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韭黄看贵州,贵州韭黄看普定。"说起美味可口的韭黄,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安顺市普定县产的韭黄。而仅在几年前,普定县许多村子的村民对韭黄还一无所知。“早些时候,我们村许多村民都不知道韭黄是什么,更别提专门种来卖钱了。”普定县马场镇湾寨村村支书曾加胜说,以前湾寨村满山坡种的都是水稻、玉米等传统农作物。湾寨村种植韭黄,还得从一个故事说起。  相似文献   

2.
支部生活     
正支书自述姚波:咬定目标不放松我叫姚波,2018年4月到清镇市站街镇毛家寨村任驻村第一书记。驻村第一天,我就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让村子大变样,让村民收入翻一番。一年来,我深入村组听民声、记民情,并将村民的困难、需求、建议做好记录。目前毛家寨村已顺利实施太阳能路灯安装、机耕道硬化、"五小"工程等五个民生项目  相似文献   

3.
正"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由我国天文学家南仁东于1994年提出构想,历时22年建成……"在黎平县双江镇四寨村,大学生宣讲员用侗语向村民们介绍"天眼"。1月18日,由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共青团贵州省委、贵州大学主办的"在您伟大的怀抱里"――贵州大学生民族语言宣讲新中国成立70周年伟大成就实践活动在四寨村启动,首场宣讲吸引众多村民,现场气氛热烈,不时响起阵阵掌声。  相似文献   

4.
正他朴实憨厚、待人诚恳,在服务群众中赢得掌声;他勇于担当、认真负责,在干事创业中追逐梦想。"小王为村民做了很多好事、实事,我们都愿跟着他干。"永年县宋寨村大学生村官王卷朝在真心付出、踏实肯干中赢得了群众认可。2015年1月,在宋寨村"两委"换届选举中,王卷朝高票当选村党支部副书记。  相似文献   

5.
"原先,靳各寨村村务管理乱,遗留问题多,群众上访频繁,是北京市挂帐的后进村。从2012年4月至今,经过镇党委的对症下药,干部干事了,村民生活质量提高了,大伙儿心里可乐呵了!"提及靳各寨村一年来发生的大变化,密云县十里堡镇党委书记张明智有说不完的话。  相似文献   

6.
刘伟川大学毕业后,跑运输、办砖厂,很快成了旺苍县嘉川镇庆寨村的“致富能人”,随后又当选为村支书。过去的庆寨村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如今。庆寨村小楼林立,公路宽阔,村民安居乐业。谈及庆寨村几年来的发展,乡亲们都会竖起大拇指夸赞:“还是刘伟川有本事!”  相似文献   

7.
张恒 《当代贵州》2020,(16):76-77
走进水城县青林乡二寨村,错落有致的民居,在绿树的映衬下格外显眼;石板铺就的中心广场上,老人和小孩悠闲散步;干净整洁的通村路旁,塑料大棚里绿油油的果苗长势良好。"村民住上了好房子,日子越过越有盼头,我的信心也更足了。"二寨村的变化让驻村第一书记杨超有感而发。  相似文献   

8.
<正>树木、森林,绿色、生态,黎平县双江镇四寨村村民吴庆贤以此作为自己人生的主旋律。山上,空气清新、鸟语回转、茂林青翠。这位侗家人看着亲手栽种的杉树成林,身心舒畅。吴庆贤沉湎于造林,几十年如一日,以一位普通共产党员的坚毅挚著,造林5万余亩。杉林森森,他书写出别样的精彩人生。从"贵州造林王"到"中国生态英雄"四寨村是一个青山绿水环绕的美丽侗寨,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相似文献   

9.
正3月2日,赤城县迎来一场"降温"雪。"雪咱不怕,一冬一春,越下雪咱庄户人越高兴哩!"在样田乡双山寨村,赵安军在自家的菌棚里一边忙活,一边笑着说。赵安军今年47岁,是土生土长的双山寨村人,早些年村里穷,村民形容种地是"土坷垃里刨食儿"。脱贫攻坚号角吹响后,赵安军靠着政策支持、干部帮扶和自身努力,建起食用菌大棚,走上了致富路。赵安军只是赤城县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的一个缩影。截至2014年底,赤城县尚有贫困村272个,  相似文献   

10.
正我叫崔驰聘,是沿河自治县电视台驻黑水镇杨寨村"第一书记"。自2016年4月开展驻村工作以来,我帮助村民办了许多实事。看着大家日子一天天红火起来,我心里很高兴。刚到杨寨村,我花了半个月的时间走遍全村19个村民组,走访精准扶贫户119户,非精准扶贫户145户,对全村产业发展现状、基础设施、群众生产生活进行了深入了解。同时,我多次找村支"两委"和村里的党员谈心,组织召开民主生活会、党员大  相似文献   

11.
正当地把承包"坝坝宴"服务的人称为"厨子"。他们提供"一条龙"服务,通常是主家自个儿把菜买好,厨子除了提供菜品,还要准备各类厨具和桌椅板凳。这个丙申猴年的初一到十五,忙坏了曾银林夫妻俩。"每天只睡得了两三个小时,上半年就这半月事情最多。别人耍的时候,我们得挣口粮。"曾银林的妻子符自华是个心直口快的女人,摆着头回忆自己的春节。曾银林和符自华在四川富顺县古佛镇干"厨子"这行已经20多年。说是"厨子",  相似文献   

12.
正从年轻小伙到古稀老人,谭国超每天坚守在印江自治县刀坝镇兰克寨村的国家坝库区,摆渡护送来往的村民和学生,40余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印江自治县刀坝镇兰克寨村的谭国超老人已经70岁。上世纪70年代初,为了周边村民出行方便,不绕山路,谭国超就做起了摆渡人。从年轻小伙到古稀老人,谭国超40余载如一日,摆渡护送村民和学生过河。  相似文献   

13.
《党建》2008,(10)
"自打红兵来了以后,村里形势稳定了,人心重新聚起来了,经济发展也有了很大起色。"一提起村党支部书记王红兵给村里带来的变化,毛寨村村民脸上就乐开了花,群众都争着抢着夸奖他们的硕士"村官"王红兵。  相似文献   

14.
?社会自治没有强制性权力,只能说服教育,实行"德治" 记者:村民自治作为一种制度性安排,有怎样的特点? 李羚:自1980年广西宜州市合寨村成立第一个村民委员会至今,30多个年头过去了,这一制度变革被国家发掘出其价值之后,迅速向全国推广,并以宪法和法律的方式赋以其合法性和强制性.村民自治制度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2010年12月15日,中国村民自治展示中心落成仪式在广西宜州市隆重举行。30年前,河池宜州市合寨村村民投票民主选举产生了“中国第一个村民委员会”,在全国率先实行村民自治,开创了村民自治的先河。  相似文献   

16.
<正>锦屏县华寨村以推进"合约治村、产业富民"为载体,在大力实施5152工程(食用菌亩产值5万元,好田土亩产值1万元,山坡田地亩产值5千元,旅游户均收入2万元)的基础上,重点建设绿化苗圃基地和铁皮石斛种植基地等高效农业产业项目工程,基本实现"煮饭不用柴、走路不湿鞋、钱袋鼓起来、家园美起来"的目标。夯实发展基层基础华寨村将弘扬法治精神与推进村民自治相结合,通过引导群众修订《村规民约》,改善农村社会建设与  相似文献   

17.
<正>在担任村妇女主任6年后,马俊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那是2013年。马俊告诉记者,之所以会这么做,是想更好服务老百姓,让尚和寨村大变样,朝着社会主义新农村迈进。她真不是喊口号。要知道,当时的尚和寨村道路破败不堪,垃圾到处乱扔,不少村民喜好赌博,邻里纠纷常见,是个公认的落后村。没有对村民和村子的深厚感情,没有干成事的坚定决心,是很难有勇气接手这个烂摊子的。  相似文献   

18.
我家住在岳池县酉溪镇双龙寨村,那里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村民长年靠种植传统粮食作物养家糊口.……  相似文献   

19.
正"要不是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我决过不上这么好的日子!"火连寨村村民李大爷坐在政府帮扶购置的电动三轮车上笑着说。李大爷口中的好政策,就是溪湖区区级以上党员干部对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挨户走访,以"进门、知情、解难、暖心"的形式了解贫困户的实际情况,精准制订帮扶计  相似文献   

20.
正3月21日,春光和煦,安顺市西秀区七眼桥本寨村村民谭生会家的院坝里,几个小孩玩兴正浓。谭生会准备考考孩子们:"你们知道我们每天产生的垃圾都怎么扔的?""烂菜叶、剩饭菜、瓜果皮核扔在绿色这边,破衣服、废旧纸、玻璃渣扔在灰色这边。"一个小孩抢答。"可以嘞!"谭生会满意地向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