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镛 《法人》2010,(8):88-89
李胜洪的书法从师法“二王”入手,兼习册谷及颠张醉素,继而涉猪两汉魏晋及唐人作品。  相似文献   

2.
李从新 《检察风云》2010,(18):78-79
吴昌硕是中国近现代交替时期出现的一位杰出的艺术大师。他的创作内容涉及书法、篆刻、人物画、山水画、大写意花鸟画等多个领域,成就卓著。吴昌硕的艺术成就对现代中国艺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构筑了中国艺术发展史上的又一高峰。  相似文献   

3.
自 1 979年中国高等院校招收硕士学位书法研究生始 ,至今十数年间已形成以书法硕士为核心的书法研究创作群体。该群体主要特征表现为 :书法理论研究与创作的双轨同步性 ,书法创作的多元性、徘徊性以及群体的社会介入性 ;而存在的问题是 :研究心态的急于求成 ,创作激情被理性思维的樊篱所束缚 ,因个人涉猎面过宽而带来的精力分散以致呈无凝聚力之状态。  相似文献   

4.
10月24日,中国书协副主席申万胜、吴善璋带领中国书协考察组到长治县考察指导"中国书法之乡"创建工作。当他们来到长治县老年大学书画班创作现场,被眼前的热烈气氛深深感染。只见百余名老干部挥毫泼墨,或条幅或横幅,运笔潇洒、专心致志地进行创作,考察组十分高兴。考察组成员,江西省书协主席,著名书法大师泓一法师弟子刘德宏,  相似文献   

5.
由唐至宋,伴随着弥封誊录制度的形成和固定化,书法素质高低对科举考试成败的影响大为降低,但唐人尚法向宋人尚意的整体书法时代特征并非是宋代科举弥封誊录制度推行和应用的结果。宋人对"意"的追求是以"法"为基础的,"意"与"法"之间没有自由创作与困于樊笼的理念对立,更没有行草书与楷书之间的字体对立,而是包含了在现有的经验上寻求新的拓展空间的发展关系。至于唐宋两代书法家不同的艺术追求和书法作品所表现出的时代气质,可能是文人社会地位及精神状态的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肖岳 《法人》2014,(3):94-94
正本刊讯日前,知名书法家朱良斌应邀为本刊篆刻作品,其篆刻技艺受到各届人士的高度赞扬。据介绍,朱良斌,一九四八年生,毕业于中山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级经济师,系中国书法家协会广东会员,原肇庆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其书法篆刻作品多次入选《粤、港、澳书法展》、《中日书法交流大展》等,作品曾入编《当代中日书法作品汇观》、《中国当代楹联墨迹  相似文献   

7.
《中国律师》2002,(1):54-54
李必达同志自幼爱好书法艺术,工作之余笔耕不 辍,中国书协主席沈鹏先生曾亲自推荐他入中国书法 家协会。2001年11月20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李 必达书法艺术展”。 此次艺术展是他几十年对中国传 统书法艺术追求的一个里程碑。为此中国书法家协会 主席沈鹏先生题写展名,前司法部部长邹瑜写序,国家 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局长王众孚题字“笔墨高歌中华 魂”,中国书法家协会秘书长郭雅君题字“气韵天成”以 示祝贺必达先生的特殊书法成就。李必达先生这次个 人书法展既展示了他的书法艺术成就,又突出地表达 了他对祖国对人民和对民…  相似文献   

8.
《中国审判》2014,(4):102-103
作者简介:万胜法,1976年1月生,贵州印江人,土家族,中共党员,在职研究生学历。现任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系"中国书法之乡"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书法协会会员。自幼练习书法,擅长行草。其作品曾获西南民族学院大学生书法大赛一等奖,曾多次在省、市、县等各类展览中获奖。  相似文献   

9.
案情介绍1994年,G出版社出版A书。该书属于特殊的兼具字典类和字帖类作用的大型书法字典,按照常用字字头排列,汇集了从甲骨文开始至当代书家的篆、隶、楷、行、草各体书法的法帖和碑刻中有代表性的单字字例6.5万个,标注出处,涉及书法家800余人,碑帖2000余部,采用新的部首分类和排检方法进行编排,是具有审美意义和实用价值的大型工具书。该作品的主要创作方式是  相似文献   

10.
李洪臣 《法人》2011,(9):82-83
吴大崴把“禅意”引入书法创作,打破“固有”,强调“自然”、“本心”,注重“意趣、率真、本性、自然”  相似文献   

11.
中国著名书法家张森先生曾对我说:“你父亲的书法能独创自家风貌、形成自己独具风格的胡体魏书,是很了不起的。他为中国的书法宝库贡献了一种新书体。但是由于他在军事、经济工作中都作出了卓越的成绩和贡献,所以人们往往会忽略他在艺术领域中的成就。”  相似文献   

12.
法治艺苑     
《中国审判》2013,(7):102-103
<正>"近贤亲能,天下泰平"(本期特邀嘉宾:陈友,江苏人,北大法学硕士,笔名紫禁愚人,藏文名强巴久美,号书福斋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书画院艺术委员,中国公安美协会员。其书法诸体兼备,更擅榜书和行草,国画崇尚水墨,酷爱写意。作品曾多次获奖及参加慈善拍卖活动;被北京人民大会堂及多家博物院、纪念馆等单位收藏。2008年为奥运火炬传递仪式题字,并由中国集邮总公司发行邮票;奥远会期间应邀在中央电视台荣誉殿堂,为德国奥运重剑冠军海德曼赠送作品,演示书法;同时还为  相似文献   

13.
书法家王蒙     
《法治与社会》2003,(8):75-75
王蒙,笔名阿蒙,号龟背庐主、雁塔西楼客。成长在西安美院和西安碑林,受家庭熏陶,自幼在父母指导下研修国文、辨识书画。曾工作于陕西美术馆,深造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和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生班。现在陕西书学院从事专业书法研究,长于行草、小楷和汉简隶书。  相似文献   

14.
李文连 《检察风云》2012,(24):88-88
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夕,在上海市政协文化俱乐部内举办"喜迎十八大,盛世绘丹青"双人书法展,展示了两位机关干部出色的书法篆刻作品,他们在休养生息间练就的一手好字,透出一身金石书法的风骨。  相似文献   

15.
《中国检察官》2011,(24):2-F0002
伏佐锋,字苏波,号墨龙,诗人、书画家,中外书画鉴赏家。书法泰斗欧阳中石先生的学生。现为中国当代书厕艺术协会主席、东方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东方美术研究院书法部客座教授,中国榜书艺术研究会会员,北京道家书画艺术委员会委员,加拿大世界书画家协会首批会员,美国世界艺术家协会副主席,香港皇室科学院荣誉博士,中国书法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书画院院士,  相似文献   

16.
陆其国 《检察风云》2014,(22):68-70
他与书法结缘源于旁观 本文副标题中《二十世纪名人书法大成》(以下简称《名人书法大成》),所折射的,除了书法,更有其他。这部典雅斑斓、信息纷呈的《名人书法大成》,从萌念选编到1996年3月问世,再至今天出版第三版增订本,历时已有20多年。其中经过编选者不断修订增补,并改进装帧制作,2014年1月新鲜出炉的最新版精装《名人书法大成》,更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最新版的《名人书法大成》书封和书套上均标有“特别版”字样,其“特别”处即在这一版本不仅加上中英文对照,而且每位作者简介前均配有小照,读者可见字见人,由此也可见这部书精益求精的编选出版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丁兆威 《刑警与科技》2006,(12A):117-117
全国公安民警书法大赛于11月20日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举行。 本次大赛由公安部政治部、中国书法家协会、全国公安文联主办,陕西省公安厅政治部、陕西公安文联、北京智盛杰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公共安全》杂志社承办。  相似文献   

18.
吕斌 《法人》2007,(4):98-100
在个人艺术道路上取得一些成就的徐子久逐步意识到,原来过多地,有意识地偏执于个人的境界,那是狭隘的美学,他认为可以以书法为载体为社会尽可能地多作贡献  相似文献   

19.
陈岚 《检察风云》2011,(5):92-93
书法的那些事,在我看来都是很难的。比如“入帖出帖”,说的是要从传统中走出来。中国的书法传统从甲骨文至今浩如烟海,这是何等困难的事。唐代柳公权说“心正则笔正”,似乎讲到了书法和人品的关系。还有什么“书外功夫”、  相似文献   

20.
"小时候,我就不明白,中国的汉字,怎么能让人写得那么好看!"书法家丁跟牢回忆起自己与书法的结缘,眼里闪着泪花。对中国书法的爱,堪称赤子之心。"我练书法,不为名,不为利,就为把字写得好看,"丁跟牢说:"汉字是人民大众的,书法也是人民大众的,把汉字写好看,就是人民大众的艺术,是人民的字。"人民大会堂管理局的同志看到了丁跟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