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江西政报》2008,(21):50-50
2004年8月,江西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一场以“明晰产权、减轻税费、放活经营、规范流转”为主要内容的林权制度改革在16万平方公里的红土地上正式启动。经过三年多的精心操作,江西林权主体改革精彩结束,全省集体山林分山到户率达82.5%,产权明晰率达98.5%,实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  相似文献   

2.
50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工作:1982年,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了《稳定山权林权、完善林业生产责任制暂行条例》,开展了以“三定”为核心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3.
江西、福建、辽宁、浙江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以“明晰产权、放活经营、减轻税费、规范流转“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其核心就是实行集体林木林地家庭承包,以法律的形式颁发林权证书,将集体林变成真正意义上的民营林,使林农真正成为山林的主人。这场围绕“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而展开的林权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4.
汪汉新 《江西政报》2008,(18):42-44
江西省婺源县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2005年5月,该县正式启动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2007年底,全县基本完成了林权主体改革工作。全县集体林分山到户率达80.6%,分户登记率为92.53%,颁发林权证20.66万本。2007年12月,江西省林改办在对该县林改工作进行了严肃、认真、细致、全面的检查验收以后认为:婺源县在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真正做到了“服从政策、尊重民意”,林改方案切实可行,林改各项指标均已达到标准,主体改革已全面完成。  相似文献   

5.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权制度是林业发展的基础,林权改革是林业改革的核心。在林权制度的历次改革过程中,我国没有充分考虑林业产权的特殊性,没有充分尊重林农的利益和需求,产权变更频繁,各种利益主体的产权关系模糊,林权政策也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和配套措施,森林资源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毁坏,因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十分必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6.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为进一步调动全社会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推动我市林业持续快速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及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现就全面推进林权制度改革提出如下意见:一、全面推进林权制度改革的意义我市有林业用地面积5805万亩,森林面积3710万亩,活立木总蓄积12000万立方米,林业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开展林权制度改革,促进森林资源流转,将  相似文献   

7.
为全面推进全市林权制度改革,市政府于去年11月15日出台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渝府发〔2005〕109号),2005年11月25日,市人大常委会第20次会议通过了《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完善林权制度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今天市政府召开这次电视电话会议,主要任务就是贯彻这两个文件精神,全面部署林权制度改革各项工作。刚才周克勤同志就此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一、充分认识实施林权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要求进一步完善林业产权制度,调动  相似文献   

8.
我受国务院的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我国现有林地45.6亿亩,其中集体林地27.37亿亩。新中国成立后,集体林权制度经历了四次变动:一是土改时期的分山到户,二是农业合作化时期的山林入社,三是人民公社时期的山林统一经营,四是改革开放初期的林业“三定”...  相似文献   

9.
云办发〔2007〕20号(2007年11月27日)我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以落实经营主体“四权”为主要内容的主体改革进展顺利,取得了明显成效。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巩固和扩大改革成果,确保生态改善、农民增收、产业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目标的顺利实现,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大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力度和稳步推进配套改革提出如下意见。一、扩大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范围(一)扩大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范围。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结合我省省情、林情和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需要,为全面落实集体林地林农利益,把原定的集体商品林改革范围,…  相似文献   

10.
国务院最近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措施的若干意见》中提到,要搞好退耕还林“林权是核心”,其实这对整个林业都适应,也是对林业法律制度的重申。林业法律关于林权有如下一些规定:  相似文献   

11.
为林兴惠     
《今日浙江》2013,(9):F0002-F0002,I0001,I0002
为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应对全球气候变化,2010年12月6日,经省金融办批准,省工商局核准登记成立了省内唯一全省性林权交易平台——华尔林业产权交易所,主要从事林权交易、  相似文献   

12.
《今日浙江》2013,(9):2-4
为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应对全球气候变化,2010年12月6日,经省金融办批准,省工商局核准登记成立了省内唯一全省性林权交易平台--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主要从事林权交易、原木(木材)等大宗林产品交易、林业碳汇交易等,它也是经国家林业局批准的全国林业碳汇交易试点平台。交易所已经发展林业企业、社会投资者等各类服务会员2000多家,在全省设立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人民政府文件辽政发[2012]41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自2005年全省深化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以来,各地迅速开展集体林确权到户的基础改革工作,目前集体林明晰产权的改革任务基本完成,配套改革也相继开展起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造林营林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全省林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促进全省现代林业发展,实现兴林富民的目标,现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4.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现代林业发展的意见》(鲁发〔2008〕14号)指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范围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林地和林木;重点是,目前仍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的商品林、宜林地,特别是宜林荒山荒地(滩)和已经落实经营主体但未按规定完成造林绿化和管护任务的林地、林木;主要任务是,明晰产权、勘界发证、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落实责任。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发展,建设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比较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比较先进的林业信息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政报》2008,(7):11-12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集体林业建设取得了较大成效,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集体林权制度虽经数次变革,但产权不明晰、经营主体不落实、经营机制不灵活、利益分配不合理等问题仍普遍存在,制约了林业的发展。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发展现代林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生态文明,现就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集体林业建设取得了较大成效,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集体林权制度虽经数次变革,但产权不明晰、经营主体不落实、经营机制不灵活、利益分配不合理等问题仍普遍存在,制约了林业的发展。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发展现代林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生态文明,现就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7.
中国集体林权改革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集体林权改革涉及集体林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的落实,与从事林业生产的村民利益息息相关,如何搞好集体林权改革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几年,国家开始在部分省实施农村集体林权“试点”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改革也存在不少忧患。本项研究通过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集体林权改革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闵法 《人民政坛》2010,(1):30-31
林权登记发证工作不仅是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巩固林改成果的法律保证,关系到林业是否持续发展、农民是否得到实惠、林区是否实现和谐。2009年11月25日,福建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福建省林权登记条例》,这是全国首部规范林权登记发证的地方性法规。条例的出台将为我省林权登记发证工作构筑一个基本的法律依据,必将对我省乃至全国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当代广西》2009,(17):12-13
2C08年6月,指导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在全国下发。由此,被称为农村生产关系的一次重大变革和农村生产力又一次大解放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开始在我国从改革试点走向全面启动。 时隔一年,今年6月22日至23日,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次中央林业工作会议,系统研究新形势下林业改革发展问题,全面部署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出台了事关我国林业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重大举措,这充分说明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林业工作的高度重视,也表明林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2008年6月8日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集体林业建设取得了较大成效,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集体林权制度虽经数次变革,但产权不明晰、经营主体不落实、经营机制不灵活、利益分配不合理等问题仍普遍存在,制约了林业的发展。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发展现代林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生态文明,现就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