司法部长安娜·哈里森5月21日,司法部部长吴爱英在司法部机关会见了应邀来访的芬兰司法部部长安娜·哈里森一行,双方就进一步深化两国司法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进行了友好会谈。会见后,两国司法部长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和芬兰共和国司法部合作与交流谅解备忘录2013-2016年执行计划》。司法部副部长张苏军参加了会见。  相似文献   

19.
张鹏飞 《中国司法》2007,(12):45-48
2007年10月28日,《律师法(修订草案)》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三次审议,终于获得通过。新《律师法》相对现行《律师法》强化了辩护律师执业权利,对于改善律师执业环境,发挥律师的职能进一步提供了法律保障。为充分利用新《律师法》所带来的机遇,推动律师“会见难”局面改善,笔者在研究中外法律规定和分析司法实践中阻碍律师会见因素的基础上,设想了律师会见权具体实现程序,以期达到保障人权与惩治犯罪兼顾、遵守国际准则与尊重我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目标。一、律师会见权及其与阅卷权、调查取证权的差别(一)律师会见权的概念及其作用律师会见权是…  相似文献   

20.
田  管瑞哲 《法治研究》2008,(10):49-53
本文以《刑事诉讼法》和2008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律师法》的相关规定,以及部分司法解释为依据,对刑事案件侦查阶段的律师会见问题,包括会见的启动、会见的程序、会见的时间、侦查人员的在场与监听和会见的主体等问题展开论述,并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