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齐某,女,14岁,学生。2015年1月23日下午放学未归,次日15时其父在路边山沟里搜寻,见齐某俯趴在沟底,将其身子翻过时听"出"了一口气,亲属将齐某连同书包抬到公路上发现已死亡。1.2现场勘查及调查现场为齐某回家的必经山路,左边是深沟,右  相似文献   

2.
本文背景:2009年元旦前夕之夜,在云南省昆明市的一所警校里,一名大二男生突然醉酒死亡。对于该学生的死亡,学校、老师、同学都感到万分惋惜;其父母亲更是无法相信自己的好儿子,怎么会去喝酒呢?为何还被酒醉死了?  相似文献   

3.
胡劲 《法制与社会》2010,(15):270-270
近些年来涉案人员发生非正常死亡的事件屡有发生,已经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近日公安部集中整治执法过程中涉案人员非正常死亡问题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于近日在京召开。有关领导强调,要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全力推进集中整治,遏制执法过程中发生涉案人员非正常死亡案的事件。本文着重从保护涉案人员的人权为切入点对如何避免再次发生此类事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宣告死亡是一项通过法律推定的方式确定失踪人丧失法律人格的制度,但是对于被宣告死亡人的死亡时间问题,目前的立法规定多有歧义,学界也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司法实践中法官对此更是莫衷一是。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个问题却是不可回避的。笔者从一个相关案例出发,对目前立法规定提出质疑,并给出了相对可行的解决方案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也为了让残疾儿子未来生活有保障,江苏省扬中市一农民母亲为聋哑儿子购买了数份人身保险,约定被保险人出现意外伤害或意外事故死亡,保险公司支付保险金。然而,儿子意外失踪,被法院宣告死亡后,当她向保险公司提出赔偿请求时,却遭到了拒绝,因为保险公司认为,宣告死亡不属于意外事故死亡。"宣告死亡不属于意外死亡,难道是自然死亡、正常死亡吗?"这位农民母亲偏不信这个邪,将保险公司告到了法院。她的诉求能得到法院的支持吗?最近,记者从江苏省镇江市中级法院得到了答案。  相似文献   

6.
口服普罗帕酮中毒死亡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案例资料简要案情苗某,33岁,某日上午11时许,其妻子发现苗某死亡。死者仰卧于床上,床头有一块粘有少量血迹和头发的方形砖块,床旁桌子上有一个空的“盐酸普罗帕酮片(50mg×100片)”药瓶。经调查死者生前有室性早搏,被医院诊断为心肌炎,死前5天曾到医院买“盐酸普罗帕酮片”一瓶(50mg×100片)。案发前其妻一直监督他按医嘱服药。死者生前有自杀意念。尸体检验死者发育正常,营养中等。两瞳孔等大等圆,直径0.5cm,结膜未见出血点。头枕部见两处挫裂创,一处呈星芒状,有3条分别长1.6cm、0.6cm、0.5cm裂创,另一处呈条状,长1.5cm。两处创周围均见挫…  相似文献   

7.
中毒死亡案件的法医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中毒性死亡案件和与中毒死亡有关的医疗纠纷案件的法医学特点,探讨此类案件的防护重点和鉴定要点。方法对四川大学法医学院1985~2004年106例中毒死亡尸体剖验病理材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性别:男性61例,女性45例,男女比例1.36:1;年龄:以21~40岁年龄组(60.38%)为主;死亡方式:意外死亡最多见(52.83%),其次为自杀(33.02%)和他杀(14.15%);死亡原因:CO中毒、有机磷类中毒、毒鼠强及药物中毒多见(72.64%);医疗纠纷:发生医疗不当12例(11.32%),7例为医源性中毒性医疗纠纷,5例为中毒后在医院抢救中发生的医疗纠纷,主要发生于乡镇医院和县级医院(83.33%)。结论加强毒物的管理、提高安全意识、加强法制教育、增加生产安全等是减少中毒性死亡的重要手段。提高城乡医疗水平,加强中毒急诊抢救临床技能是防止中毒性医疗纠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罗太湘 《法制与社会》2015,(1):80-82,84
《民事诉讼法》第185条规定的"经有关机关证明"的宣告死亡类型,其立法本意在于迅速稳定失踪者的法律关系,但是在法律逻辑上却经不起推敲。我国法律应当参考借鉴我国台湾地区及瑞士立法例,引入自然人"证实死亡",将之界定为一种与真实死亡、宣告死亡并列的死亡类型,不仅有利于改善我国现行法本身的逻辑自足性,而且有利于迅速稳定失踪人的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9.
正自然人的死亡在法律上分为生理死亡和宣告死亡(依法律推定死亡),生理死亡又可分为正常死亡和非正常死亡。死亡是自然人权利能力消灭的唯一原因,自然人的死亡关系到权利主体是否存在、原权利义务是否变更,以及继承法律关系是否发生等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当事人提供的死亡证明证据力的分析,提出在办证过程中对于不同的公证事项,基于不同的价值目标,对于死亡事实采用不同的证明标准。  相似文献   

10.
在法医学尸检中,颅内肿瘤的检出率在0.16%~0.54%之间,有些表现为突然、意外的死亡,有些则可能在死亡发生之前有临床症状。现将临案中遇到的3例尸检报道如下。1 案 例 案例1:死者,男,42岁,农民。某日因与人发生纠纷并相互撕打,被击中头部,即感头疼,3天后头痛加剧,并于第4天出现昏迷、呕吐,送医院抢救无效于伤后第5天死亡。尸检见头顶部正中偏左有一5cm×4cm的类圆形皮下出血,右枕叶颅后窝硬脑膜下可见约15ml的凝血块。全脑重1450g,小脑右侧扁桃体疝形成,左侧脑室内可见凝血块约30ml,左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高速发展的经济生活和社会建设等原因,导致侵权死亡案件屡屡发生.当前我们的法律法规中都对侵权死亡赔偿问题作出了相关规定,但是这些规定中又存在着一些不是十分合理的地方,并且在实践中我们又该如何更加合理的运用这些法律法规.本文就这些问题作出了浅显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在现实生活中 ,偶有因确认死亡而引起的纠纷 ,比如曾经就有过送殡仪馆后“死”而复生的案例报道[1] 。笔者在实践中也处理过类似的案例 ,如车祸现场交警在没有法医或医生到场检查的情况下通知殡仪馆将事主收殓 ,香港媒体也曾猛烈抨击过 ,认为“交警充当死亡判官草菅人命”[2 ] 。“死”而复生的事主还算是比较幸运 ,然而在现行的体制下 ,每年是否有因错误确认死亡被稀里糊涂的送进殡仪馆或太平间就无从考证了 ,随着低温冰箱的普及 ,相信“死”而复生的案例恐怕会越来越少。问题何在 ?笔者认为是由于目前我国缺乏确认死亡的相应的立法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未成年犯管教所今年3月发生两起未成年犯死亡事件,其家属通过网络传播有关信息,加上云南"躲猫猫"事件影响,这两起死亡事件备受关注。检察机关已介入调查,法医进行了尸体解剖,但最终报告还需时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中毒性死亡案件和与中毒死亡有关的医疗纠纷案件的法医学特点,探讨此类案件的防护重点和鉴定要点。方法 对四川大学法医学院1985~2004年106例中毒死亡尸体剖验病理材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性别:男性61例,女性45例。男女比例1.36:1;年龄:以21—40岁年龄组(60.38%)为主;死亡方式:意外死亡最多见(52.83%),其次为自杀(33.02%)和他杀(14.15%);死亡原因:CO中毒、有机磷类中毒、毒鼠强及药物中毒多见(72.64%);医疗纠纷:发生医疗不当12例(11.32%),7例为医源性中毒性医疗纠纷。5例为中毒后在医院抢救中发生的医疗纠纷,主要发生于乡镇医院和县级医院(83.33%)。结论 加强毒物的管理、提高安全意识、加强法制教育、增加生产安全等是减少中毒性死亡的重要手段。提高城乡医疗水平.加强中毒急诊抢救临床技能是防止中毒性医疗纠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非正常死亡案事件的处理,事关社会和谐与稳定,公安机关刑事技术部门要高度重视非正常死亡案事件的现场勘验工作,对非正常死亡案事件,要同刑事案件一样,进行科学、全面、细致的勘验,不能有先入为主的心理,防止和避免因处理不当而引发不必要的纠纷,特别是影响社会安定的群体性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6.
王倩 《法制与社会》2014,(14):292-293
死亡赔偿请求权是指自然人的生命权利受到侵害后随之产生的权利,它是一种维护受到侵害的生命权本人与其近亲属权利的救济手段。本文结合《侵权责任法》具体分析死亡赔偿请求权的理论基础、请求主体与请求内容,并在请求权主体与诉讼时效方面提出建议,以此来探讨死亡赔偿请求权。  相似文献   

17.
尸体腐败程序与死亡经过时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陈禄仕 《法医学杂志》1999,15(4):196-198
为了找出推测死亡经过时间的客观依据,应用健康的苏白猪为实验模型,进行了尸体腐败程度与死亡经过时间研究,将模型分别放置在室内、室外及地下三个环境中,让尸体在自然的环境中发生腐败,详细记录尸体腐败所表现的现象,特别是腐败气体所产生的张力。发现,尸体腐败至办组织与有骼全部分离、以及腐败残留物质的完全消失,与温度1温度、降雨量、尸体与地面倾斜度、昆虫的寄生等有明显的关系。所得数据,为死亡经过时间的推测,  相似文献   

18.
我国民法典应沿用宣告死亡的概念和制度。因危难事件下落不明的期间与一般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的期间应分别规定。在战争期间下落不明宣告死亡,军人和平民要区别对待。死亡宣告申请权不应有顺序之分,可赋予检察机关申请和撤销死亡宣告权。原则上被宣告死亡人的死亡时间为法定下落不明期间届满之日。宣告死亡判决确定的死亡日期与真实死亡日期不一致为撤销死亡宣告事由,宣告死亡的效力及于被宣告死亡人失踪前以住所为中心的民事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19.
深圳市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案例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Xu DH  Guo SY  Li ZH 《法医学杂志》2008,24(5):342-343,348
目的探讨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案例特点,为预防事故的发生提供可靠信息和参考数据。方法按照死者性别、年龄、死亡原因、事故发生时间及地点、事故车辆类型等相关参数,对深圳市4184例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事故死亡人员以男性为主,男女比例为2.45∶1;事故在6:00~8:00和18:00~2:00发生最多;72%的案例在城郊主干道发生;死者主要交通行为方式分别为步行占44%,自行车骑车人19%,摩托车驾车人15%;肇事车辆以货车为主;死亡原因83.2%为颅脑损伤死亡,13.3%为多发损伤。结论深圳地区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案件具有明显特点,具有可防范性。  相似文献   

20.
案例材料2004年7月4号下午3时,在运城市盐湖区某中学教室门前,初二学生王某(男,14岁)与同学陶某某(男,14岁)打闹中,陶某某推了王某一下,王某仰面摔倒在地,头枕部撞到教室门前的砖台上,当即意识不清,面色苍白,四肢稀软,呼之不应。老师急忙拨打120急救电话,40分钟后送至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尸检:体表除腰椎3、4椎体旁左侧有4.5cm×0.6cm条状皮肤擦伤外,余未见异常。解剖检验见:颅骨右枕部人字缝对应处头皮下有3.5cm×1cm出血区,人字缝与矢状缝交界处裂开,流动性血液溢出。取除颅骨见枕骨与硬脑膜之间有10cm×8cm×1.5cm巨大血肿与积血,硬脑膜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