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赤脚医生”首创合作医疗 ,毛主席批示在全国推广1 96 4年春天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乐园公社党委把只读过 3年私塾的覃祥官送到县中医进修班学习。一年后 ,覃祥官学成归来 ,担任了乐园公社卫生所医生。在与病人的广泛接触中 ,覃祥官深切感受到农民无钱治病的痛苦。好多人“小病拖大 ,大病拖垮”,更说不上无病早防了。深夜出诊回家 ,覃祥官躺在床上辗转反侧 ,心潮难平 :过去 ,我们组织起来办信用社 ,农民摆脱了高利贷的剥削 ;组织起来办供销合作社 ,摆脱了奸商的剥削……现在 ,我们为什么不能组织起来 ,实行合作医疗 ,依靠集体力量跟疾…  相似文献   

2.
他的首创惠及亿万农民,得到伟大领袖的赞赏和批示,《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予以报道; 他只读过3年私塾,却由一名农民“赤脚医生”破格提拔为省卫生厅副厅长; 他当了几个月厅长便辞官还乡当农民,作为平民百姓又当面进言省委书记;他4次受到毛泽东接见,几度出国访问,连任两届全国人大代表;他就是被新华社记者誉为“中国合作医疗之父”的——覃祥官。  相似文献   

3.
关于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创始人覃祥官的传奇人生,众多媒体均有报道。本文作者是覃祥官的忘年好友,他向笔者首次披露了最新情况:当年毛主席亲笔批示合作医疗的内幕;一双草鞋背后的故事;覃祥官晚年的生活情景与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4.
再过一天就是覃祥官75岁大寿,但他终究没等到第二天就匆匆走了.他一生最崇拜毛主席,并以自己首创合作医疗制度而引以为荣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工作的医疗卫生人员主要有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和乡村医生。三十年前我国农村实行赤脚医生制度,一大批经过选拔的农村知识青年在接受卫生部门的短期培训后,加入了赤脚医生队伍。他们虽然医疗技术水平较低,但在宣传卫生知识、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行计划免疫、推行合作医疗制度、处治小伤小病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赤脚医生、合作医疗、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曾被称为中国解决农村缺医少药问题的“三件法宝”。为提高医疗技术服务水平,方便“赤脚”医生“穿鞋”行医,赤脚医生后来改称为“乡村医生”,他们与乡镇卫生院的卫生人员一道,至今仍坚守在我国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的“网底”,为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35年前,鄂西长阳土家山寨一位“赤脚医生”首创了看病吃药花钱少的“合作医疗制度”。由于毛主席的“称赞”批示,该制度在全国农村普遍推广,惠及亿万农民。其创始人也几度出国访问、并平步青云官居副厅长。令人不解的是,这位毛主席赞赏的“农民厅长”上任才几个月就辞官还乡了,给人们留下几多猜测。此后,由于形势的变化,合作医疗曾几起几落。如今,当众多老百姓面对医药费上涨、看病吃药越来越无法承受的困难时,他们不由得又想起了昔日辞官不当的“农民厅长”。  相似文献   

7.
35年前,鄂西长阳土家山寨一位“赤脚医生”首创了看病吃药花钱少的“合作医疗制度”。由于毛主席的“称赞”批示,该制度在全国农村普遍推广,惠及亿万农民。其创始人也几度出国访问、并平步青云官居副厅长。令人不解的是,这位毛主席赞赏的“农民厅长”上任才几个月就辞官还乡了,给人们留下几多猜测。此后,由于形势的变化,合作医疗曾几起几落。如今,当众多老百姓面对医药费上涨、看病吃药越来越无法承受的困难时,他们不由得又想起了昔日辞官不当的“农民厅长”。  相似文献   

8.
赤脚医生     
赤脚医生最早出现于上海,是20世纪60年代初上海市郊区农民对那些半工半医的农村卫生员的称呼,也是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代名词。1968年9月14日,《人民日报》转载了《红旗》杂志上的一份调查报告———《从“赤脚医生”的成长看医学教育革命的方向》一文,毛泽东亲自对这篇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伴随着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推行,赤脚医生群体备受瞩目,也因此而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同。这种社会认同主要通过和谐、融洽的医患关系以及医患之间的良性互动体现出来。赤脚医生社会认同形成的根本原因除了对其本地人的身份认同外,还在于赤脚医生获取报酬的方式;同时,赤脚医生的个人经历与价值观念、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因素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
"赤脚医生",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是个熟悉并非遥远的名词。从1968年首次见诸报端到1985年卫生部决定停止使用这个称谓,近20年的岁月里,数百万乡村里没有纳入国家编制的非正式医生具体实践着中国农村的合作医疗,为六亿农民提供着最基础的医疗服务。中  相似文献   

11.
"看病难、看病贵",已是当前一个很受社会关注的问题.由于受经济、地域等条件的制约,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就更为严重.在农村,曾流行这样的说法:农民有"两怕",一是怕生大病,二是怕孩子考上大学.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以前,农民不是"小病拖、大病扛",就是一人生病,一个家庭陷入困境,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随处可见.农民怕生病,怕的是"脱贫十来年,一病又回到从前".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解体后,党和政府为了解决广大农民的医疗保健问题,先后于1990~1992年、1996~1997年两次进行了"重建"合作医疗的尝试,但最后都未能成功。出现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政府有关政策的不协调不配套甚至相互冲突;深层原因是政府对合作医疗的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和筹资的困难;内部原因是合作医疗的管理不善等。  相似文献   

13.
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农村卫生工作会议,并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了"2010年在全国农村基本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工作目标.2003年3月,经省委、省政府批准,确定都江堰、彭山、叙永、武胜、金阳等5个县(市)为我省首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  相似文献   

1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和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性的制度.在运行过程中,该制度一般以县(市)为单位进行统筹,以家庭为单位"自愿参加"交纳合作医疗经费.而乡镇和村集体要给予资金扶持,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每年要安排一定专项资金予以支持.作为我国农村特有的一种医疗保障形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无疑是对政府运作的农村医疗保障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5.
都江堰市于2003年底在全市基本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搞好医疗卫生服务,切实解决好"就医难、看病贵"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参合"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否满意,关系到党和政府在农民群众中的形象,是密切党群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为此,都江堰市采取了相关措施,着力解决农民对卫生服务的需求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俄罗斯出现了一股"斯大林热". 斯大林已作古半个多世纪,可以说,他已经成了真正的历史人物.那么,为什么当今的俄罗斯又出现了"斯大林热"?解读近年俄罗斯"斯大林热"的含义,无疑应从俄罗斯当代最热点的问题,即俄罗斯人最关心的、造成他们心灵创痛的问题着眼.  相似文献   

17.
正"赤脚医生向阳花,贫下中农人人夸。一根银针治百病,一颗红心暖千家。出诊愿翻千层岭,采药敢登万丈崖,迎着斗争风和雨,革命路上铺彩霞。"这是20世纪70年代崔嵬导演根据同名长篇小说改编的故事片《红雨》的主题歌——《赤脚医生向阳花》,向阳花的原型就是21岁的赤脚医生王桂珍。而催开赤脚医生这朵"向阳花"的,正是一代伟人毛泽东。  相似文献   

18.
赤脚医生与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公共服务产业结构理论分析框架和浙江农村的实地调查,对建国60年来赤脚医生与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变迁的基本经验及其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这对于当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切实解决农村居民医疗保健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之前这段时期,毛泽东在医疗卫生工作方面有许多独创性的伟大实践。其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防治血吸虫病等传染病,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及赤脚医生队伍等,都是毛泽东亲自推  相似文献   

20.
婺源县地处赣东北边陲,位于赣、浙、皖三省交界,是全国生态农业先进县.全县现有20个乡(镇),184个行政村,总人口33.3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63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9.74%.全县共有22.74万名农民参加合作医疗,参加率达85.39%.到今年5月底,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住院报销达5003人次,报销医药费总额301万元,人均报销医药费用601.60元.通过几个月的探索和实践,我县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之所以取得了良好效果,其做法和体会主要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