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桐梓县容光镇因地制宜谋发展,结合土壤、气候、日照等条件,发展花椒种植并引进相关配套企业,助推当地经济发展。"我栽种了200多亩花椒,二至三年后开始结果,五年左右就能达到丰产。"桐梓县容光镇诚雄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花椒种植大户苟能飞说。容光镇位于桐梓县西南部,距县城62公里,境内山峦起伏,沟谷交错,土地瘠薄,气候温暖,宜林荒山资源丰富。  相似文献   

2.
<正>近期,桐梓县产笋区异常热闹,采笋季到来,方竹林间到处是采笋人忙碌的身影。"去年我家采的鲜笋卖2.5元1斤,今年价格是3元1斤,收入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了1万多元。"10月6日,楚米镇高山村7组村民杨志强拿着刚刚卖笋的钱高兴地说。今年桐梓县产笋量预计达3万吨,实现竹产业产值4亿元,竹农人均收入达2000元,靠采摘方竹笋富裕起来的竹农越来越多。桐梓县方竹资源丰富,竹林遍及全县19个乡(镇、街道)66个行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45岁的李树敏是花江镇木工村三个孩子的母亲。去年她的丈夫生了重病,寻医问药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最终还是医治无效去世,她家也因此致贫。以前,李树敏家的10亩花椒地收益十分有限。"花椒树有时结,有时不结多的时候,能收百把斤鲜花椒,最多卖几千元,"去年,跟着大家一起去江津学了矮化技术回来后,她就选了1亩多花椒树修剪来试一试。今年,就这1亩地,李树敏收获了1千多斤鲜花椒,收入1万多元。"今年,我又修剪了400多株,还剩二三百株没剪。"李树敏说,因为人手不够,同时剪枝也有  相似文献   

4.
正我是遵义市物资集团公司驻桐梓县容光镇大箐村"第一书记"黄天元。1981年,我从昆明步兵学校毕业,被分配到云南省驻瑞丽边防部队工作,直到1989年才转业到市物资集团公司工作。2016年3月,我主动报名到容光镇大箐村当驻村书记。那时,我即将60岁,公司党委担心我不能胜任工作,找我谈话。我向公司党委保证:我是一名快有40年党龄的老党  相似文献   

5.
杨鹏杰 《实践》2009,(5):28-28
"今年我种的20多亩葵花一下子卖了3万多元,比去年多赚了一万多!"扎鲁特旗香山农场职工王宝友一边数着卖葵花的现金一边乐得合不拢嘴。香山农场是全国著名的"葵花之乡",葵花籽以粒大可口和绿色无污染而驰名中外,远销日本、韩国、加拿大,每年实现销售收入均在2000万元以上。2008年的葵花刚刚收割,全国10个省区市的100多名客商就纷至沓来,抢滩收购葵花子,  相似文献   

6.
正位于德江县共和乡塘坝村的德江县尚成花椒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花椒600余亩。今年,花椒基地迎来了大面积挂果,预计能产20万斤鲜花椒,负责人赵明既兴奋又紧张。去年,花椒基地初挂果,凭着德江花椒在市场上多年的品质口碑,合作社里先后涌来9波客商,最终3.5吨干花椒很快售罄。赵明判断,今年虽受疫情影响,但德江干花椒市场仍然紧俏。  相似文献   

7.
刘骏娇 《当代贵州》2020,(16):12-12
3月25日,桐梓县容光镇的脱贫攻坚调度会刚结束,云龙村包组干部李永永就步履匆匆赶往村民罗英碧家。"这户人家6个人,只有一个劳动力。虽然已经解决了低保,但没有固定收入,仍然存在致贫风险。"为了及时帮助罗英碧一家解决实际困难,李永永与同村干部张洪尽随时都会到罗英碧家走访。罗英碧并非贫困户。  相似文献   

8.
正"中蜂养殖是我们村的一大支柱产业,去年我们村发展了553箱,产出蜂蜜5000多斤,实现产值70余万元,带动了48户群众增收。今年,我们打算在原有基础上,再扩展200箱,让更多群众受益。"2月11日,记者来到绥阳县宽阔镇红河村中蜂养殖基地,村党总支书记王国权一边拾掇着蜂箱,一边算起了养蜂的"甜蜜账"。红河村地处宽阔水原始森林腹  相似文献   

9.
《前线》1959,(14)
今年上半年,北京郊区农业生产战线上的形势很好,小麦取得了大丰收。许多区、县都出现了一批大面积的丰产田。石景山人民公社八宝山大队一千五百三十四亩小麦,亩产五百四十九斤多,其中一百五十亩平均亩产七百斤。周口店区琉璃河公社兴里洼,过去是个低产地区,一九五八年小麦亩产一百零七斤,今年将近一万亩小麦亩产三百斤左  相似文献   

10.
刘骏娇 《当代贵州》2020,(16):15-15
"采菇啦,今年的菇长势不错!""金灿灿的榆黄蘑一朵差不多有一斤重。"3月的安顺,山间百花齐放,田野生机勃勃,在西秀区旧州镇茶岭村,不少村民正忙碌劳作,采摘榆黄蘑。"榆黄蘑出菇时间短,今年我们在村里试种了10余亩共24000个菌棒,目前采摘了300斤,供给本地市场。"  相似文献   

11.
正回音壁贵州省民政厅厅长冯仕文: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衣食冷暖,事关社会和谐稳定。贵州将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构建城乡统筹、制度衔接、运行规范、兜底有力的社会救助体系,编密织牢民生兜底安全网,切实保障好各类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助推困难群众同步实现小康。"奶奶,我回来了。"下午放学后,在桐梓县容光镇云龙村王花家中,随着一声亲切的呼唤,一个10多岁的小姑娘一瘸一拐进了屋。这个小姑娘叫李会,因为患有先天小儿麻痹症,无法独立行走,读书都是奶奶背着去。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种植香菇大棚30个30000棒,按每棒产鲜菇3斤,市场价每斤5元算,这样算下来,今年我们香菇产量预计90000万斤,产值约45万元,比外出打工强多了。"近日,笔者走进黎平县顺化瑶族乡顺洞村侗家汉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食用菌基地,20多名群众正在采摘香菇,分类装筐,忙得不亦乐乎。  相似文献   

13.
正初春,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明英茶生产基地,漫山遍野的春茶长势喜人,200余人正忙着采摘今年的首批春茶。"昨天茶园一开园我就来采茶了,前两天下了春雨,昨天出了太阳,今天茶芽就冒出来了。"西秀区杨武乡长石村村民李和照乐呵呵地告诉记者,和老伴采茶一天可以采到5斤左右,每天能赚到125元的收入,"比种玉米赚钱,去年我老伴赚了近  相似文献   

14.
正4月中旬,记者来到黔西县杜鹃街道乌罗坝村的草莓种植基地。虽然已接近草莓采摘期的尾声,仍有不少游客热情不减,提着篮筐,在弯腰采摘。"草莓30元一斤,自己采摘。周末一天能卖一万多元呢。"正忙着给游客称草莓的种植户王静梅乐呵呵地说。王静梅家是当地的草莓种植大户,也是草莓产业合作社的成员,作为村里的致富带头户,她家有60个草  相似文献   

15.
正"种植竹荪一年至少可以收获三季,今年第一季我采收了近400斤干竹荪,贵州美味鲜竹荪有限公司按照每斤390元全部收购,仅这一季的收入就收回了成本,还有些钱赚。"7月26日,在织金县桂果镇牛场村花竹组,竹荪种植户李华一边带领村民采收第二季红托竹荪,一边与记者搭话。"公司可以先赊菌棒,还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以及免费的脱硫烘焙机器,我们只要投入些人力就可以发展竹荪种植了。靠这两亩地的5个竹荪大棚,我今年不仅能把戴了几十年的  相似文献   

16.
正"采摘香菇一定要把根部全部掰出来,这样才不伤到菌棒……"六月芒种,雷山县郎德镇也利村党支部书记杨晓生在食用菌产业基地里忙得团团转,一边招呼村民把香菇运上车,一边提醒村民注意采摘细节。34岁的杨晓生已在村里产业基地里忙碌了6年,1万多平方米的吊袋立体式大棚也让村民的收入在这几年里翻了好几番。"我一定不辜负大家的信任,带着乡亲们一道踏上寻富、致富、共富之路。"2016年,也利村换届选举,  相似文献   

17.
《前线》1960,(11)
白薯是高产之王,玉米是饲料作物之王。两“王”合作增产多。去年房山南转继生产队的二百八十五亩春白薯,全部间作了玉米,由于加强了田间管理,平均每亩产白薯三千一百五十九斤,玉米三百四十七斤半;每亩产量按粮食计算为一千一百三十七斤。今年北京采用这个方法的地方已经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18.
正目前,赫章县161万亩核桃基地覆盖了所有贫困村和90%以上的贫困户,年收入万元以上的核桃种植户13000余户。"要想快致富,多种核桃树",已然成为赫章群众的共识。初秋的赫章县财神镇,天空飘着毛毛细雨。青山被一层薄雾笼罩,公路沿岸,高高的核桃树枝头挂满核桃。在财神镇倮佈戛村,78岁的李富贵老人正在自家的核桃林里采摘刚刚成熟的核桃。"今年挂果的核桃树比去年多了一倍多,等将来全部挂果后,我家的核桃可不得了哦。"李富贵老人笑呵呵地说。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桐梓县小水乡充分利用闲置耕地和荒坡,种植蜜柚等精品水果8000亩,助力当地脱贫攻坚。"今天的工作主要是锄草,在基地务工每天有70元工资,一个月工作20多天,差不多有2000元的收入。"在桐梓县小水乡黄金蜜柚种植基地务工的田上村村民王世先说。"小水都是红沙壤土,地处低热  相似文献   

20.
<正>1月16日,农四师六十九团七连维吾尔族职工多洛洪夫妇忙着采摘大棚辣椒,今年他俩种植的两个大棚青椒以每公斤6元的价格全部销售,产值2.5万元。"建棚团场给资金补助,又有技术指导,今年开春我还准备再承包两个大棚,我的日子会一天比一天好。"多洛洪高兴地说。大棚里念起了"致富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