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春燕 《当代贵州》2018,(42):45-45
金秋时节,走进务川自治县石朝乡京竹村,一栋栋亮丽的黔北民居,清晰可见的中药材基地,挂满枝头的猕猴桃,构成了一幅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图画。  相似文献   

2.
正王章礼祖孙三代带领村民筑坝凿渠、开山修路、发展产业,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道路上,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党员标准,传承了文明家风。初春的务川自治县涪洋镇,天气寒冷,山路上还有些许薄冰。恶劣的天气没有挡住当阳村83岁的原党支部书记王章礼的热情,每天到村里的小水库上走走看看,已经成了他从村支书岗位上退下来20多年的一个习惯。大山环绕的当阳村胜利组,山高坡陡、崎岖险峻。在这里,王章礼祖孙三代带领村民筑坝修渠、开山修路、发展产业,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道路上,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党员标准,传承了文明家风。  相似文献   

3.
正"瞭望务川路,高山深谷使人愁。"曾经的务川自治县,境内通车里程不足600公里。务川地处黔渝边沿结合部,与乌江、武陵山脉相连,高山深谷。随着务川至正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务川至南坪、务川至道真、务川至彭水等高速公路相继纳入规划,将促使务川快速融入贵阳、遵义、黔北、渝川经济圈,实现区域互联互通互治,高山  相似文献   

4.
正10年艰辛结硕果。在贵州各地农村危房改造点,黔北民居、黔西北民居、布依石板房、苗侗木楼等,一栋栋别具风格的新农居,描绘着一幅幅和谐发展的新农村图景。在威宁自治县塽那镇危房改造安置点,干净平整的油路四通八达,幽静典雅的农家小院鳞次栉比。春节虽过,一对对红灯笼还透着浓浓的年味。年前刚从40平方米危房搬进100平方米新房的杨国华正  相似文献   

5.
正务川自治县强力实施"100万个羊单位"草地生态畜牧业,有力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致富目标实现。务川自治县强力实施"100万个羊单位"草地生态畜牧业,有力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致富目标实现。全县用6年时间培养了山羊防疫、养殖技术人员600余人,发展养殖户6000余户,种草户5000余户,建立15个300只规模的乡级二级扩繁场,2013年底存栏山羊达到32万只。同时,还规划了占地21.66万亩、投资20亿元的羊产业扶贫实验园区,引进企业6家,建  相似文献   

6.
正"栗园属高山冷凉气候,非常适合甘蓝生长,亩产量在5000至6000斤左右,平均亩产值3000元。"务川自治县田园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田岳介绍,2013年以来,务川自治县泥高镇栗园村30余户村民通过种植高山冷凉蔬菜走上了致富路。  相似文献   

7.
<正>海拔一千二百多米的遵义市务川自治县大坪镇胜利村,山高坡陡,崎岖险峻,200多户1000多位苗族同胞祖祖辈辈散居在这崇山峻岭的"腰杆"上。水,是苗家人生生世世的想;路,是胜利人岁岁年年的盼;富,是千多人祖祖辈辈的梦。40多年来,为了带领村民决战贫困,让村民过上好日子,务川自治县涪洋镇当阳村胜利组(原胜利村)老支部书记王章礼不但自己带领村民拼了几  相似文献   

8.
正务川自治县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脱贫攻坚、改善民生方面的作用,走多产业协调发展的路子,帮助万余贫困户脱贫致富。务川自治县把文化产业发展作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定位,以打造“中国仡佬文化中心”为目标,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脱贫攻坚、改善民生方面的作用,规划建设“中国·贵州(务川)仡佬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实施百匠园、九天水榭等一批仡佬特色文化业态项目,以开展传统民间文化节庆和手工艺展示活动为突破口,走多产业协调发展的路子,帮助万余贫困户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9.
正培土、挖沟、施肥、移栽……在务川自治县砚山镇毛田村5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村民们正干得热火朝天。"中药材种植基地是贵州湘黔农业种植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元,流转500亩土地建成的,种植的中药材有白芨、丁黄金、玉竹。"毛田村村民委员会主任梁益敏说,这是砚山镇因户施策,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的措施之一。务川自治县脱贫攻坚大决战誓师大会召开后,"砚山战区"结合脱  相似文献   

10.
正金花村通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盘活了沉睡资源,激活了闲散资金,激发了村民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发展活力。初秋,来到距离湄潭县城6公里处的湄江街道金花村,只见一栋栋漂亮整洁的七彩民居,错落有致地散落在翠色茶园间。这座"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村庄,因把昔日青瓦白墙的黔北民居刷了七彩缤纷的颜色而被称为"七彩部落"。2015年6月以来,湄江街道借着湄潭县作为全国  相似文献   

11.
村级集体经济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贫困程度较深的务川自治县不等不靠,通过大胆改革与探索,实施"三统筹五捆绑",仅一年时间就实现了所有村全部"脱壳",有力推进了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为总结务川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经验和做法,贵州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组成调研组深入务川各乡(镇)、村进行了专题调研并撰写调研报告。本刊对调研报告进行摘登。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贵州省凤冈县坚持以民生为本,大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该县在境内杭瑞高速、326国道、鄢松线、凤务线四条主公路创建"四在农家"市级示范点19个,村庄城镇化模式乡镇10余个,县级示范点28个,集镇改建点7个,新建黔北民居10000余户,改建黔北民居11120余户,惠及18620余户,达6.8万多人。  相似文献   

13.
正走进威宁自治县石门乡,沿路清一色的灰瓦白墙民居掩映于山间,整洁的通村通组路纵横交错,村民的房前屋后绿树成荫、花香扑鼻。"元宵过年不喝酒,喝酒就喝年丰酒,年丰酒里话丰年,幸福话儿说不完。"今年元宵节,在威宁自治县石门乡年丰村小广场上,已经脱贫致富的危房改造户熊朝万用山歌表达了  相似文献   

14.
正"在厂里,风吹不着、雨淋不着,一个月有2000多的工资,感觉还是挺幸福的。"1月20日,记者走进遵义市务川自治县大坪工业园区,在全成电子有限公司的厂房里,申进婵正在忙着加工耳机线。申进婵是务川自治县石朝乡大漆村的贫困户,自从2017年6月搬进了务川城区集中安置点,她不仅有了自己的新家,还在园区当起了工人。"比起在高山上苦不堪言的日子,现在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了。"回想过去吃过的苦头,申进婵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15.
正务川突出"早",早研究、早部署、早启动,进一步细化作战时间表和路线图,确保各乡镇(街道)能够有计划、有组织地推进各项工作,"夺取春风行动开门红"。"时间紧、任务重",短短六个字,对务川自治县的干部群众而言,有非常艰巨的任务:目前全县还有贫困村45个,贫困人口8577户29807人,贫困发生率尚有7.01%,要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实现贫困村全部出列,减少贫困人口2.4万人以上,贫困发生率降  相似文献   

16.
正务川,靠养羊发起了"羊财"——2010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了"1000万只优质肉羊工程",并把务川自治县作为重点扶持县。如今,务川肉羊存栏达42万只,以羊为主的畜牧业总产值达5.7亿元,1.3万户贫困农户直接享受"红利"。畜牧业已初具规模,同时这样一个问题:养殖发展需大量饲料供应,而饲料价格居高不下,能不能依托当地自然条件培育、种植、加工新型饲料?  相似文献   

17.
黔北革命根据地是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遵义期间,在毛泽东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直接关怀指示下建立的。黔北革命根据地的区域包括现在省直辖委托遵义市代管的赤水市、仁怀市和遵义市所辖的红花岗区、遵义、绥阳、桐梓、习水、湄潭、凤冈、余庆、正安、道真、务川等县,根据地总面积3万多平方公里,当时人口约200万  相似文献   

18.
正搬新家,过新年,红火的日子过起来!2014年1月28日,离除夕还有两天的时间,芦山县芦阳镇黎明村和飞仙关镇凤凰村的村民们迎来一件喜事:两个新村聚居点共四十多户受灾群众搬进新家过大年。芦阳镇黎明村既是"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重建第一个开工建设的新村,也是第一个完工交付使用的新村。同样建设完成的凤凰新村聚居点,规划新建90户,目前,一期52户已建成交钥匙,8户保障房已全部入住。  相似文献   

19.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务川自治县始终围绕主题主线,结合自身实际,坚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细处发力、微处撬动,推动全县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回应群众期盼,取得明显成效. 2021年12月30日,务川自治县委宣传部驻丰乐镇三江村驻村干部张华拿出自己的笔记本和口袋书,盘点一年来党史学习情况.  相似文献   

20.
正务川自治县石朝乡大漆村,曾经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海拔1260米,云雾缭绕,郁郁葱葱的青山连绵起伏,交通不便,大山阻断了发展。如今,蜿蜒曲折的通组公路像一条飘带环绕在山间,把这个世外桃源和外面的世界紧密相连。客商拉着商品进山销售、收购当地农产品,曾经的"出山"变成了"进山"。2018年,一部以务川自治县石朝乡大漆村泉里组精准扶贫工作为题材的纪录片《出山记》登陆全国院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