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的不断加快,农村留守老人问题日益突出,建立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体系迫在眉睫。当前,针对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存在信息数据库及平台利用不充分、服务供需对接缺口大、服务人才队伍不固定、服务质量缺乏评估标准以及缺少专项资金支持等问题,构建以需求为导向,以提供生活、健康、安全、权益维护以及精神等关爱服务为内容,以政府、社会组织、村集体、家庭为服务模式主体,以建立动态信息、经费投入、人才队伍、监测评估应急等机制为保障,同时建立服务效果评估机制的新时代多层次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体系,不仅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有助于满足农村留守老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2.
木苏乡大别窝村是黑水县一个典型的外出务工村,全村812人中有360余人常年在外务工,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达230余人.去冬今春,该村16名党员和6名群众自发组建"木苏乡大别窝村关爱留守老人儿童协会",为外出务工人员解了后顾之忧.据了解,在"藏羌城乡党旗红"党建提升工程中,该县引导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开展"一帮一"、"一带一"、"代理家长"等关心关爱活动,通过党群共建,乡村共助,社会共育,为农牧民群众搭起"连心桥",编织"关爱网",构筑"温暖家".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生活状况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比起城镇老人来,农村老人中的留守老人生活现状更让人担忧。各级政府应当积极探索关爱服务农村留守老人的有效办法和途径,以解决农村留守老人所面临的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务川自治县以精准扶贫为抓手,结合区域实际,各村相继开办实体公司、企业,抱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探索出一条贫困乡村发展集体经济的路子,逐步改变了过去村集体"一穷二白"的面貌。"不仅村集体有了收入,更重要的是让外出务工人员能回乡就业创业,让留守老人、留守儿童感受到亲情关爱……"今年以来,务川自治县紧紧围绕产业布局和资源优势,采取县委统揽调度、乡镇统筹布局、村级统筹抓落实;捆绑产业、捆绑企业、捆绑项目、"捆绑"致富能人、捆绑  相似文献   

5.
沈阳 《共产党人》2014,(7):41-43
正在石嘴山市惠农区庙台乡乐土岭村,有一个"幸福大院"远近闻名。出名的原因并不特别,只是因为这里的"夕阳"特别美——住在幸福大院的都是些留守老人、特困老人,在这里,一张张饱经沧桑的面容散发着幸福的光彩。这个春天,记者慕名走进了幸福大院,和老人们一起聊聊大院里的幸福事儿——老人说落叶归根有了家走进幸福大院,一排排整齐的平房立刻跃入眼帘。红色的屋顶在乡村高远蔚蓝的天空下闪闪发光,房前半  相似文献   

6.
“留守老人”问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沉重话题。在社会老龄化程度加剧,家庭模式日趋小型化的同时,农村“留守老人”作为一个日益庞大的社会群体,其养老问题、医疗问题等等,应该引起社会的关注。因此,关爱“留守老人”,使“留守老人”能够安享晚年,既是促进农村和谐稳定的具体要求,又是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4月6日晴昨天,黑龙江守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宣忠信来到我们村,将1万元钱交到贫困户关淑芹老人的手上,用于她的孙子——留守儿童付春峰在抚远市上学期间的所有费用。助学一事顺利解决,我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这件事缘起于我春节前的一次入户走访。今年2月1日,我到贫困户付宝东、关淑芹老人家里走访。6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处处透着贫穷的气息。聊天中,老人的小孙子引起我的注意。孩子  相似文献   

8.
“没有好的领头人,亚榜村就没有希望”黎平县亚榜村座落在苗岭山麓的犀牛坡脚,孟江河畔。山水掩映,风光秀美,是一个典型的侗族村寨。前些年,全村人均年收入仅400元,群众生活十分贫困。过去,亚榜村的村干部观念落后,责任心不强。在贫穷困苦中挣扎的亚榜村,成为十乡八里闻名的空壳村。该村十二年帐目不公开,政务不民主,群众有气,干部苦恼。面对山外日新月异的变化,党员、群众心急如焚:“不马上选出好干部、好领头人来,亚榜村就没有希望……”1996年2月3日,村党支部改选,具有商品经济头脑的老党员、54岁的杨光亚被全体党员一…  相似文献   

9.
<正>炊烟袅袅升起,初春的暖阳又一次将光芒洒满大地。在新宾满族自治县旺清门镇旺鲜村的村路上,一位鬓发微霜、朴素端庄的中年妇女穿着厚重的衣服时快时慢地走着,不时抬头观望村民家的烟囱。当看到哪位"空巢老人"家的烟囱没冒烟,就会赶紧到老人家里看看,生怕老人出了什么事。这个不论寒暑,数十年如一日悉心照料全村"空巢老人"的人就是旺鲜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安香淑。"老人们没事儿,我就安心!"旺鲜村共有485户,1400多人,多数是朝鲜族,大  相似文献   

10.
《理论与当代》2013,(5):F0002-F0002
2007年,习水县为有效解决外出农民工、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社会管理问题,率先在全市启动关爱外出民工、关爱留守儿童、关爱空巢老人的"三关爱"工程。经过近5年的探索和实践,"三关爱"工程已成为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密切联系群众、转变干部作风的有力抓手。一、主要做法1.搭建"三个平台",  相似文献   

11.
<正>根据省委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2015年3月我被派驻威宁自治县么站镇汤朗村任第一书记。近一年来,我遍访了汤朗村的家家户户,与村民拉家常,话发展。尤其是贫困户、留守儿童、空巢老人以及残疾人,我每访问一户都会有一个详细的记录,也会根据他们的基本情况、致贫原因、贫困程度,制定一个精准扶贫工作计划,并有针对性地帮他们建档立卡和信息录入,组织党员  相似文献   

12.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广大农民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等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面对农村出现的新形势新问题,顺昌县积极探索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通过在村文化俱乐部中建立功德榜、成才榜、好样榜、能人榜等"四榜",把新时期党对农民的要求具体化、形象化,用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各种先进典型来教育大家,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的是非观、荣辱观、得失观、义利观,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和支持,有力地推动了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一、"四榜"的内容"成才榜"重在宣扬建国以来勤奋好学,考上大、中专院校的村  相似文献   

13.
雪冷血热     
第八章 挺进东边道(续一) "俺们不是胡子" 1998年3月,笔者前往桓仁县木盂子镇仙人洞村采访,潘国权老人叼着一只挺大的黑色烟斗,坐在炕头上跟我唠抗联. 杨靖宇是1934年2月到仙人洞的.但老人记不得这个时间了,只记得那年自己18岁.  相似文献   

14.
“留守老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群体。“留守老人”已成为农村改革发展急需关注和解决的一个社会问题,这不仅影响到诸多农民的家庭生活,也影响到了整个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如何破解“留守老人”问题也就成为我们必须重视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改革开放和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广大农村出现了许多“留守老人”,他们劳动强度大、医疗卫生问题突出、管教孙辈难、情感生活缺失、娱乐生活单调、安全隐患多,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了不少难题。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完善老龄人组织、构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实行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有机结合、大力弘扬尊老爱老的社会风尚,真正使“留守老人”能够安享晚年。  相似文献   

16.
农村“三留守”人员的问题,主要是指留守儿童的监护与教育、留守妇女的健康与安全、留守老人的赡养与精神慰藉.这些问题带来不少社会影响:一是家庭人口结构缺损;二是农村人口结构失衡;三是农村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社会风气下降;四是农村可持续发展面临困难.近年来,为妥善解决农村“三留守”人员问题,中央和地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广泛开展关爱服务活动,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和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要切实做好农村“三留守”人员工作,不仅要着眼于既往工作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困难,而且要着力于“三留守”人员问题本身的解决.需要在进一步加强已经取得明显实效的法规政策措施的基础上,完善和创新“三留守”人员服务管理体制机制,形成解决问题的合力.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现代化、工业化的发展,大量农村青壮年快速流入城镇,农村的空巢化、空心化日益严重,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更加凸显。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根据当前我国国情提出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国家政策。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农村留守老人面临许多养老困境,诸如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不协调;生存条件简陋、家庭生产难以兼顾;经济保障不足,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模式选择单一,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要求等。乡村振兴对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乡村治理和农村养老服务内生力的发展、塑造新型城乡老龄社会关系等方面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过程中,通过加快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统筹兼顾、创新发展;大力发展乡村经济和农村养老服务业、智慧养老;加快农村养老服务队伍建设等策略可以有效化解农村留守老人养老困境和矛盾,提升农村留守老人晚年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18.
正桂花村坐落在龙里县湾滩河镇盘脚山下。这里群山怀抱,植被丰茂,风景宜人。村脚下有一口古井,此前,全村人都靠着这口井水生活。近年来,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留守在村里的老人小孩要自己从村脚古井挑水吃,这牵动着在外务工儿女的心。"不出门找不到钱,出了门又牵挂家人。父母70多了,腿脚不利落,娃娃又才几岁,总担心他们在家挑水时发生意外。"村民王德邦说。脱贫攻坚、同奔小康,安全饮水  相似文献   

19.
农村留守老人:幸福在何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个年轻人背井离乡,到陌生的城市“寻梦”;他们身后留下了一个个孤独的身影在村口守望。这些孤独身影,就是他们留守家园年迈体弱的双亲。留守老人们在农村是怎么生活的呢?谁来关怀、呵护这些老人?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农村大量的青壮年和中年劳动力携妻带子前往东南沿海和大中城市务工,造成许多农村老年人留守家中无人照顾,形成了一个新型的群体——"空巢老人"或"留守老人"。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课题组就这一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调查,调查了金堂县赵镇、清江、三星等21个乡镇空巢老人现状、原因及其影响因素,通过随机抽取900名老年人的幸福感状况调查与分析,为进一步提高农村空巢老人幸福感提供依据,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