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林芊 《当代贵州》2011,(10):62-62
辛亥革命前,贵州的贫困,实为人民的贫困。在现代化过程中贵州陷入一个经济怪圈:民不富,难为实业发展积累资金;实业不兴,民又难富。贵州发展经济所需资本积累的困局是全省性的贫困。  相似文献   

2.
一、贵州发展速度的历史解读在贵州的发展过程中,贫困一直伴随着贵州的历史进程,从速度的视角看,贵州经济社会的历史发展始终围绕零上下小幅度徘徊。贵州之穷,自古以来,已成定论。《贵州通志·财赋》(嘉靖)中说":天下布政司十有三,而贵州为最后,故贵州财赋所出,不能当中原一大部,诸所应用大半仰给于川湖。"郭子章《黔记·止榷》中说:"贵州崎岖……国家以滇南门户而郡  相似文献   

3.
徐静 《当代贵州》2012,(17):26-27
20世纪80年代末,学者白南风、康晓光等人针对贵州守着金山没饭吃的窘境,提出了后来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富饶的贫困",从此贫困便成为贵州被关注的重心。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贵州的长期贫困而命名的"贵州现象"又被国情分析专家胡鞍钢提出,至此贫困似乎已经成为贵州的一个符号。但2010年以来,省委紧扣发展速度"慢"这个主要矛盾,高举发展、团结和奋斗的旗帜,确立了"十二五"时期"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  相似文献   

4.
<正>贵州扶贫开发体制机制的创新,激发了内生动力,不论贫困人群、扶贫干部,还是社会各方帮扶力量,在这场扶贫攻坚大会战中,都能找准定位,寻找自己的希望和目标。这是一幅静美画卷:绵延的青山,平坦的乡村路,别致的小村庄,淳朴的农家人。这是一个缩略过程:不断实践着一系列扶贫开发的政策和措施,不断记录着扶贫过程中的困难与疑惑,不断承载着贫困乡镇同步小康的愿望和期待。这是一组真切数据:2011年以来,贵州农村贫困人口从1149万减少到623万;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3153元提高到5909元;25个县525个乡镇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5周年,也正是贵州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冲刺之年。5年感恩奋进,5年砥砺前行。今天的贵州,正激荡着团结奋进的旋律,砥砺着拼搏创新的精神,积蓄着苦干实干的能量,创造着后发赶超的奇迹。相约2020,让我们共同见证:彻底撕掉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  相似文献   

6.
贵州有众多的民族村镇,在城镇化的进程中,民族村镇承担着保护文化与消除贫困的双重任务,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正跨入2020年,贵州努力描绘着创造美好生活的小康图景,即将告别跨越千年的贫困,意味着民生质量将同步实现巨大飞跃,全省人民定会铭记这个发展转折的历史交汇时刻。2019年,贵州强化40万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预计全年城镇新增就业78万人,188万人易地扶贫搬迁全面完成,超过300万农村居民实现安居梦,民生财政支出达949.33亿元……过去的一年,贵州在教育、住房、医  相似文献   

8.
朱江 《当代贵州》2016,(8):12-17
正蜿蜒无尽的大山,赐予了贵州亮相世界的一张碧绿名片。这里,因山而美;这里,也因山而贫。这一现实矛盾成为困扰贵州同步小康的重要因素,也成为激发山区人民摆脱贫困、追求幸福的源动力。世居大山深处的贫困群众,向往着外面精彩的世界,而易地扶贫搬迁则为他们带来了新的生活。  相似文献   

9.
1995年春,一批有良知有担当的青年学者,对以贫困为典型特征的"贵州现象"进行多元化多视角的理性思考,探讨贵州加快发展走出贫困的路径选择。2012年春,包括当年部分参与者在内的一批专家学者,对在贫困中崛起的新"贵州现象"进行更趋成熟的  相似文献   

10.
正赤水市是一片孕育着红色基因的神奇土地,步入21世纪,赤水市的干部群众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团结奋斗,攻坚克难,谱写了一曲决胜贫困的壮丽凯歌,树立了贵州精准脱贫的典型样板。2014年赤水市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尚有2.8万人,贫困发生率高达14.6%。经过三年艰苦奋斗,2017年赤水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0.53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134元,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43%,17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成为贵州第一个脱贫摘帽的片  相似文献   

11.
正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坚持"尽锐出战、务求精准",向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发起总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千百年来,贵州被贴上的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的贫困标签。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贵州贫困群众生活得到极大改善,但由于历史、地理等方面原因,贵州仍长期是全国贫困  相似文献   

12.
贵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贫困和落后是贵州的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贵州的主要任务",为贵州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五年的变化告诉世人:贫困,不是贵州永久的标签;无奈,更不是贵州人的本质常态;贵州是一片充满希望、前景广阔的热土,贵州人将在不甘落后、顽强奋斗中实现崛起",道出了贵州人奋发进取的决心和加快发展的期盼,可谓鼓舞人心、令人振奋,这无异  相似文献   

13.
正贵州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各项工作和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贵州人民在山乡巨变中展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很长一段时间,贵州一直是全国农村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各项工作和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昔日贫困的山乡  相似文献   

14.
贵州,中国最贫困的省份。如果说,西部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贵州就是这短板中的"最短板":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身处"经济洼地"之中的贵州,如何才能创  相似文献   

15.
正贵州作为欠开发、欠发达省份,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滞后,特别是贵州一直是全国贫困问题最突出的省份。当前,贵州贫困地区开发建设既面临着资源日益紧张、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严峻形势,又面临着加快脱贫攻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巨大压力和严峻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  相似文献   

16.
贵州,是西部多民族聚居的省份,也是贫困问题最突出的欠发达省份。国发(2012)2号文件指出:“贫困和落后是贵州的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贵州的主要任务。”2020年中国全面实现小康,是中国政府向世界进行的庄严承诺。处于中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贵州,能否2020年与全国同步小康事关重大。  相似文献   

17.
正70年春华秋实,我们把热血注入贵州大地,把变迁刻进改革年轮,把温情写在人民心坎。几代报人的坚守和奋斗,叠印时代峥嵘,积淀生长力量,见证着贵州决战贫困的奋进脚步,奏响了贵州后发赶超的铿锵足音。70年砥砺前行,我们创新不断自我迭代,从抄电码、  相似文献   

18.
贫困的缓解与可持续发展是我国亟待深入研究的重大环境与经济发展问题。本文从贫困缓解对可持续发展造成的压力、资源环境恶化对贫困缓解提出的挑战两方面,分析了贵州的现状;最后,从六个方面探讨了贫困缓解与可持续发展的协调对策,目的在于促进贵州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贵州通过开发岗位、劳务协作、技能培训、就业服务、权益维护等措施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累计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96.66万人。2017年11月30日,全省就业脱贫暨贫困劳动力培训输出工作推进会在黔南州龙里县召开。副省长陈鸣明在会上表示,贵州各地因地制宜,围绕贫困劳动力就业需求,结合贫困劳动力实际,探索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就业脱贫新举措,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贵州通过开发岗位、劳务协作、技能培训、就业服务、权益维护等措施促进  相似文献   

20.
在贵州的千山万壑之间,坐落着成千上万的贫困山寨,他们用行动和事实一再证明:贫穷和愚昧,绝不会在消极等待和被动苦熬中有所改变;只有苦干,才能劈开千百年贫穷的沉重枷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