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云斌 《检察风云》2012,(24):15-17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形成了一种新的社会形态——网络虚拟社会。由于网络虚拟社会的开放性、虚拟性、交互性等特点,给相应的社会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作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法治保障者,检察机关在网络虚拟社会管理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2.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网络虚拟社会的不断成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也给我国网络虚拟社会管理带来了新的、更多的问题。面对当前我国网络虚拟社会的违法活动有增无减、网络失范现象越来越严重、网络群体性事件多发、网络虚拟社会管理薄弱等一系列棘手问题,当务之急是切实加强对我国网络虚拟社会的有效管理。要按照加快社会建设与强化社会管理相结合、政府负责主导与社会协同参与相结合、网络技术管控与社会综合管治相结合的基本思路,不断提高我国网络虚拟社会管理的法治化水平,建立健全我国网络虚拟社会自律机制,加大对我国网络虚拟社会的高科技化管理力度,提高我国网络虚拟社会管理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建立并完善我国的网络公共危机应急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3.
论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虚拟社会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录  任晓刚 《河北法学》2012,(12):191-194
对于虚拟社会的管理是我们当前在社会管理创新中所面临的一项重要内容。针对虚拟社会表达的虚拟性和跨地域性、开放性和交互性、信息获得与发布的便捷性、瞬时性所产生的正常社会矛盾被无端放大、网络舆论虚假消息、网络不良文化渗透、网络虚拟社会犯罪等问题提出从管理观念转变、法律法规完善、网络舆情引导、行业自律与技术规范等方面的建议,力求实现对虚拟社会社会管理创新,实现有效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4.
《法治与社会》2011,(4):F0003-F0003
杨守建、郭开元在《中国青年研究》撰文指出,随着网络虚拟社会的兴起,在解决社会问题和处理社会事务时,加强虚拟社会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虚拟社会已经纳入了社会管理范围。网络虚拟社会具有不同于现实社会的特征,并且处于快速发展变化中,使得虚拟社会管理不断面临有别于传统现实社会管理的新的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5.
《法治与社会》2011,(5):F0003-F0003
杨守建、郭开元在《中国青年研究》2010年第11期撰文指出,随着网络虚拟社会的兴起,在解决社会问题和处理社会事务时,加强虚拟社会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虚拟社会已经纳入了社会管理范围。网络虚拟社会具有不同于现实社会的特征,并且处快速发展变化中,使得虚拟社会管理不断面临有别于传统现实社会管理的新的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6.
叶柱明 《法制与社会》2011,(10):197+199-197,199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网络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由互联网构成的虚拟社会对现实世界的影响日益增大,网络虚拟社会引发的新的社会管理问题层出不穷。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的实施意见》中提出要积极参与网络虚拟社会的建设管理。如何发挥检察机关对网络虚拟社会的管理作用,摆上了检察机关的重要议程。  相似文献   

7.
虚拟社会是现实社会在网络中的反映。虚拟社会有别于现实社会的自身的运行特点给其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对于虚拟社会的管理,可以将参与主体抽象为两类:组织和个人;可以采取有针对性措施分别加以监督、管理、引导,由此构建健康、文明、和谐的网络空间。  相似文献   

8.
吴志新  许文学 《河北法学》2012,30(11):184-189
网络虚拟社会的发展是我国社会转型改革时期的重要现象,参与网络虚拟社会的治理是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领域之一.检察机关必须在维护自身属性和遵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以执法办案为依托、以法律监督为切口、以创新平台为手段,积极构建网络虚拟社会的联合治理机制,以有效参与对网络虚拟社会的治理.  相似文献   

9.
检察工作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足法律监督职能,建立健全与社会管理相关的打击刑事犯罪工作机制、职务犯罪惩防机制和监督行政执法工作机制;延伸法律监督职能.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青少年群体教育保护、促进网络虚拟社会建设管理等工作机制;探索参与制定公共政策和便民利民等新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0.
马琳 《法制与社会》2012,(12):157-158
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个时代的特征,而21世纪便是网络时代的到来。除了现实社会,现如今还存在了一个虚拟网络社会。虚拟网络社会的价值认同中包括:具有广泛性和复杂性的主体、具有虚拟性和现实性客体以及具有主导性和多样性的载体,要分别对虚拟网络社会的价值认同的主体、客体和载体进行构建,以便构建出和谐的虚拟网络社会。  相似文献   

11.
网络社会未必是陌生人社会,网络社会也未必一定是虚拟的,从国内网络语言沟通社群的特征即可见其一斑。而事实上,如现实社会一样,网络社会也是熟人社会。  相似文献   

12.
一、网络社会及检察机关的角色很多人想当然地在"网络社会"中加入"虚拟"二字,殊不知网络之所谓"虚拟",只是就其"空间"这个物理度量而言。在"虚拟"空间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则从来都是现实的。虚拟的仅仅是网络空间,现实的则是网络社会。与许多人的想象不同,网络从一开始就有其自身的秩序,并随着技术和应用的发展而形成层级分明的网络社会管理结构。  相似文献   

13.
杨鸿雁 《行政与法》2014,(10):59-64
近年来,我国的网络空间存在着负面事件频发,法律引导和保障作用不强,现行管理体制存在明显弊端,管理技术落后等问题.本文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十六字方针,加强管理理念的人本化创新,加强法律制度的完善化创新,加强网络管理体制、机制的深度化创新和网络管理制度的广度化创新以及信息技术的高端化创新.建立具有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集树立正确理念、完善法制保障、加强管理创新和技术支撑四位一体的网络治理体系,以确保我国由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迈进.  相似文献   

14.
董凤娟 《法制与社会》2011,(16):222-224
网络社会的崛起是新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最要现象之一。它的诞生给传统的社会发展和进步带来了诸多挑战。本文通过对照网络社会不同于其他一般公共领域的特点,从自组织的可能性、网络社会言论市场的分裂、边界的界定以及自组织的习惯与传统等角度,逐一剖析自组织应用于网络社会的局限性以及中国网络社会的管理不适宜自组织理论的现实条件。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逐渐成为人们表达思想、发表意见的重要渠道,网络言论对促进司法公正,促进民主法治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也不可避免地给社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网络时代给检察机关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严峻挑战,检察机关如何充分发挥网络在强化法律监督中的作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促进检察工作科学发展成为时代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贾宇 《政法论丛》2013,(4):48-56
社会管理创新与法治国家建设密不可分,通过法治保障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具有巨大的优越性,也是人类社会的成功经验.法治可以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价值支撑,为社会管理创新设置合理的行动界限,引导民众理性表达诉求,制度化地促进社会矫正正义的实现.法治化保障社会管理创新的具体举措主要是,完善社会管理立法,促进社会结构优化;保障新型社会管理体制的合理有效运行;坚持法律原则,尊重和保护人权,依法化解矛盾.  相似文献   

17.
社会管理创新法治保障的重要性,可从三个方面理解:第一,社会管理创新法治保障是当前社会的迫切要求。近年来,社会矛盾的变化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民众表达内容的多样化;二是民众要求目标的具体化和权益化;三是民众要求的渠道多样化,网络的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基础上,又把"法治保障"纳入社会管理体制。这一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构建现代社会管理体制、促进社会规范有序运行、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从而社会管理创新,都需要以法治作作为保障。我们要准确把握社会管理创新中蕴涵的几个关系,加强科学立法、促进严格执法、推进公正司法、实现全民守法,切实做到不断以法治保障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我国的社会矛盾日益突出,为了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社会公平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从社会公平视角下分析归纳了我国现今社会管理所存在的问题,为有效化解由此引发的社会纷争与分裂,政府应该更新管理理念,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并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和保障措施,以期做到还权于民,建立自治的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20.
李宝君 《法制与社会》2013,(31):204-205
社会管理是国家或者社会团体对社会运行过程的组织调控活动,通过这种组织调控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使社会系统能够协调发展.当前,我国社会管理中存在许多问题,阻碍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管理中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吸收和借鉴.我国的社会管理创新要在依法明晰社会管理权界限基础上,完善社会管理法律,明确政府和社会团体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改进行政执法的方式,并加强对网络虚拟社会管理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进而实现社会管理创新和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