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张宽 《当代贵州》2016,(25):44-45
正"十三五"时期,都匀经济开发区将贯彻落实好省委对黔南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全面建成"一极三区",力争成功申报国家级经济开发区。2015年,都匀经济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黔南州、贵州省平均水平,各项指标综合考核评估在全省10个直属开发区中预排第6位,比2014年上升3位;实现固定资产投资74.64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4.9倍,五年累计完成207.39亿元,年均增长42.6%;财政总收入五年累计完成8.41亿元,年均增长41.2%;规模工业  相似文献   

2.
<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都匀经济开发区将主动适应和积极应对新常态,强势推动开发区的跨越发展,确保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任务。2014年,都匀经济开发区迎来了贵广高铁开通运营的历史性时刻,多项经济指标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增速位居黔南州前列,实现固定资产投资65亿元,同比增长116.7%,增速黔南州第一;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2.5亿元,同比增长32.2%,规模工业增加值3.55亿元,同比增长26%;财政总收入2亿元,同比增长40%,增速黔南州第一;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6.3亿元,同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淮北经济开发区迎难而上、拼搏奋进、创新发展,在巩固发展老区的基础上,强力推进"三项工作",实现"三大突破",三年引进市外资金40.6亿元,年均增长131.6%;区内工业总产值14.23亿元,年均增长43.2%;园区建设规模达到16平方公里,呈现倍增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4.
正都匀经济开发区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全面开启建成产业兴、服务全、功能强、生态美、百姓富的现代化都市新征程。2016年,都匀经济开发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7.9亿元,财政总收入实现3.1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1亿元,规模以上增加值实现4.52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6.5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0479元,在全省省级经济开发区综合实力排位从上一年的第十位前移至第六位,经济发展呈现出持续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5.
杨兴华 《当代贵州》2016,(18):42-43
正"十三五"时期,罗甸将加快建设"一枢纽三基地一湖城",大力实施大扶贫、大健康战略行动,确保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二五"期末,罗甸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7.01亿元,年均增长1 5.8 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 1.4亿元,年均增长3 3.9 2%;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9.22亿元,年均增长2 4.1 2%;财政总收入6.9 8亿元,年均增长1 6.5 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933元,年均增长1 6.5 6%;同步小康实现程度达91.3%,综合实力跃升至全省中游,税收收入增速排位全省第一。  相似文献   

6.
今后五年,石阡县将抢抓国家实施武陵山区区域发展与扶贫开发攻坚战略机遇,立足"资源大县",倾力打造"生态大县、文化大县、旅游大县"。确保到2015年,石阡县全县地方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以上,达4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5%以上,达67亿元;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分别达4.8亿元、3.5亿元;全社会消费品零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以来,都匀经济开发区将服务贯穿于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不断强化服务企业、服务项目的精准性、时效性,力争实现全年工业总产值达到60亿元的目标。"公司及项目简介""营业执照及法人身份复印件""投资协议""产品名称及图片""项目现场照片""企业存在困难及解决情况表"……在都匀经济开发区,进驻的每家企业都有这样的纸质和电子档  相似文献   

8.
《学习导报》2016,(5):65
2016年2月1日,望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召开2015年总结表彰暨2016年经济工作会议。会上,望城经开区全面总结"十二五"发展成绩,科学谋划"十三五"发展规划,确定"打造千亿主导产业,进军全国百强园区"的奋斗目标。在过去的五年里,望城经开区实现了园区经济快速增长。园区规模工业总产值从206亿元跃升至770亿元,年均增长30.17%;规模工业增加值从60亿元增加到200亿元,年均增长27.23%;  相似文献   

9.
位次后移1995年 ,我省地方财政收入108 16亿元 ,居全国第12位。到1998年 ,我省地方财政收入156 77亿元 ,在全国排16位。从财政收入的增长情况看 ,1995年到1998年 ,全国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8 63 % ,我省年均增长13 17% ,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 46个百分点。从我省地方收入结构看 ,工商税收增加22 41亿元 ,年均增长10 31% ;农业四税增加2 96亿元 ,年均增长7 3% ;企业收入增加0 85亿元 ,年均增长10 89 % ;其他收入增加3 99亿元 ,年均增长13 8% ;罚没和行政性收费收入增加1…  相似文献   

10.
新成就 十五大以来,湖南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势头。国内生产总值(GDP)从1997年的2918.83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3983亿元,年均增长9.1%,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由3.9%提高到4.2%,提高了0.3个百分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4528元增加到6054元,年均增长8.5%。1996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提前4年实现翻两番的目标,1999年又实现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农业稳定增长,2001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13.23亿元,年均增长4.3%。工业快速增长,2001年工业增加值达1309.5亿元,年均增长11%。第三产业发展迅速,2001年1584.3亿元,年均增长10.9%…  相似文献   

11.
陈坚  周建琨 《当代贵州》2012,(11):20-21
安顺市紧紧围绕"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产业化进程,经济社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地处黔中腹地的安顺市,自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全市生产总值由2006年的129.12亿元提高到2011年的286亿元,年均增长12.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2006年的67.82亿元提高到2011年的258亿元,年均增长30.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2006年的9.73亿元提高到2011年的24.89亿元,年均增长20.7%。这是安顺市近年来发展得最好最快的时期,为实现增比进位、赶超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正石首高新区(石首经济开发区)一区四园现有工业企业60多家,初步形成了以精细化工、木业森工、机电汽配、轻工纺织等四大产业为主的工业体系。近年来,石首经济开发区紧紧围绕"工业兴市"战略,按照"规划定区、工业立区、产业强区、科技兴区、开放活区"的工作思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促进石首经济提挡升质。2013年,完成工业生产总值96.98亿元,同比增长28.41%;企业用电量3.99亿度,同比上升7.75%;税收入库20097万元,同比增长36.29%;出口15519万美元,同比增长46.69%;完成固定资产18.87亿元,同比增长4.83%。  相似文献   

13.
正都匀经济开发区以体育影视文化旅游产业为突破口,不断完善产业基础设施配套、丰富业态布局,走出了一条文体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子,今年上半年实现旅游收入8.9亿元。秦汉影视城、巨升红色影视基地、茶博园、毛尖小镇、杉木湖中央公园……今年端午小长假,都匀经济开发区的这些景点十分热闹,三天时间接待游客20万人(次),旅游收入1821.5万元。  相似文献   

14.
<正>站在"十二五"与"十三五"交替的历史潮头,都匀市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速度,调整结构水平,千方百计做大总量,在"两加一推"的增比进位战中坚守"两条底线",全力推进"四化同步"。百子桥头、剑江河畔、文峰塔下、斗篷山巅;山中之城,城中之水,山水相依,景城相融……"全球绿色城市"、"高原桥城"都匀面向未来昂首阔步,奋战当下干事创业。2014年,都匀市生产总值完成153.72亿元,同比增长15.4%;财政总收入完成25.06亿元,同比增长23.9%;5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31.2亿元,同比增长19.8%;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200亿元,同比增长  相似文献   

15.
魅力桐城     
<正>桐城市位于安徽省中部,1996年撤县设市,现辖1个国家级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省级双新经济开发区、12个镇和3个街道,总面积1546平方公里,总人口75.9万。其中省扩权强镇试点镇4个,省级中心镇4个。改革开放以来,桐城市经济社会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始终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201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75亿元,增长9.5%;财政收入22.66亿元,增长0.5%;规模工业增加值124亿元,增长13.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11.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21.4亿元。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1亿元,增长13%;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53元,增长10.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13元,增长13.1%。文化底蕴深厚,历代名士辈出。桐城是"桐城派故里,黄梅戏之乡",历史悠久,文风昌盛,属江淮文明的发祥地和集中地,享有"文都"盛誉。自周朝置为桐国,迄今已有2500余年历史,历经区划变革,到唐朝  相似文献   

16.
正五年砥砺前行,五年知行合一。印江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蓄积前行动力,毅然决然走符合印江实际的发展之路。中国名茶之乡、中国长寿之乡、中国书法之乡、贵州省森林城市……一张张靓丽的名片,彰显着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喜人变化与永续魅力。数据显示,2016年,印江生产总值90亿元,年均增长15.5%;财政总收入5.38亿元,年均增长17%;固定资产投资134.5亿元,年均增长30.5%;工业总产值39.5亿元,年均增长21.4%……  相似文献   

17.
经过全省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省"九五"计划提出的主要任务如期完成,提前三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任务。国民经济以较快的速度持续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九五"时期,我省经济发展呈现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居全国第18位。全省财政总收入由235亿元增加到430亿元,年均增长12.8%;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均超额完成"九五"计划。5年累计新增固定资产2400多亿元,比"八五"累计增长2倍。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都上了新台阶,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持续稳定增  相似文献   

18.
正"十二五"期间,瓮安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交通建设突飞猛进、城镇建设快速推进、民生事业持续向好、深化改革蹄疾步稳,展现出强大发展动力。"十二五"的五年,对革命老区县瓮安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黔中大县展现出强大的发展动力: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7.19亿元,年均增长16.5%,是2010年的2.4倍;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47.56亿元,年均增长47.8%,是2010年的7.1倍;交通建设突飞猛进,全县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05公里,成为黔中交通"大十字",行政村100%通油路  相似文献   

19.
<正>贵州在"赶"与"转"的征程中双向发力,经济增速连续六年位居全国前三,向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疾速前行。翻开《贵州统计年鉴(2016)》,一组数据成绩喜人:"十二五"期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40409.85亿元,年均增长12.5%,连续五年居全国前三位;人均产值接近5000美元,占全国平均水平的比重分别提高了0.3和16.1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297.13亿元,年均增速28.6%;财税收入9315.42亿元,年均增速18.8%;社会消费品  相似文献   

20.
《实践》2016,(2)
正1月22日至29日,自治区两会在呼和浩特召开。会上,自治区主席巴特尔代表自治区政府向大会作了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十二五"时期和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2016年重点工作。硕果累累"十二五""十二五"时期是我区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期。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崭新局面。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1.17万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8万亿元,年均增长10%;人均生产总值由7070美元增加到1.15万美元,居全国前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1070亿元增加到1963.5亿元,年均增长12.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由2273.5亿元增加到4352亿元,年均增长13.9%。累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